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破狼 作者:priest
方钦面沉似水地坐在屋里,沉默良久,缓缓地抬起头,问道:“当真?你亲耳听见?”
跪在他面前的小厮难以抑制地发着抖,飞快地点点头。
这一辈的方家当家人忽然笑起来,片刻后,他一只手捂住了脸,双肩耸动,不知是哭是笑。方钦曾设计吕常走上过这条路,曾想过雁王野心勃勃,或许有一天会走上这条路,万万没料到,先一步上路的居然是自己的亲爹。
每个文人年幼时第一次读到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四句时,都曾动过心头血,想自己有一天成就一世无双国士,能力扛江山万万年。然而这一点心头血,总会叫功名利禄磨去一点,光阴蹉跎磨去一点,世道叵测再磨去一点,磨来磨去,一辈子就落入了“窠臼”中……
古往今来,高才能人何其多,而真国士有几人?
当天夜里,方钦在自己的书房里枯坐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吩咐家中心腹,暗中将自己的妻儿送走了。
四更天第一声鸡鸣响起的时候,方钦以为自己会冲出去,把雁王拖起来,将这一场即将来临的预谋叛乱一五一十地告知。
可惜这个过程在他脑子里想象了成百上千次,终于没有成行。
忠孝难两全,他心知自己注定做不成国士,只好从一而终。
五天后,一个暧昧不明的小道消息飞入京城,传入大小野心家们的耳朵里——改成前往犒军的外事团抵达江北大营后没几天,江北大营突然不明原因地全面封闭起来。
方家接到的消息则更加详细一些,方大学士接到了自己学生的一张字条,上面只简单地写了俩字“事成”。
至此,方大学士长长地出了口气,显然自己都没料到会这么顺利,虎视眈眈的西洋人到底帮了他这样一个大忙,他心里充满了不可名状的兴奋,因为“半壁江山”已成,雄图霸业眼看可图了。
与此同时,李丰寿辰大办的事宜果然有礼部提出,方钦带头附和,连雁王党都没在这种场合下出来找不痛快,统一一致地赞同了大办。
元和先帝每年都要来一次,隆安年间才逐渐收敛节俭起来,因此流程都是现成的,礼部为了确保马屁不拍到马腿上,早就开始暗中筹备,皇上一批准,立刻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及至当天,西北使者纷纷上礼,九门上烟火漫天,金吾不禁,钟鼓齐鸣,热闹得不行。
皇上要出宫祭天,跟列祖列宗交代自己这一年没有平白长一岁,也是有些功绩的,这回他长了记性,身边紧随着十三禁卫,不靠谱的文武百官一个都没带,只领着个太子,坛下雁王领军机处率百官随行。
祭天地、拜祖宗,一堆事井井有条,再没出现什么幺蛾子,李丰心里总算是松了口气,将上一次留下的阴影盖过去了,下令回宫。
皇上步辇起驾回宫,皇城外御林军与禁卫交接,就在这时生了变。
不知是谁突然大吼一声:“有刺客!”
话音未落,几根东瀛的回旋镖破空而来,径直穿过百官人群,擦着一位翰林的袖子寒光凛凛地打了一排,那位老翰林一声没吭,两眼一翻就晕了过去,内外两队护卫军同时反应过来,有人喊“护驾”,有人喊“捉拿刺客”。
谁知突然一个御林军暴起,一刀斩向太子,长庚离太子最近,蓦地上前一步,一把抓起太子的腰带,险险地把人拖回来。
混乱中有人叫道:“御林军反了!”
执行主护卫任务的御林军统领正在莫名其妙,脱口道:“放屁!”
而这时,有人穿着禁卫的衣服,从怀中摸出一个小弩来,对着李丰的步辇就打了过去,李丰险些从步辇上滚下来,那位御林军统领心道:“禁卫谋反,还妄图让我们背黑锅,岂有此理!”
“慢着!禁卫军中有叛徒,刺杀皇上,拿下!”
御林军改成两部并行后,为互相挟制,双方本就素无沟通,又是竞争关系,一方执行主护卫,一方协同监督,协同的当然吃亏,一路得随着走,干的活都一样,却不能在皇上面前露脸,心里如何能服?
主护卫认为禁卫军中藏了刺客,协同护卫队认为主护卫队意图不轨,禁卫认为御林军哗变,在有心人的刻意挑拨下,三方顿时陷入混乱。
而朝中所有拿得起来的将军几乎全被顾昀调到各地驻军了,眼下滞留京城的除了窝囊废就是不怀好意的阴谋家,在场顿时一片鸡飞狗跳。
方钦等人看准时机,故意狼狈不堪地冲到李丰面前,一拥而上道:“此地危险,请皇上速速离开。”
一群眼生的护卫随之而来,方钦:“皇上请下步辇!臣等誓死护卫皇上。”
慌乱中李丰也没注意许多细节,一把抓住方钦的胳膊:“太子呢?”
方钦冲一边的侍卫使了个眼色,对李丰道:“太子身边有人保护,方才臣看见雁王也在那边,怕是一时冲散了,您先走,臣立刻遣人去寻。”
李丰怒道:“传北大营!无法无天的东西……”
方钦应了,第一时间指派自己的人装模作样地跑出去“传令”。这也是他们早想好的,不能让禁卫反应过来,要早早把皇帝隔离出去,切断他和禁卫与北大营的联系。
方钦连哄带骗地催促着李丰,身边的人都换上禁卫的衣服,此时一拥而上,李丰一时也没注意,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而这个时候,前线也发生了异动。
教皇接到混入外事团的己方内奸消息,大梁发生政变,大梁帝都派往驻地的犒军使团带来的其实是暗杀任务,他们打算重现二十年前西北玄铁营的那一幕,顾昀重伤,甚至很有可能已经死了。驻军正在强行封锁消息,但内部已经混乱不堪,正是反击的好机会。
要是放在往常,教皇或许不会轻信这种消息,至少会派人从其他角度反复求证,然而他已经没有这种余地了。
大梁水军切断了他们和国内的两条重要联络线,可是一方面圣地党派之间的争斗已经接近白热化,一方面本来老老实实的殖民地从南阳诸岛开始掀起了一场叛乱热潮,他们根本分身乏术,现在只能经过东瀛人走远东线。
教皇从根本上不相信东瀛人,总觉得那些豺狗随时能反咬一口,所以急于打破自己的僵局。
没有人比他再明白,西洋水军在水上的威风是靠丰厚的能源支撑起来的,没有大量的紫流金做后盾,那根本就是一团废铁。
雅先生紧锣密鼓地做了严密的战略部署,派人送往东瀛幕府,请求配合。
东瀛人点头哈腰地接下来,客客气气地把人送走,回头转进自家院子,把门一关。
一个风尘仆仆的东瀛武士不知什么时候从后门进来,拿下斗笠,低声道:“我见到顾将军了。”
“那么顾昀没有重伤,也没有死,对吗?”
“我不能肯定,只匆匆见顾昀经过,以我的身份不够同他交谈。但驻军井井有条,炮火填满,没有一点混乱,像是随时准备进攻的样子。我也没见到所谓‘刺杀团’,如果有的话,可能已经被秘密控制起来了。”
“我知道了,辛苦。”
☆、第126章 终局(下)
小太子在兵荒马乱里被吓得魂不附体,全然找不着北,只能紧紧地攥着长庚的手。
两军一乱,文武百官四散奔逃,天子步辇乱七八糟地摊在地上,而这人一散,目标反而集中了——方才故意搅混水的刺客们一起向长庚和太子扑过来。
来之前方大人嘱咐的原话是“务必格杀雁王,如果有机会,也不要放过太子”。
刺客们一看,这两个目标居然凑在了一起,简直是专程给他们行方便的!
一支箭擦着太子头顶飞过,太子被长庚拎小狗似的拖着,叫都叫不出来,吓得默默抽噎。
忽然,有人伸手抹去了他脸上的泪痕,太子透过朦胧的眼,看见他那四皇叔给他擦完眼泪后,抬手露出一个玄铁腕扣,瞬间弹出的袖中丝利落地崩开了一个刺客的手腕,雁王一把夺过刺客的刀,刀柄一转,“叮当”一气呵成地撞出了一条通路。
“我像太子这么大的时候,曾在北大关外被一群饿狼围攻过。”长庚声音十分平稳地说道,“那时候冰天雪地、远近无人,我手上只有一把乡下孩子玩耍的小刀——追我的不是普通的野狼,是蛮人用他们自己的法子饲养出来,专门用来杀人的,个头很大,站起来比我还要高。”
雁王一直以风姿卓绝著称,无论敌人还是朋友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与大部分自小长在京城的公卿家贵公子不同,身上少有浮华,但和寒门士子或是军功出身的将士也不同,并无清寒与匪气。他看起来非常沉静,但不是了然大师那种青灯古佛的沉静,他像一头摆进寺庙中的凶神石像——让人凛然生畏,又落满寂寂香灰。很多人偷偷学雁王那种从容优雅的腔调,别人无论如何都难以将他和塞外饿狼群联系在一起。
小太子听得呆住了。
这时,两个刺客一前一后地冲过来,一人砍向长庚手中的小太子,意图逼他后退,另一人从后面封死他的退路。
长庚低低地冷笑了一声。
从小跟侯府铁傀儡一起玩刀剑长大的孩子,岂会在这种程度的对手面前后退?
长庚横刀杠上那刺客手里的剑,对方惊骇之下来不及撤剑,手中利刃顿时崩了出去,他双手横在胸前胡乱一挡,被雁王“一刀两断”。
然后长庚脚步不停,飞身上前三步,借转身之力回手甩出刀锋,吓得那追兵自己连退两步,撞在了一个冲上来的御林军长枪枪尖上。
小太子连杀鸡都没见过,何况杀人?当即受到了莫大的惊吓,忙死死地闭上眼,可就算这样,还是被扑面而来的血腥气熏得一阵阵想吐,细声细气哀叫道:“四皇叔……”
“这没什么好怕的。”长庚淡淡地说道,“真有本事的人,现在不是在前线,就是已经马革裹尸了,剩下这一群窝囊废,没有上阵杀敌的本事,也就只能吓唬吓唬孩子了——你还是孩子么?”
太子委屈地想道:“我就是啊。”
方钦面沉似水地坐在屋里,沉默良久,缓缓地抬起头,问道:“当真?你亲耳听见?”
跪在他面前的小厮难以抑制地发着抖,飞快地点点头。
这一辈的方家当家人忽然笑起来,片刻后,他一只手捂住了脸,双肩耸动,不知是哭是笑。方钦曾设计吕常走上过这条路,曾想过雁王野心勃勃,或许有一天会走上这条路,万万没料到,先一步上路的居然是自己的亲爹。
每个文人年幼时第一次读到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四句时,都曾动过心头血,想自己有一天成就一世无双国士,能力扛江山万万年。然而这一点心头血,总会叫功名利禄磨去一点,光阴蹉跎磨去一点,世道叵测再磨去一点,磨来磨去,一辈子就落入了“窠臼”中……
古往今来,高才能人何其多,而真国士有几人?
当天夜里,方钦在自己的书房里枯坐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吩咐家中心腹,暗中将自己的妻儿送走了。
四更天第一声鸡鸣响起的时候,方钦以为自己会冲出去,把雁王拖起来,将这一场即将来临的预谋叛乱一五一十地告知。
可惜这个过程在他脑子里想象了成百上千次,终于没有成行。
忠孝难两全,他心知自己注定做不成国士,只好从一而终。
五天后,一个暧昧不明的小道消息飞入京城,传入大小野心家们的耳朵里——改成前往犒军的外事团抵达江北大营后没几天,江北大营突然不明原因地全面封闭起来。
方家接到的消息则更加详细一些,方大学士接到了自己学生的一张字条,上面只简单地写了俩字“事成”。
至此,方大学士长长地出了口气,显然自己都没料到会这么顺利,虎视眈眈的西洋人到底帮了他这样一个大忙,他心里充满了不可名状的兴奋,因为“半壁江山”已成,雄图霸业眼看可图了。
与此同时,李丰寿辰大办的事宜果然有礼部提出,方钦带头附和,连雁王党都没在这种场合下出来找不痛快,统一一致地赞同了大办。
元和先帝每年都要来一次,隆安年间才逐渐收敛节俭起来,因此流程都是现成的,礼部为了确保马屁不拍到马腿上,早就开始暗中筹备,皇上一批准,立刻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及至当天,西北使者纷纷上礼,九门上烟火漫天,金吾不禁,钟鼓齐鸣,热闹得不行。
皇上要出宫祭天,跟列祖列宗交代自己这一年没有平白长一岁,也是有些功绩的,这回他长了记性,身边紧随着十三禁卫,不靠谱的文武百官一个都没带,只领着个太子,坛下雁王领军机处率百官随行。
祭天地、拜祖宗,一堆事井井有条,再没出现什么幺蛾子,李丰心里总算是松了口气,将上一次留下的阴影盖过去了,下令回宫。
皇上步辇起驾回宫,皇城外御林军与禁卫交接,就在这时生了变。
不知是谁突然大吼一声:“有刺客!”
话音未落,几根东瀛的回旋镖破空而来,径直穿过百官人群,擦着一位翰林的袖子寒光凛凛地打了一排,那位老翰林一声没吭,两眼一翻就晕了过去,内外两队护卫军同时反应过来,有人喊“护驾”,有人喊“捉拿刺客”。
谁知突然一个御林军暴起,一刀斩向太子,长庚离太子最近,蓦地上前一步,一把抓起太子的腰带,险险地把人拖回来。
混乱中有人叫道:“御林军反了!”
执行主护卫任务的御林军统领正在莫名其妙,脱口道:“放屁!”
而这时,有人穿着禁卫的衣服,从怀中摸出一个小弩来,对着李丰的步辇就打了过去,李丰险些从步辇上滚下来,那位御林军统领心道:“禁卫谋反,还妄图让我们背黑锅,岂有此理!”
“慢着!禁卫军中有叛徒,刺杀皇上,拿下!”
御林军改成两部并行后,为互相挟制,双方本就素无沟通,又是竞争关系,一方执行主护卫,一方协同监督,协同的当然吃亏,一路得随着走,干的活都一样,却不能在皇上面前露脸,心里如何能服?
主护卫认为禁卫军中藏了刺客,协同护卫队认为主护卫队意图不轨,禁卫认为御林军哗变,在有心人的刻意挑拨下,三方顿时陷入混乱。
而朝中所有拿得起来的将军几乎全被顾昀调到各地驻军了,眼下滞留京城的除了窝囊废就是不怀好意的阴谋家,在场顿时一片鸡飞狗跳。
方钦等人看准时机,故意狼狈不堪地冲到李丰面前,一拥而上道:“此地危险,请皇上速速离开。”
一群眼生的护卫随之而来,方钦:“皇上请下步辇!臣等誓死护卫皇上。”
慌乱中李丰也没注意许多细节,一把抓住方钦的胳膊:“太子呢?”
方钦冲一边的侍卫使了个眼色,对李丰道:“太子身边有人保护,方才臣看见雁王也在那边,怕是一时冲散了,您先走,臣立刻遣人去寻。”
李丰怒道:“传北大营!无法无天的东西……”
方钦应了,第一时间指派自己的人装模作样地跑出去“传令”。这也是他们早想好的,不能让禁卫反应过来,要早早把皇帝隔离出去,切断他和禁卫与北大营的联系。
方钦连哄带骗地催促着李丰,身边的人都换上禁卫的衣服,此时一拥而上,李丰一时也没注意,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而这个时候,前线也发生了异动。
教皇接到混入外事团的己方内奸消息,大梁发生政变,大梁帝都派往驻地的犒军使团带来的其实是暗杀任务,他们打算重现二十年前西北玄铁营的那一幕,顾昀重伤,甚至很有可能已经死了。驻军正在强行封锁消息,但内部已经混乱不堪,正是反击的好机会。
要是放在往常,教皇或许不会轻信这种消息,至少会派人从其他角度反复求证,然而他已经没有这种余地了。
大梁水军切断了他们和国内的两条重要联络线,可是一方面圣地党派之间的争斗已经接近白热化,一方面本来老老实实的殖民地从南阳诸岛开始掀起了一场叛乱热潮,他们根本分身乏术,现在只能经过东瀛人走远东线。
教皇从根本上不相信东瀛人,总觉得那些豺狗随时能反咬一口,所以急于打破自己的僵局。
没有人比他再明白,西洋水军在水上的威风是靠丰厚的能源支撑起来的,没有大量的紫流金做后盾,那根本就是一团废铁。
雅先生紧锣密鼓地做了严密的战略部署,派人送往东瀛幕府,请求配合。
东瀛人点头哈腰地接下来,客客气气地把人送走,回头转进自家院子,把门一关。
一个风尘仆仆的东瀛武士不知什么时候从后门进来,拿下斗笠,低声道:“我见到顾将军了。”
“那么顾昀没有重伤,也没有死,对吗?”
“我不能肯定,只匆匆见顾昀经过,以我的身份不够同他交谈。但驻军井井有条,炮火填满,没有一点混乱,像是随时准备进攻的样子。我也没见到所谓‘刺杀团’,如果有的话,可能已经被秘密控制起来了。”
“我知道了,辛苦。”
☆、第126章 终局(下)
小太子在兵荒马乱里被吓得魂不附体,全然找不着北,只能紧紧地攥着长庚的手。
两军一乱,文武百官四散奔逃,天子步辇乱七八糟地摊在地上,而这人一散,目标反而集中了——方才故意搅混水的刺客们一起向长庚和太子扑过来。
来之前方大人嘱咐的原话是“务必格杀雁王,如果有机会,也不要放过太子”。
刺客们一看,这两个目标居然凑在了一起,简直是专程给他们行方便的!
一支箭擦着太子头顶飞过,太子被长庚拎小狗似的拖着,叫都叫不出来,吓得默默抽噎。
忽然,有人伸手抹去了他脸上的泪痕,太子透过朦胧的眼,看见他那四皇叔给他擦完眼泪后,抬手露出一个玄铁腕扣,瞬间弹出的袖中丝利落地崩开了一个刺客的手腕,雁王一把夺过刺客的刀,刀柄一转,“叮当”一气呵成地撞出了一条通路。
“我像太子这么大的时候,曾在北大关外被一群饿狼围攻过。”长庚声音十分平稳地说道,“那时候冰天雪地、远近无人,我手上只有一把乡下孩子玩耍的小刀——追我的不是普通的野狼,是蛮人用他们自己的法子饲养出来,专门用来杀人的,个头很大,站起来比我还要高。”
雁王一直以风姿卓绝著称,无论敌人还是朋友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与大部分自小长在京城的公卿家贵公子不同,身上少有浮华,但和寒门士子或是军功出身的将士也不同,并无清寒与匪气。他看起来非常沉静,但不是了然大师那种青灯古佛的沉静,他像一头摆进寺庙中的凶神石像——让人凛然生畏,又落满寂寂香灰。很多人偷偷学雁王那种从容优雅的腔调,别人无论如何都难以将他和塞外饿狼群联系在一起。
小太子听得呆住了。
这时,两个刺客一前一后地冲过来,一人砍向长庚手中的小太子,意图逼他后退,另一人从后面封死他的退路。
长庚低低地冷笑了一声。
从小跟侯府铁傀儡一起玩刀剑长大的孩子,岂会在这种程度的对手面前后退?
长庚横刀杠上那刺客手里的剑,对方惊骇之下来不及撤剑,手中利刃顿时崩了出去,他双手横在胸前胡乱一挡,被雁王“一刀两断”。
然后长庚脚步不停,飞身上前三步,借转身之力回手甩出刀锋,吓得那追兵自己连退两步,撞在了一个冲上来的御林军长枪枪尖上。
小太子连杀鸡都没见过,何况杀人?当即受到了莫大的惊吓,忙死死地闭上眼,可就算这样,还是被扑面而来的血腥气熏得一阵阵想吐,细声细气哀叫道:“四皇叔……”
“这没什么好怕的。”长庚淡淡地说道,“真有本事的人,现在不是在前线,就是已经马革裹尸了,剩下这一群窝囊废,没有上阵杀敌的本事,也就只能吓唬吓唬孩子了——你还是孩子么?”
太子委屈地想道:“我就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