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阿娘!”太平又想亲武后脸颊两口。
武后连忙绷起铁青的脸来,肃声道:“公主要注意仪范!”
“这儿又没有旁人。”太平不悦嘟囔。
武后哭笑不得。
太平却逮了机会,在武后脸颊上飞吻一口,笑道:“阿娘明明是喜欢的!”
武后哪里还能绷住笑,“只此一次!”
“诺!”
第121章 还朝
第二日, 武后循例上朝。
在龙椅前的凤座上坐定之后,不等朝臣上奏,武后便唤了身边伺候的婉儿,“婉儿, 宣吧。”
婉儿今日穿了一身月白色的芍药团花官服, 只见她卓然立在武后身侧,朗声宣旨, “公主在兖州被叛贼袭击, 险些葬身火海。幸得祖宗眷顾,公主无恙, 平安还朝,宣,镇国公主入殿觐见!”
婉儿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哗然。
李唐旧臣们终是盼到了公主还朝, 武承嗣却瞪大了眼睛, 不敢相信这一切的发生。
太平不是被烧死了么?!
久违的大唐小公主, 如今眉眼已经彻底长开。她微微昂头,身上是一袭金红相间的裙衫,长长的裙角迆在身后, 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只高贵的金羽朱雀。
经年砥砺, 已磨去了她所有的稚气, 如今这位徐徐走上殿来的太平公主, 器宇不凡,威严已备,皇室风范无处不在。
李唐旧臣们只觉眼眶发烫,公主终究是长大了,往后这朝堂之上, 也不必只听武氏的一家之言了。
太平端然对着武后行礼,凛声道:“参见母后。”
“回来便好。”武后点头,看着年轻的公主昂首立于朝堂之上,武后满心欣慰,“说说,赈灾一年有余,都做了些什么?”
太平如实回答:“设棚发粮,鼓励生产,调集周边郡县余粮入山东缓解饥荒。尚有余力者,随官兵开垦荒田种菜,得病者收入医馆及时医治,不使疫症横行。今次饥荒,死者三千一十七人,皆已入土为安。现在山东各地,诸事已顺,赈灾事了,臣返神都听候陛下与母后下个差遣。”
她故意将“陛下”二字说在“母后”之前,落入李唐旧臣耳中,别有深意。
武后倒不与她计较这些,今后嫁了武氏,便是武氏的媳妇。
“太平你在京外多年,此次回京,先好好休息数月……”
“启禀太后,臣有本要奏!”
武后的话说到一半,武承嗣忽然站了出来,对着武后一拜,“还请太后秉公处置!”
公主这样不声不响地回来了,定然知悉了不少事。武承嗣想,绝不能让太平在神都站稳脚跟,给她任何反击的机会。
武后警觉他想当朝发难,立即开口道:“哀家的话尚未说完,谁给你的胆子打断哀家的话?你是想犯上么?”
这还是头一回,武后在朝上对着武氏的人说这样的狠话。
武承嗣听得心颤,可他笃定武后的大业还离不得他,就凭这个,他便敢把话说完。只见他当殿跪下,接连叩首三下后,大声道:“越王李贞造反,勾结了不少王孙贵胄,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臣叩请太后,秉公处置!”说着,他狠狠瞪视太平,“臣有实证,证明公主与谋逆李贞有书信往来!”
“呵,书信上可是写了一句,皆听王叔之意行事?”太平本想饶他一命,可这人真是不达目标决不罢休,非要把事情闹到这朝堂上来。
也好,这是他在找死,她便借着收拾他,给李唐旧臣一个爽利的还朝大礼。
武承嗣冷笑,“原来殿下记得啊。”
“那时候本宫向越王讨要稻种,越王来信说,稻种他已备好,还给兖州准备了不少过冬的物资,他会差人亲自送到。”说着,太平拿出了这封书信,呈向了武后。
武后脸色沉得铁青,命婉儿上前接信。
婉儿把书信接过,打开之后,武后并没有看的意思,只是肃声道:“既然是个误会,解开了便好,都是一家人,不要伤了和气。”
武承嗣得了这个台阶,急忙赔笑道:“原来是个误会,殿下……”
“真是奇了,为何本宫发给越王的书信,会到了春官尚书手上?春官尚书不是司职礼制的么?”说着,太平不顾武后投来的眼神,侧身定定地看着武承嗣,“谋反者该死,中伤皇室者,也当诛!还请武大人今后谨言慎行,否则,就像方才武大人说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犯了哪一条就按哪一条处置,此乃国法!”说完,她给了武承嗣一个意味深长的笑意。
她如今眉眼长开,神韵颇像武后。这样森森然的一笑,竟是寒透心房,让人莫名地背心生凉。
“太平……”武后沉声提醒。若是在这个时候处置武承嗣,李唐王孙便无法屠戮大半,于大业不利。
太平忍下了怒意,笑着转过脸来,“臣想,春官尚书定是被人蛊惑,才会深信不疑此事。蛊惑之人,居心叵测,臣请母后下令彻查,一定要把这个躲在暗处的坏事者揪出来,以儆效尤!”
武后欲言又止。
婉儿垂首,进言道:“殿下所言正是。”说着,她给武后递了个眼色,“肃清这样的奸邪小人,于国有利。”
这已经是太平给武承嗣的最后一个可以下的台阶,也是太平还朝第一日必须在朝堂上立的威。
于情于理,武后都不该当着众臣的面,呵斥公主不依不饶。
武后连忙绷起铁青的脸来,肃声道:“公主要注意仪范!”
“这儿又没有旁人。”太平不悦嘟囔。
武后哭笑不得。
太平却逮了机会,在武后脸颊上飞吻一口,笑道:“阿娘明明是喜欢的!”
武后哪里还能绷住笑,“只此一次!”
“诺!”
第121章 还朝
第二日, 武后循例上朝。
在龙椅前的凤座上坐定之后,不等朝臣上奏,武后便唤了身边伺候的婉儿,“婉儿, 宣吧。”
婉儿今日穿了一身月白色的芍药团花官服, 只见她卓然立在武后身侧,朗声宣旨, “公主在兖州被叛贼袭击, 险些葬身火海。幸得祖宗眷顾,公主无恙, 平安还朝,宣,镇国公主入殿觐见!”
婉儿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哗然。
李唐旧臣们终是盼到了公主还朝, 武承嗣却瞪大了眼睛, 不敢相信这一切的发生。
太平不是被烧死了么?!
久违的大唐小公主, 如今眉眼已经彻底长开。她微微昂头,身上是一袭金红相间的裙衫,长长的裙角迆在身后, 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只高贵的金羽朱雀。
经年砥砺, 已磨去了她所有的稚气, 如今这位徐徐走上殿来的太平公主, 器宇不凡,威严已备,皇室风范无处不在。
李唐旧臣们只觉眼眶发烫,公主终究是长大了,往后这朝堂之上, 也不必只听武氏的一家之言了。
太平端然对着武后行礼,凛声道:“参见母后。”
“回来便好。”武后点头,看着年轻的公主昂首立于朝堂之上,武后满心欣慰,“说说,赈灾一年有余,都做了些什么?”
太平如实回答:“设棚发粮,鼓励生产,调集周边郡县余粮入山东缓解饥荒。尚有余力者,随官兵开垦荒田种菜,得病者收入医馆及时医治,不使疫症横行。今次饥荒,死者三千一十七人,皆已入土为安。现在山东各地,诸事已顺,赈灾事了,臣返神都听候陛下与母后下个差遣。”
她故意将“陛下”二字说在“母后”之前,落入李唐旧臣耳中,别有深意。
武后倒不与她计较这些,今后嫁了武氏,便是武氏的媳妇。
“太平你在京外多年,此次回京,先好好休息数月……”
“启禀太后,臣有本要奏!”
武后的话说到一半,武承嗣忽然站了出来,对着武后一拜,“还请太后秉公处置!”
公主这样不声不响地回来了,定然知悉了不少事。武承嗣想,绝不能让太平在神都站稳脚跟,给她任何反击的机会。
武后警觉他想当朝发难,立即开口道:“哀家的话尚未说完,谁给你的胆子打断哀家的话?你是想犯上么?”
这还是头一回,武后在朝上对着武氏的人说这样的狠话。
武承嗣听得心颤,可他笃定武后的大业还离不得他,就凭这个,他便敢把话说完。只见他当殿跪下,接连叩首三下后,大声道:“越王李贞造反,勾结了不少王孙贵胄,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臣叩请太后,秉公处置!”说着,他狠狠瞪视太平,“臣有实证,证明公主与谋逆李贞有书信往来!”
“呵,书信上可是写了一句,皆听王叔之意行事?”太平本想饶他一命,可这人真是不达目标决不罢休,非要把事情闹到这朝堂上来。
也好,这是他在找死,她便借着收拾他,给李唐旧臣一个爽利的还朝大礼。
武承嗣冷笑,“原来殿下记得啊。”
“那时候本宫向越王讨要稻种,越王来信说,稻种他已备好,还给兖州准备了不少过冬的物资,他会差人亲自送到。”说着,太平拿出了这封书信,呈向了武后。
武后脸色沉得铁青,命婉儿上前接信。
婉儿把书信接过,打开之后,武后并没有看的意思,只是肃声道:“既然是个误会,解开了便好,都是一家人,不要伤了和气。”
武承嗣得了这个台阶,急忙赔笑道:“原来是个误会,殿下……”
“真是奇了,为何本宫发给越王的书信,会到了春官尚书手上?春官尚书不是司职礼制的么?”说着,太平不顾武后投来的眼神,侧身定定地看着武承嗣,“谋反者该死,中伤皇室者,也当诛!还请武大人今后谨言慎行,否则,就像方才武大人说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犯了哪一条就按哪一条处置,此乃国法!”说完,她给了武承嗣一个意味深长的笑意。
她如今眉眼长开,神韵颇像武后。这样森森然的一笑,竟是寒透心房,让人莫名地背心生凉。
“太平……”武后沉声提醒。若是在这个时候处置武承嗣,李唐王孙便无法屠戮大半,于大业不利。
太平忍下了怒意,笑着转过脸来,“臣想,春官尚书定是被人蛊惑,才会深信不疑此事。蛊惑之人,居心叵测,臣请母后下令彻查,一定要把这个躲在暗处的坏事者揪出来,以儆效尤!”
武后欲言又止。
婉儿垂首,进言道:“殿下所言正是。”说着,她给武后递了个眼色,“肃清这样的奸邪小人,于国有利。”
这已经是太平给武承嗣的最后一个可以下的台阶,也是太平还朝第一日必须在朝堂上立的威。
于情于理,武后都不该当着众臣的面,呵斥公主不依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