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秦凌铮:“要是让我做,一般到这一步,我会直接吃了。”
胡篱:“我可能连蒸都蒸不熟。”
沈萝:我怀疑你们是在暗示我……教你们做。
她停下来:“来,进来一起。”
既然如此,那就学一下吧。
在蒸芸豆的时候,沈萝将红曲米揉进糯米粉里,一起蒸熟。
这个时代安全可靠的色素并不多,红曲米是其中一种。
让秦凌铮和胡篱剥柿子肉,她们俩可好,一边吃一边剥。嘴唇都沾染上色了,碗里的果然还没满。
等她将芸豆泥揉成一个个小圆片,红糯米粉也揉成一个个小圆片时,她们才做好。
“接下来呢,怎么做?”胡篱好奇。
“接下来很简单,将柿子肉包在芸豆泥里,然后这两者再包进糯米粉里。”沈萝演示套娃操作。
最后放上干柿子蒂做装饰,撒上熟糯米粉,柿子大福完成!
红上一层白,像是细雪落在上面,很适合冬天。
“我们能尝一个吗?”两人跃跃欲试。
“可以啊,做出来就是让人吃的嘛。”她自己也拿了一个。
胡篱拿起一个柿子大福,手感柔软,比人的肌肤触感还要软。
色泽鲜艳,沈萝将颜色控制得很好,看上去像是年画里异常红艳的熟透的柿子。
一掰,糯米外皮极有弹性,扯得老长,像是不愿与整体分开。
里面的柿子肉有的是大块的,有的是小块的,被一捏,快要流出来。
她赶紧吃了一大口,柿子一抿就化,芸豆棉密,糯米皮清软,那层薄薄的糯米粉糊在嘴唇上,像是涂上了一层白色的口脂。
胡篱指着秦凌铮笑,秦凌铮指着沈萝笑,三人笑作一团。
甜蜜蜜的柿子馅像是流进了人的心里。
出了柿子大福,沈萝还做了柿子糊塔。这是陕地的特色小吃。
将柿子瓤挖出来,加入面粉,放在勺子里油炸,直至脱模。
滋啦滋啦的油像是进食的助兴,听到这样的声音,闻到冒着油香的味道,胃就不自觉咕咕叫起来。
柿子糊塔甜香满屋,油水更多一些。
沈萝干脆按人头送给员工,每人都可以得到,一样一个。
“各位,祝大家来年柿柿(事事)如意!”
刘掌柜一看到这两样东西,眼睛都亮了,“阿萝姑娘,咱干凑把这两样包装成我们今年的礼盒送给熟客好了!”
沈萝:“我就是这样想的。”
由万香楼和甜意阁在京城刷起来一股“柿子旋风”,今年过年,要是不送上一盒柿柿如意,那就是没赶上潮流。
*
京城这段时间竟没下什么雪。
沈萝临走时,地上只有薄薄一层白,她走到码头时,还听到不少老人家闲聊,为今年的春耕担忧。
等回到鹿临县,经常看到擅长耕种的老人家天天抬头看天空。
沈青儒这段时间都回来得很晚。
这天晚上,他还特地找到沈萝。
“阿萝,你说,我们调整一下粮食种植的结构可好?老人说,今年恐怕不易过啊。”
他是想听听沈萝在现代的经验。
但沈萝对这方面知道的不多,如实相告后,她想了想道:“反正多种点耐旱或者耐涝的作物,多一层保险也好。”
沈青儒也是这样想的。
因为有了去年马铃薯和玉米的成果,百姓们都很信任沈青儒。
好不容易一场春雨下来,大家都忙碌起来,现在任何一块土地,都不能空着。
沈萝也在沈家后院,和家里的人一起种上各种粮食作物。
忙完家里的,还要去村里帮忙。
她捶捶腰,起身,抬头看了看湛蓝的天空,只希望,老天爷不要太狠。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受个人意愿的控制。
幸好,鹿临县靠南,除了天气之外,还可以靠河里的水支撑。
收了一季稻子、春玉米、红薯、马铃薯后,大家也顾不得地力如何了,明眼人都能看出今年铁定不好过,再种一季下去,能收多少是多少吧。
整个鹿临县乃至泉州,都在忙碌。
然而别的地方没有像他们这么好过。毕竟马铃薯等物也有限,不可能让整个大烨朝都能种上。
到了秋天,北城再次传来军情。
游牧民族欲侵掠我朝,掠夺本就不多的粮食。
武定侯有先见之明,今年早就带着大军驻扎在北城一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已经动了,粮草肯定得跟上。
沈萝期盼沈荣平安无事。
她留给甜意坊的后手,希望能帮到他们,又希望永远不要用上最好。
正当她想得入迷时,忽听见外面有尖利的唤声。
“沈大人,接旨!”
第54章 第五十四道菜 滑润平桥豆腐
沈萝快跑出去, 差点和秦凌铮撞了个正着。
“发生什么事了?”
她摇头:“我也不知,咱们一起出去看看。”这圣旨到得挺突然。
沈青儒带着众人接旨。
沈萝听了一耳朵,这才知道, 原来是泉城州官老大人前段时间因为春耕忙病了。他老人家觉得万万不可因为自己耽误朝廷的事, 于是便请旨自请让位。
在这个紧要关头, 沈青儒升官了。
胡篱:“我可能连蒸都蒸不熟。”
沈萝:我怀疑你们是在暗示我……教你们做。
她停下来:“来,进来一起。”
既然如此,那就学一下吧。
在蒸芸豆的时候,沈萝将红曲米揉进糯米粉里,一起蒸熟。
这个时代安全可靠的色素并不多,红曲米是其中一种。
让秦凌铮和胡篱剥柿子肉,她们俩可好,一边吃一边剥。嘴唇都沾染上色了,碗里的果然还没满。
等她将芸豆泥揉成一个个小圆片,红糯米粉也揉成一个个小圆片时,她们才做好。
“接下来呢,怎么做?”胡篱好奇。
“接下来很简单,将柿子肉包在芸豆泥里,然后这两者再包进糯米粉里。”沈萝演示套娃操作。
最后放上干柿子蒂做装饰,撒上熟糯米粉,柿子大福完成!
红上一层白,像是细雪落在上面,很适合冬天。
“我们能尝一个吗?”两人跃跃欲试。
“可以啊,做出来就是让人吃的嘛。”她自己也拿了一个。
胡篱拿起一个柿子大福,手感柔软,比人的肌肤触感还要软。
色泽鲜艳,沈萝将颜色控制得很好,看上去像是年画里异常红艳的熟透的柿子。
一掰,糯米外皮极有弹性,扯得老长,像是不愿与整体分开。
里面的柿子肉有的是大块的,有的是小块的,被一捏,快要流出来。
她赶紧吃了一大口,柿子一抿就化,芸豆棉密,糯米皮清软,那层薄薄的糯米粉糊在嘴唇上,像是涂上了一层白色的口脂。
胡篱指着秦凌铮笑,秦凌铮指着沈萝笑,三人笑作一团。
甜蜜蜜的柿子馅像是流进了人的心里。
出了柿子大福,沈萝还做了柿子糊塔。这是陕地的特色小吃。
将柿子瓤挖出来,加入面粉,放在勺子里油炸,直至脱模。
滋啦滋啦的油像是进食的助兴,听到这样的声音,闻到冒着油香的味道,胃就不自觉咕咕叫起来。
柿子糊塔甜香满屋,油水更多一些。
沈萝干脆按人头送给员工,每人都可以得到,一样一个。
“各位,祝大家来年柿柿(事事)如意!”
刘掌柜一看到这两样东西,眼睛都亮了,“阿萝姑娘,咱干凑把这两样包装成我们今年的礼盒送给熟客好了!”
沈萝:“我就是这样想的。”
由万香楼和甜意阁在京城刷起来一股“柿子旋风”,今年过年,要是不送上一盒柿柿如意,那就是没赶上潮流。
*
京城这段时间竟没下什么雪。
沈萝临走时,地上只有薄薄一层白,她走到码头时,还听到不少老人家闲聊,为今年的春耕担忧。
等回到鹿临县,经常看到擅长耕种的老人家天天抬头看天空。
沈青儒这段时间都回来得很晚。
这天晚上,他还特地找到沈萝。
“阿萝,你说,我们调整一下粮食种植的结构可好?老人说,今年恐怕不易过啊。”
他是想听听沈萝在现代的经验。
但沈萝对这方面知道的不多,如实相告后,她想了想道:“反正多种点耐旱或者耐涝的作物,多一层保险也好。”
沈青儒也是这样想的。
因为有了去年马铃薯和玉米的成果,百姓们都很信任沈青儒。
好不容易一场春雨下来,大家都忙碌起来,现在任何一块土地,都不能空着。
沈萝也在沈家后院,和家里的人一起种上各种粮食作物。
忙完家里的,还要去村里帮忙。
她捶捶腰,起身,抬头看了看湛蓝的天空,只希望,老天爷不要太狠。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受个人意愿的控制。
幸好,鹿临县靠南,除了天气之外,还可以靠河里的水支撑。
收了一季稻子、春玉米、红薯、马铃薯后,大家也顾不得地力如何了,明眼人都能看出今年铁定不好过,再种一季下去,能收多少是多少吧。
整个鹿临县乃至泉州,都在忙碌。
然而别的地方没有像他们这么好过。毕竟马铃薯等物也有限,不可能让整个大烨朝都能种上。
到了秋天,北城再次传来军情。
游牧民族欲侵掠我朝,掠夺本就不多的粮食。
武定侯有先见之明,今年早就带着大军驻扎在北城一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已经动了,粮草肯定得跟上。
沈萝期盼沈荣平安无事。
她留给甜意坊的后手,希望能帮到他们,又希望永远不要用上最好。
正当她想得入迷时,忽听见外面有尖利的唤声。
“沈大人,接旨!”
第54章 第五十四道菜 滑润平桥豆腐
沈萝快跑出去, 差点和秦凌铮撞了个正着。
“发生什么事了?”
她摇头:“我也不知,咱们一起出去看看。”这圣旨到得挺突然。
沈青儒带着众人接旨。
沈萝听了一耳朵,这才知道, 原来是泉城州官老大人前段时间因为春耕忙病了。他老人家觉得万万不可因为自己耽误朝廷的事, 于是便请旨自请让位。
在这个紧要关头, 沈青儒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