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页
第三个客商说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这酒啊,可是京城中那些贵人们爱喝的酒。我之前去过一趟京城,知道京中有一家姜记酒坊卖的酒就是这种味道。
虽然地方偏,但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没事,去买酒的人仍旧排长队,而且他们还限量,有的九去的晚了就没有了。”
那个爱喝酒的客商闻言眼前一亮,“这么说,咱和那些达官贵人喝的都是同一种酒了?”
“那是自然。”
“那等咱们回去的时候,我要买几坛子带回去!”
不过他说完又有几分忧愁,“只是这几坛子酒不太好带啊。倒不是说它沉,就是这一路上定经不起颠簸啊!唉!要是这临安的水泥路能够修到我们县口就好了。”
一直坐在那里,没出过声的那个客商开口了,他放下手中的酒杯,“倒也不无可能。”
“郑兄这是何意?”
这个姓郑的客商和他们本来不是一路的,只是在水泥官道上碰到了,几个人聊的来,便在一处了。
“不瞒大家,我家中有远房亲戚在朝堂里做官,听说这水泥路只是在临安城作为一个试点,如果效果好的话,就可以在全国内进行推广。”
“这敢情好啊!要是都修了水泥路,那咱们这以后出门在外经商多方便呀。别的不说,单这马车赶路的时间就缩短了不少。以前我回家少说也要一个月,要是修了水泥路,说不准我半个月就能到家。”
另外一个客商道:“郑兄,你说的这消息准不准啊?”
“准不准我不知道,因为能不能推行到全国,还是要皇城里那位拍板钉钉的。我听说到时候可能会征求一下百姓的意见,也许支持的百姓多了,那位可能就会同意吧。只是这修建水泥路耗费的银子也多,所以这修不修还真说不好。”
“唉不管了,如果到时候要征求百姓的意见,那我老李第一个站起来举双手同意。”
“就是就是!你们看看这临安城,自从有了水泥路之后,可是大变样。我听说好多人都来这里买水泥回去修房子。
还有那些个特别有钱的,在外面发财了,回乡造福,专门买了水泥给村子里修路。”
“是啊,听说这些都是新上任也才一年多的那位临安县令搞的,这真是位好官啊!我们县怎么就没有这个福气呢?”
“现在当官只为民做主的人可不不多了,难得碰上一个,却不是在我们县,唉。”
“行了行了,也别唉声叹气了。这几日在城中,你们逛的如何?打算带哪些货回去?”
这话终于问到点子上了,他们几个都是商人,此行来的目的可不就是为了带点货回去吗?
一般带回去的货都是当地没有的,他们再以高价卖出,赚的就是中间这个差价。
李姓的客商道:“我准备多带些布料还有衣服回去,这边的成衣样式我在别处都没见过。我那个王老弟卖的衣服就是从这进的货,现在生意做的特别火,我也要进一些回去试试。”
挨着他坐的那个客商说道:“要不我也寄一些布料和衣服回去看看。还有这酒也不错,李老弟你可以少带一些回去,用小瓶装,多用棉被包上几层,定然不会碰破的。”
“老高呢,打算运什么回去?”
姓高的客商咧嘴一笑,“我这次赶着骡子来的,两匹骡子驾车,打算装一车水泥回去。”
他拉的货车比其余几人的货车都大,若是装水泥的话,满满一车应该能装不少。
“郑兄呢,打算带些什么回去?”
“我想带些甘蔗回去。”
刚才那个老高说要带些水泥回去,大家也没什么惊讶。但当听到他说要带些甘蔗回去时,纷纷惊讶了。
“郑兄,这甘蔗我们也知道,不就是我们那家里地里的甜杆吗?这东西到处都有,拉回去卖也不值钱,何不拉点别的东西回去?”
“几位大哥不必再劝了,像是布匹之类的在我们那里已经有人做这个营生了,唯独这个甘蔗生意还没人做。
趁着这次带的钱足够,我打算多收一些甘蔗来,现在已是五月,天气逐渐热了,这东西吃起来甜丝丝的带水,又解渴又好吃,肯定不愁卖。”
“有道理啊!那郑兄先试试水,要是生意好的话,就给哥几个来信儿说一声,到时候我们也都拉些甘蔗回去卖!”
第197章
临安城百姓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 脸上的笑容都变多了。
姜子延之前买的那条街,曾经都破烂的没人要,后头住的都是一些贫穷百姓。
店铺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什么生意做不了一段时间,铺子就倒闭了。
正常养家糊口的银钱都没有,更别提装修铺子了。
姜子延在这里打通了几条连着的铺子, 开了个织布坊, 但一条街两边都是铺子, 另外一边买的时候破烂不堪, 后来有了水泥之后,姜子延他是让人整修这些铺子。
一年的时间过去,铺子也都装修的差不多了。
这条街靠近城边, 地方偏僻。但架不住织布坊生意好了之后来往的人多了。甚至有算命先生说, 这是块风水宝地,和织布业相辅相成。
姜子延一听就知道他在瞎说, 毕竟在之前这块地方破败的不能再破败了。
不过现在可不一样了,整个临安城的地价纷纷上涨, 好多人抢着在这里买铺子做生意。
虽然地方偏,但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没事,去买酒的人仍旧排长队,而且他们还限量,有的九去的晚了就没有了。”
那个爱喝酒的客商闻言眼前一亮,“这么说,咱和那些达官贵人喝的都是同一种酒了?”
“那是自然。”
“那等咱们回去的时候,我要买几坛子带回去!”
不过他说完又有几分忧愁,“只是这几坛子酒不太好带啊。倒不是说它沉,就是这一路上定经不起颠簸啊!唉!要是这临安的水泥路能够修到我们县口就好了。”
一直坐在那里,没出过声的那个客商开口了,他放下手中的酒杯,“倒也不无可能。”
“郑兄这是何意?”
这个姓郑的客商和他们本来不是一路的,只是在水泥官道上碰到了,几个人聊的来,便在一处了。
“不瞒大家,我家中有远房亲戚在朝堂里做官,听说这水泥路只是在临安城作为一个试点,如果效果好的话,就可以在全国内进行推广。”
“这敢情好啊!要是都修了水泥路,那咱们这以后出门在外经商多方便呀。别的不说,单这马车赶路的时间就缩短了不少。以前我回家少说也要一个月,要是修了水泥路,说不准我半个月就能到家。”
另外一个客商道:“郑兄,你说的这消息准不准啊?”
“准不准我不知道,因为能不能推行到全国,还是要皇城里那位拍板钉钉的。我听说到时候可能会征求一下百姓的意见,也许支持的百姓多了,那位可能就会同意吧。只是这修建水泥路耗费的银子也多,所以这修不修还真说不好。”
“唉不管了,如果到时候要征求百姓的意见,那我老李第一个站起来举双手同意。”
“就是就是!你们看看这临安城,自从有了水泥路之后,可是大变样。我听说好多人都来这里买水泥回去修房子。
还有那些个特别有钱的,在外面发财了,回乡造福,专门买了水泥给村子里修路。”
“是啊,听说这些都是新上任也才一年多的那位临安县令搞的,这真是位好官啊!我们县怎么就没有这个福气呢?”
“现在当官只为民做主的人可不不多了,难得碰上一个,却不是在我们县,唉。”
“行了行了,也别唉声叹气了。这几日在城中,你们逛的如何?打算带哪些货回去?”
这话终于问到点子上了,他们几个都是商人,此行来的目的可不就是为了带点货回去吗?
一般带回去的货都是当地没有的,他们再以高价卖出,赚的就是中间这个差价。
李姓的客商道:“我准备多带些布料还有衣服回去,这边的成衣样式我在别处都没见过。我那个王老弟卖的衣服就是从这进的货,现在生意做的特别火,我也要进一些回去试试。”
挨着他坐的那个客商说道:“要不我也寄一些布料和衣服回去看看。还有这酒也不错,李老弟你可以少带一些回去,用小瓶装,多用棉被包上几层,定然不会碰破的。”
“老高呢,打算运什么回去?”
姓高的客商咧嘴一笑,“我这次赶着骡子来的,两匹骡子驾车,打算装一车水泥回去。”
他拉的货车比其余几人的货车都大,若是装水泥的话,满满一车应该能装不少。
“郑兄呢,打算带些什么回去?”
“我想带些甘蔗回去。”
刚才那个老高说要带些水泥回去,大家也没什么惊讶。但当听到他说要带些甘蔗回去时,纷纷惊讶了。
“郑兄,这甘蔗我们也知道,不就是我们那家里地里的甜杆吗?这东西到处都有,拉回去卖也不值钱,何不拉点别的东西回去?”
“几位大哥不必再劝了,像是布匹之类的在我们那里已经有人做这个营生了,唯独这个甘蔗生意还没人做。
趁着这次带的钱足够,我打算多收一些甘蔗来,现在已是五月,天气逐渐热了,这东西吃起来甜丝丝的带水,又解渴又好吃,肯定不愁卖。”
“有道理啊!那郑兄先试试水,要是生意好的话,就给哥几个来信儿说一声,到时候我们也都拉些甘蔗回去卖!”
第197章
临安城百姓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 脸上的笑容都变多了。
姜子延之前买的那条街,曾经都破烂的没人要,后头住的都是一些贫穷百姓。
店铺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什么生意做不了一段时间,铺子就倒闭了。
正常养家糊口的银钱都没有,更别提装修铺子了。
姜子延在这里打通了几条连着的铺子, 开了个织布坊, 但一条街两边都是铺子, 另外一边买的时候破烂不堪, 后来有了水泥之后,姜子延他是让人整修这些铺子。
一年的时间过去,铺子也都装修的差不多了。
这条街靠近城边, 地方偏僻。但架不住织布坊生意好了之后来往的人多了。甚至有算命先生说, 这是块风水宝地,和织布业相辅相成。
姜子延一听就知道他在瞎说, 毕竟在之前这块地方破败的不能再破败了。
不过现在可不一样了,整个临安城的地价纷纷上涨, 好多人抢着在这里买铺子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