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打脸金手指 作者:李思危
千辛万苦赶来的灾民们见杏阳县城门紧闭,心中本已绝望,却有一位样貌俊朗、端方特立的年轻官员候在前方,着人将他们带去了安置区。待数千灾民一一安顿妥当,他们才得知方才的青年便是杏阳一县的父母官,眼前这一切均出自他之手。
灾民们心中感激,纷纷面向城门而跪,口颂青天,哭拜之声传入杏阳县中,官吏百姓无不肃然起敬。
这,就是民心!
**
聂宅。
聂向文……不对,如今应叫沈向文了,他正委屈地对林氏抱怨:“我那哥哥好生霸道,竟敢拿圣上赐予孩儿的匾额作伐子,逼得孩儿不得不捐出大笔银钱,县里其余富户们也是怨声载道,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他这样公行抢夺,未免太没有天理?”
林氏柔声劝慰:“如今洪灾当前,咱们既有余力帮扶,捐一些本是应有之义,何况,此劫一过,聂偿恩的行事忌讳颇多,赏罚难测,倒是你们的善举必然会有所补偿。”
沈向文一噎,才反应过来这林氏与马氏大不相同,忙改口道:“孩儿也不是不愿捐粮捐钱,可他逼着来算怎么回事?东西是咱们给的,名声到是他赚了,沽名钓誉!”
就在此时,城外一声声“青天”传来,仿佛要震破杏阳县的天,沈向文一愣,很快猜中原委,气得鼻子都歪了!
见他如此,林氏眼中闪过一抹失望,又很快收敛,她此前误信了马氏所言,只道聂偿恩分家之后便不声不响离开杏阳,数年来毫无音信,这次回县里也未曾上门拜见,她虽对此子心有愧疚,但不喜其性冷如铁,当日宴请便顺了聂家的意愿未曾给他下帖子。可前些日子丫鬟打听来,这聂家在东山村风评不佳,分家亦是因为聂大富赊欠的八百两赌债,至于当年她留给儿子那一笔银钱,早被聂大富输了个精光。
如此看来,倒是她一直误会了聂偿恩,这个孩子,是个好的。
反倒是向文……他于聂大富和马氏的溺爱之下,难免小性了些,将来还需慢慢规劝才是……
林氏的沉默让沈向文心里不安,眼中的阴郁一闪而逝。
☆、第63章 农门天骄12
这一日,县衙门口浩浩荡荡来了一群村民,他们有的推着板车,有的背着背篓,装得大半是粮食,还有些衣服被褥之类。
为首的老人家约莫五六十岁,头发花白,脸上沟壑纵横,举止带着农村人特有的朴实,他对两位衙役施礼道:“官差大哥,小老儿乃普安村里正,村里听说聂大人正在征粮,咱村虽不富裕,但还能筹措些物资,这些东西都是村里一家家攒下来的,大家一听说是聂大人所需,连最抠门的几户人都难得大方了一回,东西虽少,多少是份心意,烦请官差大哥转告聂大人。”
“是啊,聂大人帮咱除了村中一害,如今大人有令,咱怎么也该响应不是?”一个腰粗膀圆的大汉接口道,引来身后不少村民附和。
这一大群人围在门口,不少路过的百姓都聚拢过来。
不远处,又有十来个人抄着手过来了,他们用蛮力将百姓挤开,有人本想抱怨,一见这几张脸,纷纷认怂地转过头去,县衙门口的衙役们也立刻打起了精神,几双眼睛像捉贼似地牢牢锁定他们。
来人正是王狗子和他的一群手下,他冷哼道:“看什么看?没看过大英雄大大大豪杰吗?别看咱混,咱也认识几个字,也懂得知恩图报。”王狗子鼻孔朝天道:“瞧瞧遭灾的那些个县,那惨的,啧啧……咱光听都觉着难过,要不是有聂大人为咱保住了杏阳县,咱如今还能这么逍遥?咱虽没钱,好歹有一身力气,只要聂大人一声令下,管他水里来火里去 ,咱二话不说打着光棍儿就上,怕它个卵!”
一通粗鄙的话臊得现场诸人面红耳赤,他们中许多人不忿聂偿恩以本县之物力救助它县灾民,可如今一想,若不是聂大人,或许他们早已落难,和那些他们吝啬帮助的人一般,无人可依,无家可归。
这时,一位穿着青色官袍的年轻人从衙门里走出来,众人见了他纷纷跪拜:“参见聂大人。”
杨昭望着眼前一群赤子百姓,他们或许只是贩夫走卒,或许只是油子混混,可这一刻他们气魂寰宇,足以傲霜雪!
他抑制胸中激荡,深深地躬身行礼,真诚道:“子惠何德何能,诸位高义没齿难忘。”
人群纷纷避让,急道:“聂大人,使不得啊!”
杨昭固执地拜了三拜,肃容道:“如何使不得?子惠三拜,一为黎民,二为鸿国,三为天地有正气!”
此话一出,掷地有声,杨昭身后官吏无不动容,他们如同聂大人一般行了三礼,面对这些平头百姓,第一次弯下了脊梁。
就在杏阳县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之时,数辆马车缓缓驶进了湖州府城,城中官员夹道相迎,生怕怠慢了贵人,那车里头坐的,正是此次朝廷派遣来督治水患的钦差,以及一众对治水颇有研究的随行官员。
这钦差素来秉性刚劲,湖州知府本欲设宴接风,被他斥道:“如今湖州百姓深陷水患之苦,尔等上不能体君心,下不能安黎民,竟还想着摆宴?有这闲情逸致便请自去,本官可没这工夫!”
斥得湖州官员各个脸色青白,心中恼怒,又忌他乃天子近臣得罪不起,只得赔笑。
钦差召集众人,连夜梳理湖州灾情,如今上游暴雨不停,洪峰一波接一波,洪灾已不止湖州一州,只是比起其余诸州,湖州情况最为严峻。他在翻看卷宗时,注意到往年水患频发的杏阳县此次竟安然无恙,几经问询,才在府尹遮遮掩掩的回禀中得知,杏阳县令早已警示过水患一事,只是并未受到重视,他心下大怒,当即下令:“尔等既无能,不若让能者居之,即刻命杏阳县令聂偿恩前来府城,主持湖州水患一应事宜!”
当聂偿恩接到任命时,杏阳县又抵挡住一次洪峰,县城百姓暂且松了口气,此时的聂偿恩在他们心中已不仅仅是一县父母,而是对他们恩同再造的救世之主,就连林氏也愈发欣赏这位临难不惧,遇事果决的年轻县令,惹得沈向文嫉恨非常。
当晚,聂偿恩与俆妙君相谈至深夜,次日便点了几个亲信,轻装上阵去了府城。
**
银月当头,繁星点点,杏阳县内一片静谧,家家户户皆已入睡。
黑暗之中,百来个人影聚集在杏阳县南门郊外,为首一人压低嗓音道:“记住,华文巷的聂宅意思一下就行了,其余不必在意,只管去抢,凡事有人兜着。还有,速战速决!”
“是!”
一行人摸索着来到南门,为首之人对身边一个矮个子点点头,那人对着城门学起布谷鸟叫,连叫三声后,停下来默默等待。
半晌,毫无动静。
“大当家,不是说安排好了么……?”
匪首心中也在奇怪,但他想到通风报信之人的身份,又想到杏阳县如今没有县令,再度安下心来:“别急,再等等。”
说话间,城门缓缓开启了一条缝。
他精神一振,挥手道:“跟我上!”
一行人悄无声息地挨个进入城门,放眼望去,不见一个守卫,果然如那人所说。匪首大笑道:“弟兄们,这杏阳县的钱粮女人,都等着孝敬咱呢,哈哈哈……”
笑声未停,只听瞬间锣鼓齐鸣,咚咚的响声传遍县城。
匪首一愣,立刻浑身发凉,像被浸入了二月天的冰水之中,艹!中计了!
不过数息,县里已是灯火通明,不少男人举着棍棒武器,妇女们带着锅盆刀铲,一个个虎视眈眈等着这群不速来客,他们心中怒火腾腾,恨不得将来人大卸八块,城外水患未消,竟还有匪徒意图破坏他们的家园!
城楼之上,俆妙君对着身旁绸衫男子施了一礼:“今日多谢义士。”
绸衫男子慌忙避让:“夫人严重了,我桂七好歹与聂大人相识已久,这杏阳县又是生我养我之地,岂能让他们烧杀劫掠?若真出了事,等狗子回来可饶不了我。”
此人正是当年与聂偿恩合伙算计聂大富的桂七,前些日子,王狗子已追随聂偿恩去了府城,临走前特意交代桂七,让他留心着县里的事,保护好夫人。
不久前,一位兄弟来找他,满脸喜色地说自己发了笔横财,托他帮忙看看,原来有神秘人扔了个包袱在他家中,里头有百两银子,还有一张纸条,但他不识字,只得求助于桂七。
“六月三十,丑时,闻布谷三声,开城门,事后必有重酬。”
纸条上还书明如果他同意,可去城门一角画上信号。
桂七一看便知事有不妥,想到王狗子的交代,忙寻了俆妙君禀明此事,对方让他将计就计,便有了今日之事。
可他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是匪徒!湖州山匪水匪不少,多年来做尽恶事,杏阳县十余年前也遭过劫掠,那时候他还很小,只记得县中一片慌乱,他父母封住他的嘴将他藏在木床底下,叫他不论如何都不可出来,他很听话地躲着,只看见一双双陌生的鞋子从床前走过,外面传来阵阵惨叫声,还有兵器碰撞之声,他吓得浑身发抖,仿佛骨骼都在咯咯作响。
等一切都平静了,他鼓起勇气从床下钻出来,入眼是满墙满地的鲜血,他的娘亲胸口有一块大洞,血还在一股股地往外涌,眼睛瞪得圆圆的,人已没了气息,他的父亲压倒在娘亲身上,脖颈与脑袋唯一的联系,只有一层皮……
他成了孤儿,成了混子,然后长到这么大。
城楼的夜风呼呼吹着,带着浓重的潮意,吹得衣袍猎猎作响。
风声中,只听俆妙君道:“他们既敢来,那便留下吧。”
留下来,告慰往日冤魂。
正是夜黑风高之时,杏阳县已战成一片,衙役们冲杀在前,百姓们补刀在后,劫匪们为了逃命更是拼尽全力,一时间,杀伐之声不绝于耳。
俆妙君亲身上阵,站在城楼之上,稳稳拉开长弓,一箭洞穿匪首的右眼,惊得桂七眼里几乎闪着星星。
千辛万苦赶来的灾民们见杏阳县城门紧闭,心中本已绝望,却有一位样貌俊朗、端方特立的年轻官员候在前方,着人将他们带去了安置区。待数千灾民一一安顿妥当,他们才得知方才的青年便是杏阳一县的父母官,眼前这一切均出自他之手。
灾民们心中感激,纷纷面向城门而跪,口颂青天,哭拜之声传入杏阳县中,官吏百姓无不肃然起敬。
这,就是民心!
**
聂宅。
聂向文……不对,如今应叫沈向文了,他正委屈地对林氏抱怨:“我那哥哥好生霸道,竟敢拿圣上赐予孩儿的匾额作伐子,逼得孩儿不得不捐出大笔银钱,县里其余富户们也是怨声载道,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他这样公行抢夺,未免太没有天理?”
林氏柔声劝慰:“如今洪灾当前,咱们既有余力帮扶,捐一些本是应有之义,何况,此劫一过,聂偿恩的行事忌讳颇多,赏罚难测,倒是你们的善举必然会有所补偿。”
沈向文一噎,才反应过来这林氏与马氏大不相同,忙改口道:“孩儿也不是不愿捐粮捐钱,可他逼着来算怎么回事?东西是咱们给的,名声到是他赚了,沽名钓誉!”
就在此时,城外一声声“青天”传来,仿佛要震破杏阳县的天,沈向文一愣,很快猜中原委,气得鼻子都歪了!
见他如此,林氏眼中闪过一抹失望,又很快收敛,她此前误信了马氏所言,只道聂偿恩分家之后便不声不响离开杏阳,数年来毫无音信,这次回县里也未曾上门拜见,她虽对此子心有愧疚,但不喜其性冷如铁,当日宴请便顺了聂家的意愿未曾给他下帖子。可前些日子丫鬟打听来,这聂家在东山村风评不佳,分家亦是因为聂大富赊欠的八百两赌债,至于当年她留给儿子那一笔银钱,早被聂大富输了个精光。
如此看来,倒是她一直误会了聂偿恩,这个孩子,是个好的。
反倒是向文……他于聂大富和马氏的溺爱之下,难免小性了些,将来还需慢慢规劝才是……
林氏的沉默让沈向文心里不安,眼中的阴郁一闪而逝。
☆、第63章 农门天骄12
这一日,县衙门口浩浩荡荡来了一群村民,他们有的推着板车,有的背着背篓,装得大半是粮食,还有些衣服被褥之类。
为首的老人家约莫五六十岁,头发花白,脸上沟壑纵横,举止带着农村人特有的朴实,他对两位衙役施礼道:“官差大哥,小老儿乃普安村里正,村里听说聂大人正在征粮,咱村虽不富裕,但还能筹措些物资,这些东西都是村里一家家攒下来的,大家一听说是聂大人所需,连最抠门的几户人都难得大方了一回,东西虽少,多少是份心意,烦请官差大哥转告聂大人。”
“是啊,聂大人帮咱除了村中一害,如今大人有令,咱怎么也该响应不是?”一个腰粗膀圆的大汉接口道,引来身后不少村民附和。
这一大群人围在门口,不少路过的百姓都聚拢过来。
不远处,又有十来个人抄着手过来了,他们用蛮力将百姓挤开,有人本想抱怨,一见这几张脸,纷纷认怂地转过头去,县衙门口的衙役们也立刻打起了精神,几双眼睛像捉贼似地牢牢锁定他们。
来人正是王狗子和他的一群手下,他冷哼道:“看什么看?没看过大英雄大大大豪杰吗?别看咱混,咱也认识几个字,也懂得知恩图报。”王狗子鼻孔朝天道:“瞧瞧遭灾的那些个县,那惨的,啧啧……咱光听都觉着难过,要不是有聂大人为咱保住了杏阳县,咱如今还能这么逍遥?咱虽没钱,好歹有一身力气,只要聂大人一声令下,管他水里来火里去 ,咱二话不说打着光棍儿就上,怕它个卵!”
一通粗鄙的话臊得现场诸人面红耳赤,他们中许多人不忿聂偿恩以本县之物力救助它县灾民,可如今一想,若不是聂大人,或许他们早已落难,和那些他们吝啬帮助的人一般,无人可依,无家可归。
这时,一位穿着青色官袍的年轻人从衙门里走出来,众人见了他纷纷跪拜:“参见聂大人。”
杨昭望着眼前一群赤子百姓,他们或许只是贩夫走卒,或许只是油子混混,可这一刻他们气魂寰宇,足以傲霜雪!
他抑制胸中激荡,深深地躬身行礼,真诚道:“子惠何德何能,诸位高义没齿难忘。”
人群纷纷避让,急道:“聂大人,使不得啊!”
杨昭固执地拜了三拜,肃容道:“如何使不得?子惠三拜,一为黎民,二为鸿国,三为天地有正气!”
此话一出,掷地有声,杨昭身后官吏无不动容,他们如同聂大人一般行了三礼,面对这些平头百姓,第一次弯下了脊梁。
就在杏阳县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之时,数辆马车缓缓驶进了湖州府城,城中官员夹道相迎,生怕怠慢了贵人,那车里头坐的,正是此次朝廷派遣来督治水患的钦差,以及一众对治水颇有研究的随行官员。
这钦差素来秉性刚劲,湖州知府本欲设宴接风,被他斥道:“如今湖州百姓深陷水患之苦,尔等上不能体君心,下不能安黎民,竟还想着摆宴?有这闲情逸致便请自去,本官可没这工夫!”
斥得湖州官员各个脸色青白,心中恼怒,又忌他乃天子近臣得罪不起,只得赔笑。
钦差召集众人,连夜梳理湖州灾情,如今上游暴雨不停,洪峰一波接一波,洪灾已不止湖州一州,只是比起其余诸州,湖州情况最为严峻。他在翻看卷宗时,注意到往年水患频发的杏阳县此次竟安然无恙,几经问询,才在府尹遮遮掩掩的回禀中得知,杏阳县令早已警示过水患一事,只是并未受到重视,他心下大怒,当即下令:“尔等既无能,不若让能者居之,即刻命杏阳县令聂偿恩前来府城,主持湖州水患一应事宜!”
当聂偿恩接到任命时,杏阳县又抵挡住一次洪峰,县城百姓暂且松了口气,此时的聂偿恩在他们心中已不仅仅是一县父母,而是对他们恩同再造的救世之主,就连林氏也愈发欣赏这位临难不惧,遇事果决的年轻县令,惹得沈向文嫉恨非常。
当晚,聂偿恩与俆妙君相谈至深夜,次日便点了几个亲信,轻装上阵去了府城。
**
银月当头,繁星点点,杏阳县内一片静谧,家家户户皆已入睡。
黑暗之中,百来个人影聚集在杏阳县南门郊外,为首一人压低嗓音道:“记住,华文巷的聂宅意思一下就行了,其余不必在意,只管去抢,凡事有人兜着。还有,速战速决!”
“是!”
一行人摸索着来到南门,为首之人对身边一个矮个子点点头,那人对着城门学起布谷鸟叫,连叫三声后,停下来默默等待。
半晌,毫无动静。
“大当家,不是说安排好了么……?”
匪首心中也在奇怪,但他想到通风报信之人的身份,又想到杏阳县如今没有县令,再度安下心来:“别急,再等等。”
说话间,城门缓缓开启了一条缝。
他精神一振,挥手道:“跟我上!”
一行人悄无声息地挨个进入城门,放眼望去,不见一个守卫,果然如那人所说。匪首大笑道:“弟兄们,这杏阳县的钱粮女人,都等着孝敬咱呢,哈哈哈……”
笑声未停,只听瞬间锣鼓齐鸣,咚咚的响声传遍县城。
匪首一愣,立刻浑身发凉,像被浸入了二月天的冰水之中,艹!中计了!
不过数息,县里已是灯火通明,不少男人举着棍棒武器,妇女们带着锅盆刀铲,一个个虎视眈眈等着这群不速来客,他们心中怒火腾腾,恨不得将来人大卸八块,城外水患未消,竟还有匪徒意图破坏他们的家园!
城楼之上,俆妙君对着身旁绸衫男子施了一礼:“今日多谢义士。”
绸衫男子慌忙避让:“夫人严重了,我桂七好歹与聂大人相识已久,这杏阳县又是生我养我之地,岂能让他们烧杀劫掠?若真出了事,等狗子回来可饶不了我。”
此人正是当年与聂偿恩合伙算计聂大富的桂七,前些日子,王狗子已追随聂偿恩去了府城,临走前特意交代桂七,让他留心着县里的事,保护好夫人。
不久前,一位兄弟来找他,满脸喜色地说自己发了笔横财,托他帮忙看看,原来有神秘人扔了个包袱在他家中,里头有百两银子,还有一张纸条,但他不识字,只得求助于桂七。
“六月三十,丑时,闻布谷三声,开城门,事后必有重酬。”
纸条上还书明如果他同意,可去城门一角画上信号。
桂七一看便知事有不妥,想到王狗子的交代,忙寻了俆妙君禀明此事,对方让他将计就计,便有了今日之事。
可他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是匪徒!湖州山匪水匪不少,多年来做尽恶事,杏阳县十余年前也遭过劫掠,那时候他还很小,只记得县中一片慌乱,他父母封住他的嘴将他藏在木床底下,叫他不论如何都不可出来,他很听话地躲着,只看见一双双陌生的鞋子从床前走过,外面传来阵阵惨叫声,还有兵器碰撞之声,他吓得浑身发抖,仿佛骨骼都在咯咯作响。
等一切都平静了,他鼓起勇气从床下钻出来,入眼是满墙满地的鲜血,他的娘亲胸口有一块大洞,血还在一股股地往外涌,眼睛瞪得圆圆的,人已没了气息,他的父亲压倒在娘亲身上,脖颈与脑袋唯一的联系,只有一层皮……
他成了孤儿,成了混子,然后长到这么大。
城楼的夜风呼呼吹着,带着浓重的潮意,吹得衣袍猎猎作响。
风声中,只听俆妙君道:“他们既敢来,那便留下吧。”
留下来,告慰往日冤魂。
正是夜黑风高之时,杏阳县已战成一片,衙役们冲杀在前,百姓们补刀在后,劫匪们为了逃命更是拼尽全力,一时间,杀伐之声不绝于耳。
俆妙君亲身上阵,站在城楼之上,稳稳拉开长弓,一箭洞穿匪首的右眼,惊得桂七眼里几乎闪着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