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办事,却一直有阻挠的大臣?
如果全都买通,纪炀这学士也不做了,马上去你那地方当知县。
最后一句。
发给谁,还要商议。
看着当初各地指挥使的情况。
自然是谁听话,发给谁。
这还用说。
这次良种分发,官田,普通百姓拥有的民田,肯定最为优先。
特别是普通百姓,纪炀一直对他们颇多照顾。
他这两句简简单单,又复杂无比的话。
再次直冲世家。
或者说,再次直冲拥有隐田的大户。
他要为天下百姓查清到底谁没交田税,到底谁把他们要交的田税,摊给了最普通最吃苦的百姓。
满朝文武这才明白。
上次着手改革国子监,不过是他吹响的号角。
如今这手用良种换清查田地,这才是利刃。
而如今皇位上坐着的皇帝,甚至是他的忠实拥护者。
文学士手心冒汗,金学士更是思索他家下面有没有龌龊账,若有,那有多少。
或者说,不要他这良种了?
一亩地增加一百斤左右的良种,你不要?
一年两熟的种子,你看不上?
再说,纪炀那皇庄里,还在源源不断送出更多良种。
你这次不要,以后呢。
如果人家都急着种良种,你推三阻四,岂不是更入纪炀的眼。
他在灌江府做的那些事,谁不知道。
让多少乡绅世家去修城墙修道路。
他在灌江府敢这么做,难道不敢在汴京如此?
他纪炀,会没这个胆子?
只能说,纪炀那两句话一出,整个朝堂沉默不止一瞬。
方才还热热闹闹要良种,现在恨不得自己没出现。
不少人对纪炀,简直既爱又恨。
爱他确实厉害,政绩斐然,恨他自己不跟自己一条心。
你一个勋爵人户,干嘛一直心系百姓。
可这么久了,纪炀的为人,谁还不清楚。
跟他甚至多说无益。
纪炀看看四周,笑道:“那良种分发的事,便私下再议了,但时间也紧张,想赶在六月前种下,也就一个月。减去路上需要时间,估计只有十日时间。”
十天,给你们一个机会,赶紧把自己家那些欺压百姓,隐瞒田产的事给处理了。
不管是把田地低价卖给任地百姓,还是如何如何,他都不管。
等专门成立的良种司到下面的时候,一旦发现玩花的,纪炀的手腕,众所周知。
下朝之后不少人开始研究良种司的名单。
原本以为就是个控制种子价格,种子买卖的部门,等看到上届科考的状元都在里面时,甚至还有林家的林启牵头。
这已经没什么好说了。
你们叫良种司,还是监察司。
大家心里清楚。
还有整顿各地农务司的事,也传遍朝廷。
偏偏整顿这事,是在良种收获的前一天定下。
各方面都已经同意,皇上也按了印章,谁都不能更改。
他们承平国朝堂办事效率什么时候这么高了。
不管朝堂的局势如何复杂,地下百姓听到良种的消息,只会欢欣雀跃。
增产减税。
这简直跟做梦一般。
这种消息总是传得格外快。
等各地的大户们开始自查自家田地问题,开始将隐产走明路,或者直接卖出,更要解决跟当地百姓田产纠纷,即使多赔银子也不让自己有田地官司时。
当地百姓更疑惑了。
不少人都掐自己一把。
这家怎么好心便宜卖土地了?
这家要低价买他田地,这会又赶紧送了回来,并给了封口费?
他们是疯了吗。
怎么最近所有好事都落到他们普通人头上了。
可哪有人不会欢欢喜喜拿回自己的土地,更有官员趁机处理之前碍于世族势力的纠纷。
一时间,朝野上下似乎变了天地。
对百姓们来纵然只有薄田几亩,但加上减税,加上良种。
这日子就不愁吃喝。
他们聪明,勤奋,踏实,肯干。
日子肯定过得好!
一批批良种从汴京运出。
每到一处,当地百姓皆是夹道相迎。
今年的稻谷,绝对会丰收的!
随着良种到来的消息,还有汴京的几份报纸。
上面还说了,当今皇上都在花园里种田地呢。
皇上妃子都在宫殿里养蚕呢。
上位者都如此勤奋,他们怎么能靠着良种歇懒!
种田!马上种田!
第145章
“听说了吗, 城外不仅每亩稻子增长近百斤,连麦子也在增长。”
“这可是大好事啊。”
“对啊, 新皇登基后,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我们承平国的幸事!”
“听说都在劝农,连荒地都开耕不少。”
“当然, 谁让种田者如今备受敬仰,若能种出高产粮,更会得皇上跟纪大人夸赞。”
“汴京外面各地, 都在传皇上跟妃子在皇宫种田养桑的事,真好啊。”
“不过他们怎么知道的, 难道是各处报纸说的?”
自然是各处报纸说的。
还是经过纪炀的手, 各地京都趣闻分报说的。
京都趣闻总部在汴京, 报纸也办了许多年, 各处的分报在去年陆陆续续设立。
总负责人肯定是晁盛辉。
有他们两个人在, 给皇上传播些威名,自然很合适。
不过在他们口中, 只有皇上的事, 于妃养桑则是汴京文报所说, 完全是蹭着皇上的消息搞宣发。
晁盛辉还问过:“这样, 只怕金家会不满。”
毕竟皇后都没说什么,反而于妃一派在出风头。
纪炀懒得管:“只要不危及朝廷,随他们去。”
“再说, 有人就有斗,迟早的事。”
金家不是已经揽差事了, 他们也是最先清查自家的世家。
金家本就还算干净, 这次主动出来, 更是证明自己的干净,让皇上信赖他们。
这怎么不是打擂台呢。
还是那句话,不危及朝廷跟百姓,纪炀可不管那么多。
巧的是,这些人都知道他的底线,基本都在那一亩三分地里斗。
只是不知于妃身为太后娘家一派的人,太后对此事知不知情。
--
如果全都买通,纪炀这学士也不做了,马上去你那地方当知县。
最后一句。
发给谁,还要商议。
看着当初各地指挥使的情况。
自然是谁听话,发给谁。
这还用说。
这次良种分发,官田,普通百姓拥有的民田,肯定最为优先。
特别是普通百姓,纪炀一直对他们颇多照顾。
他这两句简简单单,又复杂无比的话。
再次直冲世家。
或者说,再次直冲拥有隐田的大户。
他要为天下百姓查清到底谁没交田税,到底谁把他们要交的田税,摊给了最普通最吃苦的百姓。
满朝文武这才明白。
上次着手改革国子监,不过是他吹响的号角。
如今这手用良种换清查田地,这才是利刃。
而如今皇位上坐着的皇帝,甚至是他的忠实拥护者。
文学士手心冒汗,金学士更是思索他家下面有没有龌龊账,若有,那有多少。
或者说,不要他这良种了?
一亩地增加一百斤左右的良种,你不要?
一年两熟的种子,你看不上?
再说,纪炀那皇庄里,还在源源不断送出更多良种。
你这次不要,以后呢。
如果人家都急着种良种,你推三阻四,岂不是更入纪炀的眼。
他在灌江府做的那些事,谁不知道。
让多少乡绅世家去修城墙修道路。
他在灌江府敢这么做,难道不敢在汴京如此?
他纪炀,会没这个胆子?
只能说,纪炀那两句话一出,整个朝堂沉默不止一瞬。
方才还热热闹闹要良种,现在恨不得自己没出现。
不少人对纪炀,简直既爱又恨。
爱他确实厉害,政绩斐然,恨他自己不跟自己一条心。
你一个勋爵人户,干嘛一直心系百姓。
可这么久了,纪炀的为人,谁还不清楚。
跟他甚至多说无益。
纪炀看看四周,笑道:“那良种分发的事,便私下再议了,但时间也紧张,想赶在六月前种下,也就一个月。减去路上需要时间,估计只有十日时间。”
十天,给你们一个机会,赶紧把自己家那些欺压百姓,隐瞒田产的事给处理了。
不管是把田地低价卖给任地百姓,还是如何如何,他都不管。
等专门成立的良种司到下面的时候,一旦发现玩花的,纪炀的手腕,众所周知。
下朝之后不少人开始研究良种司的名单。
原本以为就是个控制种子价格,种子买卖的部门,等看到上届科考的状元都在里面时,甚至还有林家的林启牵头。
这已经没什么好说了。
你们叫良种司,还是监察司。
大家心里清楚。
还有整顿各地农务司的事,也传遍朝廷。
偏偏整顿这事,是在良种收获的前一天定下。
各方面都已经同意,皇上也按了印章,谁都不能更改。
他们承平国朝堂办事效率什么时候这么高了。
不管朝堂的局势如何复杂,地下百姓听到良种的消息,只会欢欣雀跃。
增产减税。
这简直跟做梦一般。
这种消息总是传得格外快。
等各地的大户们开始自查自家田地问题,开始将隐产走明路,或者直接卖出,更要解决跟当地百姓田产纠纷,即使多赔银子也不让自己有田地官司时。
当地百姓更疑惑了。
不少人都掐自己一把。
这家怎么好心便宜卖土地了?
这家要低价买他田地,这会又赶紧送了回来,并给了封口费?
他们是疯了吗。
怎么最近所有好事都落到他们普通人头上了。
可哪有人不会欢欢喜喜拿回自己的土地,更有官员趁机处理之前碍于世族势力的纠纷。
一时间,朝野上下似乎变了天地。
对百姓们来纵然只有薄田几亩,但加上减税,加上良种。
这日子就不愁吃喝。
他们聪明,勤奋,踏实,肯干。
日子肯定过得好!
一批批良种从汴京运出。
每到一处,当地百姓皆是夹道相迎。
今年的稻谷,绝对会丰收的!
随着良种到来的消息,还有汴京的几份报纸。
上面还说了,当今皇上都在花园里种田地呢。
皇上妃子都在宫殿里养蚕呢。
上位者都如此勤奋,他们怎么能靠着良种歇懒!
种田!马上种田!
第145章
“听说了吗, 城外不仅每亩稻子增长近百斤,连麦子也在增长。”
“这可是大好事啊。”
“对啊, 新皇登基后,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我们承平国的幸事!”
“听说都在劝农,连荒地都开耕不少。”
“当然, 谁让种田者如今备受敬仰,若能种出高产粮,更会得皇上跟纪大人夸赞。”
“汴京外面各地, 都在传皇上跟妃子在皇宫种田养桑的事,真好啊。”
“不过他们怎么知道的, 难道是各处报纸说的?”
自然是各处报纸说的。
还是经过纪炀的手, 各地京都趣闻分报说的。
京都趣闻总部在汴京, 报纸也办了许多年, 各处的分报在去年陆陆续续设立。
总负责人肯定是晁盛辉。
有他们两个人在, 给皇上传播些威名,自然很合适。
不过在他们口中, 只有皇上的事, 于妃养桑则是汴京文报所说, 完全是蹭着皇上的消息搞宣发。
晁盛辉还问过:“这样, 只怕金家会不满。”
毕竟皇后都没说什么,反而于妃一派在出风头。
纪炀懒得管:“只要不危及朝廷,随他们去。”
“再说, 有人就有斗,迟早的事。”
金家不是已经揽差事了, 他们也是最先清查自家的世家。
金家本就还算干净, 这次主动出来, 更是证明自己的干净,让皇上信赖他们。
这怎么不是打擂台呢。
还是那句话,不危及朝廷跟百姓,纪炀可不管那么多。
巧的是,这些人都知道他的底线,基本都在那一亩三分地里斗。
只是不知于妃身为太后娘家一派的人,太后对此事知不知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