一为蒙学,不教经义,只为612岁的孩童教授读书写字、简单的术算。
    二为郡学,吸纳蒙学排名前列的学生,或者通过考核者,教授的更为复杂的术算、以及政事处理,学制两年,第一年学习知识、第二年于各地实习帮助处理郡中政事,毕业可以授吏。
    三为国学,入国学院者只要毕业即可授官,国学面向郡学毕业生招收。
    不过有一点特殊的,就是郡学、国学两座学堂招收的学生,只有加入太平道,才能入学,否则没有入学的资格。
    道堂则是相对独立,面向军中的符祝,不属于三处学堂管辖。
    许安的计划是先在各城中,设蒙学两座、郡学一座、于晋阳城设国学一所。
    国学院由自己担任祭酒、其余郡学院、蒙学院的讲师挑选符祝充任,蒙学院祭酒由符长级的符祝担任、郡学院祭酒由祝长级的符祝担任。
    为了开设如此多的学堂,所以许安也召集精通制纸的工匠会聚于晋阳城。
    现在许安正带着杨绩、傅祁、庞渤三人在造纸的工坊之中视察造纸的情况。
    “蔡候纸”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防止虫蛀不能长久的保存,但防止虫蛀的办法。
    而许安当时在了解纸张为什么没有普及时,也找到了后世纸张普及的办法。
    这个办法的核心,就在于——黄蘖(niè)。
    东晋中后期,著名的道教学者葛洪在炼丹之余,为了延长纸张的寿命,发明了这种染纸的办法。
    而染纸法,就是是把黄蘖熬取汁液,然后用其来浸染纸张,使纸张具备灭虫防蛀的功能。
    这种经过黄蘖汁液浸染的纸张被称作“黄麻纸”,虽然颜色发黄不如白纸美观,但却极大延长了寿命。
    造纸的工坊的一处,一叠裁剪的整整齐齐、方方正正的,外表泛黄的纸张,被放在了案牍上。
    “这便是染好的纸张?”
    许安取过一张“黄麻纸”,放在手中仔细的查看。
    这和他后世在一些图片上看到的那些黄色的典籍用纸,倒是相差无几。
    听到许安的询问,站在许安不远的一名工匠略有些激动的回答道:“禀大贤良师,这些正是用了大贤良师教授的‘染纸法’染成。”
    身在并州,他们早就听闻了许安的种种事迹,还有传言,亲眼见到这样的一名传奇,自然难免是心绪有些激动。
    更难得可贵的是,许安提高了他们这些匠人的薪酬,免除了徭役,改为雇佣制,使得他们的生活比原先要好了很多。
    之前天书蒙学的之事,在晋阳城中的沸沸扬扬,天命在于黄天的言语更是屡见不鲜。
    随后许安便召集工匠,要造新纸,据说这这种新纸,可以长久的保存、而且不怕虫蛀。
    如果这种纸如同许安所说,真是可以长久的保存、不怕虫蛀,那么他们便是首批做出这种纸的工匠,而且知晓的秘方,如何不激动。
    许安看到一旁面色神情各自不一的造纸工匠,笑着言道:“自然可以。”
    “此法可是仙人在我梦中所授,怎会有假,到时候各地的蒙学、郡学都将使用这种纸。”
    许安虽然还不知道到底效果如何,但想来记载之中有,定然不会相差太多,只要能保存数年其实都已经可以了,毕竟只是造纸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和物力。
    算上收集黄蘖,也不过是多一些收集的人罢了。
    杨绩、傅祁、庞渤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许安正好奇他们为什么这般作态时,杨绩终于是开口问道:“请问大贤良师,此纸该用何名称呼?”
    “名字?”
    许安倒是没有想过纸名,不过很快,他便想到了该叫什么名字。
    “染纸法是我太平道仙人所授,用这些纸编纂书籍,于传播经义,既是黄天所赐,便唤作‘黄天纸’吧。”
    第二百七十一章 雕版印刷
    “上天所授,仙家手笔果然非我等凡人所能见识。”
    一名须发半白的工匠捧着手中黄色的纸张,几乎老泪纵横,感慨道。
    “‘染纸法’‘染纸法’……仙人的智慧,我等凡人终是不能及其分豪……”
    许安看着拜服在地上的一众工匠,他大肆的宣扬的天命的归属,神话太平道、黄巾军还有自己,终于是见到了成效。
    “禀大贤良师,《三字经》《千字文》两书雕版,由我狼卫监管,已让工匠雕刻已经完成,这是试用板块,还请过目。”
    一名身穿着白狼服的狼卫百户官,手中持着两块木板,缓步走入了房舍之中。
    “雕版?”
    杨绩的目光看向那狼卫百户官手中的木板,有些好奇,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是雕版。
    “敢问明公,这雕版又是何物?”
    杨绩转过身子,向着许安施了一礼后问道。
    他知道,这多半又是出自许安的手笔,所以也没有去问旁人。
    而且事关《三字经》《千字文》两本天书,更是让其无比的好奇。
    傅祁和庞渤两人,也是微微上前,侧耳倾听,全神贯注,生怕遗漏许安的任何一句言语。
    许安微微一笑,从狼卫百户的手中接过雕版,放在了案桌之上。
    杨绩、傅祁、庞渤三人一并凑了过来,三人举目看向“雕版”。
    只见那被称之为“雕版”的木板上,密密麻麻的刻字。
    虽然字体是反过来的,但是杨绩还是看出了,这上面刻写的正是《三字经》上的内容。
    “这是?不对……”
    杨绩面露疑惑之色,用手摸着雕版上的凸起,他感觉自己好像抓住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但一时间却难以想通其中的关节。
    许安看到杨绩的神色,笑着说道:“杨公取纸张来便知道,这是用来做什么的了。”
    “好、好……”
    杨绩当即从旁边的案桌上取来了一张“黄天纸”。
    许安接过黄天纸,将其轻轻的覆盖在雕版之上,微微一压。
    一旁的杨绩双眼一凛,他已经想到了其中的关窍!
    “妙啊……妙啊……妙啊!”
    杨绩忍不住拍手叫好,傅祁亦是面露讶色。
    一旁的庞渤却仍然没有理解许安的意思,连忙扯着杨绩的袖口询问道:“文仲,这到底是何用?”
    杨绩神情激动,指着身前的雕版言道。
    “将雕版之上,涂上墨水,然后敷上纸,然后只用轻轻一刷,雕版之上的字,立时便会出现在纸张之上。”
    庞渤面色大变,连忙拿起一块雕版,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小字。
    若是真如杨绩所言,这小小一块雕版,上面有上百字,涂上墨水,再敷上纸,可以循环使用,那么一天下来,可以复制多少的书籍,多少卷宗。
    庞渤此前还想,若是许安想要设立如此多的蒙学,就算改进造纸法,但现在文吏不足,抄写书籍费时费力,又得花上不少的时间。
    庞渤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杨绩和傅祁神情如此激动,这可是变革性的发明!
    “莫非这也是仙人所授之法?”
    庞渤小心翼翼的捧着雕版,生怕将其损坏,声音显得有些颤抖。
    “自然。”
    许安点了点头,雕版印刷术,加上便于保存的“黄麻纸”,两者合一,给与的许安开设学堂的底气。
    东汉时期,知识,书籍,简牍,这些全部存在于贵族之手,寻常百姓单是识字都十分之难,很多典籍都被那些豪强世家攥取在手中。
    比如郝昭,他的守城、器械之法,都是学自自己家中藏书典籍。
    有一点原因就是简牍不便于携带,传播困难,而且雕版印刷术没有出现之前,多是只凭手抄书籍,典籍,这也造成了留存的书籍相当有限。
    许安派遣魏律前往河东郡去清除世家豪强,还有一点,就是想要将世家豪强那些珍贵的藏书和典籍全部查抄出来。
    黄巾军和豪强世家水货不能相容,郝昭虽然是豪强子弟,但他加入了黄巾军,只不过是其主观的意见,他的家族不见得会同意。
    黄巾军统一上党也有些时日了,但实际上,除了强行逼迫的文吏,在鹰狼卫的监察之下工作外,大部分的豪强世家,就算是屈服了,也没有让自己家中的子侄来黄巾军中仕官的意愿。
    毕竟黄巾军的所作所为,几乎无一不侵犯着这些豪强世家的利益。
    单说田税,现在黄巾军征收田税,所有豪强地主都需要按照自己所拥有的土地缴纳田税,狼卫缇骑一直都在清查隐田。
    没有了算赋,口赋,人头税这些乱七八糟的税收,一般的小民缴纳的税确实是低了很多。
    但是豪强世家在黄巾军的统治下,反而是要缴纳更多的税赋,这直接侵犯到了他们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河东郡的豪强世家抵抗的力度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
    并州的豪强地主快速的屈服,则是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毕竟黄巾军不过只是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但匈奴人要的可是他们的命还有钱,孰轻孰重根本不需要对比。
    所以并州的官吏、豪强暂时还是能供黄巾军驱策。
    当然,如果汉军重新占了上风,这些并州原本已经屈服了的豪强、官吏,定然又回重新露出獠牙,反抗黄巾军的统治。
    所以,许安想要夺取天下,想要击败汉末的群雄,黄巾军的局限让他不能依靠世家,他必须要走另外一条充满荆棘的路。
    而这条路,便是要依靠群众。
    而汉末的群众,他们不识字,豪强地主把控乡聚,把控喉舌。
    而要掌控喉舌,就要开启民智,让越来越多的民众能识字,能读书,这样黄巾军的政令才不会被那些盘踞在乡聚,根生蒂固的豪强地主所歪曲。
    等到蒙学逐渐展开,启蒙教育逐渐扩大,到时候办设官报,亦可更大一步的增加华语权。
    这就是宣传的力量!
    房舍外人影绰绰,脚步声更甚。
    杨绩此时才发现,不知道何时,房舍内外已经站满了鹰狼卫的缇骑。
    连鹰狼卫的指挥使刘辟也在其中。
    许安缓缓站起身来,面若寒霜,环视着房舍中的一众工匠,冷声言道:“‘黄天纸’,‘雕版印刷术’此两件事乃是我军之绝密,若有泄露者,株连九族!”

章节目录

黄天之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罗小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罗小明并收藏黄天之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