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
长安城,曹操在官署里板着脸批阅公文,自从卫觊郭嘉一起离开,所有的事情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官署里没几个好用的人,气的他头疼病都快犯了。
等卫伯觎回来,他再碰这些东西他就不姓曹。
曹孟德力透纸背,字迹愈发潦草,还好他还顾忌着不能让人看不懂他的字,没有放飞到写字写的自己都认不出来。
门口,曹洪探头探脑看了一会儿,在临迈进门槛的前一刻又缩了回去,“元让,你去。”
夏侯惇摇头摇得像是拨浪鼓,飞快的退到走廊尽头,打定主意不肯凑过去,他还没活够,不想主动寻死。
曹洪咬牙暗骂了几句,只恨这次出来没把曹仁带上,如果曹仁那小子在,这种要命的活儿怎么会落到他自己身上。
夏侯元让平时看着那么靠谱,有本事这时候也靠谱一回!
曹子廉咬牙切齿瞪了一眼躲的飞快的夏侯惇,揉揉脸活动活动身子让自己待会儿跑的时候不要反应不过来,这才深吸一口气敲门进去。
“又有什么事?”曹操放下笔看着他的好兄弟,这家伙在门口磨蹭了那么久,要说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儿,不然他们俩也不会互相推脱,“说吧,我受得住。”
“真的?”曹洪下意识后退一步,看着表情有点不对劲的堂兄,绷紧了身子随时准备跑路,“其实也没什么事儿,就是卫觊卫伯觎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如今已经走马上任去凉州了。”
咔嚓——
书案直接碎成了两半。
曹子廉震惊的睁大眼睛,连跑都忘了跑,看看自己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再看看他们家堂兄放在书案上的手,打了个激灵肃然起敬,连忙把接下来的事情说完,“邺城那边还传来消息,主公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在关中随便选人任官,邺城那边也会派十数位历练之后的干练吏卒前来关中,兄长不用担心人手不够用。”
曹操扯了扯嘴角,“十数位是多少位?足够塞满关中所有郡县的官署吗?”
曹洪:……
你在说什么胡话?
意料之中的没有回应,曹操磨了磨牙,松开手起身站起来,已经成了半截的书案没有支撑点立刻散开,上面摞着的竹简纸张哗啦啦散了一地。
曹洪小心往旁边挪了挪,竹简滚到脚边也不敢捡。
曹操捏捏手腕,忍着疼痛勉强维持住表情,缓了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道,“邺城那边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在关中随便选人任官是吧?”
曹洪谨慎的点点头,从怀里拿出公文递过去,“如果我没有看错,的确是这个意思。”
“这就好办了。”曹孟德眯了眯眼睛,一目十行把上面的内容看完,再抬头时笑容带了几分阴险,“我前两天写的那份名单还记得吗?待会儿把名单誊写一份给元让,你们俩一起带兵把名单上所有人‘请’到长安来。”
兄长身边人手不够他理解,反正上面说了让他尽情招揽人才,只要能把人弄到身边就行,真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邺城这边会给他兜底。
这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可以不拘手段抓人来干活!
有兄长给他兜底,名声这玩意儿不重要,大不了人抓来了之后先送去邺城待几天,愿意干活了再弄回来,不愿意干活的……呵,他倒要看看谁那么大本事能扛得住他们家兄长的“宽和教诲”。
“如果他们不愿意来呢?”曹洪举起手,问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那份名单他见过,大多是隐居山林的大儒,还有就是前些年被排挤出朝廷的官员,以司隶校尉的名义去征召都没法把他们召到长安,直接去请估计也没用。
曹操看傻子一样看着这傻兄弟,加重语气强调道,“带兵去‘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一直躲在门口的夏侯惇心领神会,立刻站出来挡在曹洪面前,“明白明白,将军放心,三日之内,我等必将名单上所有人都‘请’到长安。”
都带兵去请了还有什么不明白,愿意来的就是请过来,不愿意来的就是抢过来,多简单点事儿。
他们家老大为了能当个武将特意让他们把称呼改了,这回嘴上喊将军也当不成将军,不把人气出个好歹才怪,赶紧去‘请’几个能帮他处理公务的人才过来,不然火气一直消不下去倒霉的还是他们自己。
第127章 众生皆苦
蝗灾刚过,秋冬必有饥荒,再加上蝗灾和旱灾这兄弟俩向来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不只关中,冀州豫州兖州哪个地方的人手都不够用。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名士大儒在教化百姓的时候用处非常大,但是灾后重建这种事情,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名士们还真不一定有日常奔波在外的吏卒能干。
强行将隐居的名士官员揪出来当官只是个幌子,重要的是有足够的人手下基层。
政策和现实不是一回事儿,地方官员的实施和百姓的配合一个都不能少,不然可能变成另一副场景,即便上面掌权者制定的政策对民有利,真正实施下去却会变成民不聊生。
如同朝廷为了稳定粮价而设置的常平仓,在丰年粮价低的时候适当以高价大量买入粮食,免得粮价太低让百姓日子不好过,在荒年的时候再以低价把粮食卖出去,免得有商人囤货居奇抬高粮价。
按理说常平仓是个好政策,不光能让朝廷的官仓有足够的粮食可以避免饥荒,还能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这么好的政策,用来平衡粮价储量备荒简直再好不过了。
长安城,曹操在官署里板着脸批阅公文,自从卫觊郭嘉一起离开,所有的事情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官署里没几个好用的人,气的他头疼病都快犯了。
等卫伯觎回来,他再碰这些东西他就不姓曹。
曹孟德力透纸背,字迹愈发潦草,还好他还顾忌着不能让人看不懂他的字,没有放飞到写字写的自己都认不出来。
门口,曹洪探头探脑看了一会儿,在临迈进门槛的前一刻又缩了回去,“元让,你去。”
夏侯惇摇头摇得像是拨浪鼓,飞快的退到走廊尽头,打定主意不肯凑过去,他还没活够,不想主动寻死。
曹洪咬牙暗骂了几句,只恨这次出来没把曹仁带上,如果曹仁那小子在,这种要命的活儿怎么会落到他自己身上。
夏侯元让平时看着那么靠谱,有本事这时候也靠谱一回!
曹子廉咬牙切齿瞪了一眼躲的飞快的夏侯惇,揉揉脸活动活动身子让自己待会儿跑的时候不要反应不过来,这才深吸一口气敲门进去。
“又有什么事?”曹操放下笔看着他的好兄弟,这家伙在门口磨蹭了那么久,要说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儿,不然他们俩也不会互相推脱,“说吧,我受得住。”
“真的?”曹洪下意识后退一步,看着表情有点不对劲的堂兄,绷紧了身子随时准备跑路,“其实也没什么事儿,就是卫觊卫伯觎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如今已经走马上任去凉州了。”
咔嚓——
书案直接碎成了两半。
曹子廉震惊的睁大眼睛,连跑都忘了跑,看看自己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再看看他们家堂兄放在书案上的手,打了个激灵肃然起敬,连忙把接下来的事情说完,“邺城那边还传来消息,主公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在关中随便选人任官,邺城那边也会派十数位历练之后的干练吏卒前来关中,兄长不用担心人手不够用。”
曹操扯了扯嘴角,“十数位是多少位?足够塞满关中所有郡县的官署吗?”
曹洪:……
你在说什么胡话?
意料之中的没有回应,曹操磨了磨牙,松开手起身站起来,已经成了半截的书案没有支撑点立刻散开,上面摞着的竹简纸张哗啦啦散了一地。
曹洪小心往旁边挪了挪,竹简滚到脚边也不敢捡。
曹操捏捏手腕,忍着疼痛勉强维持住表情,缓了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道,“邺城那边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在关中随便选人任官是吧?”
曹洪谨慎的点点头,从怀里拿出公文递过去,“如果我没有看错,的确是这个意思。”
“这就好办了。”曹孟德眯了眯眼睛,一目十行把上面的内容看完,再抬头时笑容带了几分阴险,“我前两天写的那份名单还记得吗?待会儿把名单誊写一份给元让,你们俩一起带兵把名单上所有人‘请’到长安来。”
兄长身边人手不够他理解,反正上面说了让他尽情招揽人才,只要能把人弄到身边就行,真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邺城这边会给他兜底。
这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可以不拘手段抓人来干活!
有兄长给他兜底,名声这玩意儿不重要,大不了人抓来了之后先送去邺城待几天,愿意干活了再弄回来,不愿意干活的……呵,他倒要看看谁那么大本事能扛得住他们家兄长的“宽和教诲”。
“如果他们不愿意来呢?”曹洪举起手,问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那份名单他见过,大多是隐居山林的大儒,还有就是前些年被排挤出朝廷的官员,以司隶校尉的名义去征召都没法把他们召到长安,直接去请估计也没用。
曹操看傻子一样看着这傻兄弟,加重语气强调道,“带兵去‘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一直躲在门口的夏侯惇心领神会,立刻站出来挡在曹洪面前,“明白明白,将军放心,三日之内,我等必将名单上所有人都‘请’到长安。”
都带兵去请了还有什么不明白,愿意来的就是请过来,不愿意来的就是抢过来,多简单点事儿。
他们家老大为了能当个武将特意让他们把称呼改了,这回嘴上喊将军也当不成将军,不把人气出个好歹才怪,赶紧去‘请’几个能帮他处理公务的人才过来,不然火气一直消不下去倒霉的还是他们自己。
第127章 众生皆苦
蝗灾刚过,秋冬必有饥荒,再加上蝗灾和旱灾这兄弟俩向来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不只关中,冀州豫州兖州哪个地方的人手都不够用。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名士大儒在教化百姓的时候用处非常大,但是灾后重建这种事情,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名士们还真不一定有日常奔波在外的吏卒能干。
强行将隐居的名士官员揪出来当官只是个幌子,重要的是有足够的人手下基层。
政策和现实不是一回事儿,地方官员的实施和百姓的配合一个都不能少,不然可能变成另一副场景,即便上面掌权者制定的政策对民有利,真正实施下去却会变成民不聊生。
如同朝廷为了稳定粮价而设置的常平仓,在丰年粮价低的时候适当以高价大量买入粮食,免得粮价太低让百姓日子不好过,在荒年的时候再以低价把粮食卖出去,免得有商人囤货居奇抬高粮价。
按理说常平仓是个好政策,不光能让朝廷的官仓有足够的粮食可以避免饥荒,还能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这么好的政策,用来平衡粮价储量备荒简直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