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武后轻哼一声。
宫卫恭敬再拜,“一名管事公公拦了殿下的车驾,殿下随后便调转车驾走了。”
“是哪个宫的?”武后肃声问道。
宫卫如实答道:“马球场的陈公公。”
“陈元?”武后眸光微沉,看来太平扣押陈七之举,确实惊动了不少蛰伏之人。太子居然与陈元有这样的交情,当中想必另有深意。
更何况,婉儿曾许诺,给她解决这桩心事。婉儿与太平不约而同地选中了陈七,想必婉儿是知道些线索的。
倘若私放流言者就是陈元,他这个小小的马球场管事竟还与东宫往来甚密,甚至可以求动太子出马,给自己侄儿求情。
这人……绝对留不得!
武后一念及此,便不会给陈元生路。
“把陈元叔侄拿入紫宸殿问罪。”武后说完,忽然想到了另外一事,“传本宫懿旨,宣太子入紫宸殿面圣。”说完,武后放下了车帘,催促宫人快速赶车入宫。
天子李治刚下朝,便听宫人说天后回大明宫了。
他笑意复杂,扶额揉了揉,“媚娘回来了就好啊。”说完,他便由内侍搀扶着,坐上了龙轿,抬向了紫宸殿。
李治进门前,轻咳了两声,经年头疾,折磨得他的鬓发霜白。
武后迎上前来,扶住了李治,一边走,一边问道:“今日朝上可有什么大事?”
“还好,没有什么紧要的。”李治简单地应了一声,便与武后一起坐下,“朕听说,你把上官仪的孙女放了?”
武后轻笑,“陛下消息倒是灵通。”
“这可不算小事。”李治又咳了两声,接过了武后递来的参汤,“等这边的宫苑都修好了,就让太平搬过来吧。”
“此事不急。”武后淡淡说完,笑意一深,“今次回太极宫,倒有不小的收获。”
“收获?”李治皱眉。
武后气定神闲地看着李治,“陛下,近日宫中有个传闻,说陛下与我的姐姐有染,生了当今太子。”
李治脸色一沉,“哪里来的胡话?!”
“如今已查明流言是何人放出,陛下以为,该如何处置?”武后似笑非笑地问道。
李治似乎恼了,咳得重了些,“无故中伤皇家,自当问斩!”
“那陛下是准了?”
“此人是谁?”
武后一字一句地道:“马球场管事,陈元。”
李治的眼底闪过一抹惊色,“一个小小马球场管事?”
“要在宫中起这样的流言,自然是越不起眼的人,越容易办事。”武后话音刚落,殿外便有人通传。
“天后,陛下,人已带到。”
李治觉得脑袋又开始疼了,眯眼道:“押进来。”
陈元与陈七被宫卫押入了紫宸殿,一个是白发苍苍的老内侍,一个是浑身血污的狼狈内侍,两人仓皇地对着天子与天后跪下。
“奴婢拜见陛下,拜见天后。”
武后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盯着陈元。
李治颇有几分烦躁,“你们该当何罪?!”
陈元急忙叩首道:“奴婢知罪!”虽说身子微颤,语句却说得顺畅。
李治瞥了一眼陈七,不悦道:“用刑了?”
“此人伺候太平不周,害太平坠湖染了风寒。”武后顺口解释一句,“陛下认为罚重了?”
李治面露忧色,“可宣太医去看了?”发现武后忽然沉默了,他只能扶额摆手道:“媚娘按律处置便好。”
“诺。”武后领旨,抬眼望向殿门,扬声问道:“太子可来了?”
“媚娘?”李治微惊,没想到武后还传召了太子。
武后徐徐道:“事关太子,自当在太子面前处置。”说着,她一字一句地嘱咐道,“陛下是太子的父亲,我是太子的阿娘,这事今日必须说个清楚,免得还有人敢拿此事嘴碎,在宫中兴风作浪。”
第17章 还书
据闻,那日太子在紫宸殿上沉默不语,眼睁睁地看着父皇李治处置了陈元那对叔侄。武后全程一言不发,只是在太子拜别时,唤住了李贤。
“贤儿,你是大唐的太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应该比谁都清醒。”
李贤当时不懂武后是什么意思,直到多年后,他弥留之际终是明白了武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大唐的太子应该放眼天下,应该功在社稷,若是一直被流言蜚语牵制,心魔难破,一味视至亲为仇敌,那便不配太子之位。
这也是武后最后给他的机会。
那日以后,宫中关于太子生母的传闻终是消逝。就好像一颗落入湖心的石子,只漾起些许涟漪,便再无踪迹。
李贤经过那日之事后,时常入宫陪伴李治。李治时常夸赞太子像他,也夸赞太子勤勉,才学不凡。武后偶尔附和,外人看来,太子与武后之间的冲突也少了许多。
后来,武后由着婉儿留在千秋殿伴读太平,只是偶尔宣婉儿觐见,问询公主学习近况,其他事一概不问,也一概不提。
可对太平与婉儿来说,这样的平静反倒更让人忐忑。
武后带走婉儿,不过一句话罢了。
她们每日相伴,像是偷来的光阴,每多一日,便赚一日。只是,她以为她不知道,她也以为她不明白。
是年八月,太平奉旨迁入大明宫。哪知,她只在殿中走了一圈,便撒娇对着武后说,她想换个宫殿居住。
宫卫恭敬再拜,“一名管事公公拦了殿下的车驾,殿下随后便调转车驾走了。”
“是哪个宫的?”武后肃声问道。
宫卫如实答道:“马球场的陈公公。”
“陈元?”武后眸光微沉,看来太平扣押陈七之举,确实惊动了不少蛰伏之人。太子居然与陈元有这样的交情,当中想必另有深意。
更何况,婉儿曾许诺,给她解决这桩心事。婉儿与太平不约而同地选中了陈七,想必婉儿是知道些线索的。
倘若私放流言者就是陈元,他这个小小的马球场管事竟还与东宫往来甚密,甚至可以求动太子出马,给自己侄儿求情。
这人……绝对留不得!
武后一念及此,便不会给陈元生路。
“把陈元叔侄拿入紫宸殿问罪。”武后说完,忽然想到了另外一事,“传本宫懿旨,宣太子入紫宸殿面圣。”说完,武后放下了车帘,催促宫人快速赶车入宫。
天子李治刚下朝,便听宫人说天后回大明宫了。
他笑意复杂,扶额揉了揉,“媚娘回来了就好啊。”说完,他便由内侍搀扶着,坐上了龙轿,抬向了紫宸殿。
李治进门前,轻咳了两声,经年头疾,折磨得他的鬓发霜白。
武后迎上前来,扶住了李治,一边走,一边问道:“今日朝上可有什么大事?”
“还好,没有什么紧要的。”李治简单地应了一声,便与武后一起坐下,“朕听说,你把上官仪的孙女放了?”
武后轻笑,“陛下消息倒是灵通。”
“这可不算小事。”李治又咳了两声,接过了武后递来的参汤,“等这边的宫苑都修好了,就让太平搬过来吧。”
“此事不急。”武后淡淡说完,笑意一深,“今次回太极宫,倒有不小的收获。”
“收获?”李治皱眉。
武后气定神闲地看着李治,“陛下,近日宫中有个传闻,说陛下与我的姐姐有染,生了当今太子。”
李治脸色一沉,“哪里来的胡话?!”
“如今已查明流言是何人放出,陛下以为,该如何处置?”武后似笑非笑地问道。
李治似乎恼了,咳得重了些,“无故中伤皇家,自当问斩!”
“那陛下是准了?”
“此人是谁?”
武后一字一句地道:“马球场管事,陈元。”
李治的眼底闪过一抹惊色,“一个小小马球场管事?”
“要在宫中起这样的流言,自然是越不起眼的人,越容易办事。”武后话音刚落,殿外便有人通传。
“天后,陛下,人已带到。”
李治觉得脑袋又开始疼了,眯眼道:“押进来。”
陈元与陈七被宫卫押入了紫宸殿,一个是白发苍苍的老内侍,一个是浑身血污的狼狈内侍,两人仓皇地对着天子与天后跪下。
“奴婢拜见陛下,拜见天后。”
武后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盯着陈元。
李治颇有几分烦躁,“你们该当何罪?!”
陈元急忙叩首道:“奴婢知罪!”虽说身子微颤,语句却说得顺畅。
李治瞥了一眼陈七,不悦道:“用刑了?”
“此人伺候太平不周,害太平坠湖染了风寒。”武后顺口解释一句,“陛下认为罚重了?”
李治面露忧色,“可宣太医去看了?”发现武后忽然沉默了,他只能扶额摆手道:“媚娘按律处置便好。”
“诺。”武后领旨,抬眼望向殿门,扬声问道:“太子可来了?”
“媚娘?”李治微惊,没想到武后还传召了太子。
武后徐徐道:“事关太子,自当在太子面前处置。”说着,她一字一句地嘱咐道,“陛下是太子的父亲,我是太子的阿娘,这事今日必须说个清楚,免得还有人敢拿此事嘴碎,在宫中兴风作浪。”
第17章 还书
据闻,那日太子在紫宸殿上沉默不语,眼睁睁地看着父皇李治处置了陈元那对叔侄。武后全程一言不发,只是在太子拜别时,唤住了李贤。
“贤儿,你是大唐的太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应该比谁都清醒。”
李贤当时不懂武后是什么意思,直到多年后,他弥留之际终是明白了武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大唐的太子应该放眼天下,应该功在社稷,若是一直被流言蜚语牵制,心魔难破,一味视至亲为仇敌,那便不配太子之位。
这也是武后最后给他的机会。
那日以后,宫中关于太子生母的传闻终是消逝。就好像一颗落入湖心的石子,只漾起些许涟漪,便再无踪迹。
李贤经过那日之事后,时常入宫陪伴李治。李治时常夸赞太子像他,也夸赞太子勤勉,才学不凡。武后偶尔附和,外人看来,太子与武后之间的冲突也少了许多。
后来,武后由着婉儿留在千秋殿伴读太平,只是偶尔宣婉儿觐见,问询公主学习近况,其他事一概不问,也一概不提。
可对太平与婉儿来说,这样的平静反倒更让人忐忑。
武后带走婉儿,不过一句话罢了。
她们每日相伴,像是偷来的光阴,每多一日,便赚一日。只是,她以为她不知道,她也以为她不明白。
是年八月,太平奉旨迁入大明宫。哪知,她只在殿中走了一圈,便撒娇对着武后说,她想换个宫殿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