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荞和黄盈忙说:“我们两个饭量小!”
“我们可以先把面粉做成饼,那个顶饿。”王彻提议,“正好可以用杨哥车上提下来的水和面,矿泉水咱们就节省一点,逃跑的时候也好带。”
杨奕钦看了眼面粉,都是中筋面粉,确实适合做烧饼,于是他问:“谁会做饼?”
众人沉默。
大家都是靠食堂和外卖过活的。
过去的一周里,杨奕钦他们三人也只是靠煮饭、清炒蔬菜、干炒肉片过活,没有半点花里胡哨的技巧,可以说是能吃就行,完全不在乎口感。
“我来吧,看我妈做过。”杨奕钦叹了口气,“但我只记得过程,不一定好吃。”
李荞忙说:“没问题,能吃就行!”
封霖则说:“我来帮忙。”
他也不会做饭,但曾经学着做过甜点和巧克力——用作追求。
“做完之后,手头的食物可以坚持一两个月,也就是说之后无论我们继续在家待着,还是往别的地方转移,至少短时间不用担心饥一顿饱一顿了。”杨奕钦撸起了袖口,“事不宜迟,现在就开始做烧饼吧。”
不然等天黑了,还要摸瞎。
手电筒的电量很珍贵,可不是用在这种时候的。
因为手头可利用的资源不多,所以做饭的许多细节也就能省则省了。杨奕钦回忆杨母吩咐他干活的步骤,不太熟练地指挥其他□□忙。
“四十斤面粉应该需要三十多克酵母粉。”杨奕钦拿出一包酵母粉,“我们今天努力一把,先把发酵面团。”
说完,他先将酵母放入小碗里,用少量水化开。
面粉太多,只能分几次加水和面,几人将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拿出来当盛放工具,然后根据步骤,依次往装有面粉的盆中加入糖、面粉、酵母水。他们都有点生疏,边用手和匀、边慢慢往里加水,谨慎的样子就像在做化学实验。
“接下来,加玉米油……”杨奕钦看了一圈食材,“算了,其他油应该也没事。”
虽然做成什么都不加的白面烧饼更加简单,但既然是要作为主食食用,果然还是应该加盐和油,才能维持人体的日常需求。
加入油后,将和好的面醒十分钟,然后再揉成一个个光滑的面团。
幸好烧饼的发酵不像面包那么严格,所以他们虽然都是生手,但做出来有模有样。一个个面团看起来饱满紧实,表面沁油,十分诱人。
王彻咽了下口水,问:“之后该怎么办?可以直接做烧饼了吗?”
“不行。”杨奕钦摇头,“还得发酵,时间我不记得了,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吧。”
说完,他看了眼时间——半个小时后,天色估计要完全暗下来了。
“话说,”王彻搓了搓胳膊,“你们有没有觉得……好像变冷了。”
李荞点头:“是有点。”
之前暴雨的时候,晚上气温只有十几度,今天虽然变成了大晴天,但夜里低温的状况似乎并不会改变。
杨奕钦看着那些面团子:“气温变冷,发酵时间需要的更长。”
“那就发酵一晚上。”封霖拿来保鲜膜,将铺满厨房的面团子全都盖住,“明天再慢慢处理。”
杨奕钦点头。
也没别的办法了。
几人随便煮了点米汤应付晚饭,洗澡则用湿布擦拭身体,尽量节约用水。之后,他们又打扫出一间客房,给李荞和黄盈居住。
忙完这一切,众人各自沉沉睡下。
.
早晨六点钟左右,天就已经大亮。
用不着闹钟,杨奕钦几人陆续起床,来到了客厅。
用湿巾擦拭过面部和手,杨奕钦一声令下:“开搞!”
家里只有两个菜板和擀面杖,五个人各司其职,听杨奕钦的指挥做烧饼。
“先将其中一份面团滚圆,然后搓成中间粗、两边窄的形状,再将面食擀开。将油、椒盐洒在擀开的面皮上,再将其从头滚卷起来,收口。收口之后,将呈螺旋状的面团擀成一个个的饼。”
杨奕钦提起一张圆乎乎的饼:“这样就可以下锅摊了。”
封霖和王彻照着他的方法,笨拙地开始做饼。做好的饼则由两名女生端到燃气前,一张一张摊熟。
就这样,他们用四十斤面粉,一共做出了两百多个大小不一的烧饼。
“真香啊……”王彻吸吸鼻子,“是白面的味道!”
李荞问:“我才想起来,现在冰箱不能用,白天温度又高,该怎么储存啊?”
闻言,杨奕钦招呼封霖,两人一起走进储藏室。
片刻后,他们找出几个真空袋和一个抽气泵:“这是买来装被褥的,还没有用过。我们先拿出一部分饼当这几天的主食,剩下的用保鲜膜包住,塞进真空袋里抽真空。”
几人吃过今天的第一顿饭,再将饼装好,已经是中午了。
杨奕钦和往日一样,惯例地走到露台的方向,观察楼下的情况。封霖则打开了收音机,收听今天的最新播报——根据过去一周多总结的规律,最新的播报内容总在中午播放,其他时间都是重复。
楼下的楼层偶尔会漏出两声丧尸饥饿的嘶吼,小区路边的野草比昨天还要茂盛,许多建筑的底部都爬上了一夜之间生长的藤蔓和苔藓,富有生机又略显荒凉。
“我们可以先把面粉做成饼,那个顶饿。”王彻提议,“正好可以用杨哥车上提下来的水和面,矿泉水咱们就节省一点,逃跑的时候也好带。”
杨奕钦看了眼面粉,都是中筋面粉,确实适合做烧饼,于是他问:“谁会做饼?”
众人沉默。
大家都是靠食堂和外卖过活的。
过去的一周里,杨奕钦他们三人也只是靠煮饭、清炒蔬菜、干炒肉片过活,没有半点花里胡哨的技巧,可以说是能吃就行,完全不在乎口感。
“我来吧,看我妈做过。”杨奕钦叹了口气,“但我只记得过程,不一定好吃。”
李荞忙说:“没问题,能吃就行!”
封霖则说:“我来帮忙。”
他也不会做饭,但曾经学着做过甜点和巧克力——用作追求。
“做完之后,手头的食物可以坚持一两个月,也就是说之后无论我们继续在家待着,还是往别的地方转移,至少短时间不用担心饥一顿饱一顿了。”杨奕钦撸起了袖口,“事不宜迟,现在就开始做烧饼吧。”
不然等天黑了,还要摸瞎。
手电筒的电量很珍贵,可不是用在这种时候的。
因为手头可利用的资源不多,所以做饭的许多细节也就能省则省了。杨奕钦回忆杨母吩咐他干活的步骤,不太熟练地指挥其他□□忙。
“四十斤面粉应该需要三十多克酵母粉。”杨奕钦拿出一包酵母粉,“我们今天努力一把,先把发酵面团。”
说完,他先将酵母放入小碗里,用少量水化开。
面粉太多,只能分几次加水和面,几人将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拿出来当盛放工具,然后根据步骤,依次往装有面粉的盆中加入糖、面粉、酵母水。他们都有点生疏,边用手和匀、边慢慢往里加水,谨慎的样子就像在做化学实验。
“接下来,加玉米油……”杨奕钦看了一圈食材,“算了,其他油应该也没事。”
虽然做成什么都不加的白面烧饼更加简单,但既然是要作为主食食用,果然还是应该加盐和油,才能维持人体的日常需求。
加入油后,将和好的面醒十分钟,然后再揉成一个个光滑的面团。
幸好烧饼的发酵不像面包那么严格,所以他们虽然都是生手,但做出来有模有样。一个个面团看起来饱满紧实,表面沁油,十分诱人。
王彻咽了下口水,问:“之后该怎么办?可以直接做烧饼了吗?”
“不行。”杨奕钦摇头,“还得发酵,时间我不记得了,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吧。”
说完,他看了眼时间——半个小时后,天色估计要完全暗下来了。
“话说,”王彻搓了搓胳膊,“你们有没有觉得……好像变冷了。”
李荞点头:“是有点。”
之前暴雨的时候,晚上气温只有十几度,今天虽然变成了大晴天,但夜里低温的状况似乎并不会改变。
杨奕钦看着那些面团子:“气温变冷,发酵时间需要的更长。”
“那就发酵一晚上。”封霖拿来保鲜膜,将铺满厨房的面团子全都盖住,“明天再慢慢处理。”
杨奕钦点头。
也没别的办法了。
几人随便煮了点米汤应付晚饭,洗澡则用湿布擦拭身体,尽量节约用水。之后,他们又打扫出一间客房,给李荞和黄盈居住。
忙完这一切,众人各自沉沉睡下。
.
早晨六点钟左右,天就已经大亮。
用不着闹钟,杨奕钦几人陆续起床,来到了客厅。
用湿巾擦拭过面部和手,杨奕钦一声令下:“开搞!”
家里只有两个菜板和擀面杖,五个人各司其职,听杨奕钦的指挥做烧饼。
“先将其中一份面团滚圆,然后搓成中间粗、两边窄的形状,再将面食擀开。将油、椒盐洒在擀开的面皮上,再将其从头滚卷起来,收口。收口之后,将呈螺旋状的面团擀成一个个的饼。”
杨奕钦提起一张圆乎乎的饼:“这样就可以下锅摊了。”
封霖和王彻照着他的方法,笨拙地开始做饼。做好的饼则由两名女生端到燃气前,一张一张摊熟。
就这样,他们用四十斤面粉,一共做出了两百多个大小不一的烧饼。
“真香啊……”王彻吸吸鼻子,“是白面的味道!”
李荞问:“我才想起来,现在冰箱不能用,白天温度又高,该怎么储存啊?”
闻言,杨奕钦招呼封霖,两人一起走进储藏室。
片刻后,他们找出几个真空袋和一个抽气泵:“这是买来装被褥的,还没有用过。我们先拿出一部分饼当这几天的主食,剩下的用保鲜膜包住,塞进真空袋里抽真空。”
几人吃过今天的第一顿饭,再将饼装好,已经是中午了。
杨奕钦和往日一样,惯例地走到露台的方向,观察楼下的情况。封霖则打开了收音机,收听今天的最新播报——根据过去一周多总结的规律,最新的播报内容总在中午播放,其他时间都是重复。
楼下的楼层偶尔会漏出两声丧尸饥饿的嘶吼,小区路边的野草比昨天还要茂盛,许多建筑的底部都爬上了一夜之间生长的藤蔓和苔藓,富有生机又略显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