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每年书院都会放两次假,一次是七月初到八月底的农假,一次是年底的年假。等从书院回来可以跟着夫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强化。
白麓书院在白麓山,距离凛州虽然近,但若是坐马车也得花费一天的时间才能到。
林昭去报道的第一天本来姜子延想陪他一起去的,可手上事情多,林昭推说自己已经长大了,完全可以自己去。姜子延便没跟着一起过去。
马车只能停在白麓山脚下,山上的白麓书院需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上去。
林昭是头天晚上来的,见时间太晚了书院已经关了门,就在山下的客栈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过来的。
站在山脚下,抬头往上看,白麓书院书院在半山腰修建,没有在山顶,一层一层的台阶向上绵延而去,一直到书院处。
林昭只背了一个书笼,里面装了一些书和一些笔墨纸砚,以及平时换洗的衣物。
就站这儿一会儿功夫,山脚下已经聚了好多人,全部都是来送家里的秀才来这里入学的。好几个都拖家带口,妻子和孩子都来给相公送行。
不过像林昭这样一个人来的也不少见,毕竟寒门子弟也有不少。
林昭抬脚就要上去,一旁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个人,跟他一样做书生打扮,应该也是这一届的秀才。
他仿佛是自来熟,拍了拍林昭肩膀道:“嘿,你好,我叫陈勉,是今年的秀才,你也是今年的秀才吗?”
林昭不是很习惯对方自来熟的跟他套近乎,点点头应道:“嗯。”
然而对方像是没有感受到他的冷淡一样,反而更加热情了,“那太好了,咱们可以一块去报道了。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林昭。”
“林昭?原来你就是榜上的第二名呀?真厉害,不过我也还行,我是第十。哎你是哪的人啊?凛州的还是通州的,我家是……”
山上的台阶并不陡,一路走到山门前林昭出了些薄汗,而陈勉已经累的气喘吁吁。这一路上陈勉的嘴几乎就没停过,大部分都是他在说,林昭听着,偶尔回答几句。
到了山门前,林昭熟练的掏出书笼里的水,打开后递了过去,“喝吧。”
“阿昭你对我真好!”陈勉十分感动,就递个水的功夫林昭就变成了阿昭。
林昭:“……不客气。”我只是想让你嘴巴消停会儿。
山门前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刻着白麓书院几个大字,旁边刻着几个小字,看样子是书院的箴言,相当于前世的校训。
石碑旁边是两棵郁郁葱葱的松柏,象征着文人雅客读书人的风骨。
进去后正中间有一排屋子,两侧各有一排屋子,后头还有一排屋子。前面的屋子是用来给学生上课的,后面的屋子是给学生住宿、吃饭、沐浴等等用的。从侧面左转过去是一大片草地,应该是教骑射课的地方。
林昭和陈勉两个人没急着去参观书院,而是先问了一下执事先生所在的地方,先进行报道信息登记。
“学生林昭,凛州清平县清平村籍,大魏二十三年秀才,廪生,榜上第二。”
“学生陈勉,凛州清河县籍,大魏二十三年秀才,廪生,榜上第十。”
两人核对了信息,进行登记后执事先生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木牌,代表自己的身份象征,以后进入书院的门都要靠木牌才行。
除此之外旁边的助手又说了一些学院上课的安排,比如早上辰时开始早课,午时下课吃午饭等等。
林昭是廪生,每月补助有三斗米,大约有六十斤左右,寄存在书院这里,免费给做饭,配菜也是免费的。除此之外每月还有四两银子的补贴,这些都是官府补助的。
所以林昭相当于免费吃学院的食堂,这些是前三名才有的待遇。像陈勉在食堂吃饭就需要付少量的钱,多少也有一些用餐补助。
从执事先生那还领了两套衣服,学院里要求穿统一样式的,春夏单衣和秋冬夹棉的衣服各一套。还有廪生四两银子也一并发了下来,顾兆确认无误后签了字。
陈勉和林昭办完一应入学手续后去了宿舍。宿舍是三人间,三张挨着一起的大通铺。房间有点小,除了床之外,三个小柜子并三张桌椅就是全部的家具。
宿舍已经分配好了,门上挂着写着名字的木牌,挨个找了找,陈勉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是和林昭住在同一间宿舍。
“林兄,咱们还真是有缘,住在同一个宿舍,以后有什么好事我会想着林兄的!”陈勉说这话时挤眉弄眼的,总觉得他说的好事不是什么好事。
报道登记的时间有两天,今天是第二天,明天正式开始上课。一个房间住三个人,一直到下午第三个人都没有来。陈勉猜测着对方是不是不来了,林昭则是不关心。
一直到了傍晚,林昭和陈勉在食堂吃过饭回来后惊讶的发现宿舍里多了一个人。对方全程沉默不说话,周身冷淡的气质比林昭还甚,陈勉丝毫不敢上去搭话。
谁都没吭声,一直到第二天去上课。
今年是大魏二十三年,凛州地界的秀才一共取了六十名,按名次分为六个班。陈勉作为第十名刚好和林昭分到了甲一班。每个班都有两届学生,大概有二十个人。上课第一天陈勉眼尖的发现他的另一个室友就坐在他和林昭的后面。
白麓书院在白麓山,距离凛州虽然近,但若是坐马车也得花费一天的时间才能到。
林昭去报道的第一天本来姜子延想陪他一起去的,可手上事情多,林昭推说自己已经长大了,完全可以自己去。姜子延便没跟着一起过去。
马车只能停在白麓山脚下,山上的白麓书院需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上去。
林昭是头天晚上来的,见时间太晚了书院已经关了门,就在山下的客栈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过来的。
站在山脚下,抬头往上看,白麓书院书院在半山腰修建,没有在山顶,一层一层的台阶向上绵延而去,一直到书院处。
林昭只背了一个书笼,里面装了一些书和一些笔墨纸砚,以及平时换洗的衣物。
就站这儿一会儿功夫,山脚下已经聚了好多人,全部都是来送家里的秀才来这里入学的。好几个都拖家带口,妻子和孩子都来给相公送行。
不过像林昭这样一个人来的也不少见,毕竟寒门子弟也有不少。
林昭抬脚就要上去,一旁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个人,跟他一样做书生打扮,应该也是这一届的秀才。
他仿佛是自来熟,拍了拍林昭肩膀道:“嘿,你好,我叫陈勉,是今年的秀才,你也是今年的秀才吗?”
林昭不是很习惯对方自来熟的跟他套近乎,点点头应道:“嗯。”
然而对方像是没有感受到他的冷淡一样,反而更加热情了,“那太好了,咱们可以一块去报道了。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林昭。”
“林昭?原来你就是榜上的第二名呀?真厉害,不过我也还行,我是第十。哎你是哪的人啊?凛州的还是通州的,我家是……”
山上的台阶并不陡,一路走到山门前林昭出了些薄汗,而陈勉已经累的气喘吁吁。这一路上陈勉的嘴几乎就没停过,大部分都是他在说,林昭听着,偶尔回答几句。
到了山门前,林昭熟练的掏出书笼里的水,打开后递了过去,“喝吧。”
“阿昭你对我真好!”陈勉十分感动,就递个水的功夫林昭就变成了阿昭。
林昭:“……不客气。”我只是想让你嘴巴消停会儿。
山门前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刻着白麓书院几个大字,旁边刻着几个小字,看样子是书院的箴言,相当于前世的校训。
石碑旁边是两棵郁郁葱葱的松柏,象征着文人雅客读书人的风骨。
进去后正中间有一排屋子,两侧各有一排屋子,后头还有一排屋子。前面的屋子是用来给学生上课的,后面的屋子是给学生住宿、吃饭、沐浴等等用的。从侧面左转过去是一大片草地,应该是教骑射课的地方。
林昭和陈勉两个人没急着去参观书院,而是先问了一下执事先生所在的地方,先进行报道信息登记。
“学生林昭,凛州清平县清平村籍,大魏二十三年秀才,廪生,榜上第二。”
“学生陈勉,凛州清河县籍,大魏二十三年秀才,廪生,榜上第十。”
两人核对了信息,进行登记后执事先生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木牌,代表自己的身份象征,以后进入书院的门都要靠木牌才行。
除此之外旁边的助手又说了一些学院上课的安排,比如早上辰时开始早课,午时下课吃午饭等等。
林昭是廪生,每月补助有三斗米,大约有六十斤左右,寄存在书院这里,免费给做饭,配菜也是免费的。除此之外每月还有四两银子的补贴,这些都是官府补助的。
所以林昭相当于免费吃学院的食堂,这些是前三名才有的待遇。像陈勉在食堂吃饭就需要付少量的钱,多少也有一些用餐补助。
从执事先生那还领了两套衣服,学院里要求穿统一样式的,春夏单衣和秋冬夹棉的衣服各一套。还有廪生四两银子也一并发了下来,顾兆确认无误后签了字。
陈勉和林昭办完一应入学手续后去了宿舍。宿舍是三人间,三张挨着一起的大通铺。房间有点小,除了床之外,三个小柜子并三张桌椅就是全部的家具。
宿舍已经分配好了,门上挂着写着名字的木牌,挨个找了找,陈勉惊讶的发现自己竟然是和林昭住在同一间宿舍。
“林兄,咱们还真是有缘,住在同一个宿舍,以后有什么好事我会想着林兄的!”陈勉说这话时挤眉弄眼的,总觉得他说的好事不是什么好事。
报道登记的时间有两天,今天是第二天,明天正式开始上课。一个房间住三个人,一直到下午第三个人都没有来。陈勉猜测着对方是不是不来了,林昭则是不关心。
一直到了傍晚,林昭和陈勉在食堂吃过饭回来后惊讶的发现宿舍里多了一个人。对方全程沉默不说话,周身冷淡的气质比林昭还甚,陈勉丝毫不敢上去搭话。
谁都没吭声,一直到第二天去上课。
今年是大魏二十三年,凛州地界的秀才一共取了六十名,按名次分为六个班。陈勉作为第十名刚好和林昭分到了甲一班。每个班都有两届学生,大概有二十个人。上课第一天陈勉眼尖的发现他的另一个室友就坐在他和林昭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