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 作者:三戒大师
八名少女,又如众星捧月般,捧出个身穿鹅黄纱裙子、内罩真红罗肚兜的女子。她怀抱着琵琶,凝神听那乐声,弹奏琵琶加入进去。待到前奏罢了,只见她一按琵琶,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只听她唱道:
‘曰高花榭懒梳头。无语倚妆楼。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
王孙走马长楸陌,贪迷恋、少年游。似恁疏狂,费人拘管,争似不风流。’
灯光明亮的舞台上,那些身段风流的少女,在空灵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荷袂蹁跹、羽衣飘飘……她们用纤手、用妙目、用腰肢、用腰间的布帕、手中的团扇,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词句里的离合悲欢,令听者观者,无不目眩神迷,叹为观止。
“这唱歌的……”陈恪虽然觉着演出很好,但还没到让他如痴如醉的地步,便小声问身边的女郎道:“想必就是那杜大家了吧?”
“不是。”陈恪身边的女郎,有着浓重的文艺范儿……当时他要这种类型的,是为了兄弟们着想,怕口味太重了,吓坏了他们,但这不代表,他也喜欢这种清淡女子。结果那张五献错殷勤,把个口味最淡的给了他:“这是杜行首的妹妹小杜,她的唱腔都是杜行首教的。但若比起杜行首,还不晓得差多远呢!”
“差在哪?”陈恪轻呷一口杯中的玉液,酒是好酒,但用银杯,影响口感。
“她的好处人说得出,杜行首的好处人说不出;她的好处人学的到,杜行首的好处人学不到。杜行首成名这几年来,谁不学她的调儿?人人都学,最多就像小杜这样,把唱腔学得七七八八,神韵却十不足一。”文艺腔亦有文艺腔的好处,譬如说……跟你谈文艺。
待那小杜唱完,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很快,有帮闲闲汉陆续跑上台去,高声道:
“二楼菊间周员外,打赏小杜小姐十贯。”
“二楼桃间慕容公子,打赏小杜小姐二十贯。”
‘三楼坤字间侯大官人,打赏小杜小姐五十贯……’
“徐待诏打赏二十贯……”
“周孝廉送新词两首……”
“刘孝廉送新词一首……”
陈恪张大嘴巴听着,他算术能力极好,待那些帮闲报完数,他也算出了总额——足足二百二十贯,这也太疯狂了吧!唱一首歌,就收入二十二万大元,这还是大咖之前的小咖……只是,怎么还有人送自己写的词,不嫌丢人啊?
“诸位官人都是读书人,”却听那张五嘿嘿笑道:“若有中意的新作,不妨让小人也下去露露脸。”
“你不怕现眼?”陈恪笑道:“我可没带那么多钱。”他身上带了十几两银子,只怕连结账都不够。好在还贴身藏着几片金叶子,也不虞被扣下洗碗抵债。
“官人怎么犯糊涂了,”张五笑道:“俗话说,鸨儿爱钞,姐儿爱才,你若有佳作奉上,保准比百贯打赏,更让小杜小姐动心。说不定还有一亲芳泽的机会呢。”
汴京的记女就是这样如饥似渴地追求着好词,因为好词能移宫换羽,一经演唱,声价陡涨……不信你看看后世的歌星,能遇到一首好歌是多么重要。所以她们对好词的追逐,犹如走兽奔于麒麟,飞鸟翔于凤凰,对于能做出好词的才子,更是竭力奉应,甚至不惜倒贴金物。
同时,记女在演唱词曲时,也能渐渐悟出个中三昧,学得填词技法,提高了文化素养。长久浸银此道,其诗词水平,比偶尔为之的文人只高不低。所以张五也就是讨好的一说,心里压根没想过,这几个乡下来的土包子,能有什么好词曲,入得了这些方家的法眼。
陈恪看看苏轼,暗笑道:‘这里恰有个才比柳七的大词人……只可惜还没到出佳品的年纪。’这个年纪的苏东坡,长处在作文,诗也尚可,词的方面,却没什么造诣了……因为词这玩意儿,是给记女唱曲用的,以科举为目地的读书人,在没有功成名就前,是不会在这方面下功夫的。
除了柳七……不过天分摆在那里,陈恪还是怂恿大舅子来一个。
苏轼向来是不怯场的,便道拿笔来。正在热闹哄哄说笑,只听外面突然鸦雀无声。他们这一桌,也赶紧闭上嘴,往栏杆外望去。
只见那台上,又出现了一位女子,她穿一身月白色的衣裙,身材相貌、无可挑剔,举止之间,摇曳生姿,更是美到了极点。不过这女子之所以一登场,就使得方才的群芳顿失颜色,还是因为她身上有一种清冷的气质,冷冽、恬淡,于事仿佛不起半点尘心——明明是她站在台上,万众瞩目,却让人觉着,好像她在冷眼旁观这浊世一般,总之,清冷到了极点。
要不怎么说,男人都是贱骨头呢?这女子越是清冷,就越深深吸引住众人,教他们忘记了心中所有事,半点不肯挪开目光。
只见她孤零零立在台上,起先是微低着头,待云板响处,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又如春风拂面一般,左右顾看之间,连那坐在远远在角落里的人,都觉得她看见自己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楼里便鸦雀无声,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那女子便启朱唇,发皓齿,清唱了几句词。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三五句后,乐声响起,歌声也益发的清丽婉转、缠绵悱恻,真令听者神迷心醉了……人们仿佛置身于暮春的早晨,久立在高楼之上,微风拂面,极目远眺,只见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曰余晖里,皆乃望不尽的春曰离愁……所有人都深深体会到歌者心中的惆怅苦闷,他们的五官五感,已经为歌者所有。此刻,以歌者心为心,以歌者念为念,世上便只有歌者的独唱了。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女子已经唱完很久,人们还沉浸在意境中不可自拔,许多人甚至涕泪横流,怎么也止不住。
直到女子,又唱了一首舒缓愉快的歌曲。众人闻之,才从自怜自伤的心境中出来,气氛重新欢悦起来,再回首之前的悲愁,人们的心灵,都好像被洗礼过一般,变得纯净了不少……一悲一喜间,数百人的情绪,被这女子的歌声牵引,其神乎其技,无以复加焉……女子唱完两首曲后,便福一福下台去了,许是觉着阿堵物不配仙子,没有人打赏金银钱钞,但那些楼上富户,纷纷赠以明珠、绸帛,其值又远超小杜了。
更为踊跃的是那些读书人,方才赠词给小杜的只有寥寥几首,现在却一下冒出了几十人、上百首……原来,大家不是没货,而是等着献给正角儿呢。
这时候,酒店的灯光重新亮起,伙计们给各桌客人重新热了酒,撤下已经凉了的菜品,换上一盏盏热腾腾的新菜。在乐班助兴之下,欢宴重新开始,但人们明显变得轻言细语,举止也比方才要文雅许多。
“这杜大家就走了?”陈恪这桌人心说,虽然你是大牌,但连个招呼不打就走,可就成耍大牌了。
“没有。”张五笑答道:“杜行首没走,在净室里看词呢,按照惯例,只要写词给她的,她都会到桌前致谢。若是她觉着好的,还会敬酒呢。”说着压低声音,贱兮兮道:“若是有极好极好的词,今晚就是杜行首的入幕之宾了。”
“哦……”这一桌,也写了五六首词,自然心生期待。
陈恪看看五郎,笑道:“这么说,我也得来一首。”说着他提起笔来,飞快的写了几行字,递给了张五道:“告诉那杜大家,我们不会等太久。”
这也是酒楼的一种营销策略,因为要等着花魁出来敬酒,所有人都不离开,许多来得早的客人,已经在叫第二桌席面了。
汴京城是个不夜城,生活在宋朝的人们,不必像唐朝那样,天黑就不许出门。他们在自己的都城中,可以自由自在的游荡到天亮,都没有人管。而欢宴,往往都是要到三更天,甚至四更天的……左等右等,都等不到那杜大家出来,因着明天还要上课,陈恪等人决定不等了。会了钞,打赏了张五和陪酒的女郎,足足花去二十两银子……两万块,一个三口之家,在京城可以简简单单生活半年了……众人便起身要离开。
却见个起先在下面跳舞的女子过来,朝着陈恪等人福一福道:“请问,哪位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陈公子?”
“他是!”抢在别人之前,陈恪指着五郎道:“这位姓陈。”
五郎一头雾水,他压根就没有作过词。众人虽搞不清状况……因为那词,都是分头写了,交给张五的,并未互相通气……但一看陈恪的贼样,便知道有好戏看,于是纷纷点头符合道,是他是他。
那女子一看这个黑铁塔般的汉子,登时那个汗啊,心说:‘真是人不可貌相啊’,遂艰难地小声道:“那个,我家行首,请陈公子拨冗相见……”
(未完待续)
八名少女,又如众星捧月般,捧出个身穿鹅黄纱裙子、内罩真红罗肚兜的女子。她怀抱着琵琶,凝神听那乐声,弹奏琵琶加入进去。待到前奏罢了,只见她一按琵琶,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只听她唱道:
‘曰高花榭懒梳头。无语倚妆楼。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
王孙走马长楸陌,贪迷恋、少年游。似恁疏狂,费人拘管,争似不风流。’
灯光明亮的舞台上,那些身段风流的少女,在空灵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荷袂蹁跹、羽衣飘飘……她们用纤手、用妙目、用腰肢、用腰间的布帕、手中的团扇,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词句里的离合悲欢,令听者观者,无不目眩神迷,叹为观止。
“这唱歌的……”陈恪虽然觉着演出很好,但还没到让他如痴如醉的地步,便小声问身边的女郎道:“想必就是那杜大家了吧?”
“不是。”陈恪身边的女郎,有着浓重的文艺范儿……当时他要这种类型的,是为了兄弟们着想,怕口味太重了,吓坏了他们,但这不代表,他也喜欢这种清淡女子。结果那张五献错殷勤,把个口味最淡的给了他:“这是杜行首的妹妹小杜,她的唱腔都是杜行首教的。但若比起杜行首,还不晓得差多远呢!”
“差在哪?”陈恪轻呷一口杯中的玉液,酒是好酒,但用银杯,影响口感。
“她的好处人说得出,杜行首的好处人说不出;她的好处人学的到,杜行首的好处人学不到。杜行首成名这几年来,谁不学她的调儿?人人都学,最多就像小杜这样,把唱腔学得七七八八,神韵却十不足一。”文艺腔亦有文艺腔的好处,譬如说……跟你谈文艺。
待那小杜唱完,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很快,有帮闲闲汉陆续跑上台去,高声道:
“二楼菊间周员外,打赏小杜小姐十贯。”
“二楼桃间慕容公子,打赏小杜小姐二十贯。”
‘三楼坤字间侯大官人,打赏小杜小姐五十贯……’
“徐待诏打赏二十贯……”
“周孝廉送新词两首……”
“刘孝廉送新词一首……”
陈恪张大嘴巴听着,他算术能力极好,待那些帮闲报完数,他也算出了总额——足足二百二十贯,这也太疯狂了吧!唱一首歌,就收入二十二万大元,这还是大咖之前的小咖……只是,怎么还有人送自己写的词,不嫌丢人啊?
“诸位官人都是读书人,”却听那张五嘿嘿笑道:“若有中意的新作,不妨让小人也下去露露脸。”
“你不怕现眼?”陈恪笑道:“我可没带那么多钱。”他身上带了十几两银子,只怕连结账都不够。好在还贴身藏着几片金叶子,也不虞被扣下洗碗抵债。
“官人怎么犯糊涂了,”张五笑道:“俗话说,鸨儿爱钞,姐儿爱才,你若有佳作奉上,保准比百贯打赏,更让小杜小姐动心。说不定还有一亲芳泽的机会呢。”
汴京的记女就是这样如饥似渴地追求着好词,因为好词能移宫换羽,一经演唱,声价陡涨……不信你看看后世的歌星,能遇到一首好歌是多么重要。所以她们对好词的追逐,犹如走兽奔于麒麟,飞鸟翔于凤凰,对于能做出好词的才子,更是竭力奉应,甚至不惜倒贴金物。
同时,记女在演唱词曲时,也能渐渐悟出个中三昧,学得填词技法,提高了文化素养。长久浸银此道,其诗词水平,比偶尔为之的文人只高不低。所以张五也就是讨好的一说,心里压根没想过,这几个乡下来的土包子,能有什么好词曲,入得了这些方家的法眼。
陈恪看看苏轼,暗笑道:‘这里恰有个才比柳七的大词人……只可惜还没到出佳品的年纪。’这个年纪的苏东坡,长处在作文,诗也尚可,词的方面,却没什么造诣了……因为词这玩意儿,是给记女唱曲用的,以科举为目地的读书人,在没有功成名就前,是不会在这方面下功夫的。
除了柳七……不过天分摆在那里,陈恪还是怂恿大舅子来一个。
苏轼向来是不怯场的,便道拿笔来。正在热闹哄哄说笑,只听外面突然鸦雀无声。他们这一桌,也赶紧闭上嘴,往栏杆外望去。
只见那台上,又出现了一位女子,她穿一身月白色的衣裙,身材相貌、无可挑剔,举止之间,摇曳生姿,更是美到了极点。不过这女子之所以一登场,就使得方才的群芳顿失颜色,还是因为她身上有一种清冷的气质,冷冽、恬淡,于事仿佛不起半点尘心——明明是她站在台上,万众瞩目,却让人觉着,好像她在冷眼旁观这浊世一般,总之,清冷到了极点。
要不怎么说,男人都是贱骨头呢?这女子越是清冷,就越深深吸引住众人,教他们忘记了心中所有事,半点不肯挪开目光。
只见她孤零零立在台上,起先是微低着头,待云板响处,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又如春风拂面一般,左右顾看之间,连那坐在远远在角落里的人,都觉得她看见自己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楼里便鸦雀无声,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那女子便启朱唇,发皓齿,清唱了几句词。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三五句后,乐声响起,歌声也益发的清丽婉转、缠绵悱恻,真令听者神迷心醉了……人们仿佛置身于暮春的早晨,久立在高楼之上,微风拂面,极目远眺,只见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曰余晖里,皆乃望不尽的春曰离愁……所有人都深深体会到歌者心中的惆怅苦闷,他们的五官五感,已经为歌者所有。此刻,以歌者心为心,以歌者念为念,世上便只有歌者的独唱了。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女子已经唱完很久,人们还沉浸在意境中不可自拔,许多人甚至涕泪横流,怎么也止不住。
直到女子,又唱了一首舒缓愉快的歌曲。众人闻之,才从自怜自伤的心境中出来,气氛重新欢悦起来,再回首之前的悲愁,人们的心灵,都好像被洗礼过一般,变得纯净了不少……一悲一喜间,数百人的情绪,被这女子的歌声牵引,其神乎其技,无以复加焉……女子唱完两首曲后,便福一福下台去了,许是觉着阿堵物不配仙子,没有人打赏金银钱钞,但那些楼上富户,纷纷赠以明珠、绸帛,其值又远超小杜了。
更为踊跃的是那些读书人,方才赠词给小杜的只有寥寥几首,现在却一下冒出了几十人、上百首……原来,大家不是没货,而是等着献给正角儿呢。
这时候,酒店的灯光重新亮起,伙计们给各桌客人重新热了酒,撤下已经凉了的菜品,换上一盏盏热腾腾的新菜。在乐班助兴之下,欢宴重新开始,但人们明显变得轻言细语,举止也比方才要文雅许多。
“这杜大家就走了?”陈恪这桌人心说,虽然你是大牌,但连个招呼不打就走,可就成耍大牌了。
“没有。”张五笑答道:“杜行首没走,在净室里看词呢,按照惯例,只要写词给她的,她都会到桌前致谢。若是她觉着好的,还会敬酒呢。”说着压低声音,贱兮兮道:“若是有极好极好的词,今晚就是杜行首的入幕之宾了。”
“哦……”这一桌,也写了五六首词,自然心生期待。
陈恪看看五郎,笑道:“这么说,我也得来一首。”说着他提起笔来,飞快的写了几行字,递给了张五道:“告诉那杜大家,我们不会等太久。”
这也是酒楼的一种营销策略,因为要等着花魁出来敬酒,所有人都不离开,许多来得早的客人,已经在叫第二桌席面了。
汴京城是个不夜城,生活在宋朝的人们,不必像唐朝那样,天黑就不许出门。他们在自己的都城中,可以自由自在的游荡到天亮,都没有人管。而欢宴,往往都是要到三更天,甚至四更天的……左等右等,都等不到那杜大家出来,因着明天还要上课,陈恪等人决定不等了。会了钞,打赏了张五和陪酒的女郎,足足花去二十两银子……两万块,一个三口之家,在京城可以简简单单生活半年了……众人便起身要离开。
却见个起先在下面跳舞的女子过来,朝着陈恪等人福一福道:“请问,哪位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陈公子?”
“他是!”抢在别人之前,陈恪指着五郎道:“这位姓陈。”
五郎一头雾水,他压根就没有作过词。众人虽搞不清状况……因为那词,都是分头写了,交给张五的,并未互相通气……但一看陈恪的贼样,便知道有好戏看,于是纷纷点头符合道,是他是他。
那女子一看这个黑铁塔般的汉子,登时那个汗啊,心说:‘真是人不可貌相啊’,遂艰难地小声道:“那个,我家行首,请陈公子拨冗相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