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走了多久,杨木跟着队列走进了一处看起来排列特别整齐的营寨,与他们的营寨简直是天壤之别。
    来往巡逻的军士络绎不绝,寨墙附近多少持着弓弩的军士。
    进入大营后,杨木所在的队列又被分成了数队,杨木粗略看了一眼,他这一队大概有四五十人。
    他们被黄巾军的军士带到一处空地上,喝令他们站成一个方阵。
    杨木等人依照押送的黄巾军军士命令,半响的功夫才歪歪扭扭的排出了一个方阵。
    杨木被选派成了第二列的排头兵,第一列排头兵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大汉,但此人比他还要高出一个头来,而且体格也健壮了不少,在人群中倒是显得有些鹤立鸡群。
    不过这人虽然身材高大,但却有些迟钝,排列队伍的时候,那黄巾军的军士叫了他几声都没有回答,让他结结实实的挨了三四军棍。
    杨木等人被迫以一个特别怪异的姿势站在队列之中,只站了片刻的功夫,杨木就已经感觉到了双脚上传来的疼痛感,甚至背脊也开始隐隐作痛。
    在队列还穿行着握着军棍,检查他们站姿的黄巾军军士,队列中有人稍有动弹,背脊或者是臀部便会结结实实的挨上一记军棍,因为如此众人不敢动弹,只得苦苦的坚持着。
    此时正是午时,刺目的光芒洒在河谷之中,空地上又无遮掩,直直的便照在了众人身上,汗珠从众人的脸上滚落下来,有军棍在侧,也没有人敢抹去。
    这样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杨木感觉双腿好似都不是自己的时候,他的视线中终于出现了一名穿着军官打扮的黄巾军。
    赵绩看着这群站的笔直的俘虏,嘴角不由弯起了一丝弧度,曾经他也这样被勒令站过军姿,还替代他胞弟赵絮受了十军棍。
    从卷缩在鹿台山,每日靠着山中狩猎,种地充饥,再到如今黄巾军一统太行,不过年许的时间,若不是赵绩一路跟着黄巾军从鹿台山走来,他几乎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实发生的事。
    升任队率后,他已经在曲内的军候的引荐下加入了太平道中。
    经历了连番的大战,军中多数人都已经将许安神化了,尤其是石脆山一战后,经过大量的传诵,还有黄巾方士有意识的引导,军中上下对许安的尊崇几乎已经达到了顶峰。
    “我实话告诉你们,我黄巾军中,也不是想进便进,依上官军令,集训三十日,不合格者,送归矿山。”
    赵绩冷冷的扫了一眼眼前的俘虏们。
    “太行山中矿山众多,正缺人力开采,别怪我没有提醒你们。”
    ……
    此时的许安已经重新率师北上,踏上返回半云山的道路。
    击溃杨奉主力后,许安派徐晃和龚都两人带领部曲,绕后进攻在镇守在青岩绝、浊泉谷的掾哉和司隶两人。
    当司隶看到了黄巾军绕后的军队,很干脆的就投降了,他并不是蠢人,他知道大队的黄巾军能出现在他的身后,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杨奉的主力被击溃了。
    而掾哉却没有投降,守在青岩绝想负隅顽抗,但青岩绝的地势只是相对于防御北方较为险要,当其收到两面夹击后,虽然掾哉奋力抵挡,但还是只坚守一日便失陷了,掾哉在青岩绝的山顶上走投无路选择了自焚而死,也算是为主尽忠了。
    许安麾下的兵力,算上归降的杨奉部曲再加上北部的七股势力,如今已是有数万之众,一个个新的问题也摆放在了他的面前。
    经历了广宗还有下曲阳连番的大战,许安也知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的道理,汉军每每以少胜多,其实并非是以弱胜强,反而是以强胜弱。
    皇甫嵩麾下的汉军盔甲齐全,兵丈完备,训练有素,如此军士,只有一万亦能胜十倍之敌,下曲阳和广宗,十数万黄巾的战败就是铁证。
    这数万多人,成分复杂,战力也层次不齐,若是拉着这样的军队去反抗汉朝,无异于以卵击石。
    所以许安下达了集训的命令,将军中优秀的军官选派出去,担任教官,淘汰那些老弱病残,还有偷奸耍滑之辈。
    那些贼匪习性严重的肯定不能留在军中,太平道中也不需要这种人。
    那些油滑之徒,贼匪习性严重的人,不仅对军队的战斗力毫无帮助,反而会拉低一支军队的战力。
    第一百零四章 钱粮
    除去军队的问题,现在摆在许安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钱粮的问题了。
    这些日子以来,经过长史赵乐一直跟在军中,统计钱粮和兵员数目,之前军中所消耗军粮,还有日常训练的人吃马嚼,都成了一个恐怖的数字。
    而且许安又下达了集训了指令,军队训练消耗的钱粮比平日里要更多一些,又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所幸现在许安麾下的军队都不需要俸禄这种东西,否则除非许安真的是天上的真仙,能点石成金,凭空造物,不然肯定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军队。
    于毒麾下的那些平百姓,如今太行山内不说风调雨顺,但气候也算正常,倒是有些收成,勉强能自给自足,还能补偿一些给军队,但是也极为有限。
    至于原先跟随黄龙在半云山河谷的那些百姓,去年半云山河谷内收成倒是不错。
    不过当时太行山南北贼匪皆未平定,只能在河谷内耕地,因此种植的范围也很有限,仅仅只能多供养数百人的食用而已。
    所以这么久以来,实际上许安麾下的军士,一直吃的是那些贼匪的存粮。
    值得庆信的是这些贼匪也是饥荒年间起事,多半是饿怕了,也因此劫掠了不少的粮食,这也才够许安去挥霍。
    只是今年三月的时候,又添上了张燕带来的6000军士的家眷,还有两万余大军,钱粮一下子变得捉襟见肘了起来,这也是许安为什么要急于南下的原因之一。
    南下剿灭了雷公,五鹿等大小贼匪,还有接收了于毒的钱粮后,倒是稍微充盈了一些,不过也是极为有限。
    不算北方的张白骑等人,如今山中的粮食,只够坚持两个月的用度了,两个月以后,许安军中的粮库,就得跑老鼠了。
    太行山此时与后世不同,大部分地区都是原始森林,想要开垦耕地难度极大,只能在一些地势相对平缓的河谷内开垦。
    而且如果要大规模的开垦耕地,基本上不可能集中起来,到收获的季节时,运输又成了一大难题。
    基本上只能满足普通的百姓用度,想让太行山内百姓耕种供养军队,这实在是不太现实。
    不说耕地问题,就是牲畜,还有农具,在许安的领内都非常稀缺,铁器几乎都供给了军队,有些军士甚至都用的是木头做成的兵刃。
    工匠在许安的麾下的特别稀少,如今算上张燕,还有于毒等人手下的工匠,也不过两三百人罢了。
    许安此时只觉得头大如斗,他从来没有负责过这么多人的人的后勤补给,要说行军打仗,他靠着《太平经》还有龚都,刘辟两人在侧,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可以慢慢进步。
    大不了就打呆仗,打硬仗,步步为营,正面击破,反正在太行山内,他麾下的黄巾军训练度还有装备是数一数二的程度,甚至就算输他也输的起。
    但是后勤这方面,黄巾军中时刘辟和龚都两人完全不参与,幸好黄龙尚且懂一些,毕竟也是太行山内的黄巾渠帅,再加上许安将麾下但凡懂点术算,识字的人全都逮住。
    再加上就地征用那些山贼的补给,这才勉强保住大军的供给。
    等许安思考了一路如何让钱粮收支不是赤字,七月份带着大军重新回到半云山河谷时,他才猛地想起一件事。
    自己为什么一直想着种田?
    张燕当初统一太行山后,第一件事就是出山劫掠,黄河以北的各郡、县都受到侵扰,当时的汉廷情况和现在一样,正忙于应对羌胡的头领北宫伯玉。
    甚至还将刚升任冀州牧的皇甫嵩给重新调遣了回去,现在双方战事正处于胶着之时。
    后面发生的事,就颇为奇葩了,当时作为黄巾军的张燕派遣了使者到京城洛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
    汉灵帝于是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还让他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甚至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并派遣计吏到洛阳去汇报。
    杨奉历史上也是如此,如果不是许安难下击败了杨奉,历史上的今时,杨奉出山多次击败汉军后,汉灵帝遣使拜杨奉为黑山校尉,领诸山贼,得举孝廉计吏。
    太行八陉现在只有最北的军都陉和尾端的轵关陉不在许安的控制之下了,但这两关离太行山腹地颇远。
    汉军的精锐主力现在正疲于应对北宫伯玉,分身乏力,不用担心从轵关陉入关,军都陉也是一样,汉军正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交战。
    所以许安如果出关劫掠,那么只要面对当地的郡兵就行了。
    北上幽州,第一个就被许安否决了,军都陉如今在汉军手中,而且幽州之地骑兵众多,而且此时公孙攒就在幽州。
    许安并不觉得,太行山面对山中的贼匪势如破竹,击败了冀州的郡兵就能打得过公孙攒麾下的白马义从了。
    郭大贤等人就曾攻打过军都陉,但军都陉防守森严,而且幽州边军战斗力比内地州县的郡兵战斗力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就算强行攻下军都陉,在黄巾军中多是步卒,在平原上面对大量的装备精良的骑兵几乎毫无胜算。
    第二个选项便是冀州,不过冀州如今民乱虽平,但也元气大伤,虽然擒获了张郃,但颜良,文丑,高览三人仍在,虽然不至于败亡,但是冀州府库中只怕是也没有什么钱粮了。
    所以许安将目光最终投在了司隶的河内郡,还有并州的地图上。
    选择河内郡是因为,虽然是司隶之地,但是此时司隶正遭受北宫伯玉的威胁,汉军主力暂时无暇顾及,而且会让现在的天子感到压力。
    况且历史上杨奉就可以屡次击败河内的郡兵,那么这些郡兵自然不足为虑。
    至于并州,本来太行山有大半就在并州,黄巾军可以从多出关卡出山,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并州的郡兵围捕。
    并州虽有骑兵,但南部地形山区居多,骑兵大多在北部,南部郡兵战斗力相对较弱。
    第一百零五章 出山
    中平二年八月初,上艾县周围的百姓们还在田间劳作,天气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孩童在们跑到了田间阡陌嬉戏玩耍,一派祥和的景象。
    去年的大旱并没有太过于影响到并州,黄巾之乱也没有波及上艾这片靠近并州的乐土,气候也开始有了转变,大家都期盼着有个好年景,就连阳光似乎也有意眷顾着这片充满祥和的土地。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方传来,一名正埋头在田间劳作的壮年男子猛地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了惊惧之色。
    果然示警的钟声很快便响了起来。
    紧接着几名头裹着黄巾,骑着高头大马的人从阡陌之间奔驰而过,打破了田间的祥和气氛。
    黄巾!是“蛾贼”!
    上艾县的这些百姓虽然未有见过黄巾军,但是也听朝廷的官吏说过黄巾之乱,那些蛾贼所做过的恶事,烧杀抢掠,屠戮聚落,以妖法蛊惑人心。
    正在田间劳作的这些百姓,看到这数骑黄巾军的斥候,吓得头也不回的纷纷向后逃去。
    而聚落里的几名孩童却还在阡陌上嬉戏,正好挡在那几名骑士的前方,对即将到来的危险全然不顾。
    其中一名孩童的母亲恰好就在旁边,眼见那高大的战马急冲而来,看到自己的孩子处于危险之中,也不顾得旁许,几步便从田间跑上阡陌,将还在楞神的孩童抱在了怀中。
    用自己瘦弱的脊背将怀中的孩童遮得严严实实。
    田间还尚留在原地的人都闭上了眼睛,不敢看那血肉模糊的一幕。
    “咴————”
    马嘶声响起,等到众人心惊胆颤的睁开双眼,却发现预想中的血肉模糊的场景并没有出现,而那几名穷凶极恶的“蛾贼”也停下了身下的战马。
    几名反应过来的孩童,有的吓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有的则是吓得哭嚎着向后逃去。
    只有那名女子怀中的孩童还兀自挥动着手中的木枝咯咯的笑着,却不知他的母亲已经吓得站不起身来了,只以为自己已是命丧黄泉,身在阴曹地府之中了。
    “吁——”
    几名骑士各自安抚着身下的战马。
    “你没长眼睛吗!”
    那领头的骑士对着身旁的骑士破口大骂,将手上的马鞭高高举起,作势欲打。
    “孩童不懂事,还请军爷饶命,我等这就让路,这就让路……”
    那孩童的父亲也赶了过来,跪在妻子身前,不住地向着身前的黄巾军磕头赔罪。

章节目录

黄天之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罗小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罗小明并收藏黄天之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