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江舒云说:“会啊,不过我现在手上没有什么化妆工具,不然就给你化一个了。”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是古代女子的基本技能,身为日常起居仪态都有更高规格的公主自然更不在话下。
只不过江家现在没条件,江舒云没法打扮自己,平时只能素面朝天。
“没事,我相信你,这些工具我都有。”李小娟兴致勃勃道,“不如等我们俩办酒席那天你帮我化新娘妆吧,我按县里美发店的收费标准付你钱,行不行?”
江舒云欣然应道:“行啊,谢谢小娟姐你的认可。”
“不客气,是你手艺好,如果你在县里开个店,生意肯定红火。”
“谢谢,等我以后有能力了会考虑的。”
“我们8月8号摆酒,你九点之前到王家庄115号找我,可以不?”
“可以,我坐村里的班车过去,大概八点半之前就能到。”
“好啊,那就这么说定了。”
青河村的班车每天早上最早七点出车,然后每隔一个小时发一班,相应的县城过来也是一个小时一班,单程车票一毛钱。
江家有辆二八大杠自行车,江海涛腿脚还好的时候去地里干活都会骑,后来摔坏了腿骑不了就一直闲置着。
前文说过,青河村距离安阳县城有二十里路,走路去要两个小时,村里人一般都会选择坐班车往来。
江舒云以前去县里读书也是坐班车,至今还不会骑车。
王家庄在青河村西北边,班车去县城路上会经过那里,只需要一刻钟左右,时间上没问题。
说好之后,李小娟两口子欢欢喜喜地走了。
这次卖的两套婚服108,成本一共43,净赚65,相当不错的一笔买卖,值得庆祝。
陶春兰马上就去跟村里养鱼的人家买了条大草鱼回来,改善一下家里人的伙食。
在陶春兰做饭的当儿,江舒云打开酿酒的瓦缸盖子,一阵浓郁的酒香霎时扑面而来,闻起来挺不错。
她马上把江海涛叫过来,舀了一小勺递给他:“爸你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江海涛抿了一小口,眼睛霎时一亮:“挺好,确实是酒味。”
江舒云扑哧一声笑了:“具体怎么样,你照实说,还有度数大概多少?”
江海涛于是又细细品了品,说:“确实不错,大概接近五十度吧,比刘长发店里卖的兑了水的散装酒强多了,但比那种精装的稍微差一点点。你这是头一回做,已经很好了。”
“那就好。”江舒云自己也比较满意,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再做肯定会更好一些。
“爸,我用了十斤米,出了大概四五斤酒,留三斤你慢慢喝,一次一小盅就好了,不能多喝。”
“哎,知道了。”
江海涛高兴地答应了,他能每顿饭咪一小口解解馋就不错了。
“那剩下的呢?”
“剩下的我拿去送给刘长发,如果他愿意帮着卖,回头我就多酿一些。”
江海涛既为女儿的能干感到自豪,心里又有些酸涩:“小云,辛苦你了。”
江舒云笑道:“不辛苦,挺有意思的,我读了这么多年书,也该为家里做点事了。”
今晚的菜格外丰盛,一盘红烧鱼,一个青椒炒肉,以及一个蕃茄炒蛋和凉拌三丝。
江家这几年都过得清贫,也就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鱼肉俱全的好菜了。
陶春兰给江舒云夹了块软嫩的鱼肚,说:“小云太瘦了,多吃点补补身子。”
“你和爸也一样,晓雪正长身体,也要多吃点。”江舒云笑道,“该花的钱还是得花,咱们家的光景会越来越好的。”
江海涛品着小酒,点了点头,脸上现出久违的笑意。
江晓雪吃得头也不抬:“嗯嗯!”
一家人美美地吃了一顿晚饭,不甚明亮的厅堂里流淌着其乐融融的温馨。
饭后,江舒云提着一壶酒去了刘长发的小卖部。
刘长发正拿着根签子在剔牙,随口问:“今天要买什么?”
“今天我不买东西,是来给刘叔您送东西的。”江舒云把酒壶放上柜台,揭开盖子,“这是我们家自己酿的酒,用的是自家出产的好米,刘叔您尝尝。”
刘长发是个好酒之徒,抽了抽鼻子,闻到一阵酒香,顿时馋虫就上来了。
他没以为是江舒云酿的,只当是江氏夫妻鼓捣出来的,还有点不敢相信她家会这么大方,挑着眉毛问:“送给我尝吗?”
“是的,不要钱,就当这些年您关照我们家的一点心意。”
既然如此,刘长发就不客气了,当即倒了半杯出来,滋溜一声喝了。
江舒云问:“味道还好吧?”
刘长发咂咂嘴:“不错不错,有点劲。”
比他店里的散装酒确实要好,关键还是免费的,那喝起来当然更有劲了。
江舒云便道:“刘叔,我想跟您打个商量,以后我家酿的酒放到您这里卖,一斤成本价算五毛,赚的钱我们两家对半分,行吗?”
这种合种方式对于刘长发来说并不稀奇,村里也有别家人拿东西放在他这里代销的,只是这个利润分配他不满意,大摇其头:“对半分那我不是亏了,放到我这里占地方,我还得替你吆喝,要算账,要是卖不出去我就白忙活了。对半分肯定不行,三七还差不多。”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是古代女子的基本技能,身为日常起居仪态都有更高规格的公主自然更不在话下。
只不过江家现在没条件,江舒云没法打扮自己,平时只能素面朝天。
“没事,我相信你,这些工具我都有。”李小娟兴致勃勃道,“不如等我们俩办酒席那天你帮我化新娘妆吧,我按县里美发店的收费标准付你钱,行不行?”
江舒云欣然应道:“行啊,谢谢小娟姐你的认可。”
“不客气,是你手艺好,如果你在县里开个店,生意肯定红火。”
“谢谢,等我以后有能力了会考虑的。”
“我们8月8号摆酒,你九点之前到王家庄115号找我,可以不?”
“可以,我坐村里的班车过去,大概八点半之前就能到。”
“好啊,那就这么说定了。”
青河村的班车每天早上最早七点出车,然后每隔一个小时发一班,相应的县城过来也是一个小时一班,单程车票一毛钱。
江家有辆二八大杠自行车,江海涛腿脚还好的时候去地里干活都会骑,后来摔坏了腿骑不了就一直闲置着。
前文说过,青河村距离安阳县城有二十里路,走路去要两个小时,村里人一般都会选择坐班车往来。
江舒云以前去县里读书也是坐班车,至今还不会骑车。
王家庄在青河村西北边,班车去县城路上会经过那里,只需要一刻钟左右,时间上没问题。
说好之后,李小娟两口子欢欢喜喜地走了。
这次卖的两套婚服108,成本一共43,净赚65,相当不错的一笔买卖,值得庆祝。
陶春兰马上就去跟村里养鱼的人家买了条大草鱼回来,改善一下家里人的伙食。
在陶春兰做饭的当儿,江舒云打开酿酒的瓦缸盖子,一阵浓郁的酒香霎时扑面而来,闻起来挺不错。
她马上把江海涛叫过来,舀了一小勺递给他:“爸你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江海涛抿了一小口,眼睛霎时一亮:“挺好,确实是酒味。”
江舒云扑哧一声笑了:“具体怎么样,你照实说,还有度数大概多少?”
江海涛于是又细细品了品,说:“确实不错,大概接近五十度吧,比刘长发店里卖的兑了水的散装酒强多了,但比那种精装的稍微差一点点。你这是头一回做,已经很好了。”
“那就好。”江舒云自己也比较满意,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再做肯定会更好一些。
“爸,我用了十斤米,出了大概四五斤酒,留三斤你慢慢喝,一次一小盅就好了,不能多喝。”
“哎,知道了。”
江海涛高兴地答应了,他能每顿饭咪一小口解解馋就不错了。
“那剩下的呢?”
“剩下的我拿去送给刘长发,如果他愿意帮着卖,回头我就多酿一些。”
江海涛既为女儿的能干感到自豪,心里又有些酸涩:“小云,辛苦你了。”
江舒云笑道:“不辛苦,挺有意思的,我读了这么多年书,也该为家里做点事了。”
今晚的菜格外丰盛,一盘红烧鱼,一个青椒炒肉,以及一个蕃茄炒蛋和凉拌三丝。
江家这几年都过得清贫,也就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鱼肉俱全的好菜了。
陶春兰给江舒云夹了块软嫩的鱼肚,说:“小云太瘦了,多吃点补补身子。”
“你和爸也一样,晓雪正长身体,也要多吃点。”江舒云笑道,“该花的钱还是得花,咱们家的光景会越来越好的。”
江海涛品着小酒,点了点头,脸上现出久违的笑意。
江晓雪吃得头也不抬:“嗯嗯!”
一家人美美地吃了一顿晚饭,不甚明亮的厅堂里流淌着其乐融融的温馨。
饭后,江舒云提着一壶酒去了刘长发的小卖部。
刘长发正拿着根签子在剔牙,随口问:“今天要买什么?”
“今天我不买东西,是来给刘叔您送东西的。”江舒云把酒壶放上柜台,揭开盖子,“这是我们家自己酿的酒,用的是自家出产的好米,刘叔您尝尝。”
刘长发是个好酒之徒,抽了抽鼻子,闻到一阵酒香,顿时馋虫就上来了。
他没以为是江舒云酿的,只当是江氏夫妻鼓捣出来的,还有点不敢相信她家会这么大方,挑着眉毛问:“送给我尝吗?”
“是的,不要钱,就当这些年您关照我们家的一点心意。”
既然如此,刘长发就不客气了,当即倒了半杯出来,滋溜一声喝了。
江舒云问:“味道还好吧?”
刘长发咂咂嘴:“不错不错,有点劲。”
比他店里的散装酒确实要好,关键还是免费的,那喝起来当然更有劲了。
江舒云便道:“刘叔,我想跟您打个商量,以后我家酿的酒放到您这里卖,一斤成本价算五毛,赚的钱我们两家对半分,行吗?”
这种合种方式对于刘长发来说并不稀奇,村里也有别家人拿东西放在他这里代销的,只是这个利润分配他不满意,大摇其头:“对半分那我不是亏了,放到我这里占地方,我还得替你吆喝,要算账,要是卖不出去我就白忙活了。对半分肯定不行,三七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