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页
他刚到淮郡时,对沐耀还有些不服气,到现在,跟沐耀的差距,已然是天壤之别,也没有了不服气。
人家凭本事立的战功,横断江一役跟着陛下打得全军覆没都没退,以极为悬殊的兵力硬是把对方打了个全歼,打得西边诸郡再不敢从水路来犯。
沐瑾让人给沐省上茶,道:“刚才我回老宅转了圈。”
回老宅转了圈?沐省立即反应过来,这次召见估计不是军中的事,而是族里的事。
沐瑾说:“清郡是沐氏一族的祖地,是我们的根,先人的骸骨还都埋在这片土地上,总不能真就抛弃掉,任其荒废。”
提到祖地,沐省的心里直发酸,想到当初被迫迁族,再想到这一路看到的景象,眼圈都红了,喉头有些哽咽。
沐瑾说:“我已经让老管家安排人收拾宅子,重立门匾。只是老宅再安排给人做家宅居住,或者是空置供起来都不合适,我打算将其建为学府。”
建为学府?沐省震惊地抬起头看向沐瑾,把老宅建为学府?何意?有这操作?
沐瑾说:“以前府里是有学堂的,你们、沐耀都是从里面出来的,为沐氏、为清郡、为淮国培养了许多人才。在这里建学府,比淮郡的昭武堂更有意义,也不会让这座宅子就此没落。”
沐省反应过来,起身,抱拳,俯身,行了一记大礼道:“沐省请缨参与建造学府一事。”
军中人才济济,他想从中斩露头角,太难了。在军事学府任教,同样是有品级,能有建树,且在沐氏老宅建学府的意义非凡,于沐氏一族、于清郡都是能蒙荫后世的福泽。
沐瑾说:“不是让你参与,是让你主持,你担任学政一职,执掌学府大小事务,包括人才招募、教学科目、教规制定等,干好了,封侯,干不好,轻则卷铺盖走路,重则人头落地。”
沐省用力抱拳,大声道:“若干不好,沐省提头来见。”
沐瑾指了指手边的一箱金子,道:“这些你先拿去用,算是我个人支助,后续开销,找朝廷。府学可以参照昭武堂,但我希望,它能比昭武堂更好,成为大淮国最顶尖的殿堂级学府。”
沐省心潮澎湃,大声应道:“是。沐省誓不辱命。”
沐瑾把写好的调令给沐省,道:“忙去吧。”
沐省接过调令,重重地行了一记大礼,这才退出去。
方易是真没想到沐瑾去了趟沐氏老宅,回来就安排建这么大一座学府。把自家祖宅盖成学府,他真是头一遭听闻。
沐瑾敢安排,沐省敢接。
方易想象下,太上皇哪天要是回来,突然发现,家宅变成莘莘学子进进出出的学府,不知道陛下会不会挨亲娘一顿锤。
即便要建学府,城里这么多宅子、地皮,哪里不能盖?
他转念一想,学府乃培育人才之地,按照陛下重视教学、人才培养的做法来看,将沐氏祖宅盖成学府,这座宅子定然是人丁昌隆,代代人才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来。从这座府学出身的学子们,对于沐氏皇族会有极大的归属感,其荣誉感也与寻常府学出身的大不一样。
陛下没忘根,清郡沐氏一族生长在这里,自然也忘不了根,哪怕他们已经在他乡扎根立足,也会派人回来进行投资经营建设,待学府建成之后,甚至会安排家中子弟回来读书。
就在这里的人能得到休养生息,离开的人带着钱财物资回来进行投资发展,方易相信,用不了多少年,清郡又能成富庶繁华之地。
文兴之地,必是繁华昌隆之地,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方易思量过后,对沐瑾的安排,打心底佩服。
侍卫长赖泉领着一名驿兵进来,呈上书信:“陛下,淮郡有信到。”
沐瑾接过赖泉转呈上来的信,一眼认出是萧灼华的字迹,脸上顿时带了三分笑,当即拆信看她写些什么。
信上先是说了下南边的战况,萧灼华让他把楚尚或者是方稷调一个过去。
南边富庶,不能每个郡县都推平了,得留些懂经营建设的人才。
屠娇娘跟沐耀都是打仗的好打,但对经营建设并不擅长,方稷和楚尚都当过郡守,知晓如何治理一地,且因为贩盐,跟南边诸郡的往来多,对那边的情况更清楚。
有他们在,哪些地方直接平推,哪些地方可以接受投降,也更为有数。地盘要占,稳经济、搞发展则至为重要。
沐瑾要打东陵,京城千里平原废了,仅靠西边诸郡维持不了这开销,南边不能再让战征打废了。
萧灼华的看法是,将南边诸郡结盟分化瓦解,拉拢一批跟淮国有往来、能接受他们这一套的,稳住南边发展,捶死那些冥顽不化的。
方稷得负责征东陵运粮的事情,这么长的粮线调派,沐瑾不放心交给别人,还是安排自家姐夫上。
楚尚在赖瑶麾下,打东边五郡那几个穷地方,既没去南边能出战功,且也不是非楚尚不可。
沐瑾决定安排楚尚过去。
他继续往下看,说的是给新占的各郡县安排官员的事情。调派名单已经定下来了,萧灼华给他附了份,考虑到他不熟悉朝中官员情况,后续会把这批官员的履历文书抄一份给他。
官员多,履历档案的数量自然少不了,驿兵送信,带不了那么多的文书档案,得另外安排人送。
人家凭本事立的战功,横断江一役跟着陛下打得全军覆没都没退,以极为悬殊的兵力硬是把对方打了个全歼,打得西边诸郡再不敢从水路来犯。
沐瑾让人给沐省上茶,道:“刚才我回老宅转了圈。”
回老宅转了圈?沐省立即反应过来,这次召见估计不是军中的事,而是族里的事。
沐瑾说:“清郡是沐氏一族的祖地,是我们的根,先人的骸骨还都埋在这片土地上,总不能真就抛弃掉,任其荒废。”
提到祖地,沐省的心里直发酸,想到当初被迫迁族,再想到这一路看到的景象,眼圈都红了,喉头有些哽咽。
沐瑾说:“我已经让老管家安排人收拾宅子,重立门匾。只是老宅再安排给人做家宅居住,或者是空置供起来都不合适,我打算将其建为学府。”
建为学府?沐省震惊地抬起头看向沐瑾,把老宅建为学府?何意?有这操作?
沐瑾说:“以前府里是有学堂的,你们、沐耀都是从里面出来的,为沐氏、为清郡、为淮国培养了许多人才。在这里建学府,比淮郡的昭武堂更有意义,也不会让这座宅子就此没落。”
沐省反应过来,起身,抱拳,俯身,行了一记大礼道:“沐省请缨参与建造学府一事。”
军中人才济济,他想从中斩露头角,太难了。在军事学府任教,同样是有品级,能有建树,且在沐氏老宅建学府的意义非凡,于沐氏一族、于清郡都是能蒙荫后世的福泽。
沐瑾说:“不是让你参与,是让你主持,你担任学政一职,执掌学府大小事务,包括人才招募、教学科目、教规制定等,干好了,封侯,干不好,轻则卷铺盖走路,重则人头落地。”
沐省用力抱拳,大声道:“若干不好,沐省提头来见。”
沐瑾指了指手边的一箱金子,道:“这些你先拿去用,算是我个人支助,后续开销,找朝廷。府学可以参照昭武堂,但我希望,它能比昭武堂更好,成为大淮国最顶尖的殿堂级学府。”
沐省心潮澎湃,大声应道:“是。沐省誓不辱命。”
沐瑾把写好的调令给沐省,道:“忙去吧。”
沐省接过调令,重重地行了一记大礼,这才退出去。
方易是真没想到沐瑾去了趟沐氏老宅,回来就安排建这么大一座学府。把自家祖宅盖成学府,他真是头一遭听闻。
沐瑾敢安排,沐省敢接。
方易想象下,太上皇哪天要是回来,突然发现,家宅变成莘莘学子进进出出的学府,不知道陛下会不会挨亲娘一顿锤。
即便要建学府,城里这么多宅子、地皮,哪里不能盖?
他转念一想,学府乃培育人才之地,按照陛下重视教学、人才培养的做法来看,将沐氏祖宅盖成学府,这座宅子定然是人丁昌隆,代代人才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来。从这座府学出身的学子们,对于沐氏皇族会有极大的归属感,其荣誉感也与寻常府学出身的大不一样。
陛下没忘根,清郡沐氏一族生长在这里,自然也忘不了根,哪怕他们已经在他乡扎根立足,也会派人回来进行投资经营建设,待学府建成之后,甚至会安排家中子弟回来读书。
就在这里的人能得到休养生息,离开的人带着钱财物资回来进行投资发展,方易相信,用不了多少年,清郡又能成富庶繁华之地。
文兴之地,必是繁华昌隆之地,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方易思量过后,对沐瑾的安排,打心底佩服。
侍卫长赖泉领着一名驿兵进来,呈上书信:“陛下,淮郡有信到。”
沐瑾接过赖泉转呈上来的信,一眼认出是萧灼华的字迹,脸上顿时带了三分笑,当即拆信看她写些什么。
信上先是说了下南边的战况,萧灼华让他把楚尚或者是方稷调一个过去。
南边富庶,不能每个郡县都推平了,得留些懂经营建设的人才。
屠娇娘跟沐耀都是打仗的好打,但对经营建设并不擅长,方稷和楚尚都当过郡守,知晓如何治理一地,且因为贩盐,跟南边诸郡的往来多,对那边的情况更清楚。
有他们在,哪些地方直接平推,哪些地方可以接受投降,也更为有数。地盘要占,稳经济、搞发展则至为重要。
沐瑾要打东陵,京城千里平原废了,仅靠西边诸郡维持不了这开销,南边不能再让战征打废了。
萧灼华的看法是,将南边诸郡结盟分化瓦解,拉拢一批跟淮国有往来、能接受他们这一套的,稳住南边发展,捶死那些冥顽不化的。
方稷得负责征东陵运粮的事情,这么长的粮线调派,沐瑾不放心交给别人,还是安排自家姐夫上。
楚尚在赖瑶麾下,打东边五郡那几个穷地方,既没去南边能出战功,且也不是非楚尚不可。
沐瑾决定安排楚尚过去。
他继续往下看,说的是给新占的各郡县安排官员的事情。调派名单已经定下来了,萧灼华给他附了份,考虑到他不熟悉朝中官员情况,后续会把这批官员的履历文书抄一份给他。
官员多,履历档案的数量自然少不了,驿兵送信,带不了那么多的文书档案,得另外安排人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