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更善良。”
    陶竹原本是挽着黎荞的手臂的,这句话落了之后,他直接抱住了黎荞的腰,脸颊也靠在了黎荞肩膀上。
    这人最善良了。
    也最大方了。
    不仅带领全县城的人致富,还给全县城修路。
    前两日韩家商队回京,将平城那边的最新情况带了回来。
    今年春天庄丰收郑屠户一行人回到平城时,先去找平城此时的知县,向知县说起黎荞要在平城修路的事。
    这事黎荞出钱,盛鸿允了,平城知县自然是大力支持。
    平城知县很快就召集全县的村长宣布了此事。
    这个消息公布之后,平城的百姓都挺高兴,黎大人身在盛京,却心系故乡,黎大人是个好官!
    平城的商贾、小官,一边高兴一边找上了庄丰收,表示想要为平城的路况尽一份力气。
    这路又不只是黎家人走,整个平城的人都在走,他们这些人也在走,他们在平城发家致富,他们想要回馈平城。
    特别是王掌柜,找上庄丰收之后,再三恳求庄丰收收下他的银两,不然他心里头难安。
    整个平城的商贾,数他沾黎大人的光沾的最多,数他沾平城百姓的光沾的最多,他要是不捐银子,那就是没良心,那就是狼心狗肺。
    王掌柜言辞真挚,还泪水涟涟,庄丰收想一想实际情况,收下了王掌柜捐的五万两银子。
    王掌柜的望月楼生意依旧爆好,这几年王掌柜着实挣了不少银子,因此一出手便是五万两。
    王掌柜捐款成功,其他商贾、小官纷纷效仿。
    要说沾光,大家伙儿都沾黎大人的光了,若是庄村长不肯收下他们的银子,那他们当真是无颜面对家乡父老啊。
    就比如说每年王掌柜发的对牌,多少人靠着把对牌卖给外地大商人致富,现在要修路,若是不捐些银子,那心里头真的过意不去。
    还有醉仙居的赵掌柜,当初因为烤肠、青团这些得罪了黎荞,这会儿特别想补救。
    而且,因为平城人多,所以醉仙居的生意这几年都还行。
    赵掌柜也算是沾了黎大人的光,他特别想尽一份心意。
    庄丰收想了想实际情况,也收下了这些人捐的银子。
    可不是嘛,靠着一道粉条,富了多少人啊。
    商贾、小官如此,三柳村也是如此。
    身为黎大人的根儿,那必然要给全县城做榜样,那必然不能拖黎大人的后腿。
    现在黎大人要修路,三柳村不仅要出人,还要出钱。
    这个钱庄丰收必须收,不然就是黎大人想要和全村人划清楚界限。
    庄丰收深以为然,这次修路,所有人都可以袖手旁观,唯独三柳村不可以。
    三柳村必须倾尽全力支持此次的修路!
    但黎大人肯定不愿意让大家伙儿多掏钱,所以每家捐个二十两银子就成了。
    旁边的朱家村见状,赶紧跟上。
    朱家村一向和三柳村同进同退的,朱家村也得捐钱!
    周边类似大河村、小岗村这些村子,见状也纷纷解囊,这事儿他们熟悉呀,之前修土坯砖路时不少人都捐银子了,那会儿黎荞还没当官呢。
    现在黎荞已经是天子近臣三品大官了,那这银子就更得捐了。
    周边村子的人要捐,很快,整个平城的百姓也想捐了。
    不能落后啊,这些年大家伙儿的日子的确富裕了,而且这是帮黎大人办事呢。
    对此,庄丰收摇头拒绝。
    他只收三里镇百姓的捐款,其他镇子的,他不收,免得一些人家不想捐而被迫捐从而对黎荞产生怨恨。
    真想为修路做些什么,等动工之后,前去帮忙修路就成了。
    顺带将自家的草木灰送来,做灰泥需要用到草木灰,现在黎大人自掏腰包给平城修路,总不能还让黎大人掏钱买草木灰吧。
    外地的商贾听说了此事,也纷纷想捐银子,好搭上黎荞这条线。
    黎荞的性子,这些商贾都知道,在黎荞跟前搞旁门歪道不好使,但是,若他们正正经经做生意被欺负了,那找黎荞绝对好使。
    因此,他们就想靠捐银子刷刷存在感,免得将来真遇见不公了,连个求见黎荞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人的银子,庄丰收没有收,靠着本地的捐款,再加上黎荞的银子,足够修整个县城的路了。
    庄丰收拿了银子,在平城知县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就修起了灰泥路。
    土坯砖路虽好,但挺容易损坏,尤其是这条路经常运输粉条。
    损坏的地方很快就修补好了,但总修补也不是法子,现在有了灰泥,因此庄丰收修的第一条路便是土坯砖路。
    他在土坯砖路上抹了一层灰泥。
    灰泥干的快,只需要封路三天就能通行了。
    这条路每日都有不少人经过,等通行之后,众人纷纷慕名前来围观,这可是黎大人新发明的灰泥,整个盛京都在用这种灰泥修路呢。
    众人实地观察了之后,对黎荞的佩服更多了,不愧是黎大人发明出来的,就是平坦!
    就是坚固!
    就是好走!
    这条灰泥路是最好的广告,全县人修路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起来,外地商贾看的很是羡慕,若大盛官道都是这种灰泥路,那今后他们行商可就方便太多了!
    明知府立马就给盛鸿上了折子,表示想给河西府余下的四县都安排上灰泥路。
    明知府现在每年都要在五县转悠几圈,好确保粉条生意的稳定,为了方便运输粉条和他的出行,河西府余下的四县必须修灰泥路。
    明知府之前修平城——府城的土坯砖路时,强迫府城的富人捐了不少钱,此次他准备效仿上次,向余下四县的富人募捐。
    有钱人就该多出银子!
    盛鸿对明知府这种行径大为赞赏。
    盛鸿就喜欢这种给国库省银子的官儿。
    盛鸿大手一挥,准了。
    因此,在韩家商队带着今年第一批粉条回京时,平城的灰泥路已经修了四分之一,府城的灰泥路刚刚开始。
    照着这个速度,等明年这个时候,河西府五县肯定遍地都是灰泥路了。
    这是陶竹有些没料到的。
    还有些没料到的是,黎荞得知此事,又给余下四县捐了八万两银子,每县各二万两。
    要说善良,这世上没有比这人更善良的了。
    陶竹的思绪飘的过远,黎荞自是不知道,他笑眯眯的也抱紧了陶竹:“那善良的咱们俩天生一对,咱们就该成亲。回家之后,我同你一起收拾旧棉衣旧被褥。”
    “好。”
    陶竹笑着应了一声。
    夫夫两人回到家,天色已经有些擦黑了,今日阴天,气温在零度左右。
    天黑的早,那晚饭就吃的早。
    黎大山黎二山赵深黎菽几个每日都去铺子里,不和大家伙儿一起吃饭。
    这两天黎粮王桂花忙着秋收,夫妇两人暂时住在了庄子那边,不在家中。
    因此,晚饭通常都是黎荞陶竹带着一帮小辈一起吃。
    饭桌上,黎荞宣布了朝廷要设善堂的事儿,号召大家伙儿把用不着的衣物捐出去。
    “小睿之前的旧衣服我都收着,原本我是打算给二宝穿的,但既然竹叔成了善堂副总管,那咱自家人肯定要大力支持,小睿的旧衣服我全捐出去。”
    郑浅浅立马响应。
    “没事,只需要捐用不着的衣服,用得着不用捐,全盛京不只是咱们家呢。”
    黎荞道。
    他这一家子都是从乡下来的,虽然现在有钱了,但节俭是刻在众人骨子里的。
    黎小睿自小穿的衣服都是绫罗绸缎,郑浅浅舍不得扔,打算给黎二宝穿,这很正常。
    但其他富贵人家绝对不会这般对待自家的小公子小少爷。
    大户人家,连丫鬟小厮每个季度都要做两套新衣服,更何况是姑娘、公子。
    就辛知这位小侯爷,每一季度有十八套新衣服,这还是他家比较节俭不喜奢靡,换做是排场大的,比如说吕文荣、彭志业这种纨绔,每个季度得有三四十套新衣服。
    朝廷抄吕家、彭家时,搜出来的衣服堆成了山,盛鸿把能卖的全部卖掉,余下的一股脑全收到了国库里了。
    今日盛鸿还说要开了库房,将这些衣服扒拉一遍,找出冬衣拿去善堂。
    “没错儿,浅哥儿,你给二宝留着吧。咱们每个月固定捐五百两银子和五百斤粮食,这已经够了。”
    陶竹也道。
    “真不用吗?”郑浅浅睁大眸子,有些犹豫。
    “不用。善堂善堂,这个善字,全凭心意,不能强求。若是强求,那就变味了。”
    黎荞不爱从别人口袋里掏银子搞逼捐那一套,但接下来天气严寒,天灾不断,这种情况下只凭他一人,只凭着依旧有些空虚的国库是扛不过去的。
    必须得设善堂,整个大盛共渡难关。
    但即便如此,他依旧主张不强迫,一切随心、自愿。
    逼捐会惹来怨恨,不能将好事变成坏事。
    郑浅浅听了黎荞的解释,不再犹豫:“那我把我穿腻的衣服捐出去。”
    “我的旧衣服多,我都捐出去吧。”
    黎瑜安咽下口中的饭团,出言道。
    他每一年都在长身子,从前的衣服穿不了了,既如此,不如捐出去。

章节目录

独宠夫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不曾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曾阿并收藏独宠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