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蔡京眼神中出现既迷茫又求助的神色时,明远觉得火候到了,才缓缓点头,道:“是的,元长兄。我们可以今日先举债,用木兰陂未来换回的收入来还钱。”
    “我们可以发行一道‘建设债券’。”
    “建设债券?”
    蔡京望着明远,只木楞了两秒,他的眼神忽然变得清明,随即透露出狂喜——
    “远之的意思是,我现在先向乡里举债,并承诺他们,等到木兰陂修好,就用换来良田的收成偿还债务。这些钱先借到手,就可以用来修筑木兰陂……”
    “他们当然会有迟疑……对了,我还应该承诺他们利钱,待到偿还的时候,连本带利一起偿还……对,这利钱完全可以按‘青苗贷’的利息来算。”
    明远在心里喟叹:这真是个聪明人啊。
    在现代人司空见惯的债券,在一千年前的历史上还不见踪影。
    但是蔡京只凭明远的口头形容,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全部原理。
    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偏偏要一味追求名利?
    “可是……”
    蔡京随即又皱起眉头。
    “按照京现在的估算,这木兰陂能够荡涤土地中的盐卤,使其成为万顷良田,起码要十年之功。如果现在就和乡亲们说举债,十年才还,是不是……”
    明远扁了扁嘴,说:“元长兄可以先发三年一期的债券,三年到期之时,把这一批先连本带利都还上。到时候乡亲们见到这‘债券’发行方果真履约了,一定会对第二期、第三期踊跃购买……”
    “对,把旧的换上,再借一批新的。”
    蔡京双手一拍,兴奋地大声说道。
    明远:这“还旧借新”你玩得挺溜啊!
    他恰如其时地表态:“到时候如果元长兄需要周转,我肯定可以帮你。”
    明远估计他那时金银钞引铺的业务规模足够大了,注入的资本金也不会太令人惊讶,到时候就可以做短期资金融通和拆借业务了。帮蔡京周转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蔡京闻言更喜,他这时已经将计划全盘想通,自己在脑中过了几遍,就觉得一定能成,绝对没问题。
    但是蔡京一抬头,便见到明远云淡风轻地坐在自己对面,仿佛这个价值70万贯的“主意”,对他来说就如吃饭喝水一般简单,毫无困难。
    于是蔡京放低了身段,凑近明远,压低声音,小声问明远:“远之,你有没有……毫无本钱,将来也不打算还钱,照样能够筹到款项的方法?”
    明远顿时不客气地白了蔡京一眼。
    这样的问题,能难得倒他明远吗?
    “当然有啦!”
    “你可以发动大家一起来‘关扑’啊!”
    蔡京倏地变色。
    “你——”
    他看起来很像是要起身打人的样子。
    明远却不屑地撇撇嘴:“你想想看,那些‘关扑’的小贩都是能养家糊口过日子的,这是为什么?当然是因为这买卖根本就不会亏钱啊!”
    说着,明远去将戴朋兴常用的那面黑板取来,伸手拈了一枚粉笔,在黑板上随手写下:“我们假设1贯钱可以买一张彩票,有500人买了这种彩票。”
    “在这500人中,有1人能中100贯的大奖,2人能中50贯的次奖,5人能中20贯的三等奖,办这关扑的人最后能赚多少钱?”
    蔡京想都没想,就回答:“200贯!”
    至此他已经完全明白明远的意思了。
    只是“关扑”如今为官府所禁止,如果真要用这种方法来筹款,不能用“关扑”的名字——嗯,明远所说的“彩票”这个名字,听起来很不错,很有好口彩。
    明远却不咸不淡地又补了一句:“当然不能直说是‘关扑’,必须要接一个好听的名头——嗯,元长兄可以叫它做‘建设彩票’,或者干脆就叫‘木兰陂彩票’。”
    “面额要做得小些,这样参与的人可以更多。”
    “奖金总额不一定很大,但是头奖一定要诱人,兑奖一定要及时,才能吸引更多人来购买。”
    “另外,一定要想办法给买这彩票冠上一个好名声,比如,造福乡里之类。这样,买这彩票的人就算是没中奖,也可以得个好名声,心里自我安慰一下……”
    明远一面说,蔡京一面听得出神,几次张嘴,想要说什么,最后都没能说出口。
    最终蔡京慢慢地坐回去,背靠着交椅的椅背,定定地望着明远,眼神越来越亮。
    那是欣赏的眼神,是崇敬的眼神,是想要合作的眼神。
    偏偏明远最怕蔡京这样的眼神,心里打了个突,话都有点说不流利了。
    这时史尚忽然来了:“明郎君,王大衙内的信使到了,在凤凰山等您。”
    明远:王大衙内的信使?
    还有哪个王大衙内,史尚口中的,自然是宰相之子王雱。
    他的“邮政”业务都这么发达了,王雱有什么事,只要写一封信就行了,哪里需要信使?
    但是蔡京可不会怎么想。
    只见蔡京的脸色立即变得恭敬,很认真地道:“远之尽管自便。京尚有为木兰陂选址一事想要向远之请教,但此事不急,京不介意再等等。”
    这一刻明远明白了史尚的用意。
    ——史尚是来“搭救”他的。
    第215章 千万贯
    史尚以王雱为幌子, 让蔡京误以为明远与王安石父子的关系依旧密切。
    蔡京的态度立即转变为十二分的恭敬,并从海事茶馆中向明远告辞。
    明远内心:我与元泽的关系也确实挺紧密的。
    他转头看看史尚,夸赞道:“你啊你, 要我怎样夸你才好!”
    史尚笑笑, 低下头去,小声说:“只可惜,小人不日又要启程了, 无法在杭州与郎君久聚……”
    史尚自从那次海上遇险之后, 就一直待在杭州,明远也不想让他再次赴海疆。
    然而南方眼看又到了种植甘蔗与制糖的季节了,涠洲那边虽有邓宏才,但有史尚在,才能够做到将糖厂的势力逐渐扩张至整个广南两路。
    另外, 明家名下的金银钞引铺在南方设点越来越多,因为涉及大量金钱,除了定期审阅报表之外, 也是需要有人南下亲眼察看的。
    因此明远纵然不舍,也只能任由史尚前往。
    “以后千万莫要再用‘小人’这等称呼了, 明明我年纪比你小。”
    明远笑着纠正他这位“首席代表”的称呼。
    “以后你也取一个表字,然后叫我远之吧。”
    “是——”
    史尚笑嘻嘻地应了。
    在那之后, 一直到史尚南下离开杭州, 都从未改用表字称呼明远, 而是一直称呼“明郎君”。
    明远挠头,不明白是为什么。
    在那之后,蔡京又来拜访明远一次, 这次却是来请教科学技术问题——他来问的是木兰陂的选址问题。
    明远则将当初送给沈括的那枚用整幅平板玻璃制作的“巨型水文地理观察箱”展示给蔡京看。
    他建议蔡京寻人将木兰溪一带的山川地理和水文情况进行准确测量, 并在这只完全透明的玻璃箱里按照比例搭建立体模型。
    随后再往箱中注水, 以模拟木兰溪上游洪水的情况。
    “元长兄可以使人用染色的水流代表上游来水,便可以看出下游堤坝在哪里受力最小……”
    “另外,元长兄,这是沈括沈存中所著的《地理制图学》小册子,里面有介绍如何测量距离,如何按比例缩放,制作立体舆图。我也特为准备了一本送给你。”
    “小弟不是神仙,无法在未经勘测时就告诉元长兄木兰陂应修在哪里。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唯有亲自准确测量,才能判断木兰陂这样的千秋大业应当选址选在何处。”
    “这两件是我为元长兄准备的,沈括那里,小弟也有几分交情。若是元长兄乡里有什么问题,或者不能确定之处,不妨去信询问。小弟可以代为向沈存中事先打好招呼……”
    明远想得如此周到,蔡京就是再不满足也不可得,此刻当然是拱手相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蔡京喃喃地念着此句,不由赞道:“远之,你又进益了。”
    明远心里暗叫一声糟糕,他这又是把还未出生的陆游作品给顺嘴说出来了。
    至此,木兰陂的修建,明远给出了“选址”与“筹款”两个方面的解决方案,可谓是尽心尽力。蔡京也心知肚明。
    不过,蔡京那里,并没有像明远早先想象的那样大规模发行“彩票”。
    “彩票”的本质是“关扑”,受政府管制,虽然能以“支援乡里修陂”的名义短暂发行一小笔,但终究是犯忌讳。蔡京本身是官员,为了自己的官声着想,这种方法更加不敢多用。
    因此,明远听说蔡氏兄弟只是用这种方法筹集了五万贯,作为启动资金,支持修建木兰陂的前期丈量与选址工作。
    之后蔡氏兄弟便打算发行“建设债券”,第一期30万贯,三年为期,利率与青苗贷的利率相等。
    不久,王雱就给明远来信,说蔡京通过蔡卞向王安石建议,各地修筑道路和修建农田水利工程,可以考虑用发行“债券”的方式筹款。
    “远之,这难道不是你曾向愚兄建议过的法子么?如今元长竟也想到了……”
    明远看着王雱的信,忍不住冷笑:呵呵,呵呵……
    这个蔡京,真是……狗,改不了……那啥啊。
    *
    熙河路,七月大约是这里天气最为宜人的时候,天气清朗而干燥,空中形状各异的白云仿佛一座座城堡与寨子,在广阔的大地上投下一片片或大或小的阴影。
    “王经略,再过十余里,翻过那道小岭,渭源堡就在眼前了!”
    种建中与王韶并辔而行,身后还跟着王家的二衙内王厚。他们几人脚程都快,几天的功夫,已经从武胜堡赶回渭源。
    熙宁五年对于西军熙河路来说真是个好年景。
    熙宁四年他们以渭源堡为起始,连克羌人一连串寨堡,并有一次大败羌人、吐蕃人与党项人的胜迹。
    今年王韶再度领兵出征,以种建中与折可适为将,左右路分兵,一举拿下了被吐蕃人所占的武胜堡,并且该堡为城,将武胜升格为镇洮军。
    等到将武胜的城防工事初见成效之后,王韶便派折可适留在武胜驻守,他则与种建中回师。

章节目录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安静的九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静的九乔并收藏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