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马上就要解体了,这个时候去苏联做生意换卢布,无异于49年加入果党。
司海波咋舌摇头:“飞机怎么可能弄得到,没有渠道。那个朋友说早两年生意更好做,他靠着倒腾物资,都已经攒下了百万身家。他以前就是个收皮子的二道贩子,现在身家都快赶上我了,这可比我们开厂好赚得多了。”
远夏笑着说:“你现在也不差啊。倒爷确实赚钱快,但钱来得快,去得也快。投机取巧的人总不太愿意踏踏实实挣钱,我还是喜欢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挣。”
司海波说:“好吧,听你的,不掺和了,我也不是能发横财的人。”
远夏从上海回来之后,梁洪昌来找他请示工作:“崔厂长调到机械厂去当厂长了,他说以后轴承厂不会再帮我们加工钢材了,让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钢材和加工的问题。我们是另外找工厂加工,还是自己买设备加工?”
远夏愣了一下,前几年物价闯关的时候,许多国企都改行生产电器,轴承厂就引进了最为火爆的冰箱生产线,机械厂引进了洗衣机生产线。
当时远夏劝了崔平生一句,让他不要贪功冒进。崔平生听进去了,没有盲目扩大生产,等到国家宣布物价闯关失败的时候,轴承厂并没有积压多少存货,幸运地在这场混战中存活了下来。
他们的总厂机械厂则没那么幸运,生产了大量洗衣机,还囤积了大量的原材料,造成商品和原料积压,欠下巨额债务,资金链断裂,一度在破产边沿徘徊。
地方政府花了两三年的时间,靠着银行贷款,终于才勉强将机械厂救回来。上面一纸调令,便将崔平生调到机械厂担任厂长,开始重新整顿机械厂。
机械厂是一个有着数万员工的大厂,曾经是省里的纳税大户,地方政府当然不愿意看它倒闭。
崔平生便利用国有企业资源便利,主动申请加入863专项计划,开始转行研发工程机械。
可以说,远夏有意无意间又将崔平生拉回到原来的发展轨道上来了。
他们有着远夏羡慕不来的资源和机会,他则要努力许久才能够得上。
远夏说:“螺丝厂的报表给我看一下。”
梁洪昌给他拿来螺丝厂的报表。去年的营业额也过了百万,利润约在两三成左右,也就是说,一年能赚个二三十万。
如果不出意外,还照原来的模式,这个钱赚得还挺舒心。现在一切打乱了,得重新调整,他就要算算合不合算,是不是要把这个小厂给卖掉。
卖了吧,本来是个还在盈利的小厂,还在赚钱,不卖吧,投入还不算少,主要是以后他也没什么精力去管这个小厂,实在是有点鸡肋。
远夏将这事跟郁行一说了,郁行一说:“工厂不是也要处理钢材,不能我们自己处理吗?”
“还缺几道工序,需要另外买设备。”
“很贵吗?”
“不便宜。一整套设备弄下来,一两年内是别想赚钱了。”远夏说。
“那像以前那样找别家加工呢?”
“也可以,少赚一点而已,就是得去找,而且还不稳定。”
郁行一问:“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远夏说:“我想把这个厂子处理掉,把股份转让给别人,我们拿一半的股份,只分红不管事。”
“那就照你说的做吧。不用问我意见。”郁行一说。
“怎么能不问你的意见,你是厂里的大股东,我当然需要征询你的意见。”远夏说。
郁行一笑着说:“那以后我全权委托你代我行使决策权,关于管理方面的事情,你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远夏当然喜欢他这份信任:“其实我有时候还挺想听听你的意见的。”
郁行一说:“好吧,有什么需要我发表意见的,你尽管问我,我会尽量发表看法的。”
关于将工厂转让出去的人选,远夏已经有了,就是李宝根。他跟着自己干了很多年,螺丝的生产销售一直都是他在负责,人品是相当可靠的,以后股份分红,想必也不会弄虚作假。
所以当远夏和李宝根说这个的时候,李宝根都吓了一跳,远夏这是等于将赚钱的厂子白送给他呀,工厂、客户都是现成的,他当然不肯要。
远夏说:“当然不是白给你的,我给你工厂和股份,都是要钱的。”
“可我没有钱啊。”李宝根为难地说。
“现在没有,以后就会有了。赚钱后慢慢给吧。不过以后工厂的生产经营就全都靠你自己了,我不会再管。你要加把劲啊,要把厂子给经营好。以后我们需要螺丝,还得找你提供。”远夏说。
李宝根觉得自己真是被天降的馅饼砸了个正着,百日做梦都不敢想:“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和期望,会将厂子好好经营下去的。”
签合同时,行远机械保留了51%的股份,剩下49%转让给李宝根,同时转让出去的还有管理权。但如若经营不善,行远机械还有权收回股份,另行处理。
处理螺丝厂的事远夏没有在厂里公开,本来螺丝厂的业务跟这边的已经分开了,除了梁洪昌和财务部,已经没什么人跟那边有接触了。
不公开,自然是不想引起人心浮动,为什么老板选李宝根不选自己?尽管行远机械的所有权跟他们并没有任何关系。
很快就到了年底,工厂已经开始忙着盘点清算了,离过年也仅有一个来月,工厂没有特别紧急的单,就可以轻轻松松准备过年了。
司海波咋舌摇头:“飞机怎么可能弄得到,没有渠道。那个朋友说早两年生意更好做,他靠着倒腾物资,都已经攒下了百万身家。他以前就是个收皮子的二道贩子,现在身家都快赶上我了,这可比我们开厂好赚得多了。”
远夏笑着说:“你现在也不差啊。倒爷确实赚钱快,但钱来得快,去得也快。投机取巧的人总不太愿意踏踏实实挣钱,我还是喜欢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挣。”
司海波说:“好吧,听你的,不掺和了,我也不是能发横财的人。”
远夏从上海回来之后,梁洪昌来找他请示工作:“崔厂长调到机械厂去当厂长了,他说以后轴承厂不会再帮我们加工钢材了,让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钢材和加工的问题。我们是另外找工厂加工,还是自己买设备加工?”
远夏愣了一下,前几年物价闯关的时候,许多国企都改行生产电器,轴承厂就引进了最为火爆的冰箱生产线,机械厂引进了洗衣机生产线。
当时远夏劝了崔平生一句,让他不要贪功冒进。崔平生听进去了,没有盲目扩大生产,等到国家宣布物价闯关失败的时候,轴承厂并没有积压多少存货,幸运地在这场混战中存活了下来。
他们的总厂机械厂则没那么幸运,生产了大量洗衣机,还囤积了大量的原材料,造成商品和原料积压,欠下巨额债务,资金链断裂,一度在破产边沿徘徊。
地方政府花了两三年的时间,靠着银行贷款,终于才勉强将机械厂救回来。上面一纸调令,便将崔平生调到机械厂担任厂长,开始重新整顿机械厂。
机械厂是一个有着数万员工的大厂,曾经是省里的纳税大户,地方政府当然不愿意看它倒闭。
崔平生便利用国有企业资源便利,主动申请加入863专项计划,开始转行研发工程机械。
可以说,远夏有意无意间又将崔平生拉回到原来的发展轨道上来了。
他们有着远夏羡慕不来的资源和机会,他则要努力许久才能够得上。
远夏说:“螺丝厂的报表给我看一下。”
梁洪昌给他拿来螺丝厂的报表。去年的营业额也过了百万,利润约在两三成左右,也就是说,一年能赚个二三十万。
如果不出意外,还照原来的模式,这个钱赚得还挺舒心。现在一切打乱了,得重新调整,他就要算算合不合算,是不是要把这个小厂给卖掉。
卖了吧,本来是个还在盈利的小厂,还在赚钱,不卖吧,投入还不算少,主要是以后他也没什么精力去管这个小厂,实在是有点鸡肋。
远夏将这事跟郁行一说了,郁行一说:“工厂不是也要处理钢材,不能我们自己处理吗?”
“还缺几道工序,需要另外买设备。”
“很贵吗?”
“不便宜。一整套设备弄下来,一两年内是别想赚钱了。”远夏说。
“那像以前那样找别家加工呢?”
“也可以,少赚一点而已,就是得去找,而且还不稳定。”
郁行一问:“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远夏说:“我想把这个厂子处理掉,把股份转让给别人,我们拿一半的股份,只分红不管事。”
“那就照你说的做吧。不用问我意见。”郁行一说。
“怎么能不问你的意见,你是厂里的大股东,我当然需要征询你的意见。”远夏说。
郁行一笑着说:“那以后我全权委托你代我行使决策权,关于管理方面的事情,你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远夏当然喜欢他这份信任:“其实我有时候还挺想听听你的意见的。”
郁行一说:“好吧,有什么需要我发表意见的,你尽管问我,我会尽量发表看法的。”
关于将工厂转让出去的人选,远夏已经有了,就是李宝根。他跟着自己干了很多年,螺丝的生产销售一直都是他在负责,人品是相当可靠的,以后股份分红,想必也不会弄虚作假。
所以当远夏和李宝根说这个的时候,李宝根都吓了一跳,远夏这是等于将赚钱的厂子白送给他呀,工厂、客户都是现成的,他当然不肯要。
远夏说:“当然不是白给你的,我给你工厂和股份,都是要钱的。”
“可我没有钱啊。”李宝根为难地说。
“现在没有,以后就会有了。赚钱后慢慢给吧。不过以后工厂的生产经营就全都靠你自己了,我不会再管。你要加把劲啊,要把厂子给经营好。以后我们需要螺丝,还得找你提供。”远夏说。
李宝根觉得自己真是被天降的馅饼砸了个正着,百日做梦都不敢想:“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和期望,会将厂子好好经营下去的。”
签合同时,行远机械保留了51%的股份,剩下49%转让给李宝根,同时转让出去的还有管理权。但如若经营不善,行远机械还有权收回股份,另行处理。
处理螺丝厂的事远夏没有在厂里公开,本来螺丝厂的业务跟这边的已经分开了,除了梁洪昌和财务部,已经没什么人跟那边有接触了。
不公开,自然是不想引起人心浮动,为什么老板选李宝根不选自己?尽管行远机械的所有权跟他们并没有任何关系。
很快就到了年底,工厂已经开始忙着盘点清算了,离过年也仅有一个来月,工厂没有特别紧急的单,就可以轻轻松松准备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