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娇重生日常 作者:月亮上的叶子
不对,阿娇问瑞紫,“长安去年就增加了五千的婴孩,那整个大汉又增加了多少?”
瑞紫一愣,道:“这个奴婢倒没有计算过。”
“那就去弄清楚。”阿娇瞧着竹简,说。
也许这是刘彻退让的原因,大汉要是人口增加了许多,那么就得保证这些人口能长成,即使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长成,那也是大汉的一大笔财富。但是相对的也会让国库压力增大。尤其是现如今大汉的国库很多都是从诸侯国的进项。而诸侯大多在长安。
所以果然是牵一发动全身。他现在退让了,时间却是站在他这边的。老诸侯们已经来了,而刘彻却还年轻,有的是时间来调教新晋的人才。
并且如果她没有记错,建元二年还有一件大事。难道刘彻也洞悉了?
☆、第73章 羽林初成
说起来建元二年的确是多事之年,刘彻雄心勃勃的新政计划失败,丧失朝堂上主政的权利;匈奴自马邑城之战边境平和六年之后,又开始了扰边,大大小小的战争几乎每天都有,严重拖累了大汉的财政;几十年的修生养生政策让大汉的人口激增,但是粮食产量却没有增产,而且即将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
前世阿娇是知道刘彻为此还是很忧虑,所以她还特地去长乐宫向外祖母讨教。外祖母只是意味深长的说:“慢慢看,慢慢想。”
后来她才知道是诸侯们出了自己的身价才度过了这年的难关。难道这也是刘彻目前放弃的原因吗?毕竟在他的心中大汉可是最重要的。
可是刘彻又是怎么知道的呢?或者说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呢?前世她并不关心朝堂之事,刘彻也不和她说,所以她并不清楚。
阿娇在猜测,刘彻却在偏殿悠闲的看着书。过了一会,他起身前往正殿去找阿娇。阿娇正在仔细的看着一本册子,他走过去,道:“看什么呢?这么认真。”连他进来,都不抬头。
阿娇放下手里的竹简向他那边一推,道:“陛下也看看吧,这是准备拨到宣室殿的宫女和寺人,要是不合心意臣妾再过挑选一下。”宣室殿的宫婢上次被刘彻赐死了很多,还是要原位置补上的。
刘彻推开说:“这些事情,你处理就好。”反正能进宫的已经被查了个底朝天了,去宣室殿的又被查了很多次,他倒是不怕中间还有什么岔子。
阿娇笑着说:“那我就勾选几个先伺候着,要是陛下不满意,到时咱们再换。”
刘彻勾起了嘴角,他喜欢听她咱们这个词,拉起她的手,说:“先歇歇,你不累啊。”
阿娇缩回手,锤锤胳膊,笑道:“是有些累了。陛下,也很晚了,不如一起用晚膳吧。”
刘彻点点头,说:“好,以后我就这里用早膳晚膳了。不过,先出去走走再回来用膳吧。”
阿娇自是起身,跪坐着看腿都有些麻了。
结果还没有走一会,刘彻就被长寿宫的人叫走。她只好自己用,腹诽道:还以后都再这里用膳呢,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呢。
不过反正她也习惯了,以前刘雪倒是经常过来陪她。但是她觉得每个人得有自己的空间,于是就让她自己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样到让刘雪更加的成熟起来。
就在阿娇津津有味的吃着美食的时候,长寿宫却有些箭拨弩张。
王娡这次真是怒形于色了,道:“长乐宫欺人太甚,彻儿,不如我们再多联系一些人?”
刘彻没有回答,却说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道:“母后,朕肚子饿了,可以用膳了吗?”
王娡一下子泻火了,民以食为天,彻儿还有心思用膳,说明情况并没有到很糟糕的地步,她也可以放心许多了。
食不言寝不语。
吃完晚膳,王娡终于找到机会,说:“彻儿,你两个姐姐也是很担心你,她们都在外为你奔波,有些列侯已经改注意了,不知彻儿,你是一个什么章程?”
刘彻道:“母后,别担心。我还年轻,和祖母学习处理政事,过几年,等祖母认为我可以亲政了再说。”
王娡差点被气晕过去,指着他说:“你,你就这样认输了?我们还有好多筹码没有用呢。”
刘彻摇摇头,说:“母后,祖母历经三朝,不知经历多少风雨?如今她有此意,自是朕还不够好。再说朕也不希望大汉再次有大的风波,所以暂时这样,免得给匈奴和谋逆之人有可趁之机。”
一说到匈奴和谋逆,王娡自是感触很深,看刘彻眼神平静,也只好放下心来。虽说她认为有很多筹码,但是就如同平阳所说和长乐宫比起来,他们完全不值一提。尤其是彻儿本身不愿意的情况,更加不可能成功的。
她叹了一口气,说:“好吧,母后不懂你的谋划,只能听你的。不过,你有时间也去看看你两个姐姐。现如今这个状况,她们不便进宫。免得引起长乐宫的猜忌。”
刘彻自是也是知道的,于是点点头,说:“母后放心。只要您身体康健,才是对儿子最好的支持。”
王娡听到这话,心里妥帖了很多,脸上也有了笑意,说:“好,彻儿你还是这么孝顺。既然你已经做了坐定,明日开始母后就去长乐宫请安吧。”虽然彻儿不让她做,但是讨好婆婆,这么多年她也是有心得的。
“母后自己决定就好,但是还是以母后的身体为主。”
“知道了。”
母子说开了,自然也就其乐融融了。
刘彻回到椒房殿的时候,阿娇还在内室看书等他呢。他沐浴完毕,才上榻抱住她,说:“安歇吧。”
又过了大半个月,果然如前世一样,长安开始了连续的晴天,一个月过去了,一滴雨都没有下。
不光长安,连鱼米之乡的江陵都熬不住了,一封封的告急信寄望宣室殿,然后转向长乐宫。
干旱继续持续着,连着蝗灾也开始闹起来。眼看着大汉今年的收成已经注定要减产了,朝廷再不行动,只怕老百姓也活不下去了。
窦太皇太后终于开始行动,列侯们拿出自己贮藏的粮食开始求助老百姓。大汉紧张的气氛终于被压了下去。
终于老天爷下起了雨。闷热的天气才有了秋天的凉意。
阿娇看着外面,面无表情的问瑞紫:“你是说董仲舒能知晓天文历法及相地术?”以前她只知道董仲舒是儒学大师,没有想到竟然还是一位术士。
瑞紫点点头,道:“其相近之人都道其有周公之才。”
阿娇不再问了,董仲舒此人深得刘彻信任,难怪刘彻能够提前知晓那么多事情了。说:“把董仲舒身边我们的人叫他们不用再探消息了,保重自己为主。”刘彻是不会让他身边有太多的消息漏出的。知道了太多也就暴露得更早。
瑞紫正色道:“诺。都是中宫您心善,奴婢们才愿意为中宫誓死效忠。”如她们这样的,一般主子只要结果,他们得到消息的过程甚至他们的生命,又有谁会在乎呢?她真是庆幸跟了一个好主子。
阿娇不置可否,说:“只要有我一天,总得让跟着我的人不至于伤心绝望。”
瑞紫又接着说:“陛下下旨让长安勋贵们将其子弟送入上林苑陪他………额,学习。”其实是玩耍,长安有些人都觉得陛下已经荒废了。“长安勋贵们很是不满,但是太皇太后已经答应依着陛下的意思来办。勋贵们只好按照陛下的要求送人到了上林苑。”
阿娇叹了一口气,说:“知道了。”这就是后来最忠于刘彻的羽林军啊,谁又能预测他们未来的前途是如此的好呢?但现在勋贵们只会将不得宠的子弟送进去陪少年天子。
瑞紫想想没有什么信息了,就准备告退。阿娇却突然问:“陛下可去了平阳公主府?”
瑞紫摇摇头,说:“并无。”
阿娇挥挥手,叫来了楚云,说:“选进去宣室殿的几个人陛下可满意?”
楚云想想说:“他们目前并不能进得陛下的身,再说陛下常常在上林苑,宣室殿都已经很少去了。”
这个阿娇倒是清楚的,每次刘彻回来歇在椒房殿,就会兴奋的和她将上林苑的跑马什么的。但是有些人没有动作,她倒是很奇怪。
不过她不着急,她也不会急就是了。
楚云有些犹豫的说:“中宫,您为什么选中的宫女都如此有颜色,要是陛下看到了,只怕会心生怜惜。”尤其是那个叫李倩的,不光样貌好,人还沉稳,并敏而好学。去了宣室殿几个月,就隐隐成为那群人的中心人物。
阿娇嗤笑一声,说:“楚姑姑,陛下看不到,就不会有问题吗?不是她们,也会是别人。那么我何必浪费精力呢?一个和十个,对我来说并无区别。”
“可是陛下对您很好啊,至少也得等您有了皇子之后再说啊。”楚云争辩道。
“好?”阿娇有些好笑。原来这几年的专宠,给她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感觉啊。她好整以暇的说:“好吧,我们且不说陛下和我,司马夫人你已经很熟悉了,你可觉得她很好?”
“自是很好,到如今司马大人可是没有纳妾呢。”楚云宫外的消息也是很灵通的。
阿娇慢慢的喝了一口茶,说:“那就一个月以后,你再看看吧。”
楚云有些狐疑:虽然她并没有特地关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但是听说他们两人成婚这么久,还是如胶似漆,让长安的少女们可是很羡慕的啊。难道中宫有其他的内幕消息?
不对,阿娇问瑞紫,“长安去年就增加了五千的婴孩,那整个大汉又增加了多少?”
瑞紫一愣,道:“这个奴婢倒没有计算过。”
“那就去弄清楚。”阿娇瞧着竹简,说。
也许这是刘彻退让的原因,大汉要是人口增加了许多,那么就得保证这些人口能长成,即使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长成,那也是大汉的一大笔财富。但是相对的也会让国库压力增大。尤其是现如今大汉的国库很多都是从诸侯国的进项。而诸侯大多在长安。
所以果然是牵一发动全身。他现在退让了,时间却是站在他这边的。老诸侯们已经来了,而刘彻却还年轻,有的是时间来调教新晋的人才。
并且如果她没有记错,建元二年还有一件大事。难道刘彻也洞悉了?
☆、第73章 羽林初成
说起来建元二年的确是多事之年,刘彻雄心勃勃的新政计划失败,丧失朝堂上主政的权利;匈奴自马邑城之战边境平和六年之后,又开始了扰边,大大小小的战争几乎每天都有,严重拖累了大汉的财政;几十年的修生养生政策让大汉的人口激增,但是粮食产量却没有增产,而且即将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
前世阿娇是知道刘彻为此还是很忧虑,所以她还特地去长乐宫向外祖母讨教。外祖母只是意味深长的说:“慢慢看,慢慢想。”
后来她才知道是诸侯们出了自己的身价才度过了这年的难关。难道这也是刘彻目前放弃的原因吗?毕竟在他的心中大汉可是最重要的。
可是刘彻又是怎么知道的呢?或者说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呢?前世她并不关心朝堂之事,刘彻也不和她说,所以她并不清楚。
阿娇在猜测,刘彻却在偏殿悠闲的看着书。过了一会,他起身前往正殿去找阿娇。阿娇正在仔细的看着一本册子,他走过去,道:“看什么呢?这么认真。”连他进来,都不抬头。
阿娇放下手里的竹简向他那边一推,道:“陛下也看看吧,这是准备拨到宣室殿的宫女和寺人,要是不合心意臣妾再过挑选一下。”宣室殿的宫婢上次被刘彻赐死了很多,还是要原位置补上的。
刘彻推开说:“这些事情,你处理就好。”反正能进宫的已经被查了个底朝天了,去宣室殿的又被查了很多次,他倒是不怕中间还有什么岔子。
阿娇笑着说:“那我就勾选几个先伺候着,要是陛下不满意,到时咱们再换。”
刘彻勾起了嘴角,他喜欢听她咱们这个词,拉起她的手,说:“先歇歇,你不累啊。”
阿娇缩回手,锤锤胳膊,笑道:“是有些累了。陛下,也很晚了,不如一起用晚膳吧。”
刘彻点点头,说:“好,以后我就这里用早膳晚膳了。不过,先出去走走再回来用膳吧。”
阿娇自是起身,跪坐着看腿都有些麻了。
结果还没有走一会,刘彻就被长寿宫的人叫走。她只好自己用,腹诽道:还以后都再这里用膳呢,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呢。
不过反正她也习惯了,以前刘雪倒是经常过来陪她。但是她觉得每个人得有自己的空间,于是就让她自己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样到让刘雪更加的成熟起来。
就在阿娇津津有味的吃着美食的时候,长寿宫却有些箭拨弩张。
王娡这次真是怒形于色了,道:“长乐宫欺人太甚,彻儿,不如我们再多联系一些人?”
刘彻没有回答,却说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道:“母后,朕肚子饿了,可以用膳了吗?”
王娡一下子泻火了,民以食为天,彻儿还有心思用膳,说明情况并没有到很糟糕的地步,她也可以放心许多了。
食不言寝不语。
吃完晚膳,王娡终于找到机会,说:“彻儿,你两个姐姐也是很担心你,她们都在外为你奔波,有些列侯已经改注意了,不知彻儿,你是一个什么章程?”
刘彻道:“母后,别担心。我还年轻,和祖母学习处理政事,过几年,等祖母认为我可以亲政了再说。”
王娡差点被气晕过去,指着他说:“你,你就这样认输了?我们还有好多筹码没有用呢。”
刘彻摇摇头,说:“母后,祖母历经三朝,不知经历多少风雨?如今她有此意,自是朕还不够好。再说朕也不希望大汉再次有大的风波,所以暂时这样,免得给匈奴和谋逆之人有可趁之机。”
一说到匈奴和谋逆,王娡自是感触很深,看刘彻眼神平静,也只好放下心来。虽说她认为有很多筹码,但是就如同平阳所说和长乐宫比起来,他们完全不值一提。尤其是彻儿本身不愿意的情况,更加不可能成功的。
她叹了一口气,说:“好吧,母后不懂你的谋划,只能听你的。不过,你有时间也去看看你两个姐姐。现如今这个状况,她们不便进宫。免得引起长乐宫的猜忌。”
刘彻自是也是知道的,于是点点头,说:“母后放心。只要您身体康健,才是对儿子最好的支持。”
王娡听到这话,心里妥帖了很多,脸上也有了笑意,说:“好,彻儿你还是这么孝顺。既然你已经做了坐定,明日开始母后就去长乐宫请安吧。”虽然彻儿不让她做,但是讨好婆婆,这么多年她也是有心得的。
“母后自己决定就好,但是还是以母后的身体为主。”
“知道了。”
母子说开了,自然也就其乐融融了。
刘彻回到椒房殿的时候,阿娇还在内室看书等他呢。他沐浴完毕,才上榻抱住她,说:“安歇吧。”
又过了大半个月,果然如前世一样,长安开始了连续的晴天,一个月过去了,一滴雨都没有下。
不光长安,连鱼米之乡的江陵都熬不住了,一封封的告急信寄望宣室殿,然后转向长乐宫。
干旱继续持续着,连着蝗灾也开始闹起来。眼看着大汉今年的收成已经注定要减产了,朝廷再不行动,只怕老百姓也活不下去了。
窦太皇太后终于开始行动,列侯们拿出自己贮藏的粮食开始求助老百姓。大汉紧张的气氛终于被压了下去。
终于老天爷下起了雨。闷热的天气才有了秋天的凉意。
阿娇看着外面,面无表情的问瑞紫:“你是说董仲舒能知晓天文历法及相地术?”以前她只知道董仲舒是儒学大师,没有想到竟然还是一位术士。
瑞紫点点头,道:“其相近之人都道其有周公之才。”
阿娇不再问了,董仲舒此人深得刘彻信任,难怪刘彻能够提前知晓那么多事情了。说:“把董仲舒身边我们的人叫他们不用再探消息了,保重自己为主。”刘彻是不会让他身边有太多的消息漏出的。知道了太多也就暴露得更早。
瑞紫正色道:“诺。都是中宫您心善,奴婢们才愿意为中宫誓死效忠。”如她们这样的,一般主子只要结果,他们得到消息的过程甚至他们的生命,又有谁会在乎呢?她真是庆幸跟了一个好主子。
阿娇不置可否,说:“只要有我一天,总得让跟着我的人不至于伤心绝望。”
瑞紫又接着说:“陛下下旨让长安勋贵们将其子弟送入上林苑陪他………额,学习。”其实是玩耍,长安有些人都觉得陛下已经荒废了。“长安勋贵们很是不满,但是太皇太后已经答应依着陛下的意思来办。勋贵们只好按照陛下的要求送人到了上林苑。”
阿娇叹了一口气,说:“知道了。”这就是后来最忠于刘彻的羽林军啊,谁又能预测他们未来的前途是如此的好呢?但现在勋贵们只会将不得宠的子弟送进去陪少年天子。
瑞紫想想没有什么信息了,就准备告退。阿娇却突然问:“陛下可去了平阳公主府?”
瑞紫摇摇头,说:“并无。”
阿娇挥挥手,叫来了楚云,说:“选进去宣室殿的几个人陛下可满意?”
楚云想想说:“他们目前并不能进得陛下的身,再说陛下常常在上林苑,宣室殿都已经很少去了。”
这个阿娇倒是清楚的,每次刘彻回来歇在椒房殿,就会兴奋的和她将上林苑的跑马什么的。但是有些人没有动作,她倒是很奇怪。
不过她不着急,她也不会急就是了。
楚云有些犹豫的说:“中宫,您为什么选中的宫女都如此有颜色,要是陛下看到了,只怕会心生怜惜。”尤其是那个叫李倩的,不光样貌好,人还沉稳,并敏而好学。去了宣室殿几个月,就隐隐成为那群人的中心人物。
阿娇嗤笑一声,说:“楚姑姑,陛下看不到,就不会有问题吗?不是她们,也会是别人。那么我何必浪费精力呢?一个和十个,对我来说并无区别。”
“可是陛下对您很好啊,至少也得等您有了皇子之后再说啊。”楚云争辩道。
“好?”阿娇有些好笑。原来这几年的专宠,给她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感觉啊。她好整以暇的说:“好吧,我们且不说陛下和我,司马夫人你已经很熟悉了,你可觉得她很好?”
“自是很好,到如今司马大人可是没有纳妾呢。”楚云宫外的消息也是很灵通的。
阿娇慢慢的喝了一口茶,说:“那就一个月以后,你再看看吧。”
楚云有些狐疑:虽然她并没有特地关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但是听说他们两人成婚这么久,还是如胶似漆,让长安的少女们可是很羡慕的啊。难道中宫有其他的内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