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页
奕儿再怎么早熟也只是个孩子,他真不怕把孩子教坏还是怎么?
袁璟难得见到大街,看外面的行人摊贩看得正起兴,万万没想到因为几句话就被剥夺了看热闹的权利,小家伙两眼茫然的听他爹“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学生的第一要务是读书”等各种语重心长的叮嘱,等到马车停下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恍惚了。
手短腿短的小孩子双目无神下车,差点没踩住台阶摔下去,吕布眼疾手快把他抱下来,一时没忍住捏了捏小家伙的脸,不知道他这是受了什么刺激。
袁璟揉揉脸回神,在地上站稳然后仰头说道,“奉先将军,不可以捏小孩子的脸。”
吕布答应的爽快,不过明显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把袁璟小公子的话放在心里。
书院外面已经聚集了许多读书人,藏书楼的书不能外带,每天只有白天开放,家底丰厚的早早在附近置办房产,没钱置办房产的就三五成群租住一座院落,大有不把藏书楼里的书看完誓不罢休的意思。
藏书楼只管看书不管食宿,旁边的书院却管吃还管住,只要能进书院当学生,不光能随时来藏书楼读书,还能听郑玄、司马徽这样的名士大儒讲学,简直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所有人都在等书院招生,不为吃不为住,只为藏书楼里供他们查阅的万卷书籍以及大儒讲学,他们也要拼了命的进入邺城书院。
学无止境,书院外面的不只有年轻人,还有年过半百甚至头发花白的老人,郑玄、司马徽、边让、管宁等人的名气实在太大,古籍孤本对真正爱书之人的吸引力也远超原焕的想象。
他以为书院要走上正轨至少要有十年的经营,然而现实告诉他,不需要十年,只要有藏书楼还有郑玄等名士大儒在,三年时间足以让邺城书院的名声传遍整个大汉。
“看见没,头戴紫金冠的便是那勇冠三军的温侯吕奉先,自打奉先将军来到冀州,我们出远门都不用另外花钱雇人当护卫了。”街口的茶棚里,穿着青衫的年轻人给旁边来自兖州的朋友做介绍,“我们州牧大人是个神仙人物,难得有机会见到,待会儿可得看仔细了,不然天知道大人什么时候再出门。”
他们州牧大人深居简出,有事甚至能连续一个月不出门,有人说大人身体孱弱不能出门,他才不信别人胡说八道,他们州牧大人不出门的时候肯定是回天上了。
仙界阆苑琼楼,肯定比凡间住着舒服。
那位自兖州远道而来的年轻人被好友说的一愣一愣的,隔着人群试图往书院里面看,只是外面堵的人有点多,左看右看也只能看到两根甩来甩去的鲜艳雉鸡翎。
“管宁管幼安和王烈王彦方也在书院,这二位在辽东教化百姓,如今也来了冀州,冀州的百姓真有福气。”来自幽州的读书人开口叹道,名士大儒得一人已是不容易,冀州牧能让这小小一座书院卧虎藏龙,大概真的和旁边这位仁兄说的一样是个神仙人物。
如若不然,又怎么请得动那么多名士?
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说着说着话题就拐到了其他地方。
“管宁管幼安和华歆华子鱼割席断交,现在两个人都在邺城书院,他们俩见面的时候是说话还是不说话?不小心坐到一起的时候还把席子一分为二吗?”
“你管人家说不说话,藏书楼那么大,里面的藏书何止万卷,有那么多书可以看,谁还注意旁边坐得是谁?”
“兄台说得有道理。”
茶棚里坐着的读书人很多,没有板凳只能站着的更多,刚才骑兵护卫马车进入书院动静不小,所有人都伸长脖子想亲眼目睹州牧大人的风姿神韵,却没有一个人往前挤。
书院门口那一排排士兵威慑力十足,兵刃在太阳底下闪着寒光,这些都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精兵,没有人敢在这种情况下不顾死活的冲上去。
好奇心重要,命更重要。
大门处放了好几张桌椅,这是前几天才赶制出来新鲜东西,有地方坐的确省事儿的多,就是腿上有点漏风。
桌椅刚刚送到书院的时候,负责招生的小吏对这些都很感兴趣,只是坐着坐着就发现了问题,前面有桌子挡着别人看不到,他们自己却能感受到,椅子腿那么长,往上面一坐,稍有不慎该漏的不该漏的就都露出来了。
几个人当时面面相觑,表情古怪,想开口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之就是,第二天全部把裈换成军中士卒才会穿的犊鼻裈。
穿什么不是事儿,不走光才最重要。
桌子上面放着好几摞纸,每张纸上都是给外面那些学子准备的表格,印表格比印书容易得多,读书人又没有不识字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把情况填写下来,比征兵的时候挨个儿问挨个儿登记轻松得多。
郭嘉荀彧等人早早过来,邺城书院是他们家主公下令开办的书院,说是冀州的官学也不为过,他们的子嗣将来大概率也要到这儿来读书,于公于私都不能错过。
几个人看到他们家主公,接连过来行礼打招呼,原焕笑吟吟的看了一圈,温润柔和的目光落在郭祭酒身上,让他无端打了个激灵。
“主公,嘉今日可有不妥?”郭嘉搓搓胳膊茫然抬头,他记得他这几天没有得罪主公,主公为什么这么看他?
原焕微笑着拍拍郭鬼才的肩膀,“奉孝无甚不妥,还是一如既往的能说会道,走吧,带璟儿去郑司农那里。”
袁璟难得见到大街,看外面的行人摊贩看得正起兴,万万没想到因为几句话就被剥夺了看热闹的权利,小家伙两眼茫然的听他爹“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学生的第一要务是读书”等各种语重心长的叮嘱,等到马车停下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恍惚了。
手短腿短的小孩子双目无神下车,差点没踩住台阶摔下去,吕布眼疾手快把他抱下来,一时没忍住捏了捏小家伙的脸,不知道他这是受了什么刺激。
袁璟揉揉脸回神,在地上站稳然后仰头说道,“奉先将军,不可以捏小孩子的脸。”
吕布答应的爽快,不过明显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把袁璟小公子的话放在心里。
书院外面已经聚集了许多读书人,藏书楼的书不能外带,每天只有白天开放,家底丰厚的早早在附近置办房产,没钱置办房产的就三五成群租住一座院落,大有不把藏书楼里的书看完誓不罢休的意思。
藏书楼只管看书不管食宿,旁边的书院却管吃还管住,只要能进书院当学生,不光能随时来藏书楼读书,还能听郑玄、司马徽这样的名士大儒讲学,简直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所有人都在等书院招生,不为吃不为住,只为藏书楼里供他们查阅的万卷书籍以及大儒讲学,他们也要拼了命的进入邺城书院。
学无止境,书院外面的不只有年轻人,还有年过半百甚至头发花白的老人,郑玄、司马徽、边让、管宁等人的名气实在太大,古籍孤本对真正爱书之人的吸引力也远超原焕的想象。
他以为书院要走上正轨至少要有十年的经营,然而现实告诉他,不需要十年,只要有藏书楼还有郑玄等名士大儒在,三年时间足以让邺城书院的名声传遍整个大汉。
“看见没,头戴紫金冠的便是那勇冠三军的温侯吕奉先,自打奉先将军来到冀州,我们出远门都不用另外花钱雇人当护卫了。”街口的茶棚里,穿着青衫的年轻人给旁边来自兖州的朋友做介绍,“我们州牧大人是个神仙人物,难得有机会见到,待会儿可得看仔细了,不然天知道大人什么时候再出门。”
他们州牧大人深居简出,有事甚至能连续一个月不出门,有人说大人身体孱弱不能出门,他才不信别人胡说八道,他们州牧大人不出门的时候肯定是回天上了。
仙界阆苑琼楼,肯定比凡间住着舒服。
那位自兖州远道而来的年轻人被好友说的一愣一愣的,隔着人群试图往书院里面看,只是外面堵的人有点多,左看右看也只能看到两根甩来甩去的鲜艳雉鸡翎。
“管宁管幼安和王烈王彦方也在书院,这二位在辽东教化百姓,如今也来了冀州,冀州的百姓真有福气。”来自幽州的读书人开口叹道,名士大儒得一人已是不容易,冀州牧能让这小小一座书院卧虎藏龙,大概真的和旁边这位仁兄说的一样是个神仙人物。
如若不然,又怎么请得动那么多名士?
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说着说着话题就拐到了其他地方。
“管宁管幼安和华歆华子鱼割席断交,现在两个人都在邺城书院,他们俩见面的时候是说话还是不说话?不小心坐到一起的时候还把席子一分为二吗?”
“你管人家说不说话,藏书楼那么大,里面的藏书何止万卷,有那么多书可以看,谁还注意旁边坐得是谁?”
“兄台说得有道理。”
茶棚里坐着的读书人很多,没有板凳只能站着的更多,刚才骑兵护卫马车进入书院动静不小,所有人都伸长脖子想亲眼目睹州牧大人的风姿神韵,却没有一个人往前挤。
书院门口那一排排士兵威慑力十足,兵刃在太阳底下闪着寒光,这些都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精兵,没有人敢在这种情况下不顾死活的冲上去。
好奇心重要,命更重要。
大门处放了好几张桌椅,这是前几天才赶制出来新鲜东西,有地方坐的确省事儿的多,就是腿上有点漏风。
桌椅刚刚送到书院的时候,负责招生的小吏对这些都很感兴趣,只是坐着坐着就发现了问题,前面有桌子挡着别人看不到,他们自己却能感受到,椅子腿那么长,往上面一坐,稍有不慎该漏的不该漏的就都露出来了。
几个人当时面面相觑,表情古怪,想开口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之就是,第二天全部把裈换成军中士卒才会穿的犊鼻裈。
穿什么不是事儿,不走光才最重要。
桌子上面放着好几摞纸,每张纸上都是给外面那些学子准备的表格,印表格比印书容易得多,读书人又没有不识字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把情况填写下来,比征兵的时候挨个儿问挨个儿登记轻松得多。
郭嘉荀彧等人早早过来,邺城书院是他们家主公下令开办的书院,说是冀州的官学也不为过,他们的子嗣将来大概率也要到这儿来读书,于公于私都不能错过。
几个人看到他们家主公,接连过来行礼打招呼,原焕笑吟吟的看了一圈,温润柔和的目光落在郭祭酒身上,让他无端打了个激灵。
“主公,嘉今日可有不妥?”郭嘉搓搓胳膊茫然抬头,他记得他这几天没有得罪主公,主公为什么这么看他?
原焕微笑着拍拍郭鬼才的肩膀,“奉孝无甚不妥,还是一如既往的能说会道,走吧,带璟儿去郑司农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