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再醮记 作者:华飞白
因王玫昨天也并没有看过那幅画,于是便走到了祖孙三人身边,好奇地看了看。
便见那画轴上绘着一方颇为眼熟的湖泊。湖泊波纹荡漾,周围柳枝如烟、繁花似锦,浓浓的春意仿佛便从那清浅而柔和的笔触中流淌了出来。若说潼关图中凝聚着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险绝,那这幅图里便只有纯粹的生命气息。淡淡的赭石色与水墨融汇在一起,浓妆淡抹毫不冲突,反倒异常调和。与纯粹的水墨图相较,它便像带着融融的暖意;与色泽浓厚的春景图相较,又似是更加清爽舒适。
“这是,曲江?”王玫终于认了出来,“曲江春日图?”在画轴的一侧,写着几个笔锋锐劲的小字,确实是“曲江春日”。
“阿爷,崔叔父送曲江春日图,莫非便是取了进士宴的寓意?”王昉问道。
“正是如此。”王珂回道。新进士素来便有在曲江芙蓉园举行宴饮的传统,既共同庆祝登科,又有同年交好之意。崔子竟选择送曲江春日图,自然是再好不过的兆头。而这份赠礼愈是适合他,他便愈是觉得不对劲。今日必须问清楚赵九,那天九娘拒绝钟十四郎出了大兴善寺之后,到底去了哪些地方,又见了哪些人。莫非,出家为女冠的主意,就是崔子竟给她出的?
越是想,王珂越觉得手中这幅画有些烫手。于是,他也顾不得王奇与王昉大睁的双目,将画轴卷了起来,再度放入紫檀木盒中:“阿爷不是说过么?崔子竟的画挂在我书房中,反倒是妨碍我读书。不如便收起来罢。”
王奇立即反应过来:“那便照旧挂在我书房里便是!”
“阿爷怎能忍心夺人所好?这可是崔子竟送给我的画,寓意又好。”王珂淡淡地拒绝了,“阿爷每日光是看那幅潼关图便已经是如痴如醉了,这曲江春日图便算了罢,免得连睡觉都顾不得了。”
王奇顿时无言以对。
王昉咳嗽了一声,突显自己的存在感:“阿爷……”
王珂瞥了他一眼:“你便罢了。若真挂在你书房里,便真要妨碍你读书了。”
王家大郎听了,脸色霎时便黯然了不少。
王玫眼看着再一次出现了你争我夺的场景,禁不住笑出了声。看来,就算是阿爷阿兄一人一幅画,也不能满足他们。何况还有个王昉在呢!
而就在此时,崔简忽然奔了过来,拉住王昉的袖子,认真地道:“王家阿兄莫急,我替你向阿爷要一幅画便是!不就是一幅画么,阿爷书房里都挂满了呢!”
“这……不太合适罢。”王昉顿时纠结了起来,拒绝得格外艰难。
“很合适。”崔简笑着回道,“他是我阿爷。我想送你礼物,自然该他准备才对嘛。”
“……”敢情崔子竟的画,得来竟如此容易么?王家祖孙三人,再一次深深地震惊了。
☆、第五十四章 嫁妆经营
虽说王家祖孙三人皆十分喜爱崔子竟的画,但毕竟凡事都不可过度。若说“一而再”是惊喜,“再而三”便显得有些贪婪了。王家人与崔渊尚无什么交情,往来之间自然不可能如此随意。于是,作为祖父的王奇便替孙子婉拒了崔简的好意:“崔小六郎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不过,如此重礼,大郎实在受不得。”
他明明是真心实意想送给王家阿兄,为什么他们不答应呢?崔简眨了眨眼,有些疑惑地回首看向王玫,等着她的解释。而他这般自然而然便依赖王玫的态度,令王珂挑了挑眉,也不动声色地观察起了自家妹妹的反应。
王玫蹲下身,看着崔简的眼睛,轻声道:“阿实,我知道,你见大郎有些失落,便想送他礼物让他高兴起来。”见崔简点了点头,表示确实如此,她才继续道:“不过,画毕竟是你阿爷所作,是你阿爷之物。不经他的允许,你便随意许诺送给其他人,与不问自取又有什么区别?”
崔简垂首想了想,双颊微微一红,低声道:“是我错了。应该先问过阿爷再送礼物。”
王玫揉了揉他的脸,笑道:“你阿爷的画,是他辛辛苦苦绘出来的,价值也很珍贵。随意拿出来送人,便是对他的不尊重,知道么?”
“嗯,知道了。那……”
“其实,若是你将自己做的草编动物送给大郎,他也会很高兴。”
崔简眼睛又亮了起来,用力地点了点头:“我待会儿就去采草叶,做草编蚱蜢送给王家阿兄。”
王玫满意地颔首,牵着他回到王旼与崔韧身边,轻声问:“昨夜睡得可好?你们之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看起来,二郎已经同你们俩成了朋友……”
一大一小喁喁细语,一个无比耐心温柔,一个满脸孺慕依赖。看得王珂、李氏、崔氏皆是神色微微一动。这样看过去,他们竟比寻常的母子还更亲热一些。若说昨日他们还只是觉得两人颇有缘分,今天看来,便委实是太过亲近了些,“缘分”显然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了。当然,瞧见两人的互动之后,当兄长、阿娘、阿嫂的,因此而生出的念头也完全不同。
许是因王玫陪着三个小家伙玩了一阵的缘故,朝食的时候他们都主动地围在了她的食案边。侍婢们便换了张大食案,摆满了四人份例的朝食。三人有模有样地喝完了鹅肉糜粥,吃了蜂蜜枣泥蒸饼,又饮下一碗羊乳,便都已经饱了。
接着,王旼与崔韧不约而同地都望向了崔简,眼睛睁得圆溜溜的。崔简露出一付“欣慰”的模样,在他们俩头上揉了揉:“很不错。”两个小的立即嘿嘿地笑起来,手牵着手又冲到王昉面前,同样得了赞扬。他们俩更是高兴极了,跑到每一张食案前求了称赞后,这才心满意足地跟着崔简出去顽耍了。
看着他们奔出去之后,王玫才收回目光,依旧是眉眼弯弯,继续用完了朝食。
当侍婢们撤下食案后,王奇便在朝鼓声中赶去了官衙,王珂与王昉继续回外院。晗娘与昐娘也起身,打算去看弟弟们在玩些什么。李氏不放心,吩咐自己信重的贴身婢女琉娘跟着她们一同去,看顾小娘子与小郎君们。
王玫便道:“阿娘、阿嫂可有空闲?”她先前吩咐青娘将璃娘、王四喜叫来,便是想理一理自己那些嫁妆。她已经拿着那些田庄、店铺的账簿看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曾经问过大管事王荣寻常田庄每年的出息大概是多少,而东市西市那些经营不同类物品的店铺又能日进多少钱,心中便也隐隐约约有了些想法。不过,具体这些想法是否能实现,是否合理,她还需要更多经验丰富的建议。于是,她便想到了李氏与崔氏。
“本想商量中秋家宴之事,却也不急,还有好些天呢。”李氏道,“怎么?”
“儿想理一理嫁妆中的田庄、店铺和宅子,又想着自己没什么经验,便想让阿娘、阿嫂在旁边指点指点。”王玫答道。
崔氏看了她一眼,略有些犹豫:“我打理嫁妆也都是阿家教出来的,有阿家指点便足够了。”
王玫心里很清楚,她之所以拒绝便是心生避嫌之意。但她却觉得,自己嫁妆中的田庄、店铺、宅子也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她若是不再嫁,死后这些嫁妆便要留给家中的侄儿侄女们,崔氏心里有数岂不是更好些?“阿嫂莫要谦虚,多一个人指点,我也更受益些呢。”
李氏轻轻地拍了拍崔氏的手,也嗔道:“玫娘的嫁妆单子你也不是没见过,且看看她是不是有长进罢。玫娘,你将璃娘和王四喜叫来了?便让他们过来内堂就是。”
崔氏瞧着她们,微微笑道:“是儿一时着相了。”
不多时,青娘便引着璃娘、王四喜进来了。两人皆恭恭敬敬地跪下行礼,磕了好几个头,这才跪坐起来。璃娘虽然生得并不算十分美貌,但因在李氏身边服侍了十余年,举手投足间自有大家世婢的风度,比起那些小户人家的娘子来更从容许多。而王四喜也是大管事王荣亲手调教出来的子侄辈,长着一张方脸,眼里虽透着精明,目光却很清澈。王玫已经见过他不少回了,也觉得母亲李氏挑人的眼光非常不错,他确实是个可信赖之人。也正因他可信赖,她动自己的嫁妆时才需格外小心一些,以免令他生出她不信任他的误解。
“将你们夫妇二人叫来,便是想说说我的嫁妆之事。”王玫道,“前些日子我也与你提过,目前田庄与店铺的出息确实还不错,但也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同店铺与田庄的经营也各有优劣。我想提高田庄与店铺的出息,你可有什么想法?”
王四喜想了想,慎重地道:“九娘提过此事后,某也细细想过了。一则需从田庄管事、店铺掌柜入手。他们更尽心一些,田庄与店铺自然便能经营得更好。二则出息低一些的店铺可更换成其他的买卖。某最近也去西市、东市走了几遭。那些个看起来日进斗金的店铺,卖的皆是些珍奇之物,如越州绫、玉石珍珠、宣城紫毫笔、益州纸、香药之类。那些胡人从西域商道上带回的上等葡萄酒、胡椒、骏马,价钱也都奇高无比。只是,这些珍奇之物,却很难寻得进货来源……”
王玫有些意外他居然亲自去做了一番市场调查,满意地笑道:“你做得不错。与其咱们在此处苦思冥想,倒不如四处走一走,瞧瞧其他人都靠着什么赚钱。我这些时日也询问了大管事,仔细想过了。店铺且先不提,如今田庄里都只种了麦、粟之类的粮食,一斗米一斗麦却也只得几钱而已。不如在那些有山坡的田庄里养些马匹与牛,或者干脆专门买个只有下等田与山坡的田庄,种了草养这些大牲畜。骏马虽难得,但普通马或者驽马却不难得。便是驽马,也价值四千余钱。普通马更是价值两三万钱。”
贞观盛世,民间得以休养生息,连续几年丰收,粮价却一降再降,最低的时候甚至一斗米只需要两钱。她的田庄大都是良田,亩产也不过两石即二十斗粮。十顷地的小田庄,即一千亩,得两万斗粮,顶多也只能换成十万钱。若是养上二十匹劣马,便能换得至少八万余钱了。或者养上一群犍牛也罢,犍牛与劣马价格几乎相似,但坐牛车的人可比坐马车、骑马的人多了几十倍。
“雍州、同州、华州那些大田庄毕竟离得远,暂时不必动,京畿附近的三个小田庄便可先养起来。你去选些曾经在家里照料过马匹的仆从,专门负责此事。先别养得太多,十来匹马、二十来头牛,仔细照料着,每日都刷洗、打扫得干干净净,免得顾不过来反倒容易出事。”且不说牲畜若照顾不得法便很可能生病,如果生了瘟病更会到处传染,所以不能养得太多。便是养殖规模太大了,按照供需平衡的市场规律,也会影响价格,岂不是得不偿失?
王四喜双目一动,背脊挺得笔直:“九娘说得极是!某这便去找些会照顾牲畜的人,赶紧试一试!京郊的田庄毕竟小,大田庄里山林也大些,放养马也更容易。横竖那些山林除了野物之外,没什么出息,往后便在大田庄里多养些马匹就是。某再到京畿附近看看,买些山地劣田。”
“京畿附近建满了庄园别宅,地价都贵些,离得远一些再买也无妨。你只需记得,田庄内若是只种粮食便太浪费了便可。不如多蓄养些牲畜,或者挖开鱼塘种藕养鱼,或者种些樱桃、葡萄之类较为贵重的水果。待到收获之时,除了留些自家吃之外,便可都拿去卖了。用自己的店铺做生意较合适,长安城里五家店铺,到时候你瞧着哪个合适,就在应季的时候做些果品买卖。”
“我瞧着仆从之中有个手艺不错的老花匠,便让他专门去我那座升平坊的三进宅子里建花圃,侍弄些牡丹、芍药之类的罢。若是种得好了,这些名花或许一株也能值上万钱。”唐人赏花的风潮只会越来越盛行,在花会上胜出的那些品种名贵的花株可比珠宝首饰贵重多了。
“是,是。”王四喜皆一一记下来。
李氏与崔氏则相视一笑。
王玫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其实大都只是田庄之事。虽然她心里还有很多想法与念头,但事情必须一步一步来做,有些也不太适合现在就做。总得看看这些想法是否有成效之后,再观下一步。来自后世之人,心里总会涌动一些想做不同寻常之事的念头。但是,那些不同寻常之事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人接受的。即使是开放包容的大唐,也仍然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会到胡风大行其道、人皆尚富贵华美新奇的时候。
于是她便道:“关于田庄,眼下也就这么些了,且做上三五年看看罢。店铺买卖之事,我回头再想一想。”绣坊、绞缬铺、夹缬铺、成衣铺、首饰铺,都是来自后世、审美不同的她能做却并不好做的事。因她并未学过设计,不仅描画出来可能有些不伦不类,绣工、绞缬刻版工、夹缬工、金银匠人也都一时寻不起来。至于需要技术的玻璃、镜子之类的便算了罢,那些工序她就从来没有刻意去记过。
“是。某这就布置下去,改日再来报知九娘。”王四喜磕了几个头,便与璃娘退下去了。
王玫便笑着对李氏、崔氏道:“阿娘、阿嫂以为如何?”
“确实用了心。”李氏满脸欣慰地点了点头,“你想得也确实不错。如今米价贱一些,田庄出息不可尽依赖粮食。说到葡萄,西域来的葡萄酒滋味不错,价格又高,不如我们再去哪里买几个庄子专门种葡萄,酿葡萄酒?”
“原来我打理庶务的天分都是随着阿娘来的。”王玫露出了惊喜之色,拉着李氏的袖子朝崔氏笑道,“阿嫂,有阿娘在,咱们哪里需要再想什么?便跟着阿娘去做就是!”
“是,是。”崔氏笑道,“横竖儿早便想清楚了,不论阿家想做什么,便拿着钱匣子奉上就好。”
李氏被两人逗得笑了起来,戳了戳她们的额头:“幸而你们俩现在都转过弯了,我也不必再替你们的往后操心了。啧,咱们世家里许多人都瞧不起这些经济庶务。那些高官且不说,俸料禄米足够一家人嚼用。但我们这样的人家,若没有田庄铺子出息,光靠着你阿爷的几十石禄米、几百亩职田,能供得起咱们的衣食么?”
“……”虽然这样有些对不起正在官衙里辛辛苦苦的父亲王奇,但王玫仍然很果断地附和道,“阿娘说得是。”
崔氏也抿着嘴笑了:“阿家说的才是实在的道理。”
“不论官职高低,若家里的经济庶务不倒下去,便能维持咱们世家子弟的体面与教养。”李氏笑道,“待到男丁们做了高官,就更不必说了,光是那些迎来送往,便需费多少钱?咱们不做有违德行之事,便自给自足即可。”
“阿娘说什么都对。”
“儿受教了。”
因王玫昨天也并没有看过那幅画,于是便走到了祖孙三人身边,好奇地看了看。
便见那画轴上绘着一方颇为眼熟的湖泊。湖泊波纹荡漾,周围柳枝如烟、繁花似锦,浓浓的春意仿佛便从那清浅而柔和的笔触中流淌了出来。若说潼关图中凝聚着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险绝,那这幅图里便只有纯粹的生命气息。淡淡的赭石色与水墨融汇在一起,浓妆淡抹毫不冲突,反倒异常调和。与纯粹的水墨图相较,它便像带着融融的暖意;与色泽浓厚的春景图相较,又似是更加清爽舒适。
“这是,曲江?”王玫终于认了出来,“曲江春日图?”在画轴的一侧,写着几个笔锋锐劲的小字,确实是“曲江春日”。
“阿爷,崔叔父送曲江春日图,莫非便是取了进士宴的寓意?”王昉问道。
“正是如此。”王珂回道。新进士素来便有在曲江芙蓉园举行宴饮的传统,既共同庆祝登科,又有同年交好之意。崔子竟选择送曲江春日图,自然是再好不过的兆头。而这份赠礼愈是适合他,他便愈是觉得不对劲。今日必须问清楚赵九,那天九娘拒绝钟十四郎出了大兴善寺之后,到底去了哪些地方,又见了哪些人。莫非,出家为女冠的主意,就是崔子竟给她出的?
越是想,王珂越觉得手中这幅画有些烫手。于是,他也顾不得王奇与王昉大睁的双目,将画轴卷了起来,再度放入紫檀木盒中:“阿爷不是说过么?崔子竟的画挂在我书房中,反倒是妨碍我读书。不如便收起来罢。”
王奇立即反应过来:“那便照旧挂在我书房里便是!”
“阿爷怎能忍心夺人所好?这可是崔子竟送给我的画,寓意又好。”王珂淡淡地拒绝了,“阿爷每日光是看那幅潼关图便已经是如痴如醉了,这曲江春日图便算了罢,免得连睡觉都顾不得了。”
王奇顿时无言以对。
王昉咳嗽了一声,突显自己的存在感:“阿爷……”
王珂瞥了他一眼:“你便罢了。若真挂在你书房里,便真要妨碍你读书了。”
王家大郎听了,脸色霎时便黯然了不少。
王玫眼看着再一次出现了你争我夺的场景,禁不住笑出了声。看来,就算是阿爷阿兄一人一幅画,也不能满足他们。何况还有个王昉在呢!
而就在此时,崔简忽然奔了过来,拉住王昉的袖子,认真地道:“王家阿兄莫急,我替你向阿爷要一幅画便是!不就是一幅画么,阿爷书房里都挂满了呢!”
“这……不太合适罢。”王昉顿时纠结了起来,拒绝得格外艰难。
“很合适。”崔简笑着回道,“他是我阿爷。我想送你礼物,自然该他准备才对嘛。”
“……”敢情崔子竟的画,得来竟如此容易么?王家祖孙三人,再一次深深地震惊了。
☆、第五十四章 嫁妆经营
虽说王家祖孙三人皆十分喜爱崔子竟的画,但毕竟凡事都不可过度。若说“一而再”是惊喜,“再而三”便显得有些贪婪了。王家人与崔渊尚无什么交情,往来之间自然不可能如此随意。于是,作为祖父的王奇便替孙子婉拒了崔简的好意:“崔小六郎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不过,如此重礼,大郎实在受不得。”
他明明是真心实意想送给王家阿兄,为什么他们不答应呢?崔简眨了眨眼,有些疑惑地回首看向王玫,等着她的解释。而他这般自然而然便依赖王玫的态度,令王珂挑了挑眉,也不动声色地观察起了自家妹妹的反应。
王玫蹲下身,看着崔简的眼睛,轻声道:“阿实,我知道,你见大郎有些失落,便想送他礼物让他高兴起来。”见崔简点了点头,表示确实如此,她才继续道:“不过,画毕竟是你阿爷所作,是你阿爷之物。不经他的允许,你便随意许诺送给其他人,与不问自取又有什么区别?”
崔简垂首想了想,双颊微微一红,低声道:“是我错了。应该先问过阿爷再送礼物。”
王玫揉了揉他的脸,笑道:“你阿爷的画,是他辛辛苦苦绘出来的,价值也很珍贵。随意拿出来送人,便是对他的不尊重,知道么?”
“嗯,知道了。那……”
“其实,若是你将自己做的草编动物送给大郎,他也会很高兴。”
崔简眼睛又亮了起来,用力地点了点头:“我待会儿就去采草叶,做草编蚱蜢送给王家阿兄。”
王玫满意地颔首,牵着他回到王旼与崔韧身边,轻声问:“昨夜睡得可好?你们之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看起来,二郎已经同你们俩成了朋友……”
一大一小喁喁细语,一个无比耐心温柔,一个满脸孺慕依赖。看得王珂、李氏、崔氏皆是神色微微一动。这样看过去,他们竟比寻常的母子还更亲热一些。若说昨日他们还只是觉得两人颇有缘分,今天看来,便委实是太过亲近了些,“缘分”显然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了。当然,瞧见两人的互动之后,当兄长、阿娘、阿嫂的,因此而生出的念头也完全不同。
许是因王玫陪着三个小家伙玩了一阵的缘故,朝食的时候他们都主动地围在了她的食案边。侍婢们便换了张大食案,摆满了四人份例的朝食。三人有模有样地喝完了鹅肉糜粥,吃了蜂蜜枣泥蒸饼,又饮下一碗羊乳,便都已经饱了。
接着,王旼与崔韧不约而同地都望向了崔简,眼睛睁得圆溜溜的。崔简露出一付“欣慰”的模样,在他们俩头上揉了揉:“很不错。”两个小的立即嘿嘿地笑起来,手牵着手又冲到王昉面前,同样得了赞扬。他们俩更是高兴极了,跑到每一张食案前求了称赞后,这才心满意足地跟着崔简出去顽耍了。
看着他们奔出去之后,王玫才收回目光,依旧是眉眼弯弯,继续用完了朝食。
当侍婢们撤下食案后,王奇便在朝鼓声中赶去了官衙,王珂与王昉继续回外院。晗娘与昐娘也起身,打算去看弟弟们在玩些什么。李氏不放心,吩咐自己信重的贴身婢女琉娘跟着她们一同去,看顾小娘子与小郎君们。
王玫便道:“阿娘、阿嫂可有空闲?”她先前吩咐青娘将璃娘、王四喜叫来,便是想理一理自己那些嫁妆。她已经拿着那些田庄、店铺的账簿看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曾经问过大管事王荣寻常田庄每年的出息大概是多少,而东市西市那些经营不同类物品的店铺又能日进多少钱,心中便也隐隐约约有了些想法。不过,具体这些想法是否能实现,是否合理,她还需要更多经验丰富的建议。于是,她便想到了李氏与崔氏。
“本想商量中秋家宴之事,却也不急,还有好些天呢。”李氏道,“怎么?”
“儿想理一理嫁妆中的田庄、店铺和宅子,又想着自己没什么经验,便想让阿娘、阿嫂在旁边指点指点。”王玫答道。
崔氏看了她一眼,略有些犹豫:“我打理嫁妆也都是阿家教出来的,有阿家指点便足够了。”
王玫心里很清楚,她之所以拒绝便是心生避嫌之意。但她却觉得,自己嫁妆中的田庄、店铺、宅子也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她若是不再嫁,死后这些嫁妆便要留给家中的侄儿侄女们,崔氏心里有数岂不是更好些?“阿嫂莫要谦虚,多一个人指点,我也更受益些呢。”
李氏轻轻地拍了拍崔氏的手,也嗔道:“玫娘的嫁妆单子你也不是没见过,且看看她是不是有长进罢。玫娘,你将璃娘和王四喜叫来了?便让他们过来内堂就是。”
崔氏瞧着她们,微微笑道:“是儿一时着相了。”
不多时,青娘便引着璃娘、王四喜进来了。两人皆恭恭敬敬地跪下行礼,磕了好几个头,这才跪坐起来。璃娘虽然生得并不算十分美貌,但因在李氏身边服侍了十余年,举手投足间自有大家世婢的风度,比起那些小户人家的娘子来更从容许多。而王四喜也是大管事王荣亲手调教出来的子侄辈,长着一张方脸,眼里虽透着精明,目光却很清澈。王玫已经见过他不少回了,也觉得母亲李氏挑人的眼光非常不错,他确实是个可信赖之人。也正因他可信赖,她动自己的嫁妆时才需格外小心一些,以免令他生出她不信任他的误解。
“将你们夫妇二人叫来,便是想说说我的嫁妆之事。”王玫道,“前些日子我也与你提过,目前田庄与店铺的出息确实还不错,但也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同店铺与田庄的经营也各有优劣。我想提高田庄与店铺的出息,你可有什么想法?”
王四喜想了想,慎重地道:“九娘提过此事后,某也细细想过了。一则需从田庄管事、店铺掌柜入手。他们更尽心一些,田庄与店铺自然便能经营得更好。二则出息低一些的店铺可更换成其他的买卖。某最近也去西市、东市走了几遭。那些个看起来日进斗金的店铺,卖的皆是些珍奇之物,如越州绫、玉石珍珠、宣城紫毫笔、益州纸、香药之类。那些胡人从西域商道上带回的上等葡萄酒、胡椒、骏马,价钱也都奇高无比。只是,这些珍奇之物,却很难寻得进货来源……”
王玫有些意外他居然亲自去做了一番市场调查,满意地笑道:“你做得不错。与其咱们在此处苦思冥想,倒不如四处走一走,瞧瞧其他人都靠着什么赚钱。我这些时日也询问了大管事,仔细想过了。店铺且先不提,如今田庄里都只种了麦、粟之类的粮食,一斗米一斗麦却也只得几钱而已。不如在那些有山坡的田庄里养些马匹与牛,或者干脆专门买个只有下等田与山坡的田庄,种了草养这些大牲畜。骏马虽难得,但普通马或者驽马却不难得。便是驽马,也价值四千余钱。普通马更是价值两三万钱。”
贞观盛世,民间得以休养生息,连续几年丰收,粮价却一降再降,最低的时候甚至一斗米只需要两钱。她的田庄大都是良田,亩产也不过两石即二十斗粮。十顷地的小田庄,即一千亩,得两万斗粮,顶多也只能换成十万钱。若是养上二十匹劣马,便能换得至少八万余钱了。或者养上一群犍牛也罢,犍牛与劣马价格几乎相似,但坐牛车的人可比坐马车、骑马的人多了几十倍。
“雍州、同州、华州那些大田庄毕竟离得远,暂时不必动,京畿附近的三个小田庄便可先养起来。你去选些曾经在家里照料过马匹的仆从,专门负责此事。先别养得太多,十来匹马、二十来头牛,仔细照料着,每日都刷洗、打扫得干干净净,免得顾不过来反倒容易出事。”且不说牲畜若照顾不得法便很可能生病,如果生了瘟病更会到处传染,所以不能养得太多。便是养殖规模太大了,按照供需平衡的市场规律,也会影响价格,岂不是得不偿失?
王四喜双目一动,背脊挺得笔直:“九娘说得极是!某这便去找些会照顾牲畜的人,赶紧试一试!京郊的田庄毕竟小,大田庄里山林也大些,放养马也更容易。横竖那些山林除了野物之外,没什么出息,往后便在大田庄里多养些马匹就是。某再到京畿附近看看,买些山地劣田。”
“京畿附近建满了庄园别宅,地价都贵些,离得远一些再买也无妨。你只需记得,田庄内若是只种粮食便太浪费了便可。不如多蓄养些牲畜,或者挖开鱼塘种藕养鱼,或者种些樱桃、葡萄之类较为贵重的水果。待到收获之时,除了留些自家吃之外,便可都拿去卖了。用自己的店铺做生意较合适,长安城里五家店铺,到时候你瞧着哪个合适,就在应季的时候做些果品买卖。”
“我瞧着仆从之中有个手艺不错的老花匠,便让他专门去我那座升平坊的三进宅子里建花圃,侍弄些牡丹、芍药之类的罢。若是种得好了,这些名花或许一株也能值上万钱。”唐人赏花的风潮只会越来越盛行,在花会上胜出的那些品种名贵的花株可比珠宝首饰贵重多了。
“是,是。”王四喜皆一一记下来。
李氏与崔氏则相视一笑。
王玫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其实大都只是田庄之事。虽然她心里还有很多想法与念头,但事情必须一步一步来做,有些也不太适合现在就做。总得看看这些想法是否有成效之后,再观下一步。来自后世之人,心里总会涌动一些想做不同寻常之事的念头。但是,那些不同寻常之事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人接受的。即使是开放包容的大唐,也仍然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会到胡风大行其道、人皆尚富贵华美新奇的时候。
于是她便道:“关于田庄,眼下也就这么些了,且做上三五年看看罢。店铺买卖之事,我回头再想一想。”绣坊、绞缬铺、夹缬铺、成衣铺、首饰铺,都是来自后世、审美不同的她能做却并不好做的事。因她并未学过设计,不仅描画出来可能有些不伦不类,绣工、绞缬刻版工、夹缬工、金银匠人也都一时寻不起来。至于需要技术的玻璃、镜子之类的便算了罢,那些工序她就从来没有刻意去记过。
“是。某这就布置下去,改日再来报知九娘。”王四喜磕了几个头,便与璃娘退下去了。
王玫便笑着对李氏、崔氏道:“阿娘、阿嫂以为如何?”
“确实用了心。”李氏满脸欣慰地点了点头,“你想得也确实不错。如今米价贱一些,田庄出息不可尽依赖粮食。说到葡萄,西域来的葡萄酒滋味不错,价格又高,不如我们再去哪里买几个庄子专门种葡萄,酿葡萄酒?”
“原来我打理庶务的天分都是随着阿娘来的。”王玫露出了惊喜之色,拉着李氏的袖子朝崔氏笑道,“阿嫂,有阿娘在,咱们哪里需要再想什么?便跟着阿娘去做就是!”
“是,是。”崔氏笑道,“横竖儿早便想清楚了,不论阿家想做什么,便拿着钱匣子奉上就好。”
李氏被两人逗得笑了起来,戳了戳她们的额头:“幸而你们俩现在都转过弯了,我也不必再替你们的往后操心了。啧,咱们世家里许多人都瞧不起这些经济庶务。那些高官且不说,俸料禄米足够一家人嚼用。但我们这样的人家,若没有田庄铺子出息,光靠着你阿爷的几十石禄米、几百亩职田,能供得起咱们的衣食么?”
“……”虽然这样有些对不起正在官衙里辛辛苦苦的父亲王奇,但王玫仍然很果断地附和道,“阿娘说得是。”
崔氏也抿着嘴笑了:“阿家说的才是实在的道理。”
“不论官职高低,若家里的经济庶务不倒下去,便能维持咱们世家子弟的体面与教养。”李氏笑道,“待到男丁们做了高官,就更不必说了,光是那些迎来送往,便需费多少钱?咱们不做有违德行之事,便自给自足即可。”
“阿娘说什么都对。”
“儿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