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李氏去庄子上,桑语也让诚哥儿一路送行了,算是给了母子两人和解的机会。
这事过后,诚哥儿更活泼了一些,好似卸下了什么包袱,整个人有种轻身上阵的感觉。
不过对于读书,他的劲头更足了,经常以桑语的名义给林黛玉写信,催她的功劳,叮嘱她要认真,千万不要懈怠。
第四十二章 红楼42
荣国府那边, 林黛玉还真有点懈怠,这不主要是她自己的原因,而是贾家一桩桩小事连在一起, 让她没个静心学习的时候。
回去后, 林黛玉就在贾母的介绍下,认识了薛宝钗, 两人聊了几句, 发现还挺投契的,就不免多相处了一会儿。
紧接着宝玉还觉得不足兴,想着要是湘云妹妹也来了,那该有多热闹啊,又缠磨着贾母把史湘云也接来。
众人又互相适应,来往拜访见礼了一番, 这才安静下来。
林黛玉正要拿起书本, 打算追上诚哥儿的进度, 贾母就打发了人来,让黛玉跟着姐妹们一起上学, 就连薛宝钗也一起。
她们这上的和贾宝玉不一样, 是请了老夫子教导, 也就是认认字什么的,每天学个上午就可以了。
然而下午还不能散开,得和姐妹们一起, 跟着珠大嫂子做做针线女工什么的。
这都是姐妹们的惯例了,林黛玉不好太不合群, 也就一直陪着, 时间耗了很多, 只能晚上回去赶进度。
可她那个身子, 李嬷嬷和刘嬷嬷哪里敢让她这么熬着,日常衣食都精心着呢,晚上也不让她看书到很晚,这不进度就渐渐落下了。
还有就是,除了这些日常,荣国府里大小宴会不断,今日东府那边请人赏花,明日大舅妈邀请,后天薛姨妈打发了人来送宫花。
不喜归不喜,林黛玉的礼数不允许她拒绝长辈,也不允许她不回礼。
所以刑夫人请了她就去,表现得乖乖巧巧,刑夫人可欢喜了,拉着说了许多话,直到老太太找了才放人。
薛姨妈那边,长辈给送东西了,她亲自过去感谢,然后找宝姐姐说说话,又正好赶上了宝玉也在,薛姨妈留下吃酒,她辞退不过,也就只能留下。
这也就算了,兴许是姐妹们怕她寂寞,今天迎姐姐找她下棋,明日探春和她聊天,时常还有宝玉过来玩闹,湘云嘻嘻哈哈乱串。
总之,回到荣国府后,林黛玉的日子过得精彩纷呈,每天都不得闲。
你要说她具体干了什么吧,就是吃了什么,玩了什么,她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毕竟林黛玉不是注重吃穿玩乐的人,当下享受了,时候并没有放在心上。
就这么一日一日的,过得清闲又焦虑。
清闲是真的清闲,这里坐坐,那里说说话,陪陪贾母,没个正经事。可到了晚上,看到摆在案头上的书,又觉得自己不该这么荒废了时光。
读书从来也不是消遣,虽然她读书是因为喜欢,但既然喜欢,那就得认真去做,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焦虑过后,林黛玉又接到了郡主府的信,是桑姐姐,诚哥儿和谚哥儿送来的。
桑姐姐在信里关心了她的身体,关心了她的生活,以及和贾府的人相处如何,顺便说一说和不同的人相处之道,让她受益匪浅。
而诚哥儿就实诚多了,交代了这些天自己的进度如何,学到了哪里,接下来一周夫子会讲解那些内容。
随信送过来的,还有诚哥儿做的读书笔记,以及范先生讲解的内容,他都细心抄了一份,生怕林黛玉自学学不懂。
最后,他还一再强调,让林黛玉有不懂的一定要问他,或者问姐姐也可以,千万别憋着。
林黛玉看了羞愧,她没问题不是自己懂了,或不好意思问,而是压根没时间学。
这让她的心情非常不好,眼泪都在眼眶中打转。
李嬷嬷看得心下叹息,和林姑娘相处这么段时间,她深刻明白这是个如何透明玻璃心儿的主,不是不好,水晶般的人儿,谁看了心下不欢喜?
就是这动不动爱流眼泪的架势,也是真让她一个教导礼仪的嬷嬷头痛。
在宫里,那是不能随便哭的,就算被主子责罚了,身上打了板子,也是不能哭的,不然就是大不敬。
而主子娘娘呢,其实也差不多,除非特别受宠,不然孩子小产了,都不大能哭,就是这么憋屈。
可对着这么一人,李嬷嬷也不忍心大声呵斥,只要换个法子转移她的注意力。
谚少爷小小年纪就会写信了,可真了不起。
林黛玉这才擦擦眼泪,看起谚哥儿的信来。
谚哥儿也开蒙半年多了,加上脑子聪明,大部分字都认识了,只不过语言组织能力还比较弱,说话不连贯,写信也断断续续的。
但他的意思表达清楚了,至少聪慧的林黛玉不用猜,也明白了他想要说什么。
谚哥儿说,他想念林姐姐了,给林姐姐留了糖糕,让林姐姐记得吃,另外,姐姐好坏,明明他没做错什么,但姐姐就是扣掉了他的糖糕。
他还像模像样地感叹,谁让我是弟弟呢,做弟弟的就是要照顾姐姐,姐姐不讲理,弟弟也只能听从。
完了他还叮嘱道,林姐姐,这是我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林姐姐可要记得我的心意,别忘了给我回多多的桂花糕。
这事过后,诚哥儿更活泼了一些,好似卸下了什么包袱,整个人有种轻身上阵的感觉。
不过对于读书,他的劲头更足了,经常以桑语的名义给林黛玉写信,催她的功劳,叮嘱她要认真,千万不要懈怠。
第四十二章 红楼42
荣国府那边, 林黛玉还真有点懈怠,这不主要是她自己的原因,而是贾家一桩桩小事连在一起, 让她没个静心学习的时候。
回去后, 林黛玉就在贾母的介绍下,认识了薛宝钗, 两人聊了几句, 发现还挺投契的,就不免多相处了一会儿。
紧接着宝玉还觉得不足兴,想着要是湘云妹妹也来了,那该有多热闹啊,又缠磨着贾母把史湘云也接来。
众人又互相适应,来往拜访见礼了一番, 这才安静下来。
林黛玉正要拿起书本, 打算追上诚哥儿的进度, 贾母就打发了人来,让黛玉跟着姐妹们一起上学, 就连薛宝钗也一起。
她们这上的和贾宝玉不一样, 是请了老夫子教导, 也就是认认字什么的,每天学个上午就可以了。
然而下午还不能散开,得和姐妹们一起, 跟着珠大嫂子做做针线女工什么的。
这都是姐妹们的惯例了,林黛玉不好太不合群, 也就一直陪着, 时间耗了很多, 只能晚上回去赶进度。
可她那个身子, 李嬷嬷和刘嬷嬷哪里敢让她这么熬着,日常衣食都精心着呢,晚上也不让她看书到很晚,这不进度就渐渐落下了。
还有就是,除了这些日常,荣国府里大小宴会不断,今日东府那边请人赏花,明日大舅妈邀请,后天薛姨妈打发了人来送宫花。
不喜归不喜,林黛玉的礼数不允许她拒绝长辈,也不允许她不回礼。
所以刑夫人请了她就去,表现得乖乖巧巧,刑夫人可欢喜了,拉着说了许多话,直到老太太找了才放人。
薛姨妈那边,长辈给送东西了,她亲自过去感谢,然后找宝姐姐说说话,又正好赶上了宝玉也在,薛姨妈留下吃酒,她辞退不过,也就只能留下。
这也就算了,兴许是姐妹们怕她寂寞,今天迎姐姐找她下棋,明日探春和她聊天,时常还有宝玉过来玩闹,湘云嘻嘻哈哈乱串。
总之,回到荣国府后,林黛玉的日子过得精彩纷呈,每天都不得闲。
你要说她具体干了什么吧,就是吃了什么,玩了什么,她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毕竟林黛玉不是注重吃穿玩乐的人,当下享受了,时候并没有放在心上。
就这么一日一日的,过得清闲又焦虑。
清闲是真的清闲,这里坐坐,那里说说话,陪陪贾母,没个正经事。可到了晚上,看到摆在案头上的书,又觉得自己不该这么荒废了时光。
读书从来也不是消遣,虽然她读书是因为喜欢,但既然喜欢,那就得认真去做,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焦虑过后,林黛玉又接到了郡主府的信,是桑姐姐,诚哥儿和谚哥儿送来的。
桑姐姐在信里关心了她的身体,关心了她的生活,以及和贾府的人相处如何,顺便说一说和不同的人相处之道,让她受益匪浅。
而诚哥儿就实诚多了,交代了这些天自己的进度如何,学到了哪里,接下来一周夫子会讲解那些内容。
随信送过来的,还有诚哥儿做的读书笔记,以及范先生讲解的内容,他都细心抄了一份,生怕林黛玉自学学不懂。
最后,他还一再强调,让林黛玉有不懂的一定要问他,或者问姐姐也可以,千万别憋着。
林黛玉看了羞愧,她没问题不是自己懂了,或不好意思问,而是压根没时间学。
这让她的心情非常不好,眼泪都在眼眶中打转。
李嬷嬷看得心下叹息,和林姑娘相处这么段时间,她深刻明白这是个如何透明玻璃心儿的主,不是不好,水晶般的人儿,谁看了心下不欢喜?
就是这动不动爱流眼泪的架势,也是真让她一个教导礼仪的嬷嬷头痛。
在宫里,那是不能随便哭的,就算被主子责罚了,身上打了板子,也是不能哭的,不然就是大不敬。
而主子娘娘呢,其实也差不多,除非特别受宠,不然孩子小产了,都不大能哭,就是这么憋屈。
可对着这么一人,李嬷嬷也不忍心大声呵斥,只要换个法子转移她的注意力。
谚少爷小小年纪就会写信了,可真了不起。
林黛玉这才擦擦眼泪,看起谚哥儿的信来。
谚哥儿也开蒙半年多了,加上脑子聪明,大部分字都认识了,只不过语言组织能力还比较弱,说话不连贯,写信也断断续续的。
但他的意思表达清楚了,至少聪慧的林黛玉不用猜,也明白了他想要说什么。
谚哥儿说,他想念林姐姐了,给林姐姐留了糖糕,让林姐姐记得吃,另外,姐姐好坏,明明他没做错什么,但姐姐就是扣掉了他的糖糕。
他还像模像样地感叹,谁让我是弟弟呢,做弟弟的就是要照顾姐姐,姐姐不讲理,弟弟也只能听从。
完了他还叮嘱道,林姐姐,这是我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林姐姐可要记得我的心意,别忘了给我回多多的桂花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