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汉中
    曹操能杀杨修,却改变不了被动局面,虽然他向三军放言要决战到底,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维护面子的大话。大家心里皆已认定,班师之日不远了。其实曹操自己都茫然无措,反正提兵叫阵敌人也不应战,头风和麻痹时犯时好,与其在外面挨晒,还不如在帐内歇着。
    夏季的第一场雨到来了,黏黏糊糊朦朦胧胧,曹操的心绪也被这淅淅沥沥的小雨搞得格外烦躁,晚上更彻夜无眠,千头万绪也不知琢磨的都是些什么;好在还有孔桂在身边陪着,时不时讲些笑话……
    “昨天听说件稀罕事。”孔桂边给曹操捶背边道,“曹洪将军驻兵武都,抓了几个羌氐女子,能歌善舞。将军与部下聚饮,让那些女人赤身裸体,披着薄纱跳七盘舞。”
    “哦?”曹操不紧蹙眉,“难道营中属僚就没阻拦?”
    “自然有人看不下去。听说随军的金城太守杨阜当时就翻脸了,说男女之别乃国之大节,桀纣淫乱也不及此。搞得将军不得不罢宴,大伙不欢而散。”
    曹操连连摇头:“子廉这几年确实有点儿不像话,贪财好色为所欲为。”话虽这么说,毕竟自家兄弟,又一把年纪了,曹操也不便管太多;他迟迟不称帝,人家也当不上开国功臣,官爵无法再进一步,难道享乐还不行?
    孔桂看似说笑,实则紧盯曹操一笑一颦:“听说太子几年前还找曹洪将军借过钱,将军硬是不借,当真吝啬得紧。”
    “有这种事?”听到“太子”二字,曹操挑起了眼眉,“他借钱做什么?”
    孔桂轻描淡写道:“太子毕竟是太子,行围打猎,赏赐臣下,与群臣聚会盘桓还不是常有的事?其实他还不如临淄、鄢陵两位侯爷,既无爵位又无封邑,就那点儿有数的俸禄,养一堆妻妾、门客,手头紧得很。他虽嘴上不说什么,心里未尝不抱怨……”
    “他敢!”曹操变了脸,“他凭什么抱怨?寡人把偌大社稷都给了他,他还不满足?行围打猎乃是不务正业,还聚会群臣,私加恩惠,他想干什么?”
    这把火实是孔桂故意煽起来的,见曹操动怒心下窃喜,却忙跪倒请罪:“臣一时糊涂,胡言乱语,并无攀附太子之意,此皆小小家事,大王切莫挂怀。莫说太子不敢有怨言,即便私下有些想法也不为过。想来他身居嫡长,坐了这么多年冷板凳,也够为难的……”这些话似是庇护曹丕,其实句句戳曹操肺管子,分明火上浇油。孔桂拿定主意——争取曹丕谅解已不可能,唯一办法是谗言诋毁,怂恿曹操废太子,无论曹彰、曹植,只要不是曹丕继统便性命无虞。
    曹操正心绪烦躁,竟没察觉他意图:“看来寡人得好好训教一下子桓了,你把孙资、刘放叫来。”他要明发教令斥责太子。
    “诺。”孔桂暗喜,这道令发下去曹丕大折颜面,再有丁仪兄弟帮腔使劲,长此以往还愁太子不倒?他领命便去,哪知刚转过身却见帐口早已堵住一名大臣:“呼唤秘书郎何事?大王莫非有令?”不知什么时候侍中桓阶来了。孔桂深知桓阶是公然力挺曹丕的,不禁咬牙——这老家伙好长的耳朵!
    桓阶来送军报,走至帐口听里面提及太子之事,见曹操动了火,这才赶忙进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治国以平安和顺为善,居家以息事宁人为上。大王教谕太子乃是出于一片慈爱,但若明发教令,只恐勾起朝野议论,若不逞之徒从中生事,非社稷之福。刚才孔大人说得好,此皆家事,既然家事就照家法办,命校事之辈私下给太子带个话就行了……”说着他又笑呵呵瞅向孔桂笑,“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孔大人?”
    这话入情入理,孔桂只得随口答应:“是是是。”
    经他一劝曹操也清醒多了,想起两年前借司马门之事明发教令贬斥曹植,搞得曹植惶惶不可终日。如今老三已经整趴下了,难道还要再整老大?折腾来折腾去,叫群臣怎么看?便叹息道:“算了,他也三十多岁了,好赖就这样吧。”
    桓阶暗自松口气,这才递上奏报:“轲比能使者已至邺城,送来些贡品,还遣回不少流亡关外的汉人,恳请朝廷准许互市。”
    孔桂见缝插针:“什么塞外之雄,还不得乖乖给咱大王上贡?这都是鄢陵侯的功劳啊!”吹捧曹彰也就是变相贬低曹丕。
    桓阶不容他再多嘴,忙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轲比能毕竟没与咱交战,主动称臣必有图谋。朝廷素来是以胡制胡,如今步度根、素利等部皆非轲比能之敌,若再开互市,轲比能更加富庶,只怕不久就要统一鲜卑了。邦内孙、刘未灭,后又兴一强敌,此事甚为可虑。”
    曹操思索片刻道:“话虽如此,但他既主动遣回流民,若是不允似乎不近人情,也叫匈奴、乌丸等辈瞧着不美。咱们不妨答应他,但只能开一市,而且只能交易布帛、瓷瓦,凡粮食、铜铁、书籍概不可外流。”铜铁可以打造武器,读书能增长才干,这些不能让胡人得到。绫罗布匹都是丝织的,瓷瓶瓦罐不过是烧熟的泥;而游牧民族交易的却是羊毛皮革、牛马牲畜,如此互市汉人有赚无赔。
    孔桂句句不让:“大王英明,休说边塞小胡无能为也,即便真敢生衅,有鄢陵侯之勇又何惧?”
    “倒也是。”桓阶不否认,“有鄢陵侯辅佐太子倒也稳妥。”不动声色中将这话拐了个弯。孔桂恨得咬牙却拿他没办法;曹操倏然站了起来,迈步往外走。
    孔桂忙跟上:“大王去巡营吗?臣陪您前往。”
    “臣也愿相随。”桓阶不甘示弱。
    “不必了。”曹操阴阳怪气道,“你们俩就留在这继续斗嘴吧!”一句话说得桓阶、孔桂皆是满头寒冷,想起前几日刚死的杨修,谁也不敢再言语了。
    将近傍晚,朦胧细雨还在下,却小了很多,淋到身上也只是潮乎乎的,曹操并未往远处去,只在中军营转来转去。士兵都懒洋洋的,连各处卫兵也很懈怠,见大王过来才挺直腰板。这仗打又打不了,撤又不肯撤,又赶上这黏糊糊的天气,山谷间想操练都找不着合适地方,天天闲着士兵哪还有锐气?曹操心下盘算——再熬十天吧,等大伙把杨修之事淡忘一下,就可以收兵了,回到长安再好好整饬。
    哪知刚拿定主意,见曹真急急渴渴奔进辕门。“怎么了?”曹操一看就知出事了。
    “大事不好!敌将黄忠绕至北山劫我粮草,后营各部将军已去截杀,请大王再发大军接应!”
    曹军粮草是从关中经褒斜道运过来的,大营则扎在阳平关以南。黄忠胆也太大了,竟绕过曹营,跑北山去劫粮。曹操勃然大怒:“你们干什么吃的?敌人从眼皮底下溜过你们都不知道,全是废物!还愣着作甚?调兵救援!全都给我去!”懒散的将士全害怕了,取兵刃的取兵刃,牵马的牵马,着实乱了一通,才慌慌张张去救;其他各营也陆续分兵。曹操也带着亲兵、谋士也出了营,登上南山眺望。
    本就乌云密布雨雾蒙蒙,天又快黑了,只隐约瞧见关城以西正在混战,似乎黄忠已偷袭得手,回撤之际被曹军堵截住了。斥候来报:“黄忠劫我粮草不多,只杀我运粮兵数百,毁粮车数十辆。”曹操惧意已退,恨心更盛:“黄忠不但坏我粮草,还是害死夏侯渊的元凶,不能放走!传令各部一齐截杀,今日若不能擒杀这厮,所有将领一概问罪!”斥候见大王眼睛都瞪红了,吓得一跟头滚下山去,跌跌爬爬赶去传令。
    黄忠不愧为荆州悍将,面对数倍的曹军竟越战越勇一路突围。但是曹军六七万人马尽在此间,众将得知军令哪敢怠慢,源源不断加入围堵,黄忠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终于被曹军围在南山下,士卒死伤殆尽,旗帜都倒了。此处已切近,曹操在山崖上看得清楚,不禁摩拳擦掌:“杀啊!给我杀!把他给我剁成肉酱!”
    众谋士见他气急败坏状若疯癫,都吓得不敢靠前,许褚在后拦腰抱住,唯恐他失足掉下去——这些日子曹操憋坏了,今天好歹算交上仗了,总算有了发泄;击退刘备已不可能,若能擒杀黄忠给夏侯渊报仇,他心里还好受点儿。
    惜乎曹操没能高兴太久,就在黄忠堪堪不支之际,又从山岭西面冲来一小队蜀军,似一支急箭般窜入战阵;为首之将银盔白袍,面庞白皙,三绺墨髯,曹操昔年就认得——赵云赵子龙!
    曹军只一错愕,赵云所部已杀至垓心救了黄忠,转而向西突围。曹操咬牙挥拳:“废物!别让他们跑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上面看得清楚,底下可搞不清来多少敌人,曹军七八部人马挤作一处,建制都乱了,仓促间还是叫蜀军逃了。所幸徐晃、朱灵、张郃等将还算机敏,在后紧紧追赶,大军混乱一阵,也陆陆续续追下去。
    天渐渐黑下来,曹操眼巴巴瞅着敌人绕过山梁,消失在暮色中,也不喊不闹了,似乎全身的力气都使光了。孔桂瞅他脸色不对,凑前道:“大王且放宽心,敌寡我众,这两个贼子跑不了。”
    “跑不了?”曹操垂头丧气,已不抱希望,“昔日长坂之战怎么跑的?传令诸将,赶不上就回来吧,够丢脸的了,别再中人家埋伏。”
    下山回到营中,曹操一言不发呆坐大帐,众谋士也都默然无语。又过半个时辰众将才回来,以徐晃居首,都摘去兜鍪齐刷刷跪倒帐外——非但没擒到赵云、黄忠,冲向敌寨反遭算计,被蜀军截杀一通,自相践踏折了不少兵。
    徐晃顿首:“我等无能纵贼逃走,甘受大王责罚。”朱灵、张郃等也纷纷请罪。
    “暂且记下,若再败阵定不轻饶!”曹操厌烦地扬扬手——不过说说罢了,岂能真的一概治罪?黄忠、赵云能得手,不仅因为他们骁勇善战,更因曹军消极懈怠防卫不利。战退不明军心萎靡,归根结底这责任该曹操负。
    众将起身进帐,全老实了。曹操斜倚在帅案上,回头瞧着屏风上的地图,隔了好久忽然发问:“西出阳平关便是武都,我军若舍汉中,武都必遭兵锋,有何良策可御之?”
    众文武皆一凛——什么叫“我军若舍汉中”?略一思索才明白,要撤军了!
    曹操终于下定决心放弃汉中了。这一战就是教训,士气已松懈到敌人能从眼皮底下溜过,就别等十天了,再耗下去非栽大跟头不可。况且他亲自镇守尚被劫粮,其他将领更不免闪失。遥遥四百里粮道,倘若断炊后面想接济都接济不上,这破地方实在没法守。放弃已势在必行,但曹操羞于张口,杨修血迹未干,怎好意思说撤?
    大家也都明白这点儿意思,碍于大王脸面也不说破,但武都安危确实是个问题。羌氐诸部多与马超熟识,昔日张鲁就曾支持马超在此兴风作浪,刘备更甚张鲁,该如何应对?雍州刺史张既出班道:“以臣之意,不妨坚壁清野,迁徙武都之民。”
    “也只得如此,不过那些杂胡久居此地,愿意离开吗?倘若处置不当,立时倒戈投敌祸不旋踵。”
    张既已有成算:“臣久在西州素知氐人心性,贪利而轻义。现今关中贫弱,地广而人稀,大王可颁下教令,使诸部北出就谷,先至者多赐金银予以重赏,先者知利,后必慕之,定会争相前往。不出一个月,武都羌胡必能迁个干净。那时大王再加以编制,规划屯田,一者绥靖安众,二来也可存粮备战。”
    “甚好。”曹操抽出令箭交与张既,“能者多劳,此事便交你全权处置,今夜就动身前往郡府,越快越好。众将听令……”
    “在!”
    曹操无比沉重地说:“晓谕将士整备辎重,三日后……收兵。”
    所有人都松口气,折磨总算结束了;这一晚连曹操都睡得很香甜,或许他内心深处早已把战争当成负担了吧?
    似乎老天爷都在戏弄曹操,到了第三日,晦暗的天空也放晴了。混沌的湿气渐渐吹散,朦胧雨雾也越来越稀薄,逐渐消失在清风中;几缕金黄的阳光如利剑般从云间刺下来,直插在水珠莹莹的山林间;土地的气息和鲜花的芬芳清新扑鼻;几只燕雀盘旋翱翔,羽翼在阳光下闪着光辉,它们那么自由,那么无忧无虑……这是一片多美的天地啊,从此就归刘备所有了。
    曹操心有不甘驻足良久,最终还是由众亲兵搀扶着颤巍巍登上马车,不住自言自语:“算啦!不争了……实在争不动了……”
    孙权不可能被消灭,刘备也注定割据西南,曹操知道,他有生之年不可能拓土开疆了。他已身心憔悴,无力再向命运抗争,只想回归邺城安安稳稳度过残生……
    敌进我退
    兵法有云,“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刘备反客为主拖垮曹军,可谓尽得此中三昧,汉中争夺战也是他毕生征战中最闪亮的一笔。汉中易主,蜀军士气高涨,刘备一鼓作气,又派孟达、李严率部东进,西城太守申仪、上庸太守申耽乃一方土豪,鉴于曹军已退,见风使舵不战而降;继而诸部与刘封合兵再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抵御不住城池陷落,被蜀军擒杀——至此,汉中及其以东三郡尽被蜀军占据,刘备终于夺取了整个益州。
    曹操尚在回师路上,坏消息就接踵而来,但他已顾及不到这些,做好防御汉中的准备才是当务之急。张既迁徙羌氐的计谋甚是厉害,教令颁下,先至者有赏,武都各羌氐部落跃跃欲试,不过旬月之间,迁往扶风、天水等郡的汉胡百姓达五万人之多;苏则、杨阜、游楚、杨秋等西州官吏安抚来者,划分田地;又调在淮南有屯田经验的绥集都尉仓慈赴任关中,另辟军屯随时备战;武都郡则坚壁清野,自此成为曹刘两家征战的缓冲带。西路如此安排,东路的筹划更巧妙,曹操大笔一挥,把防御汉中的据点圈定在褒斜道、大散关以北的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此地古来即遏制蜀中兵势的重镇,曹军大踏步后退,无疑是把绵延四五百里的险恶谷道抛给了刘备,给蜀军北伐造成了巨大麻烦。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曹操终于安排好一切,回到了长安。此番撤军固然不能与昔年赤壁惨败相提并论,可对曹操内心的打击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就算雍州防御安排得天衣无缝,但彼此的地域界限也就此划定,北伐不易,南征更难;孙权坐断江东,刘备独霸蜀中,曹氏虽拥北方之众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消灭他们,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形成!
    留守长安的主簿赵俨、黄门侍郎丁廙等皆在十里驿亭迎接,卞夫人也带着环氏、秦氏、宋氏等乘车前来——唯王氏、赵
    氏子嗣尚幼,留于邺都未曾随军。大家恭敬施礼绝口不提战事,都明白这次吃了亏,怎敢揭疮疤?连句恭维粉饰的话也不敢说,唯恐拍马屁拍在马蹄上。
    曹操坐在马车上环顾众人,同样无言可对,猛一眼瞅见于禁一身官衣立于人群中,强笑道:“文则,叫你白跑一趟,辛苦了。”
    于禁与张辽等留镇居巢,此番西征原本要调他同往的,哪知先是南阳出了乱子,后来曹操又因夏侯渊阵亡急速进军没等他;于禁协助曹仁戡乱后紧赶慢赶来到长安,刚与杜畿筹备好粮草准备驰援,曹操已下令撤军,他只得屯军待命。
    “奉命驱驰臣所应当,谈何辛苦?不过末将有一事奏明,还请大王……大王节哀……”
    “怎么了?”曹操见于禁素来矜持沉稳的脸上竟流出一丝不忍言表之态。
    “七天前居巢守军上报,乐文谦病故了。”
    曹操没有伤感,也没有叹息,只是眉宇间轻轻抽动了两下,默默低下了头——乐进是他兖州举兵后提拔的第一位将领,身先士卒忠勇果敢,征战三十年,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官至右将军,有假节之权。几年间李典、韩浩等相继离世,汉中折了夏侯渊,如今又少一乐进,当年随他起家打江山的人越来越少了。曹操未落一滴眼泪,但心中却甚是难受,除了伤感,更多的是无奈,统一天下不可能了,说不定哪天自己就会随这帮老将一起去,毕生抱负无法达成,真有些英雄末路之感。
    “大王保重福体。”于禁撩袍跪倒。
    曹操想下车搀扶,臂上连使三次力,竟没撑起身,重重倚在扶手上,叹道:“你才该多多保重。往者已矣,伤感亦徒然,如今你可算这营中资历最老、功劳最高的将领。寡人老了,无能为力……”说到此处曹操脸上绽出一丝苦涩,“今后国家有事还要依仗你,你保养好身体,寡人还指望你为我子孙后辈多效几年力呢。”
    “大王……”于禁闻听此言不禁哽咽,酸甜苦辣齐拥心头——他身入曹营半辈子,从来没听曹操说过这样的话,即便赤壁之败曹操也未尝言弃,如今却自认老迈无能,嘱托后世之事,怎不叫人辛酸?但酸楚之余又觉温暖,大王这么看重他实是无上荣耀。程昱卸任养老,乐进又已去世,曹营中再无哪人的地位可睥睨于禁了。张辽虽也战功赫赫,但论资历毕竟逊了一筹,论仕途心术更是不及;至于徐晃、张郃等辈崛起则更晚,抛开曹氏、夏侯氏宗族不算,于禁不啻为曹营众将之魁首。
    在场众人多加劝慰,于禁这才拭去眼泪,与群臣一起护卫车驾,同归长安。行了一阵子,刚望见长安城阙,又见远处尘土飞扬,继而有人来报,前方有一彪军马。众人面面相觑还在五里雾中,却见两骑奔驰而来,当先一人金盔金甲虎背熊腰,正在盛年,颔下黄须飘扬,正是鄢陵侯、骁骑将军曹彰。
    曹操见儿子跳下马给自己行礼,不禁诧异:“吾儿为何前来?”
    曹彰更不解,气喘吁吁道:“不是父王征调儿臣吗?”
    “哦。”曹操这才想起,前番在阳平关愤于刘封,因而急调曹彰前来助战,要跟刘备斗斗气。其实那是一时气愤所致,事过之后连他自己也忘了。但曹彰可苦了,从蜀中到河北万里之遥,接到召令立刻提兵动身,没日没夜往这边奔,哪知曹操已收兵,因而在长安相遇。曹彰身后那员小将也过来行礼,乃是骁骑司马夏侯儒——这夏侯儒乃夏侯尚之从弟,也是亲睦太子之人,召曹彰提兵助战曹丕不敢不放,但又怕这个弟弟再建奇勋,甚至拥兵在外趁势坐大,因而通过台阁临时任夏侯儒为军司马,名为辅佐,实是牵制曹彰。
    曹操看着满面风尘的儿子,也觉得有点儿过意不去:“你来了也好,为父身体不佳,要在长安休息几日,顺便观望西路诸郡形势。你既来了就与诸将一同处置营中之事吧。”
    “诺。”曹彰虽答应了,但没能再上战场还是有些失望,又去给母亲问安;夏侯儒回去喝止人马,就在长安城外扎营。
    长安城乃汉之西都,经王莽、赤眉之乱焚于大火,董卓迁刘协于西京之际虽稍加修复,毕竟不成体统。城西的建章宫几乎破败成瓦砾场,城内东侧长乐宫、明光宫还像个样子,不过已为官衙所据,至于东面的未央宫、桂宫已不复存在,昔日李傕、郭汜等逆臣的宅邸、产业也归于他人,多有西京老臣致休后在此闲居,加之钟繇、卫觊等人的经营,虽不比昔日的宏伟,倒也不至于市井萧条。
    曹操也不愿惊扰黎民,未下令警跸,干脆把王驾留于城外,上了卞氏夫人的马车,入城休息,营里的事就交给曹彰打理。卞氏见丈夫上下车步履愈加艰难,心情亦甚沉重,老夫妻并坐一处,劝道:“大王实在不宜再征战了,即便不为自己想,也恳请为我母子想想,一把年纪还在外面打打杀杀,叫我和孩子们如何放心得下?倘有一差二错,难道要让孩子们担不孝之名吗?”
    这次曹操再不抗辩,木然点头:“不打了……打不动了……”也不知他是说身体衰迈打不动了,还是刘备根基已稳打不动,或许两者兼有之吧。
    卞氏见他自暴自弃,也不免伤感,却道:“你们男人家毕竟不如我们想得开,成败不就那么回事吗?一辈子图个心安理得便罢,子孙祸福谁可测?”这种话即便只是私下说,恐怕也只卞氏有资格。
    “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有些事还真说不清好坏。”曹操语重心长,“还记得昔年官渡之战吗?刘备汝南作乱,抄掠沛国,张飞掳去夏侯氏一女,没想到竟名正言顺娶其为妻。妙才死在汉中,多亏此女出面讲情,刘备才将他父子收敛安葬。你说这是善缘还是孽缘?”
    卞氏听他道“善缘孽缘”,猛然想起两件事,见丈夫满面苦笑这会儿似乎不便提起,却又忍不住想说,踌躇再三还是道:“前日丕儿来信,说均儿病死了。”她所言“均儿”乃周姬所生之子曹均,已经成年,两年前受封樊侯,出继曹操幼年夭折的兄弟曹彬,变成了侄子——其实曹彬死时曹操也才三四岁,根本没什么印象,此举不过是要为曹氏充实宗族。
    曹操又是一阵嗟叹:“妙才走了,文谦走了,连儿子也走了。”
    “还有,听说夫人也……”能被卞氏尊称为“夫人”的只一人,那便是曹操分居多年的正妻丁氏。
    曹操眼神一亮:“她怎么了?”比之那个不怎么疼爱的平庸儿子,他更关注曾经的妻子。
    卞氏轻轻摇头,叹了口气。
    曹操沉默了——走了,她也走了。到最后也没原谅我,不尴不尬病死在民间。是她活得太执拗,还是我太放不下面子?同患难而不能同富贵,或许这就是常说的“有缘无分”吧……不知不觉间,曹操的眼睛模糊了,隐约看见丁氏的身影浮现,那是一个背影,坐在织机前穿梭,无论如何呼唤都不肯回头。
    卞氏眼见丈夫垂泪,忙掏出锦帕为他拭去;哪知曹操却一把攥住她手,靠着她肩膀放出悲声:“我一生行事,于心未曾有所负。倘若死而有灵,有朝一日我魂归九泉与昂儿相见,他若问,‘我母所在?’我将何辞以答?我的妻儿啊……”这会儿曹操已忘了魏王的尊贵,只是个失败的丈夫、未尽责的父亲。
    这还在长安大街上呢,所幸卞氏的香车垂有珠帘,外面的人看不见,但左近侍从之人谁听不见?不知道他们老夫老妻怎么回事,谁也不敢问。卞氏却也顾不得体面了,揽着痛哭的老伴,陪着默默垂泪。那隐约的幽咽和“吱吱”的车轮声交织一处,回荡在长安大街上。
    过了一阵,车至明光宫前,曹操毕竟还要有君王的体面,在车里沉寂了好一会儿,才整理衣冠下车;卞氏也早已拭去眼泪。老夫老妻由内侍搀扶着下车,还在抬头瞻望仪门,又闻不远处士兵有呵斥声:“哪来的野老?没见来了贵人吗?绕开走!”
    曹操毕竟没乘王驾,卫兵这么训斥行路百姓似有些不公,便想叫他们收敛,哪知侧目一望,那被拦住的老叟竟是杨彪——此时杨彪已年近八旬,白首皓髯,弯腰驼背,双眉耷拉着,手里拄着根青竹杖,不住唉声叹气。
    杨彪闲居长安,近来又丧子,时常心中愁烦街上散步,不料今日与曹操不期而遇。若杨彪得知曹操到来,必定关门闭户,怎能与杀子仇人相见?偏巧曹操未曾警跸乘銮,冤家路窄。他不愿见曹操,其实曹操更不愿见他,见面说什么?况且因惑乱军纪之罪处死杨修,现在自己却撤兵回来了,脸上好看吗?
    四目相对僵了片刻,还是曹操不尴不尬先开了口:“明公清瘦了不少啊。”这本是句客气话,但此刻说出却不甚合适——你不把人家儿子杀死,人家何至于这么憔悴?
    杨彪混沌的老眼闪过一丝怨咒的光芒,嘴角皱纹轻轻抽了几下,却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苦笑道:“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说罢再不瞅曹操一眼,拄着竹杖笃笃去了。
    先朝孝武帝宠信匈奴王子金日磾,他儿子也受到武帝宠爱,养于宫中用为近臣,后来其子与宫女淫乱,金日磾一怒之下将儿子杀死,后人往往称道金日磾大义灭亲,有先见之明,能为家族消弭祸患。杨彪自称“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自是冲着曹操先前给他写的那封信说的,什么若不处死将延足下尊门大累,巧言令色虚伪至极。
    曹操心下茫茫然有些不是滋味;卞氏自然瞧得出来,忙搀扶他迈入宫门。长安宫中虽陈设简略,倒也空旷好纳凉,一应盥洗卧具早就备好,草草进些饭食,在李珰之一再唠叨下又灌了碗汤药,曹操躺下歇息,叫众夫人也各自安歇,连内侍都不声不响退了出去——自严峻死后,这些寺人一见曹操睡觉,莫说上前照顾,连这屋都不敢停留!
    一路奔波本已疲乏,可这会儿曹操又失眠了,只要一闭眼就看见丁氏的背影,反复萦绕忘也忘不掉,这个遗憾已终身无法弥补;推枕辗转间又不禁想起杨彪。杨家虽为四世三公,现在也跟败落差不多,杨彪这耄耋老叟也不可能掀什么风浪,倒是方才那番话招人同情。他时至今日还在为曹昂伤痛,却亲手扼杀别人的子嗣,还写下一封挖苦人的信,这事做得太差劲了。自己这六旬老翁尚舐犊情深,何况八十老叟,情何以堪?
    曹操再无睡意,披衣漫步,寺人侍卫欲过来搀扶,却被他斥退,独自一瘸一拐在破败的宫廷里转来转去。夏日午后骄阳正烈,越发晒得心绪不宁;不知不觉走到殿西一处偏阁,正是卞氏暂居之地,百无聊赖手挑碧纱帘向里观望,卞氏正斜坐案前搦管沉思。
    曹操跟卞氏过了一辈子,从不曾见她写什么东西,也不禁好奇,悄悄溜进去凑到她身边。卞氏早见他进来,却也没说什么,依旧低头思忖。曹操随之观看,原来是一份竹板手启,上书“汉丞相、魏王妇卞氏致书谏议杨公夫人袁氏”,立时豁然——原来是给杨修母亲的信。
    曹操一笑一颦怎逃得过老妻眼睛?卞氏见他闻听杨彪之言面色凝重,便知他心内怏怏。但曹操毕竟好面子,身为一国之君也不好对杨家表示愧疚,因此卞氏修书一封给杨彪夫人袁氏,软语抚慰以示补过。这位杨门袁氏也非同寻常,乃汝南袁氏,袁术长姊,昔日嫁与杨家,也是知书达理之人。卞氏以内眷身份致书杨家内眷,既不失礼数又保全了曹操的脸面,这办法倒妥当。
    曹操心内感激,却也不动声色,倒要看看妻子如何做这篇文章。卞氏思考良久提笔而书,虽说写写停停,终究还是圆圆满满写完了。其书曰:
    卞顿首:贵门不遗,贤郎辅位,每感笃念,情在凝至。贤郎盛德熙妙,有盖世文才,阖门钦敬,宝用无已。方今骚扰,戎马屡动,主簿股肱近臣,征伐之计,事须敬咨,官立金鼓之节,而闻命违制,明公性急忿然,在外辄行军法。卞姓当时亦所不知,闻之心肝涂地,惊愕断绝,悼痛酷楚,情自不胜。夫人多容,即见垂恕,故送衣服一笼,文绢百匹,房子官锦百斤,私所乘香车一乘,牛一头,诚知微细,以达往意,望为承纳。
    曹操看罢不住点头——这信措辞甚是妥当,哀哀婉婉深表同情;如果说他先前那封信是堂而皇之结怨气,卞氏便是卑躬屈膝求谅解,相较之下倒比他更近人情。虽说她无正室名分,毕竟天下无人不知她是曹家主妇,能顿首以拜,恳请“垂恕”,也算仁至义尽了。
    “没想到夫人有这等文采。”曹操看看书信,看看妻子,难相信这是她写的东西,更难得的是一笔字也珠圆玉润,似是没少用功,他竟丝毫没察觉过。
    卞氏自谦:“有何文采可言,不过女人家东西。”
    曹操凝望老妻渐渐了然——是啊,天下最有才情便是歌伎,唱的是诗文歌赋,观的是世情百态,怎会做不出文章?遥想四十年前与她初次见面,翩翩丽影、绰约丰姿,一见倾心爱不能释,现如今人老珠黄两鬓如霜,韶光易逝、红颜易老啊!曹操伸手摸着她斑白的鬓发:“妻啊,你这笔好字若不能落于懿旨之上当真荒废了,我封你为后。”
    卞氏一怔:“大王取笑。”
    “不是说笑。”曹操的语气越发爱怜,“我早该封你为后了,只因丁氏始终让你屈居偏室,真委屈你了。咱孩子都这么大了,若再不给你正位,实在于心有愧。”
    “无所谓,我不在乎。”
    “不!”曹操断然道,“我已对不起一个女人,再不能对不起你了。”
    卞氏焉能真不在乎?她这几十年间有正妻之实,却无正妻之名,嘴上虽不说,心里不知几千几万次埋怨老冤家薄情。直至今日才圆这心愿,霎时情不能抑,口上虽道:“无所谓,真无所谓……”却早已热泪盈盈。
    刘备称王
    《易传》有云:“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宫闱规制是礼法的一部分,帝王为一国男子之表率,王后便是一国女子之魁首,谓之“母仪天下,德配坤灵”,历朝历代无不重视立后之事。曹操偏偏例外,屈指算来曹魏建国已六年多,王后位置却还空着。
    他之所以这么久不立王后,很大程度是因为原配丁氏,虽然夫妻长期分离,已无感情可言,但曹操仍无法否认丁氏的地位,毕竟她是结发正妻;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有感汉室衰败的前车之鉴。自孝安帝以来造成王纲不振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外戚干政,曹操青年时亲眼目睹窦氏、何氏的权势,而他本人现在也是国丈身份,操纵天子于股掌,怎能不防备自己的国家被外戚擅权?如今
    太子曹丕三十三岁,曹彰、曹植也年近而立,已不存在子幼母壮的问题,外戚顾虑已削减大半。所以他得闻丁氏已死的消息悲固悲矣,但拭去眼泪后马上决意立卞氏为后,并颁布策命:
    夫人卞氏,抚养诸子,有母仪之德。今进位王后,太子诸侯陪位,群卿上寿,减国内死罪一等。
    曹魏中宫无主的尴尬总算结束了,其时正是建安二十四年七月,距卞氏正式嫁入曹家已隔四十年之久,这四十年她虽无嫡妻之名,却早有嫡妻之实,勤勉持家相夫教子,实在不容易;无论是从入门先后论,还是从母以子贵的角度考虑,王后的位置早该是她的,却到今天才如愿以偿,惜乎已是六旬老妪了。王后既已确立,其他偏妃也随之订立,设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五等。环氏、杜氏、秦氏、尹氏或入门甚早子已长成,或容貌靓丽曾得厚宠,皆受封夫人;王氏虽无子,却极得曹操宠信,又过继陈妾之子曹幹,故仅次于环氏等,独享昭仪之位;其下曹彪之母孙姬、曹整之母李姬、曹均之母刘姬、曹徽之母宋姬、曹茂之母赵姬,乃至未曾诞育之姬妾皆有封赐不等。
    曹操因立后之事在魏国境内颁布赦令,消息传至许都,天子刘协也不得不响应。卞氏既为曹操嫡妻就成了天子岳母,于是在谏议大夫董昭怂恿下,刘协锦上添花,赏赐王后舆服、彩绢、珠玉等物甚众,装了好几车。
    董昭带着丰厚赏赐前往长安,一路思忖不断——刘备既得汉中,只恐十年八年之内撼动不了,而今魏王年迈,天下之事已尽力,也该动称帝的念头了吧?这十年间董昭不知劝进过多少次,连自己都觉得烦了,还落个献媚邀宠的恶名,可天下事总要有人去干,谁又理解他的苦衷?
    浮想联翩之际车马渐近长安,又在官驿遇见一队东来的人马,皆青旌翻盖,有甲士护卫,绝非寻常之辈。董昭心下诧异,差人询问,原来是卫将军曹瑜、国舅卞秉等众——原来曹丕在邺城得到册封其母的诏命甚为喜悦,无奈坐镇留守不得擅离,却又急于向父母道贺,便请闲居无事的叔公和舅父代劳,谏议大夫贾逵也自告奋勇愿意相随,此举一是贺喜,二来也为营造喜庆冲冲战败而归的无奈气氛,三来更为献上太子一片孝心,免得曹彰近在咫尺日益得宠。
    全是贺喜的,众人相见自有一番寒暄,索性合在一处共赴长安。几位都是曹氏亲近之人,一经通禀无不准之理,你谦我让同往参驾;未到正殿,见司马懿手执书简迎面而来。
    “哟哟哟,这不是仲达吗?”卞秉最好诙谐,拿后生开起玩笑,“前番还见你在太子府里外张罗,今儿又在魏王跟前凑趣,就属你们司马氏最精明,曹家上下都叫你们伺候好了,八成大王要升你官吧?这两步小跑不疾不徐,脚底生风,瞧把你美的。”
    “国舅,我这是急的!”司马懿全无玩笑之意,“刘备越发张狂,竟自称王爵,还让手下一百二十多人联名给他写了篇劝进表,堂而皇之送来长安,说是要进呈天子。荆州关羽又趁势调兵犯我襄阳之地,可把大王气坏了!”
    原来刘备夺下汉中,又并东三郡之地,气势愈盛,已不满足屈居曹操位下,于是自称汉中王,建立朝廷,诸葛亮、法正录尚书之事,又立刘禅为太子,公然与曹操分庭抗礼。最值得玩味的是,当年汉家老祖宗刘邦也是自汉中起家,兴刘氏四百年帝业,刘备步刘邦之后,岂不是故意向曹操宣示他也有一统天下之志?
    “有此等事?”董昭甚觉惊骇,不容分说抢过表章展开便看:
    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将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奏:昔唐尧至圣而四凶在朝,周成仁贤而四国作难,高后称制而诸吕窃命,孝昭幼冲而上官逆谋,皆冯世宠,藉履国权,穷凶极乱,社稷几危……
    (李朝《汉中王劝进表》)
    董昭只看了开头这些署名,竟然笑了:“有趣!”
    “什么时候了,您还笑得出来。”司马懿不免嗔怪这位老前辈。
    “我原以为刘备已得蜀人之心,见这表章才知,也不过尔尔。”
    “愿闻其详。”司马懿对他的话颇感好奇。
    董昭指着这十一个冠首的人名一一解析:“关羽、张飞、诸葛亮、法正、黄忠之流自不必说,皆刘备心腹。至于这头一个署名的马超,虽自诩平西将军,却带着三分客情,他乃穷途末路之人,投靠刘备也未必能得信任,现今武都杂胡又皆迁徙,他施展不出本领,寄人篱下的滋味恐怕不好受吧?”
    司马懿觉得有理,不禁点头。
    董昭接着说:“许靖乃一老清流,有虚誉而无实才;庞羲本刘璋手下权臣,东州派首脑;射援乃三辅移民首领,也属刘焉旧党。刘备让这三人当他的长史、司马、从事,乃是拉拢人心,树为标榜。至于赖恭,原本是刘表旧僚,受任交州刺史,因与士燮、吴巨不睦,被逐北还,其时荆州已为刘备所据,赖恭无所依仗才投靠刘备。李严也是刘表麾下旧属,刘琮投降之日他逃亡蜀中,被刘璋任为成都令,刘备入侵之时刘璋派他去抵御,哪知他一箭未放反而率师降敌,换得刘备器重……瞧瞧这帮人,除了各方旧党便是失意之徒,可有一人是土生土长的蜀中之士?足见刘备根底不牢,还在玩提拔亲党、拉拢各派的把戏,如此实力有何可惧?”
    司马懿心下暗叹——好个董公仁!果真不止劝进那点逢迎本事,天下官场之大,任何旮旯角落竟都逃不过他眼睛,真把人情世故揣摩透了!且不论做事如何,这份做官的本事倒也难得。
    一旁贾逵却不住摇头,接过表章叹道:“话虽如此,毕竟刘备也称了王,咱拿他没办法。”这倒是实情,刘备跨荆益二州翅膀已硬,抛开实力不论,汉中王与魏王至少名义上平起平坐,即便曹营不承认也是掩耳盗铃。
    贾逵仔仔细细看完,转呈曹瑜之手。曹瑜赧然:“老朽不识字。”转而又给卞秉。卞秉如今是正牌子国舅了,身份非比从前,哪知如此军国大事他看都不看一眼,拂袖道:“我才不管这闲事,别给我看!”他身在曹营一辈子,因曹操压制外戚,有功不赏,有过先罚,至今还只是别部司马,与姐夫赌气称病在家概不问事,这次若非姐姐受封,曹丕磨破嘴唇请他出山,他才不来长安呢。
    司马懿收回表章:“这还要发往邺城,请太子和列公过目。在下少陪了,诸位多劝劝大王。”说罢忙不迭走了。
    四人都有些咂舌,料想曹操又要发脾气,各自盘算心事,慢吞吞才到殿前——却见殿上挺安静的,曹操斜倚在一张草榻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孔桂在身后不住给他推拿;于禁、朱盖、殷署等将叉手立于西首,曹彰和曹真、曹休也在;东边却有一位长髯士人独坐,乃河东太守杜畿。
    曹操见他们进来并没说话,指了指东边的坐榻,示意他们坐下,继续对众将道:“大耳贼称王亦无用,许都台阁握于寡人之手,我不认他这个王,他便名分不正。”
    董昭正落座,闻听此言不免苦笑——曹魏称王又岂是天子所愿?你既能称,别人势力大了自也能称,反正现在天子诏书已可有可无,实力决定一切,你不承认人家,人家却也没在乎你承不承认啊。
    曹操自己似乎都觉得这话没意思,转而道:“蜀中之事可不问,但关羽攻我荆州实是肘腋之患,曹仁、吕常兵少,只恐城池受困,虽有庞德驻军南乡,也是杯水车薪,当发大军援助,无奈寡人有疾不便前往……”
    朱盖、殷署听到这里已摩拳擦掌,准备请令,曹操却目视于禁:“关羽之勇天下尽知,前番南阳叛乱大伤元气,不能再出差错。能者多劳,还是文则辛苦一趟吧。”
    于禁见曹操点名叫自己统御大军,甚觉傲然,拱手道:“受封驱驰,何谈辛苦?关羽虽勇悍,但张狂挑衅乃自取其辱,末将仰赖大王神威鸿德,必能建功而返。”
    众将闻听此言都暗暗摇头,论战功于禁没说的,但此人生性媚上压下,御兵严而少恩,与其他将领的关系也不好;尤其朱灵当年曾被他夺营,几乎势如水火,一听他说“仰赖大王神威鸿德”这种话,不禁轻蔑冷笑。曹操却甚是受用:“很好。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已筹集粮草,修缮军械,在何处拒敌你与他们商洽。惜乎徐晃、张郃尚在西州驻防,等他们归来我再派去助你。”
    于禁却道:“区区荆蛮不在话下,末将一力承担,何必更劳他人?”他现在牢牢坐定曹营第一将的位置,不愿别人分功。
    “也好。”曹操想的却不一样,关羽自荆州北侵,只恐刘备也将从汉中北上;毕竟羌民迁徙人心未稳,于禁若能撑住局面,让夏侯惇、徐晃、张郃在关西多屯驻些时日也是好事,耗到关羽退却,就可安心回邺城了。想至此便道,“那么除本部之外,可在中军另择七部人马,皆由你一人统御,援助襄樊之事便全权托付与你了。”
    曹操一生用兵多亲临战阵,即便方面重任也是授与亲族之将,让一介外人统辖七部人马是从未有过之事,这是莫大荣耀。于禁信誓旦旦:“赴汤蹈火不负大王之恩!”
    “你且提兵先去,过几日寡人移师洛阳遥作声势,给你助威。”曹操说罢又手指曹彰,“西线也不可不防,就由子文与杜袭一同留守长安,接应诸部。”
    “诺。”有幸坐镇一方独当一面,曹彰实是狂喜,却仍做一脸忧虑,“不过父亲有疾在身,孩儿不能在身边伺候,好不惭愧。”
    以往提起这话,曹操才不屑儿女之态,但如今却期望儿孙绕膝,苦笑道:“出外一年了,为父和你娘也不愿再与你等分别,惜乎国家事大,子桓留守又不得抽身。你且留长安,过几日我召子建来,顺便帮为父分担些琐碎政务,等一切忙完,咱们再一同归京……唉,为父征不动了,也想过几年安稳日子。”曹操自中平六年举兵,至今三十年,三十年中只建安十五年未用兵,那也是因赤壁、合肥连番受创,不得不休养实力所致。以好战概括曹操一生毫不过分,可现在他却说想过几年安稳日子,这其中恐怕更多的是无奈吧。
    曹真、曹休对望一眼,心下皆感不安——王子拥兵已是大忌,如今又叫曹彰镇守长安,而且还召曹植来,这都对曹丕不利啊!正思忖如何阻谏,却听曹操又点名道:“子丹、文烈!”二人忙抛开心事叉手施礼。
    “寡人精力衰颓,中军事务颇杂,自今日晋升你二人为中护军、中领军,多替寡人分忧吧。”
    曹真、曹休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中领军、中护军乃是魏王以下中军的最高长官,大王这岂不是把管辖中军的权力下放给他们俩了?这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二人一时愣住了。
    曹操满怀期望看着这俩子侄:“你们也不小了,家国之事早晚要担负,趁现在多多历练,将来才挑得动担子。放手去干吧,不过不可自恃亲族慢待部署,遇事多向大家请教。”
    “诺。”两人虽喜,可看到曹操的眼神又不禁有些怅然——当初他老人家何等自负?莫说中军之事,连虎豹骑都要亲自统率,如今却挑不动了,不得不服老,怎不令人唏嘘?
    曹操似乎一眼就看穿他们想什么,转过脸摆了摆手:“下去吧,你们都去吧。”好强一辈子,始终被人仰望,不习惯被人同情关怀,甚至在他看来这是很丢面子的事。
    待众将退下,曹操才理会卞秉等:“你们大老远赶来,就只是向寡人贺喜吗?”
    众人一阵沉默,曹瑜先憨笑着开了口:“大王立国六载,今太子、王后都立了,咱曹魏一天比一天兴盛,家乡父老也感念大王恩德。我府上最近来了几个老乡,都是故旧之人,子侄也都长大了,大王能否稍加垂恩?”这位叔父一门心思就是提携亲戚朋友,常言道“无利不早起”,恐是吃了贿赂,一把年纪说他什么好?
    曹操默然不答,贾逵又道:“选官易制初有改观,但地方州郡尚有酷吏苛政,南阳之叛可谓一鉴,恳请大王颁布诏令,放宽法度沙汰酷吏。”这提议冠冕堂皇,曹操却不能接受,他已经亲手扼杀了唯才是举的选官制度,又不再对世家大族寻衅打击,这已经是妥协,难道有生之年还要把自己所有为政理念都推翻?说是放宽法度沙汰酷吏,法令传下去就变味了,到头来放纵的是豪强之家,遭排挤的是寒门之吏。曹操已暗下决心,不管后世如何,反正他活一天法度就不会变,任凭贾逵这些人说得天花乱坠,他始终报以沉默。
    卞秉也大大咧咧道:“姐夫您再好好想想,让彰儿留驻长安合适吗?丕儿当太子已两年了,你叫彰儿统兵在外,叫植儿到身边伴驾,丕儿却既不能领兵又不能与你相见,他心里怎想?”这话倒也有理,但曹操也清楚,这位舅爷也是“太子党”,未必不是有意偏袒曹丕。
    这帮人各打各的小算盘,曹操实在烦了,索性谁也不理,扭头瞅了眼坐在一旁的杜畿:“知道把你找来做什么吗?”
    杜畿虽在外任,曹操对他的宠信却不亚于王粲、和洽,一任河东太守连当十五年,天下还有第二人吗?杜畿略一思忖道:“两次西征都是敝邑供给军粮,算来还有余剩,农乃强国之本,莫非大王想询问些农垦安民之类的经验?”
    “对!”曹操阴阳怪气道,“总算还有人知道寡人想什么,不拿乱七八糟的事来烦我!”这句指桑骂槐说得曹瑜等尽皆脸红。
    董昭始终没开口,冷眼旁观心里已有成算——大王老迈了,无论身体和思想都已衰颓。救援荆州派部将,军中事务也下放子侄,众人说的那些事若放在从前,即使不办也要有个明确态度,现在却只敷衍拖沓。不过他对治理民政有点儿兴趣,似是想在民间积些功德,这又是出于什么意图?刘备称王,要与大王平起平坐,大王要高其一等的最好办法就是称帝,三家并立难以改变,若不在有生之年捞个皇帝,岂不太委屈?现在可是劝进的好时机。
    董昭欲言又止,反复提醒自己沉住气,荆州战事未结束,还差一时三刻之工,等到击退关羽,天下无事便圆满了。兴许于禁还能来场大捷,锦上添花就更好了,再等等,过不了多久大王定会称帝的,这最后半步迟早要迈出去。
    但董昭完全想错了,对荆州战局也预料错了……

章节目录

卑鄙的圣人:曹操(大全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王晓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晓磊并收藏卑鄙的圣人:曹操(大全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