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
原焕:……
如果不是知道小皇帝不会演戏,他都以为这是特意准备好来试图让他心软的了。
他就说士孙瑞不会随随便便干出推举州牧这种事情,就算刘备是汉室宗亲,士孙君荣也没必要拼着得罪他们的风险来推举一个没兵没粮没家底的中山靖王之后。
刘备的平原相是公孙瓒给的,平原国和冀州兖州接壤,想干什么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青州的兵马尽数掌握在张郃和太史慈手中,刘皇叔手里满打满算也只有三千兵马。
这三千兵马还是驻防平原国的守军,粮草军饷从青州府库出,说是刘备的亲兵,但是一旦离开平原国,想养活那么多兵马就只能靠刘皇叔自己。
徐州牧听上去很不错,过去之后直接成为掌握一州大权的长官,徐州富庶,缓个一两年别说三千士兵,就是三万、三十万都能养活。
原焕毫不怀疑刘备的本事,刘皇叔的生命力顽强的超乎他的想象,他原本以为那人能在青州安稳待着,现在看来,心怀大志者岂是小小的平原国能困住的。
董承之女在天子后宫,伏完之女是王允亲自给天子挑的皇后,还有其他几位,家族中都有女儿侄女在后宫之中,一个二个急着让天子掌权,也不知道想的是天子掌权,还是他们能掌外戚之权。
前头那么多外戚的下场还不够让他们长记性吗?
自寻死路真是拦都拦不住。
“陛下安心,邺城不会生乱,此事也不会波及他人。”原焕不紧不慢回着,不过还有另一件事需要让小皇帝有点准备,“只是陛下,刘玄德已经走马上任,此时让他离开徐州有些惹眼,先前笮融在徐州作乱,广陵、彭城、下邳各地太守国相都遭他毒手,官员任命之事,臣便自作主张从别处抽调过去,还望陛下勿怪。”
“不怪不怪,袁卿家做主便可。”刘协眼睛一亮,听出眼前人话中深意没忍住带了几分笑容。
士孙瑞自作主张试图帮他夺权,看在那人其实是为他着想的份儿上,这件事暂且放到一边,可那刘备刘玄德和他非亲非故,他可不乐意让一个不知道是不是汉室宗亲的刘姓之人借汉室之名在外面胡来。
刘焉、刘表已经很让他头疼了,他不想再来第三个,袁卿家将徐州各郡的太守全部换成他的亲信,这样一来就算那刘玄德有心和刘焉、刘表一样抢占一方也没那个本事占据徐州。
哦,忘了,刘焉年前已经死了,现在的益州牧是刘焉长子刘范,虽然他没册封过,但是人家已经当上州牧了呢。
和他有什么关系呢,毕竟他只是个可怜的摆设。
小皇帝心里想着,努力表现出自己不在意,面上还是带了些许凶残,“袁卿家,朕觉得朕还是可以说几句的,你觉得温侯遥领个太守怎么样?常山郡那位麹义麹太守,朕听说他特别能打,以前是边郡打胡人出身,或许也可以派去徐州担任太守。”
曹操曹校尉身边的武将好多,可以派出去几个,兖州乌程侯身边的将领也有很多,也可以派出去几个,袁卿家如果舍得,把身边那两个特别能吃特别高特别壮实的护卫头领派出去也不是不可以。
他们兵多将广,根本不带怕的。
小皇帝难得那么多话,把他听过的武将名字提了个遍儿,越能打越凶残越好,他不介意徐州那位汉室宗亲给他们老刘家丢脸,老刘家这些年丢脸的事儿多了去了,不缺这一件两件。
第142章 龙战于野
原焕本来想的是将徐州各郡的太守全部换成他的人,刘备已经被士孙君荣推举为徐州牧,他没有理由就把人扯下来,指不定会被刘皇叔找到机会卖惨,不如直接把人架空成光杆司令。
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人不能小觑,尤其刘皇叔这样名声极好的君主,更是不能掉以轻心,之前觉得把人放在青州应该不会出问题,现在出了问题再后悔也晚了。
好在不是什么大问题,不管是刘备还是士孙瑞,亦或是小皇帝身边的董承和伏完,基本上手里都没有兵,在这拳头大才能讲道理的年代,只有好名声并没有什么用。
小皇帝对士孙瑞的所作所为不太满意,不过也没有多说,毕竟是忠于汉室的老臣,他也不好对老人家太凶,但是对那从士孙瑞手里忽悠了一个州牧职位的刘备就没那么心软了,刘备自称汉室宗亲,他是名正言顺的天子,教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汉室宗亲一点问题都没有。
徐州那么多郡,把他们的太守全部换成能打又凶残的武将,看看谁敢在徐州造次。
原焕在承平宫留了好一会儿,直到临近宵禁才和被哄好的小皇帝告别,徐州各郡的太守要换,但是不能和小皇帝说的那样全部换成武将,不然刘备的确不好过,徐州的百姓也会不好过。
事有轻重缓急,刘皇叔和万千百姓相比得往后排,况且就算让刘皇叔在徐州,他也不会眼睁睁看着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差。
他刘备能“携民渡江”,对百姓的态度必然不会太差。
马车一路回到府邸,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小皇帝口中那两个“特别能吃特别高特别壮实”的护卫首领分工明确,典韦守在马车旁边,许褚进去安排今晚的轮值。
邺城戒备森严,这一片住的都是他们家主公的亲信,巡行防卫更是重中之重,需要他们戒备的不光是这一座府邸,而是整座内城。
如果不是知道小皇帝不会演戏,他都以为这是特意准备好来试图让他心软的了。
他就说士孙瑞不会随随便便干出推举州牧这种事情,就算刘备是汉室宗亲,士孙君荣也没必要拼着得罪他们的风险来推举一个没兵没粮没家底的中山靖王之后。
刘备的平原相是公孙瓒给的,平原国和冀州兖州接壤,想干什么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青州的兵马尽数掌握在张郃和太史慈手中,刘皇叔手里满打满算也只有三千兵马。
这三千兵马还是驻防平原国的守军,粮草军饷从青州府库出,说是刘备的亲兵,但是一旦离开平原国,想养活那么多兵马就只能靠刘皇叔自己。
徐州牧听上去很不错,过去之后直接成为掌握一州大权的长官,徐州富庶,缓个一两年别说三千士兵,就是三万、三十万都能养活。
原焕毫不怀疑刘备的本事,刘皇叔的生命力顽强的超乎他的想象,他原本以为那人能在青州安稳待着,现在看来,心怀大志者岂是小小的平原国能困住的。
董承之女在天子后宫,伏完之女是王允亲自给天子挑的皇后,还有其他几位,家族中都有女儿侄女在后宫之中,一个二个急着让天子掌权,也不知道想的是天子掌权,还是他们能掌外戚之权。
前头那么多外戚的下场还不够让他们长记性吗?
自寻死路真是拦都拦不住。
“陛下安心,邺城不会生乱,此事也不会波及他人。”原焕不紧不慢回着,不过还有另一件事需要让小皇帝有点准备,“只是陛下,刘玄德已经走马上任,此时让他离开徐州有些惹眼,先前笮融在徐州作乱,广陵、彭城、下邳各地太守国相都遭他毒手,官员任命之事,臣便自作主张从别处抽调过去,还望陛下勿怪。”
“不怪不怪,袁卿家做主便可。”刘协眼睛一亮,听出眼前人话中深意没忍住带了几分笑容。
士孙瑞自作主张试图帮他夺权,看在那人其实是为他着想的份儿上,这件事暂且放到一边,可那刘备刘玄德和他非亲非故,他可不乐意让一个不知道是不是汉室宗亲的刘姓之人借汉室之名在外面胡来。
刘焉、刘表已经很让他头疼了,他不想再来第三个,袁卿家将徐州各郡的太守全部换成他的亲信,这样一来就算那刘玄德有心和刘焉、刘表一样抢占一方也没那个本事占据徐州。
哦,忘了,刘焉年前已经死了,现在的益州牧是刘焉长子刘范,虽然他没册封过,但是人家已经当上州牧了呢。
和他有什么关系呢,毕竟他只是个可怜的摆设。
小皇帝心里想着,努力表现出自己不在意,面上还是带了些许凶残,“袁卿家,朕觉得朕还是可以说几句的,你觉得温侯遥领个太守怎么样?常山郡那位麹义麹太守,朕听说他特别能打,以前是边郡打胡人出身,或许也可以派去徐州担任太守。”
曹操曹校尉身边的武将好多,可以派出去几个,兖州乌程侯身边的将领也有很多,也可以派出去几个,袁卿家如果舍得,把身边那两个特别能吃特别高特别壮实的护卫头领派出去也不是不可以。
他们兵多将广,根本不带怕的。
小皇帝难得那么多话,把他听过的武将名字提了个遍儿,越能打越凶残越好,他不介意徐州那位汉室宗亲给他们老刘家丢脸,老刘家这些年丢脸的事儿多了去了,不缺这一件两件。
第142章 龙战于野
原焕本来想的是将徐州各郡的太守全部换成他的人,刘备已经被士孙君荣推举为徐州牧,他没有理由就把人扯下来,指不定会被刘皇叔找到机会卖惨,不如直接把人架空成光杆司令。
能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人不能小觑,尤其刘皇叔这样名声极好的君主,更是不能掉以轻心,之前觉得把人放在青州应该不会出问题,现在出了问题再后悔也晚了。
好在不是什么大问题,不管是刘备还是士孙瑞,亦或是小皇帝身边的董承和伏完,基本上手里都没有兵,在这拳头大才能讲道理的年代,只有好名声并没有什么用。
小皇帝对士孙瑞的所作所为不太满意,不过也没有多说,毕竟是忠于汉室的老臣,他也不好对老人家太凶,但是对那从士孙瑞手里忽悠了一个州牧职位的刘备就没那么心软了,刘备自称汉室宗亲,他是名正言顺的天子,教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汉室宗亲一点问题都没有。
徐州那么多郡,把他们的太守全部换成能打又凶残的武将,看看谁敢在徐州造次。
原焕在承平宫留了好一会儿,直到临近宵禁才和被哄好的小皇帝告别,徐州各郡的太守要换,但是不能和小皇帝说的那样全部换成武将,不然刘备的确不好过,徐州的百姓也会不好过。
事有轻重缓急,刘皇叔和万千百姓相比得往后排,况且就算让刘皇叔在徐州,他也不会眼睁睁看着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差。
他刘备能“携民渡江”,对百姓的态度必然不会太差。
马车一路回到府邸,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小皇帝口中那两个“特别能吃特别高特别壮实”的护卫首领分工明确,典韦守在马车旁边,许褚进去安排今晚的轮值。
邺城戒备森严,这一片住的都是他们家主公的亲信,巡行防卫更是重中之重,需要他们戒备的不光是这一座府邸,而是整座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