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悦君兮[古风] 作者:程小鹤
李言宜的大军势如破竹,无人可挡,直到长安。
他在长安城外驻扎,并不率军进城,不想去看现在长安城中是怎样一副乱纷纷的光景。他心中的长安是旖旎的流云和飞花,承载的幼年所有美好的回忆,与少年时挥之不去的相思与向往。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未霜凄凄簟色寒。
他又一次站在这里,看见长安的城墙,那么高那么远,如叹息一般的空茫。那时他思念的人还在长安,如今他该在他身边,与他一同策马,黄云万里,共赴红尘。
思君已如长安,可思而不可见。
他心念一动,忽而拉动缰绳,策马转向,飞快地跑到宁行之身前,说道:“我两日后回来。”宁行之还未回过神来,他已经绝尘而去。
“王爷要去哪里?”贺池问道。
宁行之望着李言宜离去的背影,喃喃道:“是啊,这么多事,他一走了之,不是就全部丢给我了吗?”
☆、第章
又是深秋时分,白未秋站在亭外,极目远眺。
一阵马蹄声自远而近,白未秋抬头,看见猛然勒马的李言宜,骏马打着响鼻,四蹄不住发出踢踏的声音。他没想到会在此时此刻突然见到李言宜,恍如梦中。
两人相视片刻,李言宜弯腰伸手将白未秋拉至马上。
紧紧搂抱住他的腰,将脸埋入他的颈项,白未秋的气息在鼻尖萦绕。依旧如旷野烟树,空谷幽兰。又仿佛见到弦月、清风和春天的早晨。
李言宜百感交集,声音哽咽:“未秋,我来接你,回长安。”
白未秋的身体微颤,似被滚入他脖颈深处的泪水灼伤。
“长安?”
脑海中石火电光般的闪过无数画面,又无法分辨,他犹自喃喃:“用我心中如日月,为君万里照长安。”
他为谁说过这句话?
当他们远远看到看到长安城墙的那一刻,正好大內侍尚翡悲凉而凄怆的声音在大明宫的上空久久盘旋。
陛下,驾崩了!
而后笃义王率兵入城。
笃义王府并未被收为官用,而仆役大多也尽留府中,这让李言宜有些诧异,他安顿好白未秋睡下,白未秋双目微阖已是疲劳之极,仍伸手去抓李言宜的手,轻声道:“别走。”
他很不安。
李言宜俯身抵住他的额头,握紧他的手,温言劝慰:“安心睡一会儿,你累坏了,我就在这里守着你,哪都不去。”
白未秋的呼吸渐渐悠长,知道他已经睡熟,李言宜在他的唇上落了一个吻,有人在门外禀告:“王爷,太后宣您进宫。”
太后在漪兰宫,宫门敞开,纱幔纷飞。李言宜走进去,幽冷的气息似乎游走在脖颈,让他不觉打了一个冷战,太后端坐在正殿首座,缟衣素带。
李言宜在阔别大明宫这么久之后,终于又一次见到了他的母亲,他跪下,含泪叩首:“儿臣拜见母后。”
“笃义王免礼。”太后的声音平缓,不见波澜,“赐座。”
李言宜仍旧跪在地上,抬头凝视着太后,太后的面容憔悴,鬓发斑白。李言宜道:“孩儿不孝,让母后担忧。”
“呵。”太后冷笑一声,起身漫步至他身侧,“我的言儿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一次次围困长安,母后哪来的担忧?”她弯腰扶住李言宜的手臂,拉他起身,太后拍去他肩膀上的征尘,轻声道:“言儿,你登基吧。”
李言宜握住太后的手,抿着唇,吐出一句:“孩儿并不为皇位。”
“那你为什么?”太后甩开他的手,指着他,颤抖着吐出话语:“你为什么?你一次次逼宫!你为什么?”她挥动衣袖,素白的锦缎上暗纹流动,随即闭上眼睛,压抑着呼吸,过了良久,她睁开眼睛:“你皇兄自那时受了伤,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放你回封地,又派你出征,是他心中到底不安……”
她颓然而哀伤:“笃义王府依旧给你留着,哪怕你回了京被收了兵权,你仍可以住在王府,做你的亲王。”
“可那与禁锢何异?”
太后一步步回到椅中,看着李言宜,双目却失去了神采,声音也喑哑:“如今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你登基吧。”
“皇兄留有皇子,言宜没有觊觎之心,母后何必这样?”
“皇子?”太后抬头看他,落下一缕发丝垂在额间:“他不过留下两个皇子,如今谁来登基也是你说了算。”
“雍和为正宫嫡子,自然由他登基。”
太后眼珠一转,似笑非笑,语气却越发咄咄逼人:“诺儿为皇长子,自幼孝顺仁德,登基如何?”
“母后?”
“言儿啊……”太后叹了口气,垂下眼眸,再抬头时,她看着李言宜的眼神尽显柔婉,“杨柳依依,孤心之忧矣。那年春天你走之后,我总是从睡梦中醒来,因为你在我的梦中啼哭不止。可我醒来,又不见你,只有雪白的墙壁上落下的影子。”
“言儿,我看到他就想起那时的你。我不想他再离开长安,离开我。母后现在心中最重的人除了你,就是他。如果你不愿意登基,你让他去吧。”
“母后!”李言宜微微动容。
莲雾匆匆走进内室,皇后正在诵经,似没听见她进来的动静。莲雾心急如焚,却也等得皇后焚香完毕才附耳将方才漪兰殿中所听到的话一字不漏地传到。
皇后的唇角衔着浑浊而模糊的笑意,斜睨了莲雾一眼,轻声问道:“如愿之蛊何解?”
“入其神识?可从未听说有人解开过此蛊。”
“是啊。”皇后点点头,感慨道:“谁会有那样的深情,宁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去唤醒一个不愿醒来的人呢?”她走了几步,又回头扶着莲雾的手,“白郎君是第一个中了此蛊却被唤醒的人。”
“听说他醒后记忆全无。”
“并非全无,有些事情太过惨烈,埋藏在他心中的最深处,他当然不愿再想起。”她叹息道:“既然埋藏在心底,又怎称得上是全无呢。”皇后看着莲雾的眼睛:“话已至此,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奴愚钝。”
莲雾附耳过去,听得皇后细语。
“现下他人在长安,寻个机会,让他回家吧。”
李言宜一夜未归。
白未秋醒来时正是明月西斜,他轻轻起身,没有惊动任何人。时已初冬,天气寒冷,庭院的花草上都结了一层薄霜。
月亮逐渐隐去,浓白的晨雾渐渐弥漫。
他如幽魂一般在这陌生的府邸漫无目的地走着,侍卫们不敢上前,只远远地跟着他。
李言宜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这么一副光景。他匆忙解下身上的大氅,上前包裹住白未秋,问道:“这么冷的天,你怎么就这样在外面走?”
白未秋回头看到是他,星眸一转,笑道:“我是醒来无事,便出来逛逛,我身上穿着厚实,不会着凉。”他看李言宜眼下泛着淡青,下颌也冒出些胡茬,便道:“倒是你,这些日子没日没夜的,憔悴成这样。”
“你在心疼我?”李言宜一怔,随即喜形于色:“这段时日确实太忙。”他顺势揽住白未秋,想起了什么,没有再言语,眉头却习惯性地皱成了川字。
“你怎么了?”
“未秋……”他迟疑地开口:“进屋听我细说可好?”
屋内温暖,因贴身婢女皆留在封地,故没有唤人近身伺候,侍从常潇也只是留在屋外。
李言宜将立谁为嫡一事都细细说与白未秋听,问他该如何打算。
李言宜的大军势如破竹,无人可挡,直到长安。
他在长安城外驻扎,并不率军进城,不想去看现在长安城中是怎样一副乱纷纷的光景。他心中的长安是旖旎的流云和飞花,承载的幼年所有美好的回忆,与少年时挥之不去的相思与向往。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未霜凄凄簟色寒。
他又一次站在这里,看见长安的城墙,那么高那么远,如叹息一般的空茫。那时他思念的人还在长安,如今他该在他身边,与他一同策马,黄云万里,共赴红尘。
思君已如长安,可思而不可见。
他心念一动,忽而拉动缰绳,策马转向,飞快地跑到宁行之身前,说道:“我两日后回来。”宁行之还未回过神来,他已经绝尘而去。
“王爷要去哪里?”贺池问道。
宁行之望着李言宜离去的背影,喃喃道:“是啊,这么多事,他一走了之,不是就全部丢给我了吗?”
☆、第章
又是深秋时分,白未秋站在亭外,极目远眺。
一阵马蹄声自远而近,白未秋抬头,看见猛然勒马的李言宜,骏马打着响鼻,四蹄不住发出踢踏的声音。他没想到会在此时此刻突然见到李言宜,恍如梦中。
两人相视片刻,李言宜弯腰伸手将白未秋拉至马上。
紧紧搂抱住他的腰,将脸埋入他的颈项,白未秋的气息在鼻尖萦绕。依旧如旷野烟树,空谷幽兰。又仿佛见到弦月、清风和春天的早晨。
李言宜百感交集,声音哽咽:“未秋,我来接你,回长安。”
白未秋的身体微颤,似被滚入他脖颈深处的泪水灼伤。
“长安?”
脑海中石火电光般的闪过无数画面,又无法分辨,他犹自喃喃:“用我心中如日月,为君万里照长安。”
他为谁说过这句话?
当他们远远看到看到长安城墙的那一刻,正好大內侍尚翡悲凉而凄怆的声音在大明宫的上空久久盘旋。
陛下,驾崩了!
而后笃义王率兵入城。
笃义王府并未被收为官用,而仆役大多也尽留府中,这让李言宜有些诧异,他安顿好白未秋睡下,白未秋双目微阖已是疲劳之极,仍伸手去抓李言宜的手,轻声道:“别走。”
他很不安。
李言宜俯身抵住他的额头,握紧他的手,温言劝慰:“安心睡一会儿,你累坏了,我就在这里守着你,哪都不去。”
白未秋的呼吸渐渐悠长,知道他已经睡熟,李言宜在他的唇上落了一个吻,有人在门外禀告:“王爷,太后宣您进宫。”
太后在漪兰宫,宫门敞开,纱幔纷飞。李言宜走进去,幽冷的气息似乎游走在脖颈,让他不觉打了一个冷战,太后端坐在正殿首座,缟衣素带。
李言宜在阔别大明宫这么久之后,终于又一次见到了他的母亲,他跪下,含泪叩首:“儿臣拜见母后。”
“笃义王免礼。”太后的声音平缓,不见波澜,“赐座。”
李言宜仍旧跪在地上,抬头凝视着太后,太后的面容憔悴,鬓发斑白。李言宜道:“孩儿不孝,让母后担忧。”
“呵。”太后冷笑一声,起身漫步至他身侧,“我的言儿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一次次围困长安,母后哪来的担忧?”她弯腰扶住李言宜的手臂,拉他起身,太后拍去他肩膀上的征尘,轻声道:“言儿,你登基吧。”
李言宜握住太后的手,抿着唇,吐出一句:“孩儿并不为皇位。”
“那你为什么?”太后甩开他的手,指着他,颤抖着吐出话语:“你为什么?你一次次逼宫!你为什么?”她挥动衣袖,素白的锦缎上暗纹流动,随即闭上眼睛,压抑着呼吸,过了良久,她睁开眼睛:“你皇兄自那时受了伤,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放你回封地,又派你出征,是他心中到底不安……”
她颓然而哀伤:“笃义王府依旧给你留着,哪怕你回了京被收了兵权,你仍可以住在王府,做你的亲王。”
“可那与禁锢何异?”
太后一步步回到椅中,看着李言宜,双目却失去了神采,声音也喑哑:“如今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你登基吧。”
“皇兄留有皇子,言宜没有觊觎之心,母后何必这样?”
“皇子?”太后抬头看他,落下一缕发丝垂在额间:“他不过留下两个皇子,如今谁来登基也是你说了算。”
“雍和为正宫嫡子,自然由他登基。”
太后眼珠一转,似笑非笑,语气却越发咄咄逼人:“诺儿为皇长子,自幼孝顺仁德,登基如何?”
“母后?”
“言儿啊……”太后叹了口气,垂下眼眸,再抬头时,她看着李言宜的眼神尽显柔婉,“杨柳依依,孤心之忧矣。那年春天你走之后,我总是从睡梦中醒来,因为你在我的梦中啼哭不止。可我醒来,又不见你,只有雪白的墙壁上落下的影子。”
“言儿,我看到他就想起那时的你。我不想他再离开长安,离开我。母后现在心中最重的人除了你,就是他。如果你不愿意登基,你让他去吧。”
“母后!”李言宜微微动容。
莲雾匆匆走进内室,皇后正在诵经,似没听见她进来的动静。莲雾心急如焚,却也等得皇后焚香完毕才附耳将方才漪兰殿中所听到的话一字不漏地传到。
皇后的唇角衔着浑浊而模糊的笑意,斜睨了莲雾一眼,轻声问道:“如愿之蛊何解?”
“入其神识?可从未听说有人解开过此蛊。”
“是啊。”皇后点点头,感慨道:“谁会有那样的深情,宁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去唤醒一个不愿醒来的人呢?”她走了几步,又回头扶着莲雾的手,“白郎君是第一个中了此蛊却被唤醒的人。”
“听说他醒后记忆全无。”
“并非全无,有些事情太过惨烈,埋藏在他心中的最深处,他当然不愿再想起。”她叹息道:“既然埋藏在心底,又怎称得上是全无呢。”皇后看着莲雾的眼睛:“话已至此,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奴愚钝。”
莲雾附耳过去,听得皇后细语。
“现下他人在长安,寻个机会,让他回家吧。”
李言宜一夜未归。
白未秋醒来时正是明月西斜,他轻轻起身,没有惊动任何人。时已初冬,天气寒冷,庭院的花草上都结了一层薄霜。
月亮逐渐隐去,浓白的晨雾渐渐弥漫。
他如幽魂一般在这陌生的府邸漫无目的地走着,侍卫们不敢上前,只远远地跟着他。
李言宜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这么一副光景。他匆忙解下身上的大氅,上前包裹住白未秋,问道:“这么冷的天,你怎么就这样在外面走?”
白未秋回头看到是他,星眸一转,笑道:“我是醒来无事,便出来逛逛,我身上穿着厚实,不会着凉。”他看李言宜眼下泛着淡青,下颌也冒出些胡茬,便道:“倒是你,这些日子没日没夜的,憔悴成这样。”
“你在心疼我?”李言宜一怔,随即喜形于色:“这段时日确实太忙。”他顺势揽住白未秋,想起了什么,没有再言语,眉头却习惯性地皱成了川字。
“你怎么了?”
“未秋……”他迟疑地开口:“进屋听我细说可好?”
屋内温暖,因贴身婢女皆留在封地,故没有唤人近身伺候,侍从常潇也只是留在屋外。
李言宜将立谁为嫡一事都细细说与白未秋听,问他该如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