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页
可是这么好的政策真正事实下去却并没有起到预想中的效果,别说平衡粮价,反而让粮价更加不受控制。
常平仓掌控在官府手上,丰年的时候收粮食价格不能太低,但是中央朝廷不可能管到每一个常平仓,往往是皇帝知道今年是灾年民间粮食不够吃需要开仓放粮平稳粮价然后下令让常平仓低价卖出粮食,剩下的事情就由底下人来安排了。
如果底下人靠谱,那自然没问题,可是如果底下人靠谱,现在也不会天下大乱。
农人是最可爱的人,只要有饭吃有衣服穿日子过的去就不会闹事,能把这样一群人逼的揭竿而起,可见日子已经难过到什么地步。
常平仓大多建在县城府城,住在县城府城的人一般不会太缺粮,需要常平仓来救命的只有住在偏远村寨的百姓,从村子里到县城需要时间,往往等到他们得到消息,常平仓里往外卖的低价粮已经被有门路的商家大户给买完了。
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有底线,想着趁乱发家的人不在少数,有胆子有门路在常平仓上下手的明显不会太有良心,这些人低价从常平仓里拿了粮再转手高价卖掉,最后饱受饥荒之苦的老百姓还是要饿肚子。
基层的官吏靠得住,这种事情就能防住,原焕没法让曹操当他心心念念的武将,只能从别的地方下手,先给关中送去十几个干练的年轻人,再让曹操自己想办法抓壮丁。
曹老板不是迂腐的人,不会看不出他书信里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名士大儒们找出来供着,重点是那些能干实事却被排挤出朝堂的官员。
关中坐拥天时地利,几百万人中再找不出足够的人手还能得了?
原焕给曹老板指了条明路,一条能让他把政务分下去的光明坦荡之路,他自己在邺城也没有闲着,把他能记住的人名全都写下来,别管人现在在哪儿,只要在他们能找到的地方,都逃不过被“请”到邺城的命运。
这些年天下大乱,冀州是大乱之中难得不那么乱的地方,又有汝南袁氏的名声可以借用,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冀州已经成为天下人躲避战乱的首选之地。
原焕以为他要找的那些人会有不少在荆州、益州,毕竟他印象中去荆州、益州避难的人很多,刘表和刘焉都是刘姓宗室,俩人打仗或许没什么本事,招揽人手安抚民心却干的不错,没想到他想找的人十有八九都在冀州。
华歆、管宁等人已经在邺城,这些在学问方面很出彩的大家暂且不提,程昱、满宠等人早在曹操在兖州的时候就被重用,这些也可以放在一边,像法正法孝直一样自持才气主动来邺城毛遂自荐的人不少,但是更多的是不显山不露水,在冀州找了个足以谋生的差事就继续默默无闻了。
如果不是这回人手实在不够用,原焕也不知道冀州竟然藏龙卧虎多了那么多人。
有努力读书想要考进邺城书院的诸葛亮,有在乡下一边当小吏一边奉养母亲的徐庶,有受父命带领家眷逃离关中现今已经在冀州住了两三年的司马朗司马一家,有在郡县当主簿当的一丝不苟的梁习……
有本事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都不是简单人,能让史官单独为之立传的更不能小觑,诸葛亮年纪小可以继续读书,其他人也别继续当小官小吏了,赶紧哪儿缺人往哪儿搬,尽快将他们的本事发挥出来才好。
郭嘉这些天看着他们家主公任命官员,已经懒得去想他们家主公究竟是从哪儿知道那么多人名,或许各地的郡守长官隔一段时间都会向主公汇报郡县中出了多少人才,那些人被主公惦记上也不稀奇。
郭祭酒回到邺城后不复之前的懒散,为了把那个在他不在的时候趁虚而入的法正法孝直压下去,郭祭酒每天按时到官署处理公务,笔走龙蛇气势磅礴,着实把官署里的一众同僚吓得不轻。
他们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绝对不坐着的过祭酒,怎么出门一趟回来之后忽然勤快了?
最后还是荀彧肩负着一众同僚的希望过去询问,担心这人是不是在外面受了什么刺激,更怕他是身患绝症命不久矣,趁人还没死赶紧多干点活儿为主公分忧。
虽然后面那种可能几乎没有,郭奉孝向来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性子,要是真的身患绝症命不久矣,他觉得先想办法溜进主公的酒窖一醉方休,反正死都要死了,还管那么多干什么?
既然没有性命之忧,那就只能是在外面受刺激了。
荀彧委婉的过去询问,一句话没说完就被好友板着脸赶出了议政厅,正好他手上的事情也做完了,看郭嘉这种反应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摇头去找他们家主公。
“他哪儿是在外面受了刺激,分明是在家里受了刺激。”原焕收拾着手边的纸张,分门别类放好然后拿镇纸压住,然后才笑着说道,“法正法孝直不久前来到邺城,文若也知道那人的脾性和奉孝差不多,让那家伙知道知道他就惦记上了,非要比人家高一头才算完。”
法正只是个刚刚及冠的年轻人,初到邺城投效,就算有本事一开始官职也不会太高,邺城官署不存在年纪轻轻没有功劳就一飞冲天的情况,就算是法正也得历练考校之后才能任命官职。
郭嘉身为祭酒,已经是身居高位的大官,让他主动去针对一个刚进官场的年轻人他也拉不下面子,只能用勤奋来彰显他和法正之间的不同。
常平仓掌控在官府手上,丰年的时候收粮食价格不能太低,但是中央朝廷不可能管到每一个常平仓,往往是皇帝知道今年是灾年民间粮食不够吃需要开仓放粮平稳粮价然后下令让常平仓低价卖出粮食,剩下的事情就由底下人来安排了。
如果底下人靠谱,那自然没问题,可是如果底下人靠谱,现在也不会天下大乱。
农人是最可爱的人,只要有饭吃有衣服穿日子过的去就不会闹事,能把这样一群人逼的揭竿而起,可见日子已经难过到什么地步。
常平仓大多建在县城府城,住在县城府城的人一般不会太缺粮,需要常平仓来救命的只有住在偏远村寨的百姓,从村子里到县城需要时间,往往等到他们得到消息,常平仓里往外卖的低价粮已经被有门路的商家大户给买完了。
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有底线,想着趁乱发家的人不在少数,有胆子有门路在常平仓上下手的明显不会太有良心,这些人低价从常平仓里拿了粮再转手高价卖掉,最后饱受饥荒之苦的老百姓还是要饿肚子。
基层的官吏靠得住,这种事情就能防住,原焕没法让曹操当他心心念念的武将,只能从别的地方下手,先给关中送去十几个干练的年轻人,再让曹操自己想办法抓壮丁。
曹老板不是迂腐的人,不会看不出他书信里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名士大儒们找出来供着,重点是那些能干实事却被排挤出朝堂的官员。
关中坐拥天时地利,几百万人中再找不出足够的人手还能得了?
原焕给曹老板指了条明路,一条能让他把政务分下去的光明坦荡之路,他自己在邺城也没有闲着,把他能记住的人名全都写下来,别管人现在在哪儿,只要在他们能找到的地方,都逃不过被“请”到邺城的命运。
这些年天下大乱,冀州是大乱之中难得不那么乱的地方,又有汝南袁氏的名声可以借用,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冀州已经成为天下人躲避战乱的首选之地。
原焕以为他要找的那些人会有不少在荆州、益州,毕竟他印象中去荆州、益州避难的人很多,刘表和刘焉都是刘姓宗室,俩人打仗或许没什么本事,招揽人手安抚民心却干的不错,没想到他想找的人十有八九都在冀州。
华歆、管宁等人已经在邺城,这些在学问方面很出彩的大家暂且不提,程昱、满宠等人早在曹操在兖州的时候就被重用,这些也可以放在一边,像法正法孝直一样自持才气主动来邺城毛遂自荐的人不少,但是更多的是不显山不露水,在冀州找了个足以谋生的差事就继续默默无闻了。
如果不是这回人手实在不够用,原焕也不知道冀州竟然藏龙卧虎多了那么多人。
有努力读书想要考进邺城书院的诸葛亮,有在乡下一边当小吏一边奉养母亲的徐庶,有受父命带领家眷逃离关中现今已经在冀州住了两三年的司马朗司马一家,有在郡县当主簿当的一丝不苟的梁习……
有本事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都不是简单人,能让史官单独为之立传的更不能小觑,诸葛亮年纪小可以继续读书,其他人也别继续当小官小吏了,赶紧哪儿缺人往哪儿搬,尽快将他们的本事发挥出来才好。
郭嘉这些天看着他们家主公任命官员,已经懒得去想他们家主公究竟是从哪儿知道那么多人名,或许各地的郡守长官隔一段时间都会向主公汇报郡县中出了多少人才,那些人被主公惦记上也不稀奇。
郭祭酒回到邺城后不复之前的懒散,为了把那个在他不在的时候趁虚而入的法正法孝直压下去,郭祭酒每天按时到官署处理公务,笔走龙蛇气势磅礴,着实把官署里的一众同僚吓得不轻。
他们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绝对不坐着的过祭酒,怎么出门一趟回来之后忽然勤快了?
最后还是荀彧肩负着一众同僚的希望过去询问,担心这人是不是在外面受了什么刺激,更怕他是身患绝症命不久矣,趁人还没死赶紧多干点活儿为主公分忧。
虽然后面那种可能几乎没有,郭奉孝向来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性子,要是真的身患绝症命不久矣,他觉得先想办法溜进主公的酒窖一醉方休,反正死都要死了,还管那么多干什么?
既然没有性命之忧,那就只能是在外面受刺激了。
荀彧委婉的过去询问,一句话没说完就被好友板着脸赶出了议政厅,正好他手上的事情也做完了,看郭嘉这种反应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摇头去找他们家主公。
“他哪儿是在外面受了刺激,分明是在家里受了刺激。”原焕收拾着手边的纸张,分门别类放好然后拿镇纸压住,然后才笑着说道,“法正法孝直不久前来到邺城,文若也知道那人的脾性和奉孝差不多,让那家伙知道知道他就惦记上了,非要比人家高一头才算完。”
法正只是个刚刚及冠的年轻人,初到邺城投效,就算有本事一开始官职也不会太高,邺城官署不存在年纪轻轻没有功劳就一飞冲天的情况,就算是法正也得历练考校之后才能任命官职。
郭嘉身为祭酒,已经是身居高位的大官,让他主动去针对一个刚进官场的年轻人他也拉不下面子,只能用勤奋来彰显他和法正之间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