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这样僵住了,萧谨恭冷笑一声,不欲再多说什么,只留下林秀说有事商议。
林秀心里真是苦,人家第一天谈恋爱,就要加班,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理政殿,萧谨恭气冲冲的进来了。显然还没消去前朝受得气,林秀缩了缩头,不敢说话。天子一怒,很可怕的。
“爱卿,如果朕说朕想打仗,你会不会也反对?”萧谨恭坐下来,严肃道。
林秀一下子严肃了起来,打仗,可不是能儿戏的事。陛下这时候想打仗……
“陛下打仗的目的是?”林秀不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不敢盲目确定萧谨恭的心意。
“国师这么聪明,前朝的事你也见了,怎会不知为何。”萧谨恭心情不好,今天说话也有些冲。
“陛下是怕有人谋反?”
让贵族们割舍利益,他们难免抵触。之前大家还能忍忍,今天这个情势看来,他们是不想忍了,任凭萧谨恭如何发脾气,他们也不退让,如此做法,已经等于是撕破脸了。明晃晃的示威,他们是在警告萧谨恭,这周国,不仅是萧谨恭的周国,也是他们的周国。
这周国,也不是萧谨恭一个人说了算。再逼下去,萧谨恭就是自找难看了。可是变法推行到这一步,萧谨恭不可能停下来,变法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官制的变法。必须要让庶人可以晋升做官,才能打破现有的阶级。如果阶级一直如此巩固下去,他这个皇帝迟早要被架空,到时候,他不过是个吉祥物。那些贵族集团才是真正的掌权人。
萧谨恭怎么可能愿意走到那一步,所以他想打仗。打仗是会劳民伤财,但也有好的地方。对外战争会弱化内部战争。把大家都绑在一条船上,而这条船正在打仗,大家自然都以对外战争为重,也就无暇顾及其它的。萧谨恭想一边打仗一边变法,这样,等贵族们能腾出手来反抗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还有一个天时地利的点是,周国已经推行了两条变法。其中一条就是利于军队的。立军功者可升官加爵,这条律法虽然推行了,但是还没有很好的实践。没有仗打,士兵怎么立功。萧谨恭现在迫切需要几场战争,提拔一批庶人上来,给他们升官加爵。在军营里来个大洗牌,这样,到时候自己的拥护者也能有些资本帮助自己。
现在庶人们虽然支持变法,支持萧谨恭,可是他们手里的资源太少,力量太弱,还不能和贵族抗衡。可若是有几场战争,提拔一批庶人上来之后,那就不一样了。
如果大家辛苦一下,费些钱财,能达到这一目的,其实是赚了。可是战争,若是打不好,亡国也说不定啊。
“陛下准备和谁打,以什么借口?”林秀想听听萧谨恭的想法。
“眼下郑楚是盟友,自然不好动手。吴和蛮戎,如今正强,且短时间内也没有攻打我周国的想法。但是赵国,上次东城一战后,精锐军队据说伤亡惨重。虽然我们目前有太子在周为质,可我听说赵琮身子越来越不好了,若是赵琮西归,赵端不在赵国,那么大概率是二皇子赵瑞继位,他若上位,绝对是巴不得赵端早点死,免得那些太子派总想推翻他。
既然早晚都要打,如今我国兵种改革也半年多了。倒不如出去试一试实力如何,也好看看到底有没有什么厉害的将才还被埋没着,也好给他们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萧谨恭说的很详细,看来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在心中谋划很久了,只是今天被激怒了,准备提前实施罢了。
“陛下说的,倒也不是不可行。我记得赵国和周国交界的顺水,灵州两个地方,以前是周国的。几十年前被赵国抢去了,现在一直被赵国管辖着。这两地处在蛮戎、赵、周三国的交界处,并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
陛下如果要打的话,不如就以这两地为借口,向赵国要地,不给,就开战。赵国一是目前元气大伤,最会打仗的钱将军已经被贬职,现在若战,只能让下面的人顶上来。这对周国来说是个机会。
二嘛,赵琮目前还没死,那么赵端在我们手上,他就总是有后顾之忧。若是赢了周国,让周国伤亡严重,他怕我们把赵端直接杀了泄愤。若是输呢,那就更好了,总之只要赵琮让他们带兵的将军有了顾虑,那这仗,确实就不好打。怎么看都是对我们更有利些。
陛下若心意已决,臣觉得可以打。”林秀还是肯定了萧谨恭的看法的。打仗固然不好,但若是有利可图,就还是得打,况且有些战争,是避免不了的。此时攻赵,未免不是个好时机。
“朕就是怕,其他几国万一从中作梗。就像之前赵国攻周,郑楚一样。”五国并立,一举一动都不是那么简单,若是有人从中作梗,局势就会被瞬间扭转。
“那就只能速战速决,不走漏风声。四国都想不到咱们会打赵国的,等打起来了,他们再做反应也就来不及了。而且,他们未必就会干预。赵国狼子野心众人皆知,谁都想削弱赵国,依臣所见,吴楚观战的几率更大一些,郑国太远,还没能力干预这里的战场。至于蛮戎,赫连定没有统一五国的雄心,除了打家劫舍,他不感兴趣其他的。要是那个赫连焘继位,倒是要防一防的。”
“那么依国师所见,这仗打得?”
“打得。只是有一点陛下要做好心理准备。”
林秀心里真是苦,人家第一天谈恋爱,就要加班,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理政殿,萧谨恭气冲冲的进来了。显然还没消去前朝受得气,林秀缩了缩头,不敢说话。天子一怒,很可怕的。
“爱卿,如果朕说朕想打仗,你会不会也反对?”萧谨恭坐下来,严肃道。
林秀一下子严肃了起来,打仗,可不是能儿戏的事。陛下这时候想打仗……
“陛下打仗的目的是?”林秀不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不敢盲目确定萧谨恭的心意。
“国师这么聪明,前朝的事你也见了,怎会不知为何。”萧谨恭心情不好,今天说话也有些冲。
“陛下是怕有人谋反?”
让贵族们割舍利益,他们难免抵触。之前大家还能忍忍,今天这个情势看来,他们是不想忍了,任凭萧谨恭如何发脾气,他们也不退让,如此做法,已经等于是撕破脸了。明晃晃的示威,他们是在警告萧谨恭,这周国,不仅是萧谨恭的周国,也是他们的周国。
这周国,也不是萧谨恭一个人说了算。再逼下去,萧谨恭就是自找难看了。可是变法推行到这一步,萧谨恭不可能停下来,变法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官制的变法。必须要让庶人可以晋升做官,才能打破现有的阶级。如果阶级一直如此巩固下去,他这个皇帝迟早要被架空,到时候,他不过是个吉祥物。那些贵族集团才是真正的掌权人。
萧谨恭怎么可能愿意走到那一步,所以他想打仗。打仗是会劳民伤财,但也有好的地方。对外战争会弱化内部战争。把大家都绑在一条船上,而这条船正在打仗,大家自然都以对外战争为重,也就无暇顾及其它的。萧谨恭想一边打仗一边变法,这样,等贵族们能腾出手来反抗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还有一个天时地利的点是,周国已经推行了两条变法。其中一条就是利于军队的。立军功者可升官加爵,这条律法虽然推行了,但是还没有很好的实践。没有仗打,士兵怎么立功。萧谨恭现在迫切需要几场战争,提拔一批庶人上来,给他们升官加爵。在军营里来个大洗牌,这样,到时候自己的拥护者也能有些资本帮助自己。
现在庶人们虽然支持变法,支持萧谨恭,可是他们手里的资源太少,力量太弱,还不能和贵族抗衡。可若是有几场战争,提拔一批庶人上来之后,那就不一样了。
如果大家辛苦一下,费些钱财,能达到这一目的,其实是赚了。可是战争,若是打不好,亡国也说不定啊。
“陛下准备和谁打,以什么借口?”林秀想听听萧谨恭的想法。
“眼下郑楚是盟友,自然不好动手。吴和蛮戎,如今正强,且短时间内也没有攻打我周国的想法。但是赵国,上次东城一战后,精锐军队据说伤亡惨重。虽然我们目前有太子在周为质,可我听说赵琮身子越来越不好了,若是赵琮西归,赵端不在赵国,那么大概率是二皇子赵瑞继位,他若上位,绝对是巴不得赵端早点死,免得那些太子派总想推翻他。
既然早晚都要打,如今我国兵种改革也半年多了。倒不如出去试一试实力如何,也好看看到底有没有什么厉害的将才还被埋没着,也好给他们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萧谨恭说的很详细,看来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在心中谋划很久了,只是今天被激怒了,准备提前实施罢了。
“陛下说的,倒也不是不可行。我记得赵国和周国交界的顺水,灵州两个地方,以前是周国的。几十年前被赵国抢去了,现在一直被赵国管辖着。这两地处在蛮戎、赵、周三国的交界处,并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
陛下如果要打的话,不如就以这两地为借口,向赵国要地,不给,就开战。赵国一是目前元气大伤,最会打仗的钱将军已经被贬职,现在若战,只能让下面的人顶上来。这对周国来说是个机会。
二嘛,赵琮目前还没死,那么赵端在我们手上,他就总是有后顾之忧。若是赢了周国,让周国伤亡严重,他怕我们把赵端直接杀了泄愤。若是输呢,那就更好了,总之只要赵琮让他们带兵的将军有了顾虑,那这仗,确实就不好打。怎么看都是对我们更有利些。
陛下若心意已决,臣觉得可以打。”林秀还是肯定了萧谨恭的看法的。打仗固然不好,但若是有利可图,就还是得打,况且有些战争,是避免不了的。此时攻赵,未免不是个好时机。
“朕就是怕,其他几国万一从中作梗。就像之前赵国攻周,郑楚一样。”五国并立,一举一动都不是那么简单,若是有人从中作梗,局势就会被瞬间扭转。
“那就只能速战速决,不走漏风声。四国都想不到咱们会打赵国的,等打起来了,他们再做反应也就来不及了。而且,他们未必就会干预。赵国狼子野心众人皆知,谁都想削弱赵国,依臣所见,吴楚观战的几率更大一些,郑国太远,还没能力干预这里的战场。至于蛮戎,赫连定没有统一五国的雄心,除了打家劫舍,他不感兴趣其他的。要是那个赫连焘继位,倒是要防一防的。”
“那么依国师所见,这仗打得?”
“打得。只是有一点陛下要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