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先说你找到什么了?”
胤禛没有立刻起身,对于胤禟说的大秘密持观望态度。这人神神秘秘的模样,总不能是发现传说里的龙蛋了?
“四哥,你可真神了,之前说的话果真应验。”
胤禟下意识压低声音,可环视一圈又挺直了背脊。
在岛上没必要避着谁,船员们都是康熙挑选的,过一会搬东西的动作也瞒不住。
胤禛疑惑,他说过什么了?
不可能是龙蛋,这事就腹诽了一番,没讲出来。
胤禟见状解释,“前个儿,你说与其求海神保佑,不如求财神保佑,因为弟弟我与财神的关系更近些。这话叫你说准了。
刚刚,在西南方发现了一个山洞,里面竟然藏着一口石头棺材。岩洞里,刻了一段墓志铭表示自埋自身。四哥,你猜,那是谁?”
“棺材?”
胤禛不免一愣,没想到真的有前人葬身于这座岛屿。
那人应该去世多年了,显眼之处才不留任何人类活动痕迹。再结合胤禟的兴奋劲,是有了一个猜测。
胤禛问:“是建文帝吗?”
“四哥,你怎么知道?!”
胤禟先是惊讶,很快又低头偷瞄自己的肚子。
四哥难不成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所以能立刻知道他的想法?
胤禛斜了胤禟一眼,“收起你的胡思乱想。早年有民间传闻,朱允炆没有死在南京,逃到了海外。
郑和出海的任务之一,奉永乐帝的密旨去找朱允炆的踪迹。海岛上的棺材,又能让你大惊小怪一番,也就无外乎这种可能性。”
“是哦。”
胤禟不再纠结四哥怎么猜到的,这就带路前往那个发现石棺的山洞。
山洞在树林身处,有藤蔓遮挡入口,需得瞧得仔细些才能发现。
入洞,地面中央有一大坑,正是放了一口手工制作的石棺。
石棺外侧并不平整,也没有以浮土掩埋。一眼可见,它就是合上了棺盖,边上还放了三口箱子。
洞壁上的刻字说明一切。
朱棣篡夺皇位,朱允炆逃命出海,自从永乐元年就再未踏足大明一步。
忠臣被斩,复位无望,余生流浪海外。其后二十一年,漂泊南洋多地,也曾在码头远观大明宝船,知三宝太监下南洋,但从没想过前去攀谈。
人死后,尘归尘,土归土。
再多成败,也不过是黄土一抔。不执着于叶落归根,自知时日无多就挖石棺自葬于此。
假设有缘人也来此荒岛,那就把三个箱子里带走。
那是他流亡海外的见闻,还有一小笔金银。如果能帮着他把所写文字刊印传世,算是全了他最后的心愿,多少让他留名于史。
尸骸倒不一定要运走。
不同船队有不同的习俗,有的认为尸体上船不吉利,那给他撒几把土埋得深些就好。
胤禟发现这个山洞后没有去动石棺,打开木箱翻了翻。
箱子很沉,因为里面放的不是纸质卷宗,而是一摞摞石片。撰书人应该考虑到时间长会让纸张腐烂,所以特意选择了石刻记载。
恰如岩壁所记,石刻内容是海洋见闻。其中还包括一幅海图,标注出了目前所在岛屿的位置。
除了石刻文章,还有一些金银,折合下来一千两白银左右。
依照朱允炆的意思,替他撰书传世总要有一笔本钱,这笔钱就是他给的一点心意了。
“四哥,你觉得接下去怎么做?”
胤禟的本意是想把这些东西都运回。说来也奇妙,他竟是破解了前明迷案之『建文帝去哪里了?』
胤禛也没去动棺材,先瞧了瞧那些石片文章。
不论别的,单说这幅海图就与老鬼给的自救图有九成一致。
说明这图不是瞎画的,标注出的小岛位置可信,所推荐的回航航线也相对可参考。
“搬上船吧。动作小心一些,把棺材也搬走,尸骸终是要入土为安。”
胤禛做出决定。至于棺材里到底是不是朱允炆的尸骨?真是建文帝又该如何安葬?这种事交给礼部去头痛。
听着两位皇阿哥做此吩咐,底下人却不是完全赞同。
船长林大吉就有点为难。这明朝皇帝的尸体被清朝的皇子运走,这事合适吗?
奈何不敢将质疑讲出来,只能小心翼翼地和船员们一起搬。
心里又是祈祷又是解释,建文帝别见怪,这也是帮他落叶归根,谁都没坏心思,千万别动怒诈尸。
人数足够,来回一趟就把山洞给搬空了。
一路上没有诈尸,随后一晚也太平无事,不曾发生什么灵异现象。
翌日,林大吉发现自己全胳膊全腿地醒来。
他刚刚松了一口气,却发现四爷异常严肃地看着九爷。
这是怎么了?
林大吉顺着瞧了过去。
一只大型海鸟从九爷头顶掠过,它的头部是古铜绿毛,身体漆黑,而喉间呈朱红色。
哎呦!这不就是前些日子追着九爷啄的那只海鸟。
这鸟前几天还记着要报偷蛋之仇,眼下却瞧也不瞧九爷。飞出树林,朝着大海方向拍拍翅膀走了。
海鸟不找九爷报仇,难道还不好吗?
林大吉不解。
胤禛看的是海鸟,又不只是海鸟。
胤禛没有立刻起身,对于胤禟说的大秘密持观望态度。这人神神秘秘的模样,总不能是发现传说里的龙蛋了?
“四哥,你可真神了,之前说的话果真应验。”
胤禟下意识压低声音,可环视一圈又挺直了背脊。
在岛上没必要避着谁,船员们都是康熙挑选的,过一会搬东西的动作也瞒不住。
胤禛疑惑,他说过什么了?
不可能是龙蛋,这事就腹诽了一番,没讲出来。
胤禟见状解释,“前个儿,你说与其求海神保佑,不如求财神保佑,因为弟弟我与财神的关系更近些。这话叫你说准了。
刚刚,在西南方发现了一个山洞,里面竟然藏着一口石头棺材。岩洞里,刻了一段墓志铭表示自埋自身。四哥,你猜,那是谁?”
“棺材?”
胤禛不免一愣,没想到真的有前人葬身于这座岛屿。
那人应该去世多年了,显眼之处才不留任何人类活动痕迹。再结合胤禟的兴奋劲,是有了一个猜测。
胤禛问:“是建文帝吗?”
“四哥,你怎么知道?!”
胤禟先是惊讶,很快又低头偷瞄自己的肚子。
四哥难不成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所以能立刻知道他的想法?
胤禛斜了胤禟一眼,“收起你的胡思乱想。早年有民间传闻,朱允炆没有死在南京,逃到了海外。
郑和出海的任务之一,奉永乐帝的密旨去找朱允炆的踪迹。海岛上的棺材,又能让你大惊小怪一番,也就无外乎这种可能性。”
“是哦。”
胤禟不再纠结四哥怎么猜到的,这就带路前往那个发现石棺的山洞。
山洞在树林身处,有藤蔓遮挡入口,需得瞧得仔细些才能发现。
入洞,地面中央有一大坑,正是放了一口手工制作的石棺。
石棺外侧并不平整,也没有以浮土掩埋。一眼可见,它就是合上了棺盖,边上还放了三口箱子。
洞壁上的刻字说明一切。
朱棣篡夺皇位,朱允炆逃命出海,自从永乐元年就再未踏足大明一步。
忠臣被斩,复位无望,余生流浪海外。其后二十一年,漂泊南洋多地,也曾在码头远观大明宝船,知三宝太监下南洋,但从没想过前去攀谈。
人死后,尘归尘,土归土。
再多成败,也不过是黄土一抔。不执着于叶落归根,自知时日无多就挖石棺自葬于此。
假设有缘人也来此荒岛,那就把三个箱子里带走。
那是他流亡海外的见闻,还有一小笔金银。如果能帮着他把所写文字刊印传世,算是全了他最后的心愿,多少让他留名于史。
尸骸倒不一定要运走。
不同船队有不同的习俗,有的认为尸体上船不吉利,那给他撒几把土埋得深些就好。
胤禟发现这个山洞后没有去动石棺,打开木箱翻了翻。
箱子很沉,因为里面放的不是纸质卷宗,而是一摞摞石片。撰书人应该考虑到时间长会让纸张腐烂,所以特意选择了石刻记载。
恰如岩壁所记,石刻内容是海洋见闻。其中还包括一幅海图,标注出了目前所在岛屿的位置。
除了石刻文章,还有一些金银,折合下来一千两白银左右。
依照朱允炆的意思,替他撰书传世总要有一笔本钱,这笔钱就是他给的一点心意了。
“四哥,你觉得接下去怎么做?”
胤禟的本意是想把这些东西都运回。说来也奇妙,他竟是破解了前明迷案之『建文帝去哪里了?』
胤禛也没去动棺材,先瞧了瞧那些石片文章。
不论别的,单说这幅海图就与老鬼给的自救图有九成一致。
说明这图不是瞎画的,标注出的小岛位置可信,所推荐的回航航线也相对可参考。
“搬上船吧。动作小心一些,把棺材也搬走,尸骸终是要入土为安。”
胤禛做出决定。至于棺材里到底是不是朱允炆的尸骨?真是建文帝又该如何安葬?这种事交给礼部去头痛。
听着两位皇阿哥做此吩咐,底下人却不是完全赞同。
船长林大吉就有点为难。这明朝皇帝的尸体被清朝的皇子运走,这事合适吗?
奈何不敢将质疑讲出来,只能小心翼翼地和船员们一起搬。
心里又是祈祷又是解释,建文帝别见怪,这也是帮他落叶归根,谁都没坏心思,千万别动怒诈尸。
人数足够,来回一趟就把山洞给搬空了。
一路上没有诈尸,随后一晚也太平无事,不曾发生什么灵异现象。
翌日,林大吉发现自己全胳膊全腿地醒来。
他刚刚松了一口气,却发现四爷异常严肃地看着九爷。
这是怎么了?
林大吉顺着瞧了过去。
一只大型海鸟从九爷头顶掠过,它的头部是古铜绿毛,身体漆黑,而喉间呈朱红色。
哎呦!这不就是前些日子追着九爷啄的那只海鸟。
这鸟前几天还记着要报偷蛋之仇,眼下却瞧也不瞧九爷。飞出树林,朝着大海方向拍拍翅膀走了。
海鸟不找九爷报仇,难道还不好吗?
林大吉不解。
胤禛看的是海鸟,又不只是海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