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
“皇上英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的视线在二皇子身上掠过,拂袖而去。二皇子只觉背脊一凉,忙去看外祖父萧太师。
萧太师慢慢走到陶睿面前,似笑非笑地说了一句,“陶大人初生牛犊不畏虎,真是什么人都敢动。”
陶睿淡笑着回了一句,“萧太师府中子孙才是初生牛犊不畏虎,什么人都敢动啊。”
萧太师眼神一厉,还要说什么,丞相已经走了过来,笑着说:“萧太师也很赏识谨之吧?谨之真乃我朝栋梁,那些蠹虫早该收拾了。”
萧太师冷笑道:“还望别太贪功冒进,冤枉了人。哼。”
萧太师第一次这般失礼地当众不给人面子,实在是这次萧家栽了大跟头了。
别看这十八人不是什么大官,却是萧家培养多年故意安插在那些职位上的。他们不但为萧家、为二皇子做过不少事,他们还知道很多秘密。若他们在审讯时全部供出来,事态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众人想象。
萧太师沉不住气了,二皇子也脸色很难看。
陶睿却还老神在在地同丞相闲聊说笑,一身轻松好似参奏如同谈论天气一般简单。
他才十九岁啊!
众臣在佩服他沉稳的同时,也琢磨开了。方才陶睿回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萧家子孙动了不该动的人?
散朝后立刻有很多人暗中调查,结果一点都不难查,前一日萧淑云妄图羞辱福喜的事,好多小姐都在场。陶睿这是在给妹妹出气啊!
除了这件事,陶睿和萧家根本就没有交集。
为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陶睿居然能做到这种地步?他就不怕萧家以后的报复吗?这是真的有把握还是年少气盛?
说真的,萧家是个庞然大物,就算萧淑云羞辱了他们的女儿,他们都未必敢正面刚一句。
大家还不知道陶睿参的人全是萧家的,更不知道这足以令萧家伤筋动骨,所以他们不能理解陶睿这么做的原因,感觉更像是少年人气急了在出气。
好几位欣赏陶睿的大臣都遗憾感叹,猜陶睿怕是没多久就要折在萧家人手中了,多半还是“意外”。
齐御史亲自登门告诉陶睿这件事的严重性,很是为他担忧,却发现陶睿一点都不怕,反而安慰他叫他不要多思多虑,影响身体。
他回府同齐夫人一说,齐夫人叹道:“陶姑娘当真是有福气,在陶家就是长辈疼爱,有了谨之这个兄长之后,日子过得比谁都舒坦。谨之能护她到这种地步真是我没想到的。”
齐御史看着她问:“你看出儿子的心意了吧?你如何想?”
齐夫人笑起来,白了他一眼,“儿子那么明显,谁看不出来,他还整日的在我跟前晃悠,说什么小妾通房都是祸害,烦得我恨不得将他撵出去。他连他姐姐、妹妹都要千叮万嘱,生怕让陶姑娘受委屈。我还从未见儿子对一件事这么上心呢。
最重要的是,儿子开始上进了,在想办法谋缺了,我这心啊,真是这么多年都没这般顺畅过。
陶姑娘是个好姑娘,我们就帮儿子求娶到这个媳妇吧。”
齐御史笑着点点头。他人品端正,他的妻子儿女也一样。如今他感觉陶睿可能要遭殃,不但没有避而远之,还又去找了陶睿一趟,提出尽快将福喜嫁入齐家。
那样福喜就是齐家人了,陶金他们就是齐家的姻亲,萧家就算对付陶睿也要顾及一下齐家,不会斩草除根,对付福喜和陶家人。
陶睿听完他的话半晌没出声,齐御史着急道:“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这是要紧的大事。”
陶睿说道:“我不是犹豫,我是有点感动。想当初您老看见我就烦,没想到今日会这般帮我。”
齐御史皱眉摆摆手,“大男人说话这么牙酸,什么感动不感动的,解决事情才是要紧。”
陶睿抬手给他倒茶,笑说:“伯父,我什么时候做过没把握的事?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我管保不会有事。”
齐御史看看他,这才想到事情可能有什么隐秘的内情,陶睿此时不方便说,但确实有把握对上萧家。那便好,他就放心了。
齐家在这件事上表现的态度,让陶睿确定齐家是真的会爱护福喜,这倒是个意外之喜。不过福喜还是要过了二十再嫁,不急。
大理寺办事速度很快,且皇帝这次是真的要查,一切从严,萧太师多番活动都插不上手,那十八人直接就被定了罪。
事实上最后落罪的不止是十八人,还有他们牵连出的其他人。比如靠科举泄题当了官的那几个人,取题、泄题中过手的所有人;私造兵器从哪里来的原料,藏在什么地方,由谁提供的钱财;倒卖官位中获益的人以及他们背后由谁主使等等。
这件案子比江南知府的案子大多了,总共牵扯出108人!抄家所得财物和缴获的兵器数目惊人,一下子成了全国闻名的大案,陶睿也因此案名扬大周,成了百姓心中的少年英雄,树立了一个胆大心细、刚正不阿的形象。
甚至开始有人拦陶睿的轿子,跪地告状喊冤情了,陶睿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好到不能再好。
而萧家一下子成了千疮百孔,他们在查案期间做了许多事,但做得越多越容易暴露,皇帝的暗卫倾巢而出,直接将萧家查了个底朝天,连带二皇子那些事也全查出来了。
皇帝的视线在二皇子身上掠过,拂袖而去。二皇子只觉背脊一凉,忙去看外祖父萧太师。
萧太师慢慢走到陶睿面前,似笑非笑地说了一句,“陶大人初生牛犊不畏虎,真是什么人都敢动。”
陶睿淡笑着回了一句,“萧太师府中子孙才是初生牛犊不畏虎,什么人都敢动啊。”
萧太师眼神一厉,还要说什么,丞相已经走了过来,笑着说:“萧太师也很赏识谨之吧?谨之真乃我朝栋梁,那些蠹虫早该收拾了。”
萧太师冷笑道:“还望别太贪功冒进,冤枉了人。哼。”
萧太师第一次这般失礼地当众不给人面子,实在是这次萧家栽了大跟头了。
别看这十八人不是什么大官,却是萧家培养多年故意安插在那些职位上的。他们不但为萧家、为二皇子做过不少事,他们还知道很多秘密。若他们在审讯时全部供出来,事态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众人想象。
萧太师沉不住气了,二皇子也脸色很难看。
陶睿却还老神在在地同丞相闲聊说笑,一身轻松好似参奏如同谈论天气一般简单。
他才十九岁啊!
众臣在佩服他沉稳的同时,也琢磨开了。方才陶睿回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萧家子孙动了不该动的人?
散朝后立刻有很多人暗中调查,结果一点都不难查,前一日萧淑云妄图羞辱福喜的事,好多小姐都在场。陶睿这是在给妹妹出气啊!
除了这件事,陶睿和萧家根本就没有交集。
为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陶睿居然能做到这种地步?他就不怕萧家以后的报复吗?这是真的有把握还是年少气盛?
说真的,萧家是个庞然大物,就算萧淑云羞辱了他们的女儿,他们都未必敢正面刚一句。
大家还不知道陶睿参的人全是萧家的,更不知道这足以令萧家伤筋动骨,所以他们不能理解陶睿这么做的原因,感觉更像是少年人气急了在出气。
好几位欣赏陶睿的大臣都遗憾感叹,猜陶睿怕是没多久就要折在萧家人手中了,多半还是“意外”。
齐御史亲自登门告诉陶睿这件事的严重性,很是为他担忧,却发现陶睿一点都不怕,反而安慰他叫他不要多思多虑,影响身体。
他回府同齐夫人一说,齐夫人叹道:“陶姑娘当真是有福气,在陶家就是长辈疼爱,有了谨之这个兄长之后,日子过得比谁都舒坦。谨之能护她到这种地步真是我没想到的。”
齐御史看着她问:“你看出儿子的心意了吧?你如何想?”
齐夫人笑起来,白了他一眼,“儿子那么明显,谁看不出来,他还整日的在我跟前晃悠,说什么小妾通房都是祸害,烦得我恨不得将他撵出去。他连他姐姐、妹妹都要千叮万嘱,生怕让陶姑娘受委屈。我还从未见儿子对一件事这么上心呢。
最重要的是,儿子开始上进了,在想办法谋缺了,我这心啊,真是这么多年都没这般顺畅过。
陶姑娘是个好姑娘,我们就帮儿子求娶到这个媳妇吧。”
齐御史笑着点点头。他人品端正,他的妻子儿女也一样。如今他感觉陶睿可能要遭殃,不但没有避而远之,还又去找了陶睿一趟,提出尽快将福喜嫁入齐家。
那样福喜就是齐家人了,陶金他们就是齐家的姻亲,萧家就算对付陶睿也要顾及一下齐家,不会斩草除根,对付福喜和陶家人。
陶睿听完他的话半晌没出声,齐御史着急道:“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这是要紧的大事。”
陶睿说道:“我不是犹豫,我是有点感动。想当初您老看见我就烦,没想到今日会这般帮我。”
齐御史皱眉摆摆手,“大男人说话这么牙酸,什么感动不感动的,解决事情才是要紧。”
陶睿抬手给他倒茶,笑说:“伯父,我什么时候做过没把握的事?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我管保不会有事。”
齐御史看看他,这才想到事情可能有什么隐秘的内情,陶睿此时不方便说,但确实有把握对上萧家。那便好,他就放心了。
齐家在这件事上表现的态度,让陶睿确定齐家是真的会爱护福喜,这倒是个意外之喜。不过福喜还是要过了二十再嫁,不急。
大理寺办事速度很快,且皇帝这次是真的要查,一切从严,萧太师多番活动都插不上手,那十八人直接就被定了罪。
事实上最后落罪的不止是十八人,还有他们牵连出的其他人。比如靠科举泄题当了官的那几个人,取题、泄题中过手的所有人;私造兵器从哪里来的原料,藏在什么地方,由谁提供的钱财;倒卖官位中获益的人以及他们背后由谁主使等等。
这件案子比江南知府的案子大多了,总共牵扯出108人!抄家所得财物和缴获的兵器数目惊人,一下子成了全国闻名的大案,陶睿也因此案名扬大周,成了百姓心中的少年英雄,树立了一个胆大心细、刚正不阿的形象。
甚至开始有人拦陶睿的轿子,跪地告状喊冤情了,陶睿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好到不能再好。
而萧家一下子成了千疮百孔,他们在查案期间做了许多事,但做得越多越容易暴露,皇帝的暗卫倾巢而出,直接将萧家查了个底朝天,连带二皇子那些事也全查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