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鹤鸣和林哲栋的老师,就是游进过程的配速进行过深入研究的一名教练员。
和很多此前有过运动员经历的教练不同,他之前其实并不是专业的运动员,大学阴错阳差的进了体育相关专业,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技术员,也就是现在科研组的成员。
后面因为一些原因成为了教练,成为教练后差不多是研究促进带教,带教反馈研究的一个过程。
但是,他组里没有游长距离的女运动员,长距离比较符合他的研究内容的也就是季鹤鸣和林哲栋,季鹤鸣还早早的就转了中距离,依然在1500米项目奋斗的只剩下了林哲栋。
李诺霜过去的时候,对方也是按照对男运动员的配速要求对李诺霜进行的要求,只不过没有说一定要她跟男运动员游出同等水平的分段。
虽然她是别的组过来学习的,但是在训练的时候,为了让李诺霜可以尽快地找到比较好的配速的感觉,林哲栋还带李诺霜游过几趟800自。
奥运会男子是没有800米自由泳的项目的,而且800自的游法跟1500自的游法对男子运动员而言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林哲栋过来带李诺霜感受速度的时候,李诺霜还是有点压力。
为了不影响人家的奥运备战,李诺霜自己也琢磨了点东西,算是小有成效,大概林哲栋带了三次,她的配速就基本没什么大问题了。
教练还挺惊讶李诺霜能会这么快适应长距离的配速方法的,毕竟他组里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熟练掌握了配速的技巧的,每个分段的速度差得乱七八糟的也不是没有。
他后面还拿着这事问过乔珺,乔珺打了个哈哈糊弄了过去,说李诺霜天生的速度感知能力就比较好,她自己短距离估计速度跟掐表的误差都很小,可能是因为这样所以她长距离配速的时候也比较有把握。
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李诺霜之所以配速掌握得快,是因为她把800米一共分成了8个100米来看待。
头一个100米她基本是对标的自己的200自的前程,在此基础上减慢一点速度找到一个自己比较舒适的区间,这就比较有感觉。
最后一个100米她是做自己的100米来处理的,只不过是体力不足版,另外最后一个100米的前50米,需要从原本的基本匀速状态转换成一个比较明显的加速状态。
别人什么情况她不知道,她自己是会在这个50米里面感觉到有点滞涩的,因为在中间基本匀速的状态里,其实身体是很舒服的,变成加速就要打破这个比较舒服的状态,稍微有些难。
而且正常的100米的前程既有出发时从出发台上跳下所带来的初速度,又有前十几秒的AT□□系统全力做功,其实是速度最快的状态。
这个50米可没有,因此速度上不来。
中间的600米,李诺霜每个50米都会数划频,在她可以对自己的划水实效做比较精准的把控的前提下,控制自己的划频其实就起到了控制速度的效果。
但是一开始不是这么精准,因为她忘了游长距离的时候中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两次腿,她游短距离基本是六次腿到八次腿的。
加没加腿,速度差别还是挺大的。
大概数了一周不到的时间,李诺霜找到了她短距离正常打腿和游长距离的两次腿之间的差距,并且也开始尝试对手的频率和自己的游进时间来做一个比较标准的对应。
林哲栋第二次带她游的时候,李诺霜这些东西基本上就成了个体系,最后一次其实就是确定的过程,调整得差不多以后林哲栋就不需要继续带她游了。
说实话,林哲栋自己都觉得这个过程很快,其实一开始他还是有点郁闷的,就是觉得自己好像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会被派过来给女运动员带速度,就好像被半放弃了一样。
但是客观现实确实也摆在这里,他自己的名额还算是师弟不兼项了半让给他的,人家就是比他有希望,他郁闷归郁闷,也不好说什么。
结果他自己心理建设作了半天,到最后完全是没用上,就一共带游了三次,第三次人家基本上就有自己的配速方法了,根本用不着他,等于就两趟。
冰冷的现实更伤人了啊!
干什么啊,这样显得当时练习途中配速花了小两年的他脑袋不咋好使啊。
格局打开,说不定也不纯粹是脑袋的问题?
李诺霜之前训练的时候没有尝试过这个速度的匀速游,因为是按照男队员的模式练习的配速,她自己的方法是途中游的阶段,第二个100米开始用自己觉得能坚持下来的最快的速度。
之后的每一个100米,再对自己划水的的频率做一点调整。
这么选择的原因,是因为她每次都觉得自己这个速度自己游完全程说不定完成不了,但是实际上游到后面的时候,她就会发现自己前面的体力好像预留得有点多了。
所以,她每个100米都会调整一下自己的划水频率,大概是后一个100米比前一个100米频率快23划的样子。
还挺好用。
但是今天下水的时候,她给自己定的平均中段速度是30.3,比她平时训练的速度真的快了一些,还真的担心自己会游不下来。
下水之前她也想好了,要是第二个100米游完以后发现不太对的样子,就按照平常加速的方法,给自己没个100米减23次的频率,应该也不用太频繁的调整,就算30.3会累,应该调整个两次也顶天了。
和很多此前有过运动员经历的教练不同,他之前其实并不是专业的运动员,大学阴错阳差的进了体育相关专业,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技术员,也就是现在科研组的成员。
后面因为一些原因成为了教练,成为教练后差不多是研究促进带教,带教反馈研究的一个过程。
但是,他组里没有游长距离的女运动员,长距离比较符合他的研究内容的也就是季鹤鸣和林哲栋,季鹤鸣还早早的就转了中距离,依然在1500米项目奋斗的只剩下了林哲栋。
李诺霜过去的时候,对方也是按照对男运动员的配速要求对李诺霜进行的要求,只不过没有说一定要她跟男运动员游出同等水平的分段。
虽然她是别的组过来学习的,但是在训练的时候,为了让李诺霜可以尽快地找到比较好的配速的感觉,林哲栋还带李诺霜游过几趟800自。
奥运会男子是没有800米自由泳的项目的,而且800自的游法跟1500自的游法对男子运动员而言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林哲栋过来带李诺霜感受速度的时候,李诺霜还是有点压力。
为了不影响人家的奥运备战,李诺霜自己也琢磨了点东西,算是小有成效,大概林哲栋带了三次,她的配速就基本没什么大问题了。
教练还挺惊讶李诺霜能会这么快适应长距离的配速方法的,毕竟他组里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熟练掌握了配速的技巧的,每个分段的速度差得乱七八糟的也不是没有。
他后面还拿着这事问过乔珺,乔珺打了个哈哈糊弄了过去,说李诺霜天生的速度感知能力就比较好,她自己短距离估计速度跟掐表的误差都很小,可能是因为这样所以她长距离配速的时候也比较有把握。
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李诺霜之所以配速掌握得快,是因为她把800米一共分成了8个100米来看待。
头一个100米她基本是对标的自己的200自的前程,在此基础上减慢一点速度找到一个自己比较舒适的区间,这就比较有感觉。
最后一个100米她是做自己的100米来处理的,只不过是体力不足版,另外最后一个100米的前50米,需要从原本的基本匀速状态转换成一个比较明显的加速状态。
别人什么情况她不知道,她自己是会在这个50米里面感觉到有点滞涩的,因为在中间基本匀速的状态里,其实身体是很舒服的,变成加速就要打破这个比较舒服的状态,稍微有些难。
而且正常的100米的前程既有出发时从出发台上跳下所带来的初速度,又有前十几秒的AT□□系统全力做功,其实是速度最快的状态。
这个50米可没有,因此速度上不来。
中间的600米,李诺霜每个50米都会数划频,在她可以对自己的划水实效做比较精准的把控的前提下,控制自己的划频其实就起到了控制速度的效果。
但是一开始不是这么精准,因为她忘了游长距离的时候中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两次腿,她游短距离基本是六次腿到八次腿的。
加没加腿,速度差别还是挺大的。
大概数了一周不到的时间,李诺霜找到了她短距离正常打腿和游长距离的两次腿之间的差距,并且也开始尝试对手的频率和自己的游进时间来做一个比较标准的对应。
林哲栋第二次带她游的时候,李诺霜这些东西基本上就成了个体系,最后一次其实就是确定的过程,调整得差不多以后林哲栋就不需要继续带她游了。
说实话,林哲栋自己都觉得这个过程很快,其实一开始他还是有点郁闷的,就是觉得自己好像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会被派过来给女运动员带速度,就好像被半放弃了一样。
但是客观现实确实也摆在这里,他自己的名额还算是师弟不兼项了半让给他的,人家就是比他有希望,他郁闷归郁闷,也不好说什么。
结果他自己心理建设作了半天,到最后完全是没用上,就一共带游了三次,第三次人家基本上就有自己的配速方法了,根本用不着他,等于就两趟。
冰冷的现实更伤人了啊!
干什么啊,这样显得当时练习途中配速花了小两年的他脑袋不咋好使啊。
格局打开,说不定也不纯粹是脑袋的问题?
李诺霜之前训练的时候没有尝试过这个速度的匀速游,因为是按照男队员的模式练习的配速,她自己的方法是途中游的阶段,第二个100米开始用自己觉得能坚持下来的最快的速度。
之后的每一个100米,再对自己划水的的频率做一点调整。
这么选择的原因,是因为她每次都觉得自己这个速度自己游完全程说不定完成不了,但是实际上游到后面的时候,她就会发现自己前面的体力好像预留得有点多了。
所以,她每个100米都会调整一下自己的划水频率,大概是后一个100米比前一个100米频率快23划的样子。
还挺好用。
但是今天下水的时候,她给自己定的平均中段速度是30.3,比她平时训练的速度真的快了一些,还真的担心自己会游不下来。
下水之前她也想好了,要是第二个100米游完以后发现不太对的样子,就按照平常加速的方法,给自己没个100米减23次的频率,应该也不用太频繁的调整,就算30.3会累,应该调整个两次也顶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