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请驾崩 作者:含情沫沫
皇上请驾崩 作者:含情沫沫
第一百一十五章 谁让你不是童子鸡!
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睡得正好被人生生吵醒,末璃满肚子下床气,看谁都不顺眼。
此时此刻,天大地大,皇帝睡觉最大。
她血内精气都还没回满,没工夫也没精力理会这桩风流冤案,索性将展万钧和赖沧澜都轰出清心殿。
还她一个清净!
然而安静了她又躺下,睡了不到片刻就开始疑神疑鬼,心中不安。急忙一骨碌爬起,昏头转向的追出去。
“赖沧澜,回来,给我继续守着。”
小将军和摄政王正在门口大眼瞪小眼,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是非要跟王爷掰扯清楚,不能白挨了冤枉。
无缘无故上来就动手,什么意思?他可是朝廷命官,不是平头老百姓。就是平头老百姓,也没有说杀就杀的。
他到底犯了什么事?不说出个道道来,这事没完!
展万钧才懒得跟他说,别说对方已经动了手,就是起个心眼,都该死!
眼看二人之间又要一触即发,结果陛下来了这么一手。
看看陛下,看看摄政王,小将军决定君为重!就哼一声,扭头跟进去。
摄政王气的鼻子都要歪了!好哇,当着他的面两人都敢……
敢什么?王爷理智虽然崩塌,但基本逻辑还在。听着末璃那句话的意思,是让赖沧澜守在床前给她壮胆。
说到底,她是怕了晚上的小鬼!也是,都了一夜,她哪里还有精力搞鬼!
可为什么一定要是赖沧澜呢?为什么不找他呢?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小心眼大醋缸的摄政王悻悻然离去,把这个性质严重的问题搁在心里成了酿醋的浇头,肚皮里那缸醋,是越酿越陈,味醇浓厚!
陛下必须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在她睡饱之后。
睡饱之后的末璃精神饱满,听了这个问题是满不在乎的一摆手。
“他是童男子啊,火气旺!你?你不行!你破身了,没有元阳,镇不住邪祟!”
咣咣咣三拳,砸在摄政王胸口,吐出一口老血!
原来是嫌弃他不是童子鸡!
老大不小还是童子鸡,很值得骄傲么?
*
童子鸡不童子鸡,末璃是一点不放在心上,连同摄政王的老醋和老血。
她正为满城的流言蜚语所苦恼!
果然不出所料,事情是瞒不住的!
公主在祗垣寺亮相,那是当着老百姓的面,用苦肉计搏了一个好名声,结果动了胎气,在寺里的禅房小产。孩子夭折,公主也因思念孩子,再加上产后血崩,薨了。
这是官方的说法!私底下,那真是什么版本都有!
最耸人听闻的版本,自然是摄政王和陛下合谋,把公主和她生下的孩子秘密处死。理由是,公主生下一个佛子,此子乃是神佛转世,可以为皇。历来江山不容二主,陛下和摄政王的糊涂账都还没掰扯清楚呢,怎么能又多了一个佛子。
当然是先下手为强,把这星星之火扼杀于摇篮之中。
就连公主在祗垣寺亮相这件事,也被认为是陛下故意下旨,让公主劳累,好促其小产。本来公主好好的在长生观里安胎,陛下非要下一道圣旨让公主下山。公主那可是金枝玉叶,从那么高的山上一步步走下来,孩子还能保得住?
顶着大太阳又是跪,又是拜的,一大肚婆能吃得消?
陛下此计,甚是恶毒!
而摄政王则是助纣为孽,抑或狼狈为奸。公主小产,不叫太医,先叫官兵,这什么说法?明摆着就是要命来的!
所以公主和孩子真是可怜哉!
老百姓的想法总是特别富有想象力!末璃也是服了!
展万钧原本计划着给她镀层金,神话一番,树立一个崭新的偶像!结果这下好了,金身还没镀上,她就惹了一身骚。
龙书案上的弹劾他们奏折堆成了山,这一回他和她是货真价实的二分天下,一人一半!
末璃赶紧麻溜的装病躲在清心殿当鸵鸟,让脸皮厚如城墙的摄政王一个人背锅顶缸,接受文物群臣和天下百姓的唾骂。
反正他是骂惯了,皮厚。她这是第一回,这受尽天下人唾骂的昏君滋味,呵呵,不可言说!
言官们的帖子之乎者也,典故太多,大半她都看不懂,骂了也白骂!
倒是摄政王被骂急了,又把这帮卖直的货拖去太和门当众打屁股。然而这屁股阵也挡不住大家伙“批判当权者失职”的热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谁要是没被摄政王打过屁股,都没脸在这个圈子里混,好么!
然而此时的波及也远远出乎意料之外,言官们的弹劾折子正热,京城里的读书人也开始议论纷纷。
虽然官方给了说法,但自朝堂到民间都不信这套说法,要求彻查。
展万钧气得拍桌,表示这帮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给人利用了还以为自己是参与了天下大事,没半点本事尽瞎起哄,该杀!
末璃翻一个白眼,杀杀杀,王爷自打吃过醋以后,智商也是急剧下降。
杀人,只会把这事闹的更大!
她想了想,一拍手。
读书人多管闲事,为啥?闲的呗!
想要他们闭嘴太容易了,给他们找点事做!
什么事?开秋闱恩科!
哼哼!你们吃饱了没事干管皇帝的闲事,那皇帝陛下就给你们找点事,省得你们多管闲事!
敢挑她的刺,她要翻过来挑挑他们的刺!
这个主意展万钧是一拍即合!
京官让他筛了一遍又一遍,帽子摘了一摞又一摞,京城的官员人丁凋落,各部各省为了找人干活,是天天堵着摄政王要人事。
然而王爷就是不开口,等得也就是秋闱恩科。想把这些位置安排给新人,为朝廷补充新鲜血液,唯才是用。
果然,开秋闱恩科的消息一出,立刻震荡朝野。
两尊大神狼狈为奸的事迹立刻成了过时的八卦,朝堂乃至整个京城都,所有人嘴里最热门的话题全换成了秋闱恩科。
这恩科来的突然,然而也是必然。
学子们寒窗十年,经过本地各县各乡的科举考试,获得生员资格,也就是秀才,才能参加三年一次的秋闱。
秋闱,也就是乡试,能过乡试,就从秀才成了举人,可以被人称一声“举人老爷”了。
本来这秋闱应该在去年就举行,可去年事多,天下动荡,京畿不稳,就停了一年。
秋闱之后才能有春闱,秋闱不开,春闱也得停一年。这一停,就得压下多少学子?今年若是再不开,那两年积压下的学生就太多了。
这么大的竞争压力,读书人要造反的。
所以赶紧开,趁热!
只是这消息来得急,秋闱一般定在农历八月,大致是白露到秋分之间。此时已经是大暑,满打满算也不足两月。
小皇帝表示,要的就是这个急!
天下读书人都急着赶考了,谁还有闲工夫管皇帝的破事。何况大家赶考是为了什么?为了当官啊!既然想好好当官,那就少管皇帝破事。用功读书,用心考试,少废话,多做事!
尚书省拟诏,中书省审核,门下省发圣旨到礼部,礼部出公文到各地。
好家伙,各省各州各县的父母官们都忙死了,赶鸭子似得把各地的学子都赶出来,加班加点登记造册,送往省里的贡院。
而京城里礼部也不得闲。
秋闱一开,意味着明年的春闱也得跟着开了。不然各地选拔上来的举人老爷们想要高升一步,就不得其门而入了。
好在比起匆忙的秋闱,这春闱的富余还大点,足够礼部老爷们好好准备一番。
然而礼部老爷们手里办着春闱的事,心里想的却是殿试的事。
所谓殿试和普通人认为的金銮殿上皇帝主考,学子们排排坐一起写考卷不同。学子们其实还轮不到到皇帝跟前去考试,殿试在太学举行,考生则是所有参加了春闱并取得合格认证的学子。
皇帝并不亲自监考,而是由翰林院各位大人负责监考,考卷则由皇帝陛下御笔钦点一位大人主持,连同各部各省推举出来的大人一起,共同批卷。
卷子当然是匿名的,大人们依着心中的优劣判断,会在卷子上画出各种不同的标记。若有多位大人判卷子为劣等,则直接除名,判为殿试不合格。只能保留会试合格的功名,也就是举人。
而优等标记最多的十份卷子,才会送到皇帝跟前,由皇帝本人亲自审阅。
到了皇帝跟前,这卷子自然不必匿名了。不管如何选择,这十人不出意外都是本次考试真正的天子门生,将来前途无量!
皇帝会依照自己的判断和喜恶,选出三甲。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
这三人为最优等,称一甲,赐进士及第。
然后再依照卷子优劣标记排序,把所有获得殿试合格资格的考生们分为两批,二甲和三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也就是说,只有最优秀的前三名才能拿到国家认证,皇帝亲自颁发的准进士资格证书。其余的都不算正宗进士!
古语言,三十老明经,四十少进士。由此可知,这进士资格有多难。
鎏玥两百年余年,四十岁以内的少进士只有十人。而其中最年少的便是摄政王,他十六岁中了探花,拿到了末璃老爹末熙亲自颁发的进士资格证书。
当然,当时有不少人表示,展万钧能获得一甲的资格,是靠以色媚君。末熙这个昏君最爱美色,男女通吃。探花郎若不是“色如春花”,皇帝陛下又怎会御笔钦点,而且偏偏点的就是探花。
也正是这笔恶毒的谣言,导致他一怒之下弃文从武,非得证明自己不是以色媚君。从一个翩翩美少年,成了一个杀人如砍瓜切菜的“美煞星”。
但不管怎么说,就算他的探花郎来的不正,可至少也是妥妥的全国前十种子选手。
这足以见证摄政王文采斐然,文武双全。
相比之下,小皇帝末璃就太逊色了。不说写文章,就连写字都不好看。深宫妇人之人长起来的病秧子,虽说现在是有点起色,可跟摄政王一比,还是差远了。
礼部的大人们也不是欺负小皇帝,委实是殿试乃是大事,陛下要是连卷子都看不懂,又如何判断优劣呢?
难道真跟她老爹末熙一样,以貌取人?
哦哟,这么一想,大人们就要自己打嘴了!这话可把摄政王都给捎带上。
可不送给皇帝看,这又不合规矩了!两难!
大人们可愁死了喂!
*
礼部老爷们的心思,末璃是一点也不知道。
春闱,秋闱乃至于殿试,末暧是跟她细细讲过一次的,但她听过就算,因为自认学识太浅,难当大任。这种全国人才选拔的大事,还是留给摄政王去做吧。
当然,选拔青年才俊她也有自己一点小想法。而这想法恰恰和末暧的想法相违背,所以她虽然答应提秋闱,但有些话并没有跟他实说。
末暧乃是皇室,带来的两位小伙伴也是世家子弟,他们祖上都有封荫,本来不靠科举也能入朝为官。只不过少年人要争口气,不叫天下人说他们是靠祖宗谋权,要显一显自己的真本事。
这当然是好事,年轻人就该有志气。
但相比于这些有志青年,大部分世家子弟贵族少年,还是愿意背靠大树好乘凉,不去跟天下寒门子弟争功名。
看似不争,其实是必争!
世家子弟们靠着祖宗荫庇就把朝廷里的位置占了,那靠着十年苦读拼了老命考到京城的寒门子弟们,不就少了位置。
一个萝卜一个坑,谁也不是傻子呀!
末璃在现代可是吃够了拼爹的苦,好容易有朝一日能站在权利顶端,怎么着也要为天下的普通人说点话,做点事!
所以她向展万钧提议,世家子弟入朝为官,只能挂闲职。那些要紧的位置,需要人办正事的位置,应该留给那些勤学苦读,靠着真本事考上来的寒门子弟。
若是世家子弟也想要有实权的位置,那么就该去跟寒门子弟一起,老老实实参加考试。
这话让摄政王吃了一惊,她和末暧以及两个世家子弟勾勾搭搭的事,他可是一清二楚。原以为她这是要帮着世家贵族们说话,却原来她的心是向着天下寒门。
这叫他真是又惊又喜!
这才是他的好孩子啊!他越来越觉得,她是能和自己心意相通,并肩作战的另一半。
只可惜,小孩子心性不定,有点轻浮,老是勾三搭四,叫他不快。
王爷这心一转眼就往醋缸里去,看着小皇帝的眼神也从欣喜变成了幽怨,搞得末璃以为他才是保皇党资深潜伏。
科举历朝历代都是天下学子们心中头顶大事,一场考试定终身,多少人喜,多少人忧。而且历来都是忧多喜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样一局定生死的政策,究竟是否算是真正的公平呢?
末璃觉得不算!天下没有百分之百的公平,任何规则在制定之初,就肯定有人想要破坏。以后再怎么查漏补缺,也挡不住不法分子钻空子。
但考试是所有不公平里最公平的选择,至少能最大可能的保护普通人的权益。
毕竟,不靠爹妈不靠天,全靠自己的本事了。
这就跟高考一样,年年高考都要出事,可高考已经是普通学子能踏上上层最公平的道路。
其他的道路,就越发不是普通学子能走的。
搞定了天下读书人,暂时平息了她和摄政王的流言风波,小皇帝满以为自己可以稍微休息休息,过几天安静清闲的日子。
可天不遂人愿,大暑刚过,八百里加急露布就送到京城。
边疆北狄大军集结!
阿勒?又要打仗了?
在清心殿和小皇帝一起吃冰的摄政王摔下碗就火烧屁股的直奔御正殿,处理这军国大事去了。
末璃一个人吃了两碗冰,晚上就闹了肚子。
坐在马桶上捂着肚子,她感觉这事好不了!
果然,第二天又是一封露布送到,鎏玥的官兵和北狄的军队果然干起来了。
一开始是小打小闹,对方骚扰,我方驱赶。可渐渐的小骚扰变成了真攻击,两国的军队小范围之内起了多次冲突,其中一次还是货真价实的打了一仗,各有死伤。
本来这样小规模的冲突或战争,并不需要送急报到京城。
但镇守雁门关的首将蔡伯生觉得,此事非同寻常!
大军集结,却隐而不发,北狄恐怕另有所图,希望朝廷能给他一个决断,到底打不打!
打不打?朝廷里立刻炸了锅!
文物群臣自动自发分成两派,武官们自然主战,人军队都逼到家门口了,不打就是孬种。若是不打,北狄必然入侵,到时候必然烧杀抢掠,涂炭生灵!
文官们则表示,打个屁!打打打,打了多少年仗了,国库也空了,天下的男丁都当了兵,谁来种田桑麻?天下人早就厌烦了打仗,再打必然激起民愤!
两边都有理!摄政王成了夹心饼,难以决断。下意识的,他决定去清心殿和小皇帝商议商议。
虽然这孩子没什么大本事,但却有一点真见识和大智慧。
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无人可以说话,唯有这个一人了。
听了来龙去脉,末璃一拍手表示。
“不打!议和!”
------题外话------
肥狐九(评价票11)jecyy(月票1,评价票1)447876423(月票1)40858234(评价票1)skdidag(钻石1,鲜花1)XzSsuu(鲜花5)
感谢所有订阅的美人。
终于出太阳了,妈呀,下了十多天的雨,人都要发霉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谁让你不是童子鸡!
皇上请驾崩 作者:含情沫沫
第一百一十五章 谁让你不是童子鸡!
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睡得正好被人生生吵醒,末璃满肚子下床气,看谁都不顺眼。
此时此刻,天大地大,皇帝睡觉最大。
她血内精气都还没回满,没工夫也没精力理会这桩风流冤案,索性将展万钧和赖沧澜都轰出清心殿。
还她一个清净!
然而安静了她又躺下,睡了不到片刻就开始疑神疑鬼,心中不安。急忙一骨碌爬起,昏头转向的追出去。
“赖沧澜,回来,给我继续守着。”
小将军和摄政王正在门口大眼瞪小眼,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是非要跟王爷掰扯清楚,不能白挨了冤枉。
无缘无故上来就动手,什么意思?他可是朝廷命官,不是平头老百姓。就是平头老百姓,也没有说杀就杀的。
他到底犯了什么事?不说出个道道来,这事没完!
展万钧才懒得跟他说,别说对方已经动了手,就是起个心眼,都该死!
眼看二人之间又要一触即发,结果陛下来了这么一手。
看看陛下,看看摄政王,小将军决定君为重!就哼一声,扭头跟进去。
摄政王气的鼻子都要歪了!好哇,当着他的面两人都敢……
敢什么?王爷理智虽然崩塌,但基本逻辑还在。听着末璃那句话的意思,是让赖沧澜守在床前给她壮胆。
说到底,她是怕了晚上的小鬼!也是,都了一夜,她哪里还有精力搞鬼!
可为什么一定要是赖沧澜呢?为什么不找他呢?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小心眼大醋缸的摄政王悻悻然离去,把这个性质严重的问题搁在心里成了酿醋的浇头,肚皮里那缸醋,是越酿越陈,味醇浓厚!
陛下必须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在她睡饱之后。
睡饱之后的末璃精神饱满,听了这个问题是满不在乎的一摆手。
“他是童男子啊,火气旺!你?你不行!你破身了,没有元阳,镇不住邪祟!”
咣咣咣三拳,砸在摄政王胸口,吐出一口老血!
原来是嫌弃他不是童子鸡!
老大不小还是童子鸡,很值得骄傲么?
*
童子鸡不童子鸡,末璃是一点不放在心上,连同摄政王的老醋和老血。
她正为满城的流言蜚语所苦恼!
果然不出所料,事情是瞒不住的!
公主在祗垣寺亮相,那是当着老百姓的面,用苦肉计搏了一个好名声,结果动了胎气,在寺里的禅房小产。孩子夭折,公主也因思念孩子,再加上产后血崩,薨了。
这是官方的说法!私底下,那真是什么版本都有!
最耸人听闻的版本,自然是摄政王和陛下合谋,把公主和她生下的孩子秘密处死。理由是,公主生下一个佛子,此子乃是神佛转世,可以为皇。历来江山不容二主,陛下和摄政王的糊涂账都还没掰扯清楚呢,怎么能又多了一个佛子。
当然是先下手为强,把这星星之火扼杀于摇篮之中。
就连公主在祗垣寺亮相这件事,也被认为是陛下故意下旨,让公主劳累,好促其小产。本来公主好好的在长生观里安胎,陛下非要下一道圣旨让公主下山。公主那可是金枝玉叶,从那么高的山上一步步走下来,孩子还能保得住?
顶着大太阳又是跪,又是拜的,一大肚婆能吃得消?
陛下此计,甚是恶毒!
而摄政王则是助纣为孽,抑或狼狈为奸。公主小产,不叫太医,先叫官兵,这什么说法?明摆着就是要命来的!
所以公主和孩子真是可怜哉!
老百姓的想法总是特别富有想象力!末璃也是服了!
展万钧原本计划着给她镀层金,神话一番,树立一个崭新的偶像!结果这下好了,金身还没镀上,她就惹了一身骚。
龙书案上的弹劾他们奏折堆成了山,这一回他和她是货真价实的二分天下,一人一半!
末璃赶紧麻溜的装病躲在清心殿当鸵鸟,让脸皮厚如城墙的摄政王一个人背锅顶缸,接受文物群臣和天下百姓的唾骂。
反正他是骂惯了,皮厚。她这是第一回,这受尽天下人唾骂的昏君滋味,呵呵,不可言说!
言官们的帖子之乎者也,典故太多,大半她都看不懂,骂了也白骂!
倒是摄政王被骂急了,又把这帮卖直的货拖去太和门当众打屁股。然而这屁股阵也挡不住大家伙“批判当权者失职”的热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谁要是没被摄政王打过屁股,都没脸在这个圈子里混,好么!
然而此时的波及也远远出乎意料之外,言官们的弹劾折子正热,京城里的读书人也开始议论纷纷。
虽然官方给了说法,但自朝堂到民间都不信这套说法,要求彻查。
展万钧气得拍桌,表示这帮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给人利用了还以为自己是参与了天下大事,没半点本事尽瞎起哄,该杀!
末璃翻一个白眼,杀杀杀,王爷自打吃过醋以后,智商也是急剧下降。
杀人,只会把这事闹的更大!
她想了想,一拍手。
读书人多管闲事,为啥?闲的呗!
想要他们闭嘴太容易了,给他们找点事做!
什么事?开秋闱恩科!
哼哼!你们吃饱了没事干管皇帝的闲事,那皇帝陛下就给你们找点事,省得你们多管闲事!
敢挑她的刺,她要翻过来挑挑他们的刺!
这个主意展万钧是一拍即合!
京官让他筛了一遍又一遍,帽子摘了一摞又一摞,京城的官员人丁凋落,各部各省为了找人干活,是天天堵着摄政王要人事。
然而王爷就是不开口,等得也就是秋闱恩科。想把这些位置安排给新人,为朝廷补充新鲜血液,唯才是用。
果然,开秋闱恩科的消息一出,立刻震荡朝野。
两尊大神狼狈为奸的事迹立刻成了过时的八卦,朝堂乃至整个京城都,所有人嘴里最热门的话题全换成了秋闱恩科。
这恩科来的突然,然而也是必然。
学子们寒窗十年,经过本地各县各乡的科举考试,获得生员资格,也就是秀才,才能参加三年一次的秋闱。
秋闱,也就是乡试,能过乡试,就从秀才成了举人,可以被人称一声“举人老爷”了。
本来这秋闱应该在去年就举行,可去年事多,天下动荡,京畿不稳,就停了一年。
秋闱之后才能有春闱,秋闱不开,春闱也得停一年。这一停,就得压下多少学子?今年若是再不开,那两年积压下的学生就太多了。
这么大的竞争压力,读书人要造反的。
所以赶紧开,趁热!
只是这消息来得急,秋闱一般定在农历八月,大致是白露到秋分之间。此时已经是大暑,满打满算也不足两月。
小皇帝表示,要的就是这个急!
天下读书人都急着赶考了,谁还有闲工夫管皇帝的破事。何况大家赶考是为了什么?为了当官啊!既然想好好当官,那就少管皇帝破事。用功读书,用心考试,少废话,多做事!
尚书省拟诏,中书省审核,门下省发圣旨到礼部,礼部出公文到各地。
好家伙,各省各州各县的父母官们都忙死了,赶鸭子似得把各地的学子都赶出来,加班加点登记造册,送往省里的贡院。
而京城里礼部也不得闲。
秋闱一开,意味着明年的春闱也得跟着开了。不然各地选拔上来的举人老爷们想要高升一步,就不得其门而入了。
好在比起匆忙的秋闱,这春闱的富余还大点,足够礼部老爷们好好准备一番。
然而礼部老爷们手里办着春闱的事,心里想的却是殿试的事。
所谓殿试和普通人认为的金銮殿上皇帝主考,学子们排排坐一起写考卷不同。学子们其实还轮不到到皇帝跟前去考试,殿试在太学举行,考生则是所有参加了春闱并取得合格认证的学子。
皇帝并不亲自监考,而是由翰林院各位大人负责监考,考卷则由皇帝陛下御笔钦点一位大人主持,连同各部各省推举出来的大人一起,共同批卷。
卷子当然是匿名的,大人们依着心中的优劣判断,会在卷子上画出各种不同的标记。若有多位大人判卷子为劣等,则直接除名,判为殿试不合格。只能保留会试合格的功名,也就是举人。
而优等标记最多的十份卷子,才会送到皇帝跟前,由皇帝本人亲自审阅。
到了皇帝跟前,这卷子自然不必匿名了。不管如何选择,这十人不出意外都是本次考试真正的天子门生,将来前途无量!
皇帝会依照自己的判断和喜恶,选出三甲。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
这三人为最优等,称一甲,赐进士及第。
然后再依照卷子优劣标记排序,把所有获得殿试合格资格的考生们分为两批,二甲和三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也就是说,只有最优秀的前三名才能拿到国家认证,皇帝亲自颁发的准进士资格证书。其余的都不算正宗进士!
古语言,三十老明经,四十少进士。由此可知,这进士资格有多难。
鎏玥两百年余年,四十岁以内的少进士只有十人。而其中最年少的便是摄政王,他十六岁中了探花,拿到了末璃老爹末熙亲自颁发的进士资格证书。
当然,当时有不少人表示,展万钧能获得一甲的资格,是靠以色媚君。末熙这个昏君最爱美色,男女通吃。探花郎若不是“色如春花”,皇帝陛下又怎会御笔钦点,而且偏偏点的就是探花。
也正是这笔恶毒的谣言,导致他一怒之下弃文从武,非得证明自己不是以色媚君。从一个翩翩美少年,成了一个杀人如砍瓜切菜的“美煞星”。
但不管怎么说,就算他的探花郎来的不正,可至少也是妥妥的全国前十种子选手。
这足以见证摄政王文采斐然,文武双全。
相比之下,小皇帝末璃就太逊色了。不说写文章,就连写字都不好看。深宫妇人之人长起来的病秧子,虽说现在是有点起色,可跟摄政王一比,还是差远了。
礼部的大人们也不是欺负小皇帝,委实是殿试乃是大事,陛下要是连卷子都看不懂,又如何判断优劣呢?
难道真跟她老爹末熙一样,以貌取人?
哦哟,这么一想,大人们就要自己打嘴了!这话可把摄政王都给捎带上。
可不送给皇帝看,这又不合规矩了!两难!
大人们可愁死了喂!
*
礼部老爷们的心思,末璃是一点也不知道。
春闱,秋闱乃至于殿试,末暧是跟她细细讲过一次的,但她听过就算,因为自认学识太浅,难当大任。这种全国人才选拔的大事,还是留给摄政王去做吧。
当然,选拔青年才俊她也有自己一点小想法。而这想法恰恰和末暧的想法相违背,所以她虽然答应提秋闱,但有些话并没有跟他实说。
末暧乃是皇室,带来的两位小伙伴也是世家子弟,他们祖上都有封荫,本来不靠科举也能入朝为官。只不过少年人要争口气,不叫天下人说他们是靠祖宗谋权,要显一显自己的真本事。
这当然是好事,年轻人就该有志气。
但相比于这些有志青年,大部分世家子弟贵族少年,还是愿意背靠大树好乘凉,不去跟天下寒门子弟争功名。
看似不争,其实是必争!
世家子弟们靠着祖宗荫庇就把朝廷里的位置占了,那靠着十年苦读拼了老命考到京城的寒门子弟们,不就少了位置。
一个萝卜一个坑,谁也不是傻子呀!
末璃在现代可是吃够了拼爹的苦,好容易有朝一日能站在权利顶端,怎么着也要为天下的普通人说点话,做点事!
所以她向展万钧提议,世家子弟入朝为官,只能挂闲职。那些要紧的位置,需要人办正事的位置,应该留给那些勤学苦读,靠着真本事考上来的寒门子弟。
若是世家子弟也想要有实权的位置,那么就该去跟寒门子弟一起,老老实实参加考试。
这话让摄政王吃了一惊,她和末暧以及两个世家子弟勾勾搭搭的事,他可是一清二楚。原以为她这是要帮着世家贵族们说话,却原来她的心是向着天下寒门。
这叫他真是又惊又喜!
这才是他的好孩子啊!他越来越觉得,她是能和自己心意相通,并肩作战的另一半。
只可惜,小孩子心性不定,有点轻浮,老是勾三搭四,叫他不快。
王爷这心一转眼就往醋缸里去,看着小皇帝的眼神也从欣喜变成了幽怨,搞得末璃以为他才是保皇党资深潜伏。
科举历朝历代都是天下学子们心中头顶大事,一场考试定终身,多少人喜,多少人忧。而且历来都是忧多喜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样一局定生死的政策,究竟是否算是真正的公平呢?
末璃觉得不算!天下没有百分之百的公平,任何规则在制定之初,就肯定有人想要破坏。以后再怎么查漏补缺,也挡不住不法分子钻空子。
但考试是所有不公平里最公平的选择,至少能最大可能的保护普通人的权益。
毕竟,不靠爹妈不靠天,全靠自己的本事了。
这就跟高考一样,年年高考都要出事,可高考已经是普通学子能踏上上层最公平的道路。
其他的道路,就越发不是普通学子能走的。
搞定了天下读书人,暂时平息了她和摄政王的流言风波,小皇帝满以为自己可以稍微休息休息,过几天安静清闲的日子。
可天不遂人愿,大暑刚过,八百里加急露布就送到京城。
边疆北狄大军集结!
阿勒?又要打仗了?
在清心殿和小皇帝一起吃冰的摄政王摔下碗就火烧屁股的直奔御正殿,处理这军国大事去了。
末璃一个人吃了两碗冰,晚上就闹了肚子。
坐在马桶上捂着肚子,她感觉这事好不了!
果然,第二天又是一封露布送到,鎏玥的官兵和北狄的军队果然干起来了。
一开始是小打小闹,对方骚扰,我方驱赶。可渐渐的小骚扰变成了真攻击,两国的军队小范围之内起了多次冲突,其中一次还是货真价实的打了一仗,各有死伤。
本来这样小规模的冲突或战争,并不需要送急报到京城。
但镇守雁门关的首将蔡伯生觉得,此事非同寻常!
大军集结,却隐而不发,北狄恐怕另有所图,希望朝廷能给他一个决断,到底打不打!
打不打?朝廷里立刻炸了锅!
文物群臣自动自发分成两派,武官们自然主战,人军队都逼到家门口了,不打就是孬种。若是不打,北狄必然入侵,到时候必然烧杀抢掠,涂炭生灵!
文官们则表示,打个屁!打打打,打了多少年仗了,国库也空了,天下的男丁都当了兵,谁来种田桑麻?天下人早就厌烦了打仗,再打必然激起民愤!
两边都有理!摄政王成了夹心饼,难以决断。下意识的,他决定去清心殿和小皇帝商议商议。
虽然这孩子没什么大本事,但却有一点真见识和大智慧。
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无人可以说话,唯有这个一人了。
听了来龙去脉,末璃一拍手表示。
“不打!议和!”
------题外话------
肥狐九(评价票11)jecyy(月票1,评价票1)447876423(月票1)40858234(评价票1)skdidag(钻石1,鲜花1)XzSsuu(鲜花5)
感谢所有订阅的美人。
终于出太阳了,妈呀,下了十多天的雨,人都要发霉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谁让你不是童子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