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路口的人流量最大,行人多,向来是扒手、小偷、流氓聚集之地,得设治安岗,派治安人员盯着。有治安岗,周围的商户报案也方便,防止地痞流氓滋事捣乱,若是治安管理人员再像之前那样不作为,继续送去开荒。”
“每个路口造一个公共水井区域,这是便民设施。周围没水井的居民,进城做买卖的农户小贩都能有个打干净水的地方。农户小贩们的日子不容易,很可能连碗茶水都舍不得买,天热,流一天汗不补水,会脱水中暑的。商队路过的时候,也好有个取水的地儿。如果将来遇到灾害、避险,这也能派上用场。这么大的城,必须考虑到防灾避险工程。”
“房子都是木头的,就算是砖房,柱子、房梁用的也都是木头的,易燃,得警惕发生火灾。不能一家着火,一烧就是好几条街吧。道路宽,相当于形成防火带,路口有水井,取水灭火也方便。”
“房顶铺的都是瓦,防地震也非常重要。房顶上全都是瓦,掉下来砸身上就是头破血流,人不能待在屋子里。”沐瑾指向街道中间留的大片空地,道:“这些都是防灾避难的场所,城里发生灾验的时候,调军队进城、难民进城,都得安置在这里。这些公共区域,平时能用来遛弯、跑步、练武健身,在要命的时候就成为驻扎避难点了。”
“河边要修建河堤,一来,防洪排险,二来,大家有个消遣的地儿,饭后散步纳凉,闲暇时到河堤上钓鱼,种点垂柳物也是一景致。现在要建造的工程太多,造不过来,所以留着以后再建。这若是卖成私宅,不利于以后的防洪建造工程开展。别看这几年风调雨顺的,气候变化有周期性的,建城的时候,得将来的洪涝灾害做足准备。”
规划图上的这些,当初沐瑾都是告诉过萧灼华的,但大盛朝一代而亡,看萧赫也不像是在乎民生社稷的人,不太可能考虑到这些。萧灼华接触到的朝政极少,对这些估计也不太懂,跟她说,她能明白,也会重视,但层层传达下去,实施起来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最简单的,这些公共用地,全都是人流聚集的好地儿,旺铺地段,跑点关系塞点钱弄到自己手里,随便做点买卖都是长长久久的好进项。这种无主空地,不抢白不抢,不要白不要。
拍地、卖地可不是萧灼华和谢娥直接操作,卖地和买地的人暗箱操作几下,好处到手,再上下一打点,事情就成了。他们连拍卖的压地都能压,这些操作小意思。
沐瑾经历过房地产业腾飞的时代,对一些暗箱操作的事情听得多,讲起里面的操作来也是头头是道,当即把一些常规操作法子告诉他们。
萧灼华、谢娥、沐耀听得齐齐无语。
谢娥和沐耀是大豪族出身,谁家还缺这几块地不成,手里的铺子多的是。萧灼华在京城时,宅子是父皇赐的,庄子是父皇赐的,买地?不需要。也就是沐瑾这里的商贸兴旺,加上淮郡人多地少,商铺用地值钱,再加上清郡迁来的那么多豪族有钱没地,人们才会削尖脑袋买地。
沐瑾领着他们几个继续转悠,拿着规划图对照街市的情况,一些需要更改的地方,先拿笔圈上划出来。
菜市场、路口占用的地方,全得扒。至于买地的人,是不知情叫官员坑了,还是暗箱操作,还得查。查完后,前者退钱,或者另外换相同价格的地,没这么好的地段,但地块面积大一些就是了,后者,地没收,人开荒去吧,甚至有可能买地的现在还在都察院的大牢里呢。
有些街道挖了排水沟,做得像模像样的,有些则是挖个小水沟,一尺多深,做个样子,还有些索性没有。
他派人打听过后,知道是不同的豪商承包的路段,工程质量也是不一样的,就连铺地的条石厚度都不一样,有半尺厚的,也有三寸厚的。他只对道路的宽窄做了规范,对于用什么样的石头、木料自然是要求不了这么细的,原本想着,盖宅子、铺路都是形成惯例的,官道、县道、乡道修了那么多,不需要他操心,结果,城里的街道修出了个五花八门,还有不少豪族因为下了狱,工程停了的。
贸易城很大,沐瑾不可能用脚走遍每一条街道,只能选择抽样的法子,从各个不同的区域找几条街抽样。他走一段,坐一段马车,随机检测。
不知不觉间,便到了中午,肚子饿了。
沐瑾说:“找个地方吃饭,看有没有大点的餐馆食舍。”
赖福指向身后,道:“我们刚才过来时有一家,瞧着颇为热闹。”
沐瑾刚才也看到了,那家收拾得挺干净的,进出的人几乎没有穿麻布衣服的,地面都不是石头,而是铺的木板,架空起来的,瞧着就是上档次的地方。
医疗落后,大部分人没有什么卫生习惯,不刷牙的都比比阶是,筷子也不消毒,沐瑾真不敢带着萧灼华去吃路边摊或小馆子,他自己也不敢去吃,于是挑着那家干净的去。
灰砖房子,盖得高,客堂大,传菜的伙计忙忙碌碌的。盖二层楼的造价非常高,不是一般人家盖得起的,这房子在城里已经算是很气派的了。
后面还有厢房,但满客了。
沐瑾他们只能坐大堂用餐,反正有屏风遮住。
萧灼华以前在京城时,为了避开是非,恨不得成天待在府里不出门,从来不往人多的买卖场合凑,如今见到堂中几乎坐满了人,饮酒作乐高谈阔论,极为热闹,忍不住抬眼打量。
“每个路口造一个公共水井区域,这是便民设施。周围没水井的居民,进城做买卖的农户小贩都能有个打干净水的地方。农户小贩们的日子不容易,很可能连碗茶水都舍不得买,天热,流一天汗不补水,会脱水中暑的。商队路过的时候,也好有个取水的地儿。如果将来遇到灾害、避险,这也能派上用场。这么大的城,必须考虑到防灾避险工程。”
“房子都是木头的,就算是砖房,柱子、房梁用的也都是木头的,易燃,得警惕发生火灾。不能一家着火,一烧就是好几条街吧。道路宽,相当于形成防火带,路口有水井,取水灭火也方便。”
“房顶铺的都是瓦,防地震也非常重要。房顶上全都是瓦,掉下来砸身上就是头破血流,人不能待在屋子里。”沐瑾指向街道中间留的大片空地,道:“这些都是防灾避难的场所,城里发生灾验的时候,调军队进城、难民进城,都得安置在这里。这些公共区域,平时能用来遛弯、跑步、练武健身,在要命的时候就成为驻扎避难点了。”
“河边要修建河堤,一来,防洪排险,二来,大家有个消遣的地儿,饭后散步纳凉,闲暇时到河堤上钓鱼,种点垂柳物也是一景致。现在要建造的工程太多,造不过来,所以留着以后再建。这若是卖成私宅,不利于以后的防洪建造工程开展。别看这几年风调雨顺的,气候变化有周期性的,建城的时候,得将来的洪涝灾害做足准备。”
规划图上的这些,当初沐瑾都是告诉过萧灼华的,但大盛朝一代而亡,看萧赫也不像是在乎民生社稷的人,不太可能考虑到这些。萧灼华接触到的朝政极少,对这些估计也不太懂,跟她说,她能明白,也会重视,但层层传达下去,实施起来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最简单的,这些公共用地,全都是人流聚集的好地儿,旺铺地段,跑点关系塞点钱弄到自己手里,随便做点买卖都是长长久久的好进项。这种无主空地,不抢白不抢,不要白不要。
拍地、卖地可不是萧灼华和谢娥直接操作,卖地和买地的人暗箱操作几下,好处到手,再上下一打点,事情就成了。他们连拍卖的压地都能压,这些操作小意思。
沐瑾经历过房地产业腾飞的时代,对一些暗箱操作的事情听得多,讲起里面的操作来也是头头是道,当即把一些常规操作法子告诉他们。
萧灼华、谢娥、沐耀听得齐齐无语。
谢娥和沐耀是大豪族出身,谁家还缺这几块地不成,手里的铺子多的是。萧灼华在京城时,宅子是父皇赐的,庄子是父皇赐的,买地?不需要。也就是沐瑾这里的商贸兴旺,加上淮郡人多地少,商铺用地值钱,再加上清郡迁来的那么多豪族有钱没地,人们才会削尖脑袋买地。
沐瑾领着他们几个继续转悠,拿着规划图对照街市的情况,一些需要更改的地方,先拿笔圈上划出来。
菜市场、路口占用的地方,全得扒。至于买地的人,是不知情叫官员坑了,还是暗箱操作,还得查。查完后,前者退钱,或者另外换相同价格的地,没这么好的地段,但地块面积大一些就是了,后者,地没收,人开荒去吧,甚至有可能买地的现在还在都察院的大牢里呢。
有些街道挖了排水沟,做得像模像样的,有些则是挖个小水沟,一尺多深,做个样子,还有些索性没有。
他派人打听过后,知道是不同的豪商承包的路段,工程质量也是不一样的,就连铺地的条石厚度都不一样,有半尺厚的,也有三寸厚的。他只对道路的宽窄做了规范,对于用什么样的石头、木料自然是要求不了这么细的,原本想着,盖宅子、铺路都是形成惯例的,官道、县道、乡道修了那么多,不需要他操心,结果,城里的街道修出了个五花八门,还有不少豪族因为下了狱,工程停了的。
贸易城很大,沐瑾不可能用脚走遍每一条街道,只能选择抽样的法子,从各个不同的区域找几条街抽样。他走一段,坐一段马车,随机检测。
不知不觉间,便到了中午,肚子饿了。
沐瑾说:“找个地方吃饭,看有没有大点的餐馆食舍。”
赖福指向身后,道:“我们刚才过来时有一家,瞧着颇为热闹。”
沐瑾刚才也看到了,那家收拾得挺干净的,进出的人几乎没有穿麻布衣服的,地面都不是石头,而是铺的木板,架空起来的,瞧着就是上档次的地方。
医疗落后,大部分人没有什么卫生习惯,不刷牙的都比比阶是,筷子也不消毒,沐瑾真不敢带着萧灼华去吃路边摊或小馆子,他自己也不敢去吃,于是挑着那家干净的去。
灰砖房子,盖得高,客堂大,传菜的伙计忙忙碌碌的。盖二层楼的造价非常高,不是一般人家盖得起的,这房子在城里已经算是很气派的了。
后面还有厢房,但满客了。
沐瑾他们只能坐大堂用餐,反正有屏风遮住。
萧灼华以前在京城时,为了避开是非,恨不得成天待在府里不出门,从来不往人多的买卖场合凑,如今见到堂中几乎坐满了人,饮酒作乐高谈阔论,极为热闹,忍不住抬眼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