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然而此时,面前这人不仅同样以记忆力见长,更比他还要愈加深入浅出、触类旁通。
他眼中难得升起了一丝战意。
陈夫子自然看见了王旭的眼神,却很是满意地抚着胡子点点头。
考完背诵和集注后,陈夫子终于拿起策论看了起来。
看了第一句,陈夫子就吸了口气,抬头看一眼顾思远冷峻淡定的脸,又默不作声地继续看了下去。
半晌,他轻轻放下纸张,神色颇严厉道:“视角落地很高,见解另辟蹊径,但是还很生涩,行文需得更圆融……”
闻言,王旭实在忍不住又看了顾思远一眼。
哼,这样的评价,算什么批评指点?
这般似是而非的缺点,几乎等同于没有缺点。
如果之前的背诵,只能说明顾思远记性好,但如今陈夫子对策论的评价,却是真正让他开始重视这个冷着脸的同窗了。
陈夫子又问顾思远这样切题的缘故。
顾思远依旧语气淡淡,但对答的内容却远比纸上写出的更为高深更为宽广。
看得出来,他落笔时,是有意收敛了。
毕竟,这样犀利艰深的策论文章,喜欢的考官会特别喜欢,不喜的可能会额外斟酌。
所以为求稳妥,顾思远放了些水。
陈夫子听后,简直叹为观止,居然会有这样年轻锐气、但又这样老成稳重的学生。
这是天生眼界和能力的差距,生来就是比旁人看得远、想得广。
陈夫子暗道:似这般才华,按理说该早早声名传颂,怎会一直默默无名。
但眸子一转,又想到,或许是之前的夫子也珍惜顾思远的才华,怕小小年纪被捧得太高、声名太盛,会伤仲永,所以特意压他几年,待如今要成人之际,才得锋芒毕露。
他点点头,这样才合理,看眼前人不过十七八岁年纪,却这般从容淡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可见确实修炼得卓有成效。
陈夫子想罢,又下笔写了几个字,递给顾思远:“这时今日的论题,明日还是这般时候过来与吾查验。”
顾思远作揖:“辛苦夫子。”
陈夫子摸着胡子摇摇头:“你先去吧!”。
看样子是并不打算把策论还给他。
看人走开后,王旭站起身,对着陈夫子恭敬地施了一礼:“夫子,可否让学生一睹顾兄大才?”
陈夫子瞥他一眼,难得好说话地点点头、
王旭脸上浮现笑意,双手接过纸张。
片刻后,他静静放下策论,沉默地施了一礼后,走出了房间。
这世间果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在京城时,便傲气十足,自以为仅几人堪比,而到了小小的武清县后,更是只觉天老大他老二,谁想……
于是,这天中午时,顾思远照例买了热汤,准备就着饼子当午餐时。
某位王姓少年就十分自来熟地提了一个精致食盒过来坐下,大大咧咧道:“顾兄,家里下人送多了饭食,不如一同用吧?”
顾思远瞥他一眼,真是具有时人特色的交流方式,饭桌上谈交情。
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在他刚刚谋定的计划中,眼前人便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而另一方面,科举一道,也从来就不是可以独自前行的。
从县试开始,便需要考生之间互结作保,而越到后来要求越严厉,院试时就需要五名考生互相保结,并且实行连坐制,五人中但凡一人弄虚作假,便其余四人同罪。
如此一来,光是自己老老实实还不行,还得看其他同行之人的品行,能够提前结识,自然是大大好事。
而且,就刚刚课堂上的表现而言,这少年也确实有几分学问和本事,加之有强大背景支撑,将来必有一番成就。
就算不为今时计划,等来日他位列朝堂之时,似这等同门、同窗、同乡、同年等等,也都是极为珍贵的政治资源。
然而,虽是想了这般多,找出了数个与此人结交的好处。
但很快,顾思远就觉得自己有点后悔了。
王旭这家伙看着桀骜不逊,可一旦熟了之后,便有封魔话痨的趋势。
终于,在将要把口水喷进他碗里时。
顾思远第一次复述了古人的话:“食不言。”
王旭眨眨眼:“那待会吃完,再与顾兄论长短。”
“……”顾思远。
真得有那么多话?
等到傍晚放课之时,王旭也还是同他边说话,边一起出的书院大门。
就连顾思远去书铺交今日刚抄完的一卷《书经大全》时,他也全程跟着。
宋掌柜书拿到手时,还有些难以置信:“郎君这般迅速?”
“……”顾思远。
掌柜的,你说话小心点。
不过,等宋掌柜检查完抄写内容后,立刻就乐颠颠地付钱了,还一次性又给了他三卷书册让他抄写,并且不要押金。
过清溪桥,往安定大街的拐角处,有不少人围着一个摊子。
顾思远站在桥上看见,那是一个商人在摆摊卖西瓜。
西瓜千年前便从西域传入了中土,初时只盛行于达官贵族家中,到前朝时,外族在江南地区贸易频繁,带来了种植西瓜的技术,这才渐渐也走入寻常百姓家,但还是不算常见。
他眼中难得升起了一丝战意。
陈夫子自然看见了王旭的眼神,却很是满意地抚着胡子点点头。
考完背诵和集注后,陈夫子终于拿起策论看了起来。
看了第一句,陈夫子就吸了口气,抬头看一眼顾思远冷峻淡定的脸,又默不作声地继续看了下去。
半晌,他轻轻放下纸张,神色颇严厉道:“视角落地很高,见解另辟蹊径,但是还很生涩,行文需得更圆融……”
闻言,王旭实在忍不住又看了顾思远一眼。
哼,这样的评价,算什么批评指点?
这般似是而非的缺点,几乎等同于没有缺点。
如果之前的背诵,只能说明顾思远记性好,但如今陈夫子对策论的评价,却是真正让他开始重视这个冷着脸的同窗了。
陈夫子又问顾思远这样切题的缘故。
顾思远依旧语气淡淡,但对答的内容却远比纸上写出的更为高深更为宽广。
看得出来,他落笔时,是有意收敛了。
毕竟,这样犀利艰深的策论文章,喜欢的考官会特别喜欢,不喜的可能会额外斟酌。
所以为求稳妥,顾思远放了些水。
陈夫子听后,简直叹为观止,居然会有这样年轻锐气、但又这样老成稳重的学生。
这是天生眼界和能力的差距,生来就是比旁人看得远、想得广。
陈夫子暗道:似这般才华,按理说该早早声名传颂,怎会一直默默无名。
但眸子一转,又想到,或许是之前的夫子也珍惜顾思远的才华,怕小小年纪被捧得太高、声名太盛,会伤仲永,所以特意压他几年,待如今要成人之际,才得锋芒毕露。
他点点头,这样才合理,看眼前人不过十七八岁年纪,却这般从容淡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可见确实修炼得卓有成效。
陈夫子想罢,又下笔写了几个字,递给顾思远:“这时今日的论题,明日还是这般时候过来与吾查验。”
顾思远作揖:“辛苦夫子。”
陈夫子摸着胡子摇摇头:“你先去吧!”。
看样子是并不打算把策论还给他。
看人走开后,王旭站起身,对着陈夫子恭敬地施了一礼:“夫子,可否让学生一睹顾兄大才?”
陈夫子瞥他一眼,难得好说话地点点头、
王旭脸上浮现笑意,双手接过纸张。
片刻后,他静静放下策论,沉默地施了一礼后,走出了房间。
这世间果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在京城时,便傲气十足,自以为仅几人堪比,而到了小小的武清县后,更是只觉天老大他老二,谁想……
于是,这天中午时,顾思远照例买了热汤,准备就着饼子当午餐时。
某位王姓少年就十分自来熟地提了一个精致食盒过来坐下,大大咧咧道:“顾兄,家里下人送多了饭食,不如一同用吧?”
顾思远瞥他一眼,真是具有时人特色的交流方式,饭桌上谈交情。
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在他刚刚谋定的计划中,眼前人便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而另一方面,科举一道,也从来就不是可以独自前行的。
从县试开始,便需要考生之间互结作保,而越到后来要求越严厉,院试时就需要五名考生互相保结,并且实行连坐制,五人中但凡一人弄虚作假,便其余四人同罪。
如此一来,光是自己老老实实还不行,还得看其他同行之人的品行,能够提前结识,自然是大大好事。
而且,就刚刚课堂上的表现而言,这少年也确实有几分学问和本事,加之有强大背景支撑,将来必有一番成就。
就算不为今时计划,等来日他位列朝堂之时,似这等同门、同窗、同乡、同年等等,也都是极为珍贵的政治资源。
然而,虽是想了这般多,找出了数个与此人结交的好处。
但很快,顾思远就觉得自己有点后悔了。
王旭这家伙看着桀骜不逊,可一旦熟了之后,便有封魔话痨的趋势。
终于,在将要把口水喷进他碗里时。
顾思远第一次复述了古人的话:“食不言。”
王旭眨眨眼:“那待会吃完,再与顾兄论长短。”
“……”顾思远。
真得有那么多话?
等到傍晚放课之时,王旭也还是同他边说话,边一起出的书院大门。
就连顾思远去书铺交今日刚抄完的一卷《书经大全》时,他也全程跟着。
宋掌柜书拿到手时,还有些难以置信:“郎君这般迅速?”
“……”顾思远。
掌柜的,你说话小心点。
不过,等宋掌柜检查完抄写内容后,立刻就乐颠颠地付钱了,还一次性又给了他三卷书册让他抄写,并且不要押金。
过清溪桥,往安定大街的拐角处,有不少人围着一个摊子。
顾思远站在桥上看见,那是一个商人在摆摊卖西瓜。
西瓜千年前便从西域传入了中土,初时只盛行于达官贵族家中,到前朝时,外族在江南地区贸易频繁,带来了种植西瓜的技术,这才渐渐也走入寻常百姓家,但还是不算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