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阎忠常年锻炼武艺,身体比同龄人要好的多,还有精力到处征战。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书启蒙(下)
    许安笑着问道“可还记得,我之前筹划蒙学一事?”
    杨绩点头道:“自然记得。”
    “我受上天点播,脑海中有经文两篇,可以用于启蒙,但其中略微残缺,残缺处,想三位先生与我一并思索。”
    三人面面相觑,他也从阎忠的言语之中,知道许安的神异之处。
    他们和阎忠相识多年吗,自然也知道阎忠并非是故做妄言之人。
    “请明公示下。”
    案桌上,鹰狼卫的缇骑早已准备好了誊写的工具。
    三人分座位坐定,张辽和郝昭坐到了一旁,他们对于许安所说的得自于上天的经文,也是极为好奇。
    “诸位稍坐,且听我一一道来……”
    许安并没有耽误太久的时间,见三人执笔坐下,缓步走向了堂中。
    “第一篇名为《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三字经》《千字文》,这些许安当初都背诵过,他以前在学校语文课中学过《论语》数则,也让许安对中国的古代文化,有了极大的兴趣。
    这两本书正好用于幼童的启蒙,而且其中的典故,还有含义,多是劝人从善。
    其中虽然有不符合汉代之时的典故、语言,但是许安可以借口天书有缺,来更改掉。
    更何况这两本书,确实称得上锦绣文章,放在现在,再加上许安接口得承上天传授得天书。
    若是以天书启蒙,那么便更可以印证许安是黄天的化身,是天命所归。
    许安刚开口不久,执笔的杨绩,原本古井不波的面庞出现了变化,他看向两旁。
    果然,他的两名好友脸上也一样的震惊之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随着许安的声音,三人也一同在竹简上飞速的书写着。
    天色渐暗,鹰狼卫的缇骑点燃了房舍中的烛火。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要时刻提醒自己,勉励自己好好学习。”
    许安停下了走动脚步,念完了《三字经》的最后一个字,他虽然之前背诵过,但中间还是停下来数次,去想其中的内容。
    而且他还需要去解释其中的含义。
    “真……”
    杨绩捧着竹简,双手都在颤抖。
    “真天书也……如此的锦绣文章,只有上天所授方能解释。”
    杨绩深深的拜服在地,对着许安郑重的行了一礼,颤抖的说道:“今日,我方信世间真有天命也。”
    另外两人亦是拜服在地,如此锦绣文章,专门用来劝学,用来启蒙,果然是黄天当立啊!
    另外一人捧着手中的竹简,颤声言道:“以天书启蒙……”
    “黄天如何不兴也!”
    许安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看了一眼房舍外,此时的天色已经完全的黯淡了下来。
    “天色已晚,你们两人可以先随徐大返回住处。”
    许安见张辽和郝昭两人还没有走,于是言道。
    “这里还需要很久的时间,你们两人可以先行休息。”
    郝昭不为所动,许安讲解天书,他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走掉?
    当即言道:“师君得天授之书,学生亦想听讲其中经义,朝闻道,昔可死,多谢师君抬爱,学生并未觉得有半分困乏。”
    张辽也是拒绝离开,又询问道:“在下也想听听天书所写的到底是什么,《三字经》难道是仙界之中孩童启蒙所学的书籍吗?”
    许安见张辽和郝昭两人态度坚决,也没有强求。
    听到张辽的疑问,许安沉吟了片刻。
    “不是仙界。”
    许安话锋一转,言道。
    “太平道的信众死后,魂归黄天,他们的归处便是黄天之世,这书便是黄天之世中的启蒙之物。”
    “黄天之世……”
    张辽眼眸之中流露出了疑惑,许安的言语这也使得张辽更想了解太平道。
    “原来已经是亥时六刻了。”
    许安询问过值守的卫兵后,也得知了时间。
    他此前一直在和张辽、郝昭两人讲解教义,并没有时间吃饭,而三名内务府的文士急匆匆的赶来,也是粒米未进。
    许安便让人先拿来饭食,他和张辽、郝昭三人倒是不要紧。
    在内务府任职的三人却是饿不得,他们之中年纪最大的人已经近六十岁了。
    他们现在并没有感觉饥饿,只不过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罢了,等回过神来,只怕是伤了身体。
    许安手下的文士并没有多少,自然也是极为注重他们的身体健康。
    卫士端来饭食,还没有一会,杨绩等人便已经吃完,他们现在只想听许安讲解最后的一篇天书上的内容。
    如果不是许安强硬要求,只怕是他们决口不会提吃饭二字。
    许安放下陶碗。
    杨绩等人已是全神贯注的拿起而来毛笔,竖起耳朵,生怕遗漏一字。
    许安站起身来,继续言道。
    “第二篇名为《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许安的声音,传出了房舍。
    他没有注意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聚集在庭院中,越来越多的在听着许安讲解。
    良久,许安停下了言语。
    《千字文》他需要删减了很多,所以也慢了很多,有些注释他也已经忘记了,根本没有《三字经》记得那么全面。
    “可惜啊,可惜啊……”
    傅祁放下毛笔,长时间的写字也消耗着他的体力,但这并没有让他感觉难受,真正难受的是天书有缺,很多地方,许安已经回想不起来了。
    甚至有些连注解都摸棱两可,虽然可以自行注解,但天书所言,若是自行注解真正意思可能就不得其真意了,这也是傅祁为什么摇头感怀的缘故。
    “以天书启蒙……”
    杨绩的脸上泛起了一丝不正常的潮红。
    “以天书启蒙……哈哈哈……”
    庞渤满眼通红,摸着自己的胡须,盯视着另一只手中的竹简,感慨道:“有此蒙学,黄天真当兴也。”
    思虑过多,许安的脑袋也是有些昏昏沉沉,他抬头看向四周。
    只见不知道何时,庭院外几乎站满了人,文吏、缇骑、黄天使者……他们全都是在听许安讲解经义的。
    第二百七十章 黄天纸
    天书启蒙短短数日便传遍了晋阳城的街头巷尾,有关于天书的内容也流传了出去。
    加上鹰狼卫缇骑、坐探暗中的推波助澜,更是使得传言传播的越发的迅捷,使得信服的人越多越来。
    不过许安没有闲心来管理外界的流言蜚语,他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需要处理——改进造纸术。
    许安之前在看有关于三国的影视作品时,曾经有过疑惑,为什么蔡伦早已经发明了纸,但汉代却仍然是使用简牍来作为记录的工具。
    这也使得许安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得到了解答。
    自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将改进的造纸术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至今也有八十二年。
    但大部分的世家豪强,甚至官府之中,日常的书写记事以及办公,还是使用的简牍为主。
    此时的上层社会的贵族、豪强、世家皆是存在着固有的思想,最重要的文书资料、契约合同应该铸成钟鼎,其次则书于竹帛
    《三国志·卷十九》记载有一句话,便很好的说明的了当时的情形,“功铭著于鼎钟,名称垂于竹帛。”
    当然这也和汉时的纸张的缺点有关,就算是改进后的“蔡候纸”依然是没有具备灭虫防蛀的功能,极容易被损坏,所以一般人都认为唯此才能长期保存为据。
    “蔡候纸”虽然改变了纸张无法书写的、造价低廉、但是却还是无法解决长久保存的问题。
    许安知道只有纸张彻底解决本身存在的“短板”,使其便于保存、而且不易损坏,这样纸张的优越性得到更广泛的认可,才能取代缣帛、竹简。
    当纸质书普及之后,简牍制作工艺繁琐,体积大、重量重。缣帛更是昂贵无比,寻常人家不可能使用得起。
    许安早先便想要开设蒙学,当日口述出《三字经》还有《千字文》后,便正式将筹建学堂之事,提上了日程。
    而要开设蒙学,那么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书籍之事,至于讲授之人,倒是简单,现在道堂之中的符祝还算是绰绰有余。
    毕竟许安的计划,是先在各城中修建学堂,随后慢慢推广出去。
    建立学堂的计划,首先最重要的便是扩充黄巾军的人才储备,还有提高识字率。
    不仅仅是蒙学,许安准备一共建立三种学堂。

章节目录

黄天之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罗小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罗小明并收藏黄天之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