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华 作者:郁榕
绥远,冯玉祥正式退休了,不过他不愿意离开绥远,因为这里太多事情他舍不得。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冯玉祥骑着马吟唱,不过没有豪迈,只有悲凉。
冯玉祥接手新绥远时,同是西北,绥远比陕西的恢复速度慢多了。牛羊,多了就成了草原的敌人,这一地区的草原都在快速退化,很多地方荒漠化和沙化。风把地面吹的只剩下指头大的小石子,草顽强地从小石子上面长出来。看上去似乎有了一丝草原的面貌。但实际上脆弱不堪。
绥远的问题除了交通林带,还多了防风林。可是这里的植物生长期太短,林木栽种下去,几年下来,冷杉等常青树种也不过齐腰深。速生的白杨和桦树等等的也还没有达到防风的效果。
从巴彦淖尔出发,向西,因为阿尔泰,祁连山,贺兰山脉的阻隔,这里干旱少雨,同时也成为了风口子。
敖伦布拉格,巴音哈日山看上去很美,因为风把山峦雕塑的宏伟瑰丽,但是你看到的可能不是山,而是风,因为那就是风的形状。曾经有人说这里很美,但是在张春和冯玉祥看来,这不是美,而是悲凉。
“再有哪个烂文人在这里感叹美,我就让他好好读读这首诗。”
冯玉祥前些日子真把一个从北京来的教授给揍了。
其实这里还算是好的地方。黄河灌渠流经这里,水解决了很大的问题。这里的无霜期算是比较长的,达到了五个月。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农业基础,最早是自流灌溉,后来环境所阻止了这种做法,限制了农田耕种面积,水主要用来培育森林和草场。
越往北方走,森林和农田的关系就越紧密。基本上没有森林就没有农田,这是环境所下的定义。
“一些东巴人。蒙人曾经一窝蜂地开垦土地,因为这样能够吃饱。这里曾经全部是农田。很多从北京来的人就胡说这是什么塞上江南,坐在那里唱赞歌。什么玩意儿不弄出一首诗,他就不算是一个文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我没毙了他就算好的了。不知道这是老百姓因为穷苦才导致这样的吗?诗,咦咦喔喔地。”
冯玉祥愤恨不已。
张春和丽质不禁扑哧笑了:“你管他那么多。让他和老百姓住一个月,什么事都好了。”
“算了吧,这中国的老百姓,对文化人有奴性。一看到文化人来了,到了家里,怎么也得杀鸡宰羊招待。宁可自己饿肚子。那群人就吃着老百姓用来活命的东西,还假惺惺地感谢老百姓。文人,要是不改变这种不知道天下疾苦的习惯,应该全部给毙了。我才不让他们来祸害老百姓呢。我去老百姓家。要是老百姓杀鸡宰羊,我就揍他。”
“你怎么和张之江一个德行了。”张春笑。
“这不是逼出来的吗。我现在后悔在北京待几年了,那时候糊涂。以为只要把政府管好了,就能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现在看真是幼稚,哪有那么容易。现在一有人问我当年在北京的感想,我就说我没去过北京,没见过那些玩意儿。我看你也别去,把所有的地方拿下来。也不要那个地方,就是一个腐朽的窝子。溥仪不是又回去了吗。让他在那里呆着,和北京一起烂掉。”
跟着冯玉祥的几个学生吃吃笑。
冯玉祥就瞪他们:“你们别笑,你们要是有一天变成那样,我第一个毙了你们。外人我还只是揍一顿,你们我可不会客气。”
“知道了,冯大爷。”学生们一点都不怕他。
冯玉祥也就是嘴巴硬,其实对学生们很好,一路上照顾最多的是学生,要求最严的是军人。
“冯大爷。”坐在冯玉祥怀里的妞妞已经非常调皮了。
冯玉祥脸色马上转回来,变得极为谄媚:“哎哎,妞妞,再叫一声大爷。”
“不叫。”妞妞捂住脸,因为她知道如果叫了,冯玉祥肯定会用胡子扎她。
因为有大规模屯垦的历史,所以这里是先有农田后进行的造林,在森林没有长起来之前,这里的农民保守风害之苦。这也说明了如何治理北方,即便是新民大学的学生们也犯了不少的错误,走了不少的弯路。好在他们能够及时调整过来。
其实在张春看来,这一排排方格子的防风林,能够存活,并有了一定的规模,已经很了不起了。
只是农田确实是在退化,而不是进化。为了种地,你就得深耕,翻动的土壤细微颗粒很快就被风吹走,什么肥料,农家肥都不管用,什么作物的成活率和满苗率都很低。
“我看这样,不行,只在背风的地方保留一些农田,其他的暂时还草吧。”张春对身后接替冯玉祥工作的王若飞说。
“我们打算再招收一批林业管理人员,由政府给发工资。只是绥远已经连续好几年完全吃财政补贴了。”王若飞苦笑道:“如果不是阴山地区撑着,我们去武汉开会实在不好意思见人。”
“你们条件是差一点,南贝加尔虽然条件差,好在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一来,还有降雪和降水,你们这里就没有。你们这里要稍微好一点,还是要看阿拉善的治理。”
阿拉善,传说中的阿拉善草原,实际上只能称之为阿拉善荒原。
后世更加是完全退化成阿拉善沙漠。
现在治理其实正是一个关键时期。两条纵向的交通大动脉一条贯穿草原的中心,一条沿着阿尔泰山脉,实际上是阿尔泰林区的主要交通线。南北走向的除了道路,就是防风林。
规模大,时间短,投入的人力物力已经是绥远省的极限了。畜牧量大幅度减少,种植业实际上是失败的。林业现在最高的也不不过一人来高。而且这种局面还将持续数年,也难怪冯玉祥不肯走,王若飞直皱眉头。
“你们还算好,全省能够达到七成的自给率。我刚从毛乌素沙地过来,他们比你们要早好几年,也才达到了五成的自给率。不过他们是靠农业撑着,你们是靠畜牧业。你们这里虽然风大,干燥,可是你们地下水丰富,鄂尔泰,贺兰山和祁连山的来水现在有所恢复,据说青土湖,白亭湖,居延海这些湖面都在扩大,有水,这些树木就能够存活,就能够长大,虽然慢一点,总还是有希望。”
张春宽慰着两个人。
学生们倒是笑了:“没有那么难,这几年我们测量树木胸径,树木的生长呈现加速趋势。只要现在不破坏,生长速度会越来越快,到时候我们再进行物种丰富的工作,草场和农田就会加快恢复。也不过就是三五年时间。”
冯玉祥就训他们:“说得轻巧,你们这帮小兔崽子过三五年屁事没有,大爷我过三五年,就去见佛祖去了。”
学生们笑嘻嘻地说:“您身体好着呢,能骑马,能骂人,吃饭香着,不比我们少。三五年见不了佛祖。我们会让您见到塞上江南的。”
冯玉祥就用鞭子虚抽他们。
“塞上江南,还学那些酸文人,大爷我抽死你们。”
学生们拨马跑开了。
冯玉祥笑嘻嘻地回来说:“这帮兔崽子现在越来越没大没小的了。”
王若飞笑道:“这都是您宠出来的,不过他们说得对,树木生长速度确实在加快。最多五年,农牧业就应该能够恢复到以前的水平。其实现在也不差,东部产量增长很快,总产量是增长的,只是我们人口翻了好几番,才变得有些困难。”
冯玉祥说:“没人怎么行,没人这树也种不起来,长不活,有个屁用。”
张春笑着看着他们之间的互动。张春喜欢西北人这种生活和交流方式。别看原来西北军的这些将领一个个都是大老粗,但是不管是在军队,还是在地方都比较受欢迎,因为他们有什么说什么。不像林伯渠说话遮遮掩掩。(未完待续)
绥远,冯玉祥正式退休了,不过他不愿意离开绥远,因为这里太多事情他舍不得。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冯玉祥骑着马吟唱,不过没有豪迈,只有悲凉。
冯玉祥接手新绥远时,同是西北,绥远比陕西的恢复速度慢多了。牛羊,多了就成了草原的敌人,这一地区的草原都在快速退化,很多地方荒漠化和沙化。风把地面吹的只剩下指头大的小石子,草顽强地从小石子上面长出来。看上去似乎有了一丝草原的面貌。但实际上脆弱不堪。
绥远的问题除了交通林带,还多了防风林。可是这里的植物生长期太短,林木栽种下去,几年下来,冷杉等常青树种也不过齐腰深。速生的白杨和桦树等等的也还没有达到防风的效果。
从巴彦淖尔出发,向西,因为阿尔泰,祁连山,贺兰山脉的阻隔,这里干旱少雨,同时也成为了风口子。
敖伦布拉格,巴音哈日山看上去很美,因为风把山峦雕塑的宏伟瑰丽,但是你看到的可能不是山,而是风,因为那就是风的形状。曾经有人说这里很美,但是在张春和冯玉祥看来,这不是美,而是悲凉。
“再有哪个烂文人在这里感叹美,我就让他好好读读这首诗。”
冯玉祥前些日子真把一个从北京来的教授给揍了。
其实这里还算是好的地方。黄河灌渠流经这里,水解决了很大的问题。这里的无霜期算是比较长的,达到了五个月。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农业基础,最早是自流灌溉,后来环境所阻止了这种做法,限制了农田耕种面积,水主要用来培育森林和草场。
越往北方走,森林和农田的关系就越紧密。基本上没有森林就没有农田,这是环境所下的定义。
“一些东巴人。蒙人曾经一窝蜂地开垦土地,因为这样能够吃饱。这里曾经全部是农田。很多从北京来的人就胡说这是什么塞上江南,坐在那里唱赞歌。什么玩意儿不弄出一首诗,他就不算是一个文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我没毙了他就算好的了。不知道这是老百姓因为穷苦才导致这样的吗?诗,咦咦喔喔地。”
冯玉祥愤恨不已。
张春和丽质不禁扑哧笑了:“你管他那么多。让他和老百姓住一个月,什么事都好了。”
“算了吧,这中国的老百姓,对文化人有奴性。一看到文化人来了,到了家里,怎么也得杀鸡宰羊招待。宁可自己饿肚子。那群人就吃着老百姓用来活命的东西,还假惺惺地感谢老百姓。文人,要是不改变这种不知道天下疾苦的习惯,应该全部给毙了。我才不让他们来祸害老百姓呢。我去老百姓家。要是老百姓杀鸡宰羊,我就揍他。”
“你怎么和张之江一个德行了。”张春笑。
“这不是逼出来的吗。我现在后悔在北京待几年了,那时候糊涂。以为只要把政府管好了,就能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现在看真是幼稚,哪有那么容易。现在一有人问我当年在北京的感想,我就说我没去过北京,没见过那些玩意儿。我看你也别去,把所有的地方拿下来。也不要那个地方,就是一个腐朽的窝子。溥仪不是又回去了吗。让他在那里呆着,和北京一起烂掉。”
跟着冯玉祥的几个学生吃吃笑。
冯玉祥就瞪他们:“你们别笑,你们要是有一天变成那样,我第一个毙了你们。外人我还只是揍一顿,你们我可不会客气。”
“知道了,冯大爷。”学生们一点都不怕他。
冯玉祥也就是嘴巴硬,其实对学生们很好,一路上照顾最多的是学生,要求最严的是军人。
“冯大爷。”坐在冯玉祥怀里的妞妞已经非常调皮了。
冯玉祥脸色马上转回来,变得极为谄媚:“哎哎,妞妞,再叫一声大爷。”
“不叫。”妞妞捂住脸,因为她知道如果叫了,冯玉祥肯定会用胡子扎她。
因为有大规模屯垦的历史,所以这里是先有农田后进行的造林,在森林没有长起来之前,这里的农民保守风害之苦。这也说明了如何治理北方,即便是新民大学的学生们也犯了不少的错误,走了不少的弯路。好在他们能够及时调整过来。
其实在张春看来,这一排排方格子的防风林,能够存活,并有了一定的规模,已经很了不起了。
只是农田确实是在退化,而不是进化。为了种地,你就得深耕,翻动的土壤细微颗粒很快就被风吹走,什么肥料,农家肥都不管用,什么作物的成活率和满苗率都很低。
“我看这样,不行,只在背风的地方保留一些农田,其他的暂时还草吧。”张春对身后接替冯玉祥工作的王若飞说。
“我们打算再招收一批林业管理人员,由政府给发工资。只是绥远已经连续好几年完全吃财政补贴了。”王若飞苦笑道:“如果不是阴山地区撑着,我们去武汉开会实在不好意思见人。”
“你们条件是差一点,南贝加尔虽然条件差,好在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一来,还有降雪和降水,你们这里就没有。你们这里要稍微好一点,还是要看阿拉善的治理。”
阿拉善,传说中的阿拉善草原,实际上只能称之为阿拉善荒原。
后世更加是完全退化成阿拉善沙漠。
现在治理其实正是一个关键时期。两条纵向的交通大动脉一条贯穿草原的中心,一条沿着阿尔泰山脉,实际上是阿尔泰林区的主要交通线。南北走向的除了道路,就是防风林。
规模大,时间短,投入的人力物力已经是绥远省的极限了。畜牧量大幅度减少,种植业实际上是失败的。林业现在最高的也不不过一人来高。而且这种局面还将持续数年,也难怪冯玉祥不肯走,王若飞直皱眉头。
“你们还算好,全省能够达到七成的自给率。我刚从毛乌素沙地过来,他们比你们要早好几年,也才达到了五成的自给率。不过他们是靠农业撑着,你们是靠畜牧业。你们这里虽然风大,干燥,可是你们地下水丰富,鄂尔泰,贺兰山和祁连山的来水现在有所恢复,据说青土湖,白亭湖,居延海这些湖面都在扩大,有水,这些树木就能够存活,就能够长大,虽然慢一点,总还是有希望。”
张春宽慰着两个人。
学生们倒是笑了:“没有那么难,这几年我们测量树木胸径,树木的生长呈现加速趋势。只要现在不破坏,生长速度会越来越快,到时候我们再进行物种丰富的工作,草场和农田就会加快恢复。也不过就是三五年时间。”
冯玉祥就训他们:“说得轻巧,你们这帮小兔崽子过三五年屁事没有,大爷我过三五年,就去见佛祖去了。”
学生们笑嘻嘻地说:“您身体好着呢,能骑马,能骂人,吃饭香着,不比我们少。三五年见不了佛祖。我们会让您见到塞上江南的。”
冯玉祥就用鞭子虚抽他们。
“塞上江南,还学那些酸文人,大爷我抽死你们。”
学生们拨马跑开了。
冯玉祥笑嘻嘻地回来说:“这帮兔崽子现在越来越没大没小的了。”
王若飞笑道:“这都是您宠出来的,不过他们说得对,树木生长速度确实在加快。最多五年,农牧业就应该能够恢复到以前的水平。其实现在也不差,东部产量增长很快,总产量是增长的,只是我们人口翻了好几番,才变得有些困难。”
冯玉祥说:“没人怎么行,没人这树也种不起来,长不活,有个屁用。”
张春笑着看着他们之间的互动。张春喜欢西北人这种生活和交流方式。别看原来西北军的这些将领一个个都是大老粗,但是不管是在军队,还是在地方都比较受欢迎,因为他们有什么说什么。不像林伯渠说话遮遮掩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