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文官们的气势为之一滞。
    跟那些老杀才讲?那不是等着.........挨喷吗?
    那帮人是能说理的人吗?是能说得通的人吗?
    早些年太子朱标在世的时候亲近文臣,都跟踩了他们尾巴似的,不住的在太子耳边说什么,大明朝都是武人打下来的,殿下莫听那些遭瘟的书生瞎糊弄。
    更何况现在?
    文官们只是气不顺,没傻到跟那些老杀才硬顶的地步。
    “够了,成何体统?”朱允熥开口呵斥,“在孤面前唇枪舌剑,你们还真是出息?”
    “臣等不敢!”众人赶紧请罪。
    大明的五军都督府是文官们的心头大患,但对朱允熥来说却不是。五军都督府看似庞大,其实其中分化的十分细致,根本没办法对皇权造成威胁。
    “说抚恤的事,你们拐哪里去了?大明朝才多少年,就要当着孤的面来一场文武之争吗?”
    其实事情的根子朱允熥心知肚明,这场对兀良哈的大胜是他这个皇太孙真正执政之后,第一场大规模对外战争的胜利。
    这种胜利让刚刚似乎看到曙光的文臣们,再次感到了危机。
    因为功劳都是武人们的,和他们没关系。
    “大明有两条腿,一条是文,一条是武,两条腿走路,大明才能走得稳当!”朱允熥继续开口道,“没有武人保家卫国,谈什么国泰民安。没有文官们治理天下,哪来的钱粮给武人打仗?”
    说着,朱允熥叹口气,“在孤心中,你们就好像两条腿,两只手缺一不可。这次饶了你们,下次再在孤的面前如此互相讥讽,罢官治罪,不管是谁!”
    “臣等遵旨!”
    这样的事,其实就算以前在老爷子面前也经常发生。大明朝武人桀骜,文官头铁。双方只要稍后不合,就是互相针锋相对。
    “抚恤的事是其一!”朱允熥继续道,“所有战死将士的名字,刻于石碑上,供奉英烈祠享受千秋香火!”
    “殿下厚恩!”武臣们闻言,齐齐行礼称颂。
    这时,太监王八耻躬身,踩着小碎步,捧着一份文书进来,“殿下,八百里加急!”
    朱允熥接过,脸上顿时满是笑意,开口道,“李景隆的折子,再有两天就到京师了!”说着,朱允熥想想,“大胜之后班师回朝,孤当亲迎!”随后,放下折子,郑重道,“传孤的旨意,开大明门,三军将士从大明门进城!”
    ~~~~
    “没这规矩呀,国朝以来得胜还朝,走的都是德胜门呀!”
    “大明门那是皇上走的呀,这不是........”
    这份口谕一出,又是引爆京城。
    街头巷尾都是议论纷纷,只要人们凑到一起说的就是这样的话。
    尤其是临近年尾,街面上买年货的爷们本就多,走累了坐在茶楼里,便三五成群的开始议论。
    “嗨,咱们这位东宫殿下,自小就喜爱武事。”
    “让将士们走大明门,为的就是激励天下健儿,尔等征战皆为大明!”
    “你说的真假呀!”
    “我老姑夫的亲侄儿的大舅子五军都督府的,这话还能假?”
    街头巷尾到处是这样的议论声,等到大军凯旋的那一天,更是全城百姓出动,城门外人山人海。
    负责治安的衙役,巡城兵马满头大汗的把看热闹的百姓们分隔在大路两旁。
    国家强盛,百姓们自然爱戴。
    大明虽然武功赫赫,但已有好几年,不曾大军凯旋而还,君王亲迎了。
    路两边的百姓们,都好似提前过年一样,穿着新衣,喜气洋洋。就连许多女眷都掺杂在人群中,拽着父兄或者丈夫的一角,眺望远方。
    大明门的箭楼之上,朱允熥一身簇新的五抓金龙袍服,笔直的站着。他身旁文臣武将分列两侧,许多在家养老的老勋贵们,也穿着戎装盛装出席。同样穿着龙袍的六斤,好奇的趴在栏杆上,朝下面的人海眺望。
    下面的人太多了,沿着城门两侧放眼望去无边无际,全是黑压压的人头。还有,震天的喧闹和嘈杂。
    这震耳欲聋的声音之中,箭楼上朱允熥和群臣的耳膜都在激荡,说话不得不大声,以免听不见。
    忽然,几队骑兵快速的从远处疾驰过来,马蹄迅疾的驶过官道,直接在城门下停住。
    骑士下马,又踩着通往箭楼的台阶,腾腾上楼。
    “臣叩见殿下!”
    “曹国公他们还有多远?”朱允熥笑着问道。
    那骑士答道,“还有二十里!”说着,微微沉吟,“不过..........”
    “不过什么?”朱允熥道。
    “曹国公的队伍有些古怪..........”
    ~~~~
    喧闹的人群忽然安静下来,静得怕人。
    朱允熥站在箭楼上眺望,视线之中大军的旗帜已经出现在视线中。
    可是没有想象中的骑兵开道,金甲银盔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出现在他视线中的大明战旗,竟然蒙着白边。大军最前面的步卒,也是人人身上都缠着白色的布带。
    “这.......”文臣武将们钝感诧异,许多老将已经开始破口大骂,“李九江搞什么?发丧吗?日他娘的!”
    渐渐的,朱允熥看清了。
    出现在他视线中的,是一支被白色点缀的军队。
    行走的士卒,战马。马车,骡车。
    忽然,他的眼睛豁然睁大。
    大军队伍之中,最前方许多士卒的肩膀上,扛着木杆。
    一座座棺材的木杆!
    一座座棺被抬着前行,路过大明门外的官道。
    出征时他们是活人,德胜还朝的时候,他们是英烈......
    天地之间,寂静无声。
    抬着棺材的队伍,缓慢的前行,每一步都郑重且缓慢无比。
    抬棺的士卒脸上,看不出什么悲伤的神色,但他们的瞳孔上都覆盖着一丝经营。
    李景隆走在队伍最前面,肩膀上也扛着粗大的木杆,身上依然穿着残破带血的盔甲。
    这支军队一点不不像人们想的那样,他们就好似刚从战场上走进来一般,身上带着杀气,带着伤痕,带着鲜血,带着悲伤和仇恨。
    “李景隆这厮!”朱允熥身边,开国公常茂恨声道,“搞什么名堂?”
    “来人!”朱允熥开口道。
    “奴婢在!”王八耻上前。
    “给孤换衣服,把吉服换下去!”朱允熥轻声道。
    ~~~~
    李景隆抬着装着同袍们骨灰的木棺,缓缓走到大明门下。
    所过之处,两边的百姓们纷纷无声退却,眼神中满是不可置信,甚至有畏惧。
    眼前的场景超出他们的想象,这些好似血火中走出的汉子,真是凯旋的大军吗?那些棺材之中,装着的是战死的英烈吗?
    从来,没有人这么搞过呀!
    不是说凯旋吗?不是说打了胜仗吗?怎么心里这么难过呀!
    一座座棺材前行,两边的人群中,许多上了年纪的老者,闭目念佛神色庄重。许多人伸手,摘去了身边女眷头上的珠花。许多人捂住了,想叫喊的孩子的嘴。
    天地之间,一片寂静。
    木杆被亲兵接过,李景隆有些疲倦的上前,对着大明门上那飘扬的龙旗三跪九叩。
    再抬头,泪流满面,口中大呼,“殿下,臣把儿郎们,都带回来了!”
    说着,回身,对着身后那一座座棺材嘶吼,“兄弟们,回家啦!”

章节目录

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岁月神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岁月神偷并收藏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