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页
等到这一本三字经学完之后,谁的成绩最好,就可以领到一份。
后来李景到村子里听说了这件事,干脆斥资五百两银子的巨资,给买了一批笔墨纸砚,还有书籍。
只要学的好的,都可以得到一套文具,书也能借阅。
这些书就放在关夫子那边。
如今李景也算是财大气粗了,生意做的很是风生水起,觉得也有必要回报一下让他日子好过起来的村民。
没有大家一起努力种草莓,他也不会这么快累积财富。
这些笔墨纸砚,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吸引力外格外的大,但是对于年纪小一些的孩子,就没这么大的吸引力了。
对此雨宝儿也有办法。
这个办法,还是从她家小侄子三宝身上学来的。
三宝贪吃,只要是有吃的,那他的学习能力能瞬间盖过两个哥哥去。
最近三宝有了新的零食,当然这零食不是给他一个人的。
钟氏和张氏琢磨着,将家里磨得最细腻的玉米面,还有小米面,白面等混合在一起,等发酵后蒸柔软的糕。
以前都是用米粉来做,但是想着家里这么多的玉米面也该利用上,何况玉米面多香啊。
这几种面混合在一起,发酵到高高膨起,再上锅蒸熟。
结果弄出了新鲜好吃的点心,又暄软又好吃。
因为软乎乎发起来很高,雨宝儿管这个叫发糕,其他人也都跟着喊。
随后钟氏她们就在里面加入了红糖,大枣。这一下子,发糕变得更好吃了。
孩子们简直吃不够。
而且这东西,就那一点面,就能膨胀出一满盆,很是出数量。
看着小侄子们都爱吃,雨宝儿想了想,让嫂子们帮她多做一些。
等到第二天下午的小课堂,雨宝儿将切成小小块的红糖红枣发糕,分给了每个孩子一小块。
大人嘛,对不起,没有。
小孩子们吃的津津有味。除了发糕柔软又没吃过,也是因为那难得的甜味。
糖,不是人人吃得起的。
雨宝儿等大家都吃完了,向大家说明,以后每天她都会带一块糕来,但是这糕只给学的最好的那个人吃。
小孩子们都激动了。
只要努力学习,每天都能吃到?
后面大人都看呆了。
小孩子哪有爱学习的,一开始有新鲜劲,这些日子除了懂事知道要努力的,其他基本都倦怠了。
结果郑家小雨宝儿这一招用出,孩子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嗷嗷得表示要好好学。
雨宝儿笑眯眯,“不光是发糕,到了年底,我们还评选出前十个学习最好的,到时候有笔墨纸砚用,还能看书,还有一盒子来自府城的点心或者蜜饯!”
在场的小团子们都开始擦口水咽唾沫。
发糕都好吃成这样了,那来自府城的点心或者蜜饯,那得好吃到什么程度啊!
为了吃!拼了,一定要得个前十回来。
第261章 摇摇椅
老石头村靠近大山,雨水并不多。但是今年不知道怎么的,雨水有些勤。
孩子们因为下雨,已经停了好几次课。
村子里的孩子们都抱怨起来,这不是耽误他们得蜜饯……不是,耽误他们学习么!
孩子们抱怨的多了,大人们也觉得不是事了。
村正和几位村老一合计,干脆将小课堂换个地方。
老石头村里,孙家人其实是最多的。
所以孙家的祠堂也是最大的。
但是这两年孙家人手头宽裕了,几家合起来盖了一座新的祠堂,原本旧的就空置了。
这孙家就祠堂离着空地这里也不算远,村正村老几人一拍板,下雨了,就让孩子们去祠堂里继续。
一切都稳步有序,雨宝儿也变得格外忙碌起来。
早上天蒙蒙亮,就要起来练功,然后回来吃早饭,泡药浴,然后去前院跟夫子学知识。
等到午饭后,就带着书本去给村子里的孩子们上课。
她年纪小,也不会长时间讲课,有时候还是会像从前一样,拉上她家五哥六哥甚至七哥。
郑小七在家里,被爹嫌弃。出来在小学堂,也是被众多孩子喊上一声七叔,七哥,甚至小夫子的。
那心里的自豪就不用说了。
而且郑七的容貌具有绝对的欺骗性,在众多来学习的小团子眼中,地位仅次于雨宝儿。
小课堂进入正轨,雨宝儿每天就在空地的大树下或者在老祠堂里签到。
说来也奇怪,自从她开始办小课堂,在这两个地方签到得到的东西,多是和学业有关的。
笔墨纸砚这些东西都得到过,其中纸都是一刀一刀的获得。这些笔墨纸砚的质量都格外的好。
还有的时候,雨宝儿会得到一些书籍。
那些书籍她也不知道好坏,但是这年头书就没有便宜的。
雨宝儿偷偷拿出一本看起来没这么特殊的,塞到了她家四哥的小书房。
没隔两天,就听到郑四大叫起来。
全家人都惊呆了。
因为郑家四郎,从小到大也没这么失态过。
连正在和郑大虎在后院西屋下棋的关夫子都皱皱眉,“四郎,怎么了?”
“夫子,夫子……”郑四从那边屋里跑出来,手里捧着一本书。“夫子,您看!”
后来李景到村子里听说了这件事,干脆斥资五百两银子的巨资,给买了一批笔墨纸砚,还有书籍。
只要学的好的,都可以得到一套文具,书也能借阅。
这些书就放在关夫子那边。
如今李景也算是财大气粗了,生意做的很是风生水起,觉得也有必要回报一下让他日子好过起来的村民。
没有大家一起努力种草莓,他也不会这么快累积财富。
这些笔墨纸砚,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吸引力外格外的大,但是对于年纪小一些的孩子,就没这么大的吸引力了。
对此雨宝儿也有办法。
这个办法,还是从她家小侄子三宝身上学来的。
三宝贪吃,只要是有吃的,那他的学习能力能瞬间盖过两个哥哥去。
最近三宝有了新的零食,当然这零食不是给他一个人的。
钟氏和张氏琢磨着,将家里磨得最细腻的玉米面,还有小米面,白面等混合在一起,等发酵后蒸柔软的糕。
以前都是用米粉来做,但是想着家里这么多的玉米面也该利用上,何况玉米面多香啊。
这几种面混合在一起,发酵到高高膨起,再上锅蒸熟。
结果弄出了新鲜好吃的点心,又暄软又好吃。
因为软乎乎发起来很高,雨宝儿管这个叫发糕,其他人也都跟着喊。
随后钟氏她们就在里面加入了红糖,大枣。这一下子,发糕变得更好吃了。
孩子们简直吃不够。
而且这东西,就那一点面,就能膨胀出一满盆,很是出数量。
看着小侄子们都爱吃,雨宝儿想了想,让嫂子们帮她多做一些。
等到第二天下午的小课堂,雨宝儿将切成小小块的红糖红枣发糕,分给了每个孩子一小块。
大人嘛,对不起,没有。
小孩子们吃的津津有味。除了发糕柔软又没吃过,也是因为那难得的甜味。
糖,不是人人吃得起的。
雨宝儿等大家都吃完了,向大家说明,以后每天她都会带一块糕来,但是这糕只给学的最好的那个人吃。
小孩子们都激动了。
只要努力学习,每天都能吃到?
后面大人都看呆了。
小孩子哪有爱学习的,一开始有新鲜劲,这些日子除了懂事知道要努力的,其他基本都倦怠了。
结果郑家小雨宝儿这一招用出,孩子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嗷嗷得表示要好好学。
雨宝儿笑眯眯,“不光是发糕,到了年底,我们还评选出前十个学习最好的,到时候有笔墨纸砚用,还能看书,还有一盒子来自府城的点心或者蜜饯!”
在场的小团子们都开始擦口水咽唾沫。
发糕都好吃成这样了,那来自府城的点心或者蜜饯,那得好吃到什么程度啊!
为了吃!拼了,一定要得个前十回来。
第261章 摇摇椅
老石头村靠近大山,雨水并不多。但是今年不知道怎么的,雨水有些勤。
孩子们因为下雨,已经停了好几次课。
村子里的孩子们都抱怨起来,这不是耽误他们得蜜饯……不是,耽误他们学习么!
孩子们抱怨的多了,大人们也觉得不是事了。
村正和几位村老一合计,干脆将小课堂换个地方。
老石头村里,孙家人其实是最多的。
所以孙家的祠堂也是最大的。
但是这两年孙家人手头宽裕了,几家合起来盖了一座新的祠堂,原本旧的就空置了。
这孙家就祠堂离着空地这里也不算远,村正村老几人一拍板,下雨了,就让孩子们去祠堂里继续。
一切都稳步有序,雨宝儿也变得格外忙碌起来。
早上天蒙蒙亮,就要起来练功,然后回来吃早饭,泡药浴,然后去前院跟夫子学知识。
等到午饭后,就带着书本去给村子里的孩子们上课。
她年纪小,也不会长时间讲课,有时候还是会像从前一样,拉上她家五哥六哥甚至七哥。
郑小七在家里,被爹嫌弃。出来在小学堂,也是被众多孩子喊上一声七叔,七哥,甚至小夫子的。
那心里的自豪就不用说了。
而且郑七的容貌具有绝对的欺骗性,在众多来学习的小团子眼中,地位仅次于雨宝儿。
小课堂进入正轨,雨宝儿每天就在空地的大树下或者在老祠堂里签到。
说来也奇怪,自从她开始办小课堂,在这两个地方签到得到的东西,多是和学业有关的。
笔墨纸砚这些东西都得到过,其中纸都是一刀一刀的获得。这些笔墨纸砚的质量都格外的好。
还有的时候,雨宝儿会得到一些书籍。
那些书籍她也不知道好坏,但是这年头书就没有便宜的。
雨宝儿偷偷拿出一本看起来没这么特殊的,塞到了她家四哥的小书房。
没隔两天,就听到郑四大叫起来。
全家人都惊呆了。
因为郑家四郎,从小到大也没这么失态过。
连正在和郑大虎在后院西屋下棋的关夫子都皱皱眉,“四郎,怎么了?”
“夫子,夫子……”郑四从那边屋里跑出来,手里捧着一本书。“夫子,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