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页
毕竟他以前作为镇北公府三少爷时可不是什么善茬,结怨的纨绔弟子并不少,现在落难了,难免有人会趁机折辱他。
他才不会傻的有人来请就答应过去呢,现在他就是个普通平民,被权贵子弟弄死了也无人申冤。
门外的人似乎被孟樘的回答惊到了,愣了好半晌才又敲门道:“孟樘公子,还请让我们进去,此事还得当面与公子你说清楚。”
孟樘直接装死不回复了。
他现在有点后悔之前应答门外的敲门人了,早知如此就该直接装作家里没人。
门外的人又说了几句,见孟樘始终不肯开门,敲门声音再次急促起来。
最后那道尖细的声音中充满了不耐:“直接撞开!”
孟樘吓了一跳,连忙撒腿就往屋子里面跑,找个地方打算躲起来。
然而还不等他跑进屋,大门已经被人踹开了,只见一个高瘦面白无须的人带着两个身形剽悍的壮汉走了进来,其中一个大汉动作快速的将逃跑的孟樘抓了过来。
那个面白无须之人走到孟樘面前,不悦的盯着他,用那尖细的嗓音说道:“孟樘公子,咱家不是说了不会对你怎么样么?你乖乖跟咱家去见主子不就好了,何必自讨苦吃呢?”
孟樘也是见过世面的,听着面前的人自称‘咱家’,嗓音又不同于正常男子,年龄不小了却半点胡须都没有,脑海中灵光一闪,问道:“不知您是哪位公公?”
李公公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没回答,而是问道:“孟樘公子现在愿意跟咱家去见见主子么?”
孟樘心中顿时一喜,李公公没有回答,但同样没有反驳,那么就证明李公公的确是从皇宫里出来的人。
那么李公公的主子肯定是皇宫里的人,想想皇宫里的主子,皇子们还年幼,太后嫔妃不可能派人来找他一个外男,那么想见他的人身份呼之欲出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孟樘欢喜的道:“愿意愿意!”
然后孟樘就跟着李公公去了京城郊外的一处庄子上,他在这个看似寻常的庄子里见到了皇帝。
孟樘是没见过皇帝本人的,但他在自己认祖归宗仪式那天,去镇北公府见过了大皇子,大皇子的长相与皇帝很有几分相似,再加上他心中本就有些猜测,见到皇帝本人后自然立马猜了出来。
“草民叩见陛下!”
皇帝看着跪下磕头的孟樘,心里一阵舒坦,这些日子面对朝臣和孟元嘉心里战战兢兢的,日日怀疑有谁投靠了孟元嘉想要谋害他,现在看见对自己恭敬万分的孟樘,再想到孟樘与孟元嘉不和,皇帝就看孟樘十分顺眼了。
“快快平身。”皇帝脸上露出温和可亲的微笑,还亲自伸手去扶孟樘。
孟樘受宠若惊的站起身来:“谢过陛下。”
皇帝先是温和关心的询问了一下孟樘的近况,在听说孟樘日子不好过之后,就顺着孟樘的话去谴责元嘉:“这个孟元嘉实在太狠心了,你们好歹做了十几年的兄弟,居然说翻脸就翻脸,连他父亲的孝期都等不及过去,就把你赶出镇北公府了,太不像话了!”
这话真是骂到了孟樘的心坎里,他感动得眼泪汪汪的看着皇帝,要不是怕在皇帝面前崩了形象,他真想跟着皇帝一起骂。
孟樘感慨道:“陛下慧眼,一眼就看穿了孟元嘉的真面目。然而世人多愚昧,他们只看表面,都以为孟元嘉是好心好意的让我认祖归宗,实际上还不是怕我分他的家产?若镇北公府真有心让我认祖归宗,这些年也不会把我的身世瞒得严严实实的。”
实际上当年镇北公并没有刻意隐瞒孟樘的身世,只是一开始知道的人就少,后来见孟樘长大了把他和严氏当做亲生父母亲近,他们也不好直言说自己不是他亲生父母,让孩子难过。
时间久了,不管在府上还是在外面,别人都以为孟樘是镇北公府嫡三少爷了。
其实镇北公压根就没给孟樘上族谱,从未想过不让孟樘认祖归宗。
但这些真相对皇帝和孟樘来说不重要,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宣泄口,找个理由谴责镇北公府,骂元嘉几句出出气。
两人一起数落元嘉的种种罪状,最后数落得两人心心相惜,同是天涯沦落人呀!
第140章 权臣【09】
在同仇敌忾的骂元嘉一顿之后, 皇帝看孟樘感觉更顺眼了,语气也更温和亲近了:“孟樘,虽说孟元嘉表里不一, 但这也证明了他不敢明面上苛待你,只要你还认镇北公府的养恩, 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上门, 将自己与镇北公府绑到一起。你只说你是上门看望养母的, 孟元嘉断然不敢将你直接赶出门,否则外人的舆论就够他受的了……”
皇帝怂恿孟樘厚着脸皮回镇北公府搞事情,于是本来就很想回去却碍于孟元嘉和自己的自尊不能回去的孟樘顺坡下驴,一脸恍然, 感激的道:“多谢陛下指点,草民一定照办。”
他可不是贪图镇北公府的富贵才回去的, 他只是惦记着养母,只是奉皇帝旨意回镇北公府的。
其实就跟皇帝现在明知道元嘉可能谋反,却明面上不能拿他怎么办一样, 孟樘以报答养恩惦记养母为由回镇北公府,只要元嘉还要名声,就不可能公然将孟樘赶出来,反而还要赞许他不忘养恩的行为。
因为孟樘的身份代表着镇北公府的手下亲卫,如果孟樘没有犯什么原则上的错误应该被镇北公府抛弃,镇北公府是不能将其拒之门外的。
他才不会傻的有人来请就答应过去呢,现在他就是个普通平民,被权贵子弟弄死了也无人申冤。
门外的人似乎被孟樘的回答惊到了,愣了好半晌才又敲门道:“孟樘公子,还请让我们进去,此事还得当面与公子你说清楚。”
孟樘直接装死不回复了。
他现在有点后悔之前应答门外的敲门人了,早知如此就该直接装作家里没人。
门外的人又说了几句,见孟樘始终不肯开门,敲门声音再次急促起来。
最后那道尖细的声音中充满了不耐:“直接撞开!”
孟樘吓了一跳,连忙撒腿就往屋子里面跑,找个地方打算躲起来。
然而还不等他跑进屋,大门已经被人踹开了,只见一个高瘦面白无须的人带着两个身形剽悍的壮汉走了进来,其中一个大汉动作快速的将逃跑的孟樘抓了过来。
那个面白无须之人走到孟樘面前,不悦的盯着他,用那尖细的嗓音说道:“孟樘公子,咱家不是说了不会对你怎么样么?你乖乖跟咱家去见主子不就好了,何必自讨苦吃呢?”
孟樘也是见过世面的,听着面前的人自称‘咱家’,嗓音又不同于正常男子,年龄不小了却半点胡须都没有,脑海中灵光一闪,问道:“不知您是哪位公公?”
李公公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没回答,而是问道:“孟樘公子现在愿意跟咱家去见见主子么?”
孟樘心中顿时一喜,李公公没有回答,但同样没有反驳,那么就证明李公公的确是从皇宫里出来的人。
那么李公公的主子肯定是皇宫里的人,想想皇宫里的主子,皇子们还年幼,太后嫔妃不可能派人来找他一个外男,那么想见他的人身份呼之欲出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孟樘欢喜的道:“愿意愿意!”
然后孟樘就跟着李公公去了京城郊外的一处庄子上,他在这个看似寻常的庄子里见到了皇帝。
孟樘是没见过皇帝本人的,但他在自己认祖归宗仪式那天,去镇北公府见过了大皇子,大皇子的长相与皇帝很有几分相似,再加上他心中本就有些猜测,见到皇帝本人后自然立马猜了出来。
“草民叩见陛下!”
皇帝看着跪下磕头的孟樘,心里一阵舒坦,这些日子面对朝臣和孟元嘉心里战战兢兢的,日日怀疑有谁投靠了孟元嘉想要谋害他,现在看见对自己恭敬万分的孟樘,再想到孟樘与孟元嘉不和,皇帝就看孟樘十分顺眼了。
“快快平身。”皇帝脸上露出温和可亲的微笑,还亲自伸手去扶孟樘。
孟樘受宠若惊的站起身来:“谢过陛下。”
皇帝先是温和关心的询问了一下孟樘的近况,在听说孟樘日子不好过之后,就顺着孟樘的话去谴责元嘉:“这个孟元嘉实在太狠心了,你们好歹做了十几年的兄弟,居然说翻脸就翻脸,连他父亲的孝期都等不及过去,就把你赶出镇北公府了,太不像话了!”
这话真是骂到了孟樘的心坎里,他感动得眼泪汪汪的看着皇帝,要不是怕在皇帝面前崩了形象,他真想跟着皇帝一起骂。
孟樘感慨道:“陛下慧眼,一眼就看穿了孟元嘉的真面目。然而世人多愚昧,他们只看表面,都以为孟元嘉是好心好意的让我认祖归宗,实际上还不是怕我分他的家产?若镇北公府真有心让我认祖归宗,这些年也不会把我的身世瞒得严严实实的。”
实际上当年镇北公并没有刻意隐瞒孟樘的身世,只是一开始知道的人就少,后来见孟樘长大了把他和严氏当做亲生父母亲近,他们也不好直言说自己不是他亲生父母,让孩子难过。
时间久了,不管在府上还是在外面,别人都以为孟樘是镇北公府嫡三少爷了。
其实镇北公压根就没给孟樘上族谱,从未想过不让孟樘认祖归宗。
但这些真相对皇帝和孟樘来说不重要,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宣泄口,找个理由谴责镇北公府,骂元嘉几句出出气。
两人一起数落元嘉的种种罪状,最后数落得两人心心相惜,同是天涯沦落人呀!
第140章 权臣【09】
在同仇敌忾的骂元嘉一顿之后, 皇帝看孟樘感觉更顺眼了,语气也更温和亲近了:“孟樘,虽说孟元嘉表里不一, 但这也证明了他不敢明面上苛待你,只要你还认镇北公府的养恩, 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上门, 将自己与镇北公府绑到一起。你只说你是上门看望养母的, 孟元嘉断然不敢将你直接赶出门,否则外人的舆论就够他受的了……”
皇帝怂恿孟樘厚着脸皮回镇北公府搞事情,于是本来就很想回去却碍于孟元嘉和自己的自尊不能回去的孟樘顺坡下驴,一脸恍然, 感激的道:“多谢陛下指点,草民一定照办。”
他可不是贪图镇北公府的富贵才回去的, 他只是惦记着养母,只是奉皇帝旨意回镇北公府的。
其实就跟皇帝现在明知道元嘉可能谋反,却明面上不能拿他怎么办一样, 孟樘以报答养恩惦记养母为由回镇北公府,只要元嘉还要名声,就不可能公然将孟樘赶出来,反而还要赞许他不忘养恩的行为。
因为孟樘的身份代表着镇北公府的手下亲卫,如果孟樘没有犯什么原则上的错误应该被镇北公府抛弃,镇北公府是不能将其拒之门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