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贾诩想了想,还是给刘玥泼了盆冷水:“益州天险,易守难攻,即使刘焉如今患病,也难以强攻,如果损伤太重,恐他人乘虚而入。”
刘玥摇摇头,对贾诩说道:“我倒是听说过一句话,一个帝国被摧毁尚能重建,从内部被瓦解,它就会永远消亡。”
贾诩有些惊喜,看来这位明公确实聪慧过人,知道要夺取益州决不能贸然出兵强攻,只能从内部下手,虽然是阴谋诡计,但他素来觉得计谋有用就好。
“既然如此,某有一计,可让益州自顾不暇,只是此计,需待刘焉死后。”贾诩说道。
刘玥朗声笑起来,“文和去谋划就是,刘焉……我倒看他还能活多久?”
#
兴平元年(194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远在北方,就是陶谦终于撑不住死了,临死前让刘备领了徐州牧。徐州是北方的要地,恐怕其他诸侯心里都别有打算。
第二件是刘焉终于病死了,他本来还能再拖一阵子的,偏偏他那几个儿子都在京城,结果他们想要密谋杀了李傕,反而被李傕杀了,只有刘璋在庞曦帮助下逃了回来。
“明公,此事可成。”贾诩对刘玥说道。
刘玥早知道贾诩折腾了大半年,自己无条件地支持,并且也不过问,他要什么给什么。这刘焉终于死了,文和总该给她个解释。
在贾诩看来,刘焉这个人不成大事,他当年在天下大乱前就领了益州牧,所以不像刘表单身赴任,只能借助当地士族的支持,他当时是带了自己人去的。
这样一来就有个问题,就是刘焉和他的人都是外来者,而益州当地世族却得不到重要,两者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眼看势如水火,要不是刘焉还能压着,早就闹起来了。
刘焉这一死,下面的人肯定各怀鬼胎,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谁来继任益州牧?
当时刘焉当益州牧时将三个儿子留在京城,身边只带了刘瑁,要是那三个儿子都死了也就算了,偏偏还留了一个刘璋。这就有意思了,因为刘璋想要打败刘瑁继任,他根本没人支持啊?这时候只能求助于益州当地势力,互相勾结利用。
于是刚到益州的刘璋为了坐稳继承人的位置,身后站着益州当地世族,而一直跟着刘焉的刘瑁身边则都是父亲的旧部,加上贾诩暗中的各种挑拨,可不是自己内部都要打起来了?
刘玥闻言问道:“庞曦竟是你安排的人?”
“庞曦是刘焉世交,两者结秦晋之好,所以刘璋对他信任有加,只可惜……”贾诩摇头道,“长安如今还是李傕、郭汜的,而又有谁能比某更了解此二人?”
何况,他在长安也确实留了几个钉子。
稍加挑拨,刘焉那几个傻儿子就上了钩,再恩威并施收服庞曦,让后者带着刘璋逃出京城,这才有了益州如今的内乱。
“探子来报,沈弥、娄发、甘宁等人起事反叛,蜀中大乱。此是千古良机,明公万万不可失去。说服刘荆州写信给刘璋,明公您亲自带兵入蜀,借机夺取益州。”贾诩行礼道。
刘玥眯了眯眼睛,对贾诩道:“文和放心,要是如此都拿不下益州,我之后还有什么脸再见你。”
没看到这等千古良机,连她爹都忍不住了吗?要知道沈弥、娄发、甘宁等人,可不是她和文和策反的。
14.安民之心
刘表确实动心了,所以当刘玥请战的时候,他沉吟着没说话,似乎有些为难。刘玥跪在前面,下意识偏头去看蒯越,后者在袖子里稍稍露出半只手,摇了摇,让她稍安勿躁。
如今刘表手下大将中,蔡瑁主管水师,黄祖镇守江夏,文聘守着荆北以戒备北方诸侯,而且以刘璋的神经紧张,怕是不能派遣大将大军直接开进去,一方面让刘璋见疑,另一方面也会刺激到当地世族。
庞曦暗中投降的事情,贾诩不让刘玥说出去,所以刘表才左右犹豫。他女儿才十五岁,就要率领几万大军,也不能服众啊。
“我与刘璋写信,他请我们入蜀相助,以荆州三万大军平定内乱,只是谁来带兵?婵娟年幼,黄、文、蔡几位将军身兼要职,脱不得身……”刘表无奈叹气。
“阿翁,女儿倒想举荐一人。”刘玥坦荡道。
“哦,谁人?”刘表挑眉。
“南阳黄汉升,如今正领中郎将一职,随表哥驻军长沙,素有威名,骁勇善战。”刘玥说的这位全名叫黄忠,确实是个打仗好手,却因为出身而一直不被刘表重用。
“黄汉升是员虎将,可惜郁郁不得志,无有作为。此人英勇无双,忠义两全,明公若是给他一次机会,他必衔草来报。”这是贾诩给她献的策,“明公与他同去益州,沿路上多加用心,将他收入帐下,便能多一员忠心猛将。”
虽然刘玥不认识黄忠是谁,但既然贾诩这么说,她也愿意试试。反正到时候他们一起入蜀,黄忠是个什么样的人,她自己亲眼去看就是。
“这……”刘表果然迟疑。
“原是刘璋请我们去的,想来和孙坚那时不同。”刘玥意有所指。
“罢了,便封黄忠为裨将军,领兵两万入蜀,婵娟领兵一万相随。”刘表摆摆手,表示这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接下来就和众人敲定粮草兵甲之事。
至于入蜀时带谁在身边,如果主公没有指派,都是领兵的将军们自己决定带几个幕僚。刘表让刘玥去自然不放心,想了想,还是让蒯越领了军师一职跟去。
刘玥摇摇头,对贾诩说道:“我倒是听说过一句话,一个帝国被摧毁尚能重建,从内部被瓦解,它就会永远消亡。”
贾诩有些惊喜,看来这位明公确实聪慧过人,知道要夺取益州决不能贸然出兵强攻,只能从内部下手,虽然是阴谋诡计,但他素来觉得计谋有用就好。
“既然如此,某有一计,可让益州自顾不暇,只是此计,需待刘焉死后。”贾诩说道。
刘玥朗声笑起来,“文和去谋划就是,刘焉……我倒看他还能活多久?”
#
兴平元年(194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远在北方,就是陶谦终于撑不住死了,临死前让刘备领了徐州牧。徐州是北方的要地,恐怕其他诸侯心里都别有打算。
第二件是刘焉终于病死了,他本来还能再拖一阵子的,偏偏他那几个儿子都在京城,结果他们想要密谋杀了李傕,反而被李傕杀了,只有刘璋在庞曦帮助下逃了回来。
“明公,此事可成。”贾诩对刘玥说道。
刘玥早知道贾诩折腾了大半年,自己无条件地支持,并且也不过问,他要什么给什么。这刘焉终于死了,文和总该给她个解释。
在贾诩看来,刘焉这个人不成大事,他当年在天下大乱前就领了益州牧,所以不像刘表单身赴任,只能借助当地士族的支持,他当时是带了自己人去的。
这样一来就有个问题,就是刘焉和他的人都是外来者,而益州当地世族却得不到重要,两者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眼看势如水火,要不是刘焉还能压着,早就闹起来了。
刘焉这一死,下面的人肯定各怀鬼胎,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谁来继任益州牧?
当时刘焉当益州牧时将三个儿子留在京城,身边只带了刘瑁,要是那三个儿子都死了也就算了,偏偏还留了一个刘璋。这就有意思了,因为刘璋想要打败刘瑁继任,他根本没人支持啊?这时候只能求助于益州当地势力,互相勾结利用。
于是刚到益州的刘璋为了坐稳继承人的位置,身后站着益州当地世族,而一直跟着刘焉的刘瑁身边则都是父亲的旧部,加上贾诩暗中的各种挑拨,可不是自己内部都要打起来了?
刘玥闻言问道:“庞曦竟是你安排的人?”
“庞曦是刘焉世交,两者结秦晋之好,所以刘璋对他信任有加,只可惜……”贾诩摇头道,“长安如今还是李傕、郭汜的,而又有谁能比某更了解此二人?”
何况,他在长安也确实留了几个钉子。
稍加挑拨,刘焉那几个傻儿子就上了钩,再恩威并施收服庞曦,让后者带着刘璋逃出京城,这才有了益州如今的内乱。
“探子来报,沈弥、娄发、甘宁等人起事反叛,蜀中大乱。此是千古良机,明公万万不可失去。说服刘荆州写信给刘璋,明公您亲自带兵入蜀,借机夺取益州。”贾诩行礼道。
刘玥眯了眯眼睛,对贾诩道:“文和放心,要是如此都拿不下益州,我之后还有什么脸再见你。”
没看到这等千古良机,连她爹都忍不住了吗?要知道沈弥、娄发、甘宁等人,可不是她和文和策反的。
14.安民之心
刘表确实动心了,所以当刘玥请战的时候,他沉吟着没说话,似乎有些为难。刘玥跪在前面,下意识偏头去看蒯越,后者在袖子里稍稍露出半只手,摇了摇,让她稍安勿躁。
如今刘表手下大将中,蔡瑁主管水师,黄祖镇守江夏,文聘守着荆北以戒备北方诸侯,而且以刘璋的神经紧张,怕是不能派遣大将大军直接开进去,一方面让刘璋见疑,另一方面也会刺激到当地世族。
庞曦暗中投降的事情,贾诩不让刘玥说出去,所以刘表才左右犹豫。他女儿才十五岁,就要率领几万大军,也不能服众啊。
“我与刘璋写信,他请我们入蜀相助,以荆州三万大军平定内乱,只是谁来带兵?婵娟年幼,黄、文、蔡几位将军身兼要职,脱不得身……”刘表无奈叹气。
“阿翁,女儿倒想举荐一人。”刘玥坦荡道。
“哦,谁人?”刘表挑眉。
“南阳黄汉升,如今正领中郎将一职,随表哥驻军长沙,素有威名,骁勇善战。”刘玥说的这位全名叫黄忠,确实是个打仗好手,却因为出身而一直不被刘表重用。
“黄汉升是员虎将,可惜郁郁不得志,无有作为。此人英勇无双,忠义两全,明公若是给他一次机会,他必衔草来报。”这是贾诩给她献的策,“明公与他同去益州,沿路上多加用心,将他收入帐下,便能多一员忠心猛将。”
虽然刘玥不认识黄忠是谁,但既然贾诩这么说,她也愿意试试。反正到时候他们一起入蜀,黄忠是个什么样的人,她自己亲眼去看就是。
“这……”刘表果然迟疑。
“原是刘璋请我们去的,想来和孙坚那时不同。”刘玥意有所指。
“罢了,便封黄忠为裨将军,领兵两万入蜀,婵娟领兵一万相随。”刘表摆摆手,表示这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接下来就和众人敲定粮草兵甲之事。
至于入蜀时带谁在身边,如果主公没有指派,都是领兵的将军们自己决定带几个幕僚。刘表让刘玥去自然不放心,想了想,还是让蒯越领了军师一职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