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沧海横流 作者:磨教觉主
江源和司徒晟也没有改变结果的意思,孙利既然有本事让其他人推选他,那么就让他试试也不是不行。当初庞亮不过就是个参将,还不是重伤了左贤王的大军?有的时候用人也不要太过拘泥,否则难免阻碍了有才之士。
孙利就这么成功地成为了应战西域联军的首战之将。相比起北蛮国这个需要小心对待的敌人,西域就要差出许多,能不能一战而胜并不重要,反正无论人数、战法还是装备,西域都不是大靖的对手,也就没必要非得派大将迎敌了。
以西域联军作为磨刀石,磨练一下下面的这些将领也很不错,说不定就能提拔几个人才呢,司徒晟很看好孙利,觉得他会是这一次北伐被发掘出来的干将。将来大靖朝会逐步向四周出兵,通过战争来获得资源和土地,不可能一直只用那么几个将领领兵,必须提拔一些人才来做补充。趁着这个时候发掘出一些人才来不是很好吗?
孙利没了掣肘,大张旗鼓地指挥起来。对于孙利的安排,江源这个兵部尚书也没有多过问,只是派杜如之稍微盯着一点,不要闹出乱子来就行了,他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正好也通过这场大战看看他的手段。江源打算用孙利来试试西域的斤两,西域的水平太差的话就别怪他们心狠了!
大靖朝临阵换将干得热火朝天,孙利走马上任更是连烧几把火,整个战线都变得和以往不同了。所以在高昌国的国主带领着那十二万西域联军赶到西域防线的时候,看到靖军那一边竖起的帅旗之上大大的一个“孙”字,立刻傻眼了……
“孙”?孙什么啊?这是谁啊?!靖军的统帅不是姓杜和姓陈的吗?这个姓孙的将军又是从哪里来的?靖军也太不靠谱了吧,这才多长时间啊,怎么前线的统帅就换人了?
他们这边傻眼,对面观战的江源已经无语了……
就算西域联军的情报怎么滞后,怎么不准确,以为靖军这边只有八万人马而已……可是西域联军竟然没有趁夜袭击,也没有劫粮道,放火烧营……没有任何的计谋,就这么直冲冲地在大白天摆开人马,大张旗鼓地杀过来……
咳咳,你们西域人的做法还真的是奇葩……你丫当你是在攻城吗?!
西域加上靖军,两方加起来共有数十万人马的大战,你们竟然连点儿计谋都没有想出来,全靠正面厮杀来解决问题……这也太不靠谱了点儿……这是在把大战当做儿戏吗?
当初三藩作乱的时候,靖军之所以和辽军正面作战,摆开阵仗,是因为双方的人数十分接近,实力方面也差不多,而且靖军这边急于救援京城,这才只能正面对阵,以防京城有失。在东武城的时候江源用了多少计谋?一只手都数不过来,这才是战场真正的形态吧。
而在面对北蛮大军的时候,江源在出兵前就开始绞尽脑汁地出谋划策了,准备了多年,这才能在青鲤湖狠狠地坑了他们一把。没有那些计谋又怎么能取得光辉灿烂的胜利呢?
就算在西域防线,对付左贤王带来的那三万北蛮骑兵,江源也是靠着计谋取胜的,这才能保证防线上的靖军毫发无损,而左贤王遭到生擒。
还是孙子他老人家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虽然西域防线不是城池,可是地利也尽在靖军这边,不乏谋,而去攻城,江源只觉得不忍直视……
西域联军这是在做什么?来耍宝的吗?
如果是普通的两国作战,这样正面对阵当然不是不行,胜了败了就那回事,大不了重整旗鼓,再分高下就是了。可是西域这边不是一个国家而已,他们是一个联军,联军内部互相之间关系也一般,一旦一战不胜,人心立时就会散了,再战不胜,估计有二心的打算投降的就多了。
在这种联军的情况,西域这边必须保持连续的大胜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就会兵败如山倒。对方的那个统帅到底明不明白状况啊?怎么样才能保证绝对能大胜?还不是靠使用计谋?你丫的计谋就是直接领兵杀过来送死吗?
江源是不了解西域联军内部的情况,事实上大靖这边就很少有人能够弄明白西域联军的情况的。他们当然不知道为什么高昌国王这个统帅会大张旗鼓的将整个联军都带过来正面厮杀,也不先来个计谋、偷袭什么的。其实哪是高昌国王不想弄计谋啊,是在联军之中根本就谈不拢……
如果说北蛮国的情况是一盘散沙,个个民族甚至民族内部相互仇视,杀成一团,那么西域这边就散成了土末了。西域这里有几十个小国,有的国家算上国王才几百个人而已,就敢在西域称王称霸了。而在这里的大国也没大到哪里去,完全是矮子堆里拔大个,大国对于小国一点震慑力都没有,这样一种情况下,联军内部会散乱成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散也就算了,最多不过不好指挥罢了,多吼几声还是有人听的,可是他们还乱!
国家一多,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就多,争执就多,不论原本有没有仇,吵着吵着就多出几个仇人了。所以打从联军成立开始,这种乱局就没有消停过,所有的国家都相互敌视,怎么能谈的拢啊!
只要有一个国家提出了建议,那么哪怕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也有其他的国家出面把这个建议搅合黄了,死缠烂打,威逼利诱,简直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怎么出谋划策啊?内部根本就没人愿意听!出多好的主意都没有用,总有人把这个提议按下去。
高昌国王这个统帅当得简直憋屈死了,他出的计谋总是被其他人否了,别人出的计谋他又想否……闹到最后,整个联军竟然没有一条计谋能够通过会议的,所以只能硬着头皮选择正面对抗,直接硬碰硬了。
谁都知道硬碰硬是下下策,绝对不应该这么做,可是无计可施,所有人都谈不拢,可不就只能屈从于下下策了吗……
谋略这方面还不是最头痛的,最麻烦的是排列军阵!
按理说排列军阵应该是步兵同步兵站在一起,骑兵与骑兵站在一起,方便统一指挥,统一作战,如指臂使,这样才能获得胜利。可是高昌国王指挥得动那些大爷们吗?这些小国的国王根本就不肯听他的,不愿意统一排阵,非要把自己国家的军队集合在自己的身边守卫着才能放心。
一个这样,所有人就都这么来了,可是这种做法就直接将军阵打乱了……
十二万的大军,说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可是一眼望过去,东凸西凹,一片混乱,毫不规整,看起来竟然不像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像是一群打了败仗的散兵游勇。武器不同,战马不同,铠甲不同,装束不同,还站得异常混乱,这还像是一支统一的军队吗?
也难怪江源看着就摇头。就这感觉,还不如三藩之战的时候那群被抓来凑数的农夫呢。人家农夫至少知道一切听指挥,而西域这边呢?随便一看就能看得出他们之间互相仇视,看不顺眼的混乱局面。这些国家之间不相互拖后腿就算不错了,还能指望着他们联合一致,协同作战?简直是做梦。
孙利是个能用出绝户计的人,哪怕平日里很是平和,可是领兵的时候,总是喜欢来一些非常规的玩意。所以他这一次只是带了四万军队来对抗十二万西域联军,而且这四万的军队竟然都是步兵,一个骑兵都没有。
西域联军遥遥的虽然看不清楚靖军这边的兵马配备,可是旗帜的数量总能数清楚吧。就这些战旗的数量,怎么看都不超过五万人马,这个人数看得对面的西域联军火冒三丈,以四万抵挡十二万,这是在看不起我们吗?
孙利很想说,大爷就是看不起你们这群废物,你能怎么样?不光看不起你们,简直把你们鄙视到死!
说是这么说,可是当西域大军真的走进了,看清楚靖军的战线的时候却彻底惊呆了,这……这是什么?这是怎么一回事?
有什么让他们惊诧万分的事情发生了吗?问题就出现在战线的防御工事上。在战线之前,孙利竟然竖起了一道半人多高的土墙作为掩体,而且这土墙绵延数里,远远看上去就像大靖北疆著名的长城一样壮观,连绵不绝,一眼看不到尽头。
贴近一看,原来掩体不只是一道土墙,在后面还有好几道同样规模数里长的土墙,甚至在土墙后面还有凹陷的壕沟,虽然不明白是做什么用的,光是看着就觉得新奇。
这不可能?他们长居西域,怎么会不知道这一片的地形呢?壕沟好解决,往下挖就是了,这里都是沙子,随便挖挖就能出现壕沟。可是这里根本就没有土墙啊?至少半个月前是没有这几面墙,这玩意是怎么出现的?现修?怎么可能这么快修建出来?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啊!难道对面的靖军是神仙不成?
孙利微微一笑,不符合常理?是你们太少见多怪了吧。这几面土墙,他和麾下士兵修建出来用时不过三天,哪儿用得着那么费事?
☆、第一百零七章 筑沙墙三天成神迹现武备震惊西域兵
神仙没有,神仙转世这里有两个……
江源坐在那里吐槽。无论他承认不承认,反正这个神灵转世的大帽子已经扣到他头上很久了,不认也没用,所有人都信了,他信不信也就没人管了,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大大方方地认下来呢,就当为了中原百姓的业余娱乐生活做出贡献了。
反正这个传说不是娱乐现在的百姓,就是娱乐后世的子孙,搞不好以后还会有人把他和司徒晟的故事写出一本类似封神演义一样的小说千古传唱下去……
看,他现在看得多开……
为什么对面的西域人会那么惊讶呢?原因就在这沙土筑墙上面。
古代一般人要怎么修建土墙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版筑之法。
在筑墙的时候,要用两块足够厚的木板作为墙体的模板,立于想要筑墙的位置的两侧,两板之间的宽度要比想要做的墙的实际厚度要稍微宽一些,而后用绳子连接固定,防止木板移动。
然后在做好的两块模板之间填上调配好的泥土,捣紧密了,确定不会散掉以后再拆去两侧的夹板,抽出墙体里面的绳子。而后就像这样一下一下地移动木板,将泥土往上面垒。就像砌砖一样一块一块垒好,最后铲下去表面不平的痕迹,就成为一堵结实的土墙了。
有的人认为光用泥土筑墙不够结实,下雨天雨水冲刷之后容易坍塌,所以会在泥土之中加入干草,以草的韧性来拉住容易被水冲走的土块,增加墙体的结实程度。
江源上一世小的时候住在山村之中,就住过这种土墙的房子,做的比加草的那种还要极致。修墙的时候所用的泥土要用黄土、石灰和沙子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还要泥土之中加入糯米米浆,以增添黏性。这还不算完,还要在中央加入“墙骨”。这种墙骨多是用竹子或者以稻草编的粗辫子来做,就像是混凝土之中的钢筋一样,可以加固墙体,保证墙体不受损,百年不坏。
哪怕一些用得起青砖红砖的人家也愿意在砖墙以里再这么做一层土墙,认为这样造墙更加坚固,比水泥弄的还要结实耐用。
这种版筑夯土造墙的方法在公元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史料记载在殷商之时就十分盛行了。孟子就曾经曰过:“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这个傅说是谁?指的就是殷商之时商王武丁朝的丞相,创造了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他曾经做过泥瓦匠,就可以看出这种造墙方法有多古老了。
虽然古老,但这样的土墙修的好了比起现代的一些水泥砖墙都要结实,拆墙的时候用锤子根本就砸不塌,要用锯子来剌,这样才能打断中间的墙骨,将墙体锯断。有一些古老的城墙就是依照这种方法修建的,却可以数百年风雨不动,可见版筑法的厉害了。
可是版筑法筑墙耗时耗力,墙体修建得慢,而且还需要干透了才能有防御力。没有个一两个月是绝对没办法修建出几里长的防线的。
那么不加墙骨,只是用泥土筑墙,能不能快速完成呢?呵呵,就算再怎么缩减程序,也未必能奏效,其原因就在于西域这块地方……
西域防线所在的位置是哪里?是大漠!大漠是什么意思?这一片地方只有沙丘,没有泥土的存在。细砂倒是遍地都是,想要找黄土就需要掘地三尺慢慢搜寻了。运气不好别说三尺了,挖下去几丈也挖不到泥土,只有漫天黄沙而已。在这种地方修建土墙是相当麻烦的,没有黄土,难道只拿沙子建墙吗?那怎么可能?
要知道这年头可没有水泥这种东西,就沙子这种黏性几乎为零的东西,就算加上水也最多只能弄成一堆而已,做个沙堡倒是凑合,但是水一干就得坍塌,根本就不成形,也立不住,怎么能做墙呢?
无论怎么看,在西域防线这里修建土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任务。结果半个月不见,孙利就在这里弄出来这么几道数里长的土墙,当然会吓坏了这些西域人。
这看起来都不像是“奇迹”那么简单了,直接就奔着“神迹”而去了。别说吓坏,吓死人都有可能!比仙术还仙术,比玄幻还玄幻,有的西域之人都联想到鬼神那里去了,怎能不惊讶?
不过这筑墙之术真的不是多么神奇的事情,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只要道理想明白了,筑墙之事就很简单了——现在是什么时节呢?
是冬季!是大雪纷飞,冰冻三尺,冷得要死的冬季!
平时怎么也修建不起来的沙墙,现在只要和上水,浇到版筑之中就能立刻成形,修建起来比一般的土墙成形还要快上好几倍。原因很简单,沙土里面的水分被冻住了,直接变成了冰,就像连接了沙子与沙子的水泥一样,冰也成为了天然的粘合剂,只要有个简单的模子,立刻就冻成你想要的结构了。觉得沙墙不够结实的话还可以再往上面浇一些水,做出来的成品保证刀砍斧剁都别想破坏。
孙利想出来的这个法子很容易实现,正是顺应了此时的时节。
而防线周围就有一条河流经过,因为河水比较深,又常年流动,所以在隆冬时节也没有被完全冻住,只要凿开上层的冰面就可以从河中取水了。就这么以水冻沙墙,连黄土都不用去找,方便又省事,速度更是飞快,果然三天不到就让他完成了整个防御工事的修建,当然会把少见多怪的西域人吓得魂不守舍了。
江源记得上一世的古代,三国时期的曹操也曾用过这一招,把追击而来的马超吓得够呛,还以为天佑曹军,神仙显灵,被吓得立刻撤兵了。可是曹操不过用水结冰的方法修复了土城的墙体而已,孙利却直接造了个几里长的防御工事,光看效果当然是后者的看起来更惊人。数日成墙神马的在这个时候的效果快赶上三国演义里的草船借箭了……
尚未作战,就把敌人吓得士气低落,心志动摇,这个孙利确实很是能干。江源点了点头,这人确实是个可造之材,用好了将会是一名干将。就连一旁观战的司徒晟也提起了精神,打算看看孙利下面打算怎么办,能否对得起他的期望。
江源和司徒晟也没有改变结果的意思,孙利既然有本事让其他人推选他,那么就让他试试也不是不行。当初庞亮不过就是个参将,还不是重伤了左贤王的大军?有的时候用人也不要太过拘泥,否则难免阻碍了有才之士。
孙利就这么成功地成为了应战西域联军的首战之将。相比起北蛮国这个需要小心对待的敌人,西域就要差出许多,能不能一战而胜并不重要,反正无论人数、战法还是装备,西域都不是大靖的对手,也就没必要非得派大将迎敌了。
以西域联军作为磨刀石,磨练一下下面的这些将领也很不错,说不定就能提拔几个人才呢,司徒晟很看好孙利,觉得他会是这一次北伐被发掘出来的干将。将来大靖朝会逐步向四周出兵,通过战争来获得资源和土地,不可能一直只用那么几个将领领兵,必须提拔一些人才来做补充。趁着这个时候发掘出一些人才来不是很好吗?
孙利没了掣肘,大张旗鼓地指挥起来。对于孙利的安排,江源这个兵部尚书也没有多过问,只是派杜如之稍微盯着一点,不要闹出乱子来就行了,他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正好也通过这场大战看看他的手段。江源打算用孙利来试试西域的斤两,西域的水平太差的话就别怪他们心狠了!
大靖朝临阵换将干得热火朝天,孙利走马上任更是连烧几把火,整个战线都变得和以往不同了。所以在高昌国的国主带领着那十二万西域联军赶到西域防线的时候,看到靖军那一边竖起的帅旗之上大大的一个“孙”字,立刻傻眼了……
“孙”?孙什么啊?这是谁啊?!靖军的统帅不是姓杜和姓陈的吗?这个姓孙的将军又是从哪里来的?靖军也太不靠谱了吧,这才多长时间啊,怎么前线的统帅就换人了?
他们这边傻眼,对面观战的江源已经无语了……
就算西域联军的情报怎么滞后,怎么不准确,以为靖军这边只有八万人马而已……可是西域联军竟然没有趁夜袭击,也没有劫粮道,放火烧营……没有任何的计谋,就这么直冲冲地在大白天摆开人马,大张旗鼓地杀过来……
咳咳,你们西域人的做法还真的是奇葩……你丫当你是在攻城吗?!
西域加上靖军,两方加起来共有数十万人马的大战,你们竟然连点儿计谋都没有想出来,全靠正面厮杀来解决问题……这也太不靠谱了点儿……这是在把大战当做儿戏吗?
当初三藩作乱的时候,靖军之所以和辽军正面作战,摆开阵仗,是因为双方的人数十分接近,实力方面也差不多,而且靖军这边急于救援京城,这才只能正面对阵,以防京城有失。在东武城的时候江源用了多少计谋?一只手都数不过来,这才是战场真正的形态吧。
而在面对北蛮大军的时候,江源在出兵前就开始绞尽脑汁地出谋划策了,准备了多年,这才能在青鲤湖狠狠地坑了他们一把。没有那些计谋又怎么能取得光辉灿烂的胜利呢?
就算在西域防线,对付左贤王带来的那三万北蛮骑兵,江源也是靠着计谋取胜的,这才能保证防线上的靖军毫发无损,而左贤王遭到生擒。
还是孙子他老人家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虽然西域防线不是城池,可是地利也尽在靖军这边,不乏谋,而去攻城,江源只觉得不忍直视……
西域联军这是在做什么?来耍宝的吗?
如果是普通的两国作战,这样正面对阵当然不是不行,胜了败了就那回事,大不了重整旗鼓,再分高下就是了。可是西域这边不是一个国家而已,他们是一个联军,联军内部互相之间关系也一般,一旦一战不胜,人心立时就会散了,再战不胜,估计有二心的打算投降的就多了。
在这种联军的情况,西域这边必须保持连续的大胜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就会兵败如山倒。对方的那个统帅到底明不明白状况啊?怎么样才能保证绝对能大胜?还不是靠使用计谋?你丫的计谋就是直接领兵杀过来送死吗?
江源是不了解西域联军内部的情况,事实上大靖这边就很少有人能够弄明白西域联军的情况的。他们当然不知道为什么高昌国王这个统帅会大张旗鼓的将整个联军都带过来正面厮杀,也不先来个计谋、偷袭什么的。其实哪是高昌国王不想弄计谋啊,是在联军之中根本就谈不拢……
如果说北蛮国的情况是一盘散沙,个个民族甚至民族内部相互仇视,杀成一团,那么西域这边就散成了土末了。西域这里有几十个小国,有的国家算上国王才几百个人而已,就敢在西域称王称霸了。而在这里的大国也没大到哪里去,完全是矮子堆里拔大个,大国对于小国一点震慑力都没有,这样一种情况下,联军内部会散乱成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散也就算了,最多不过不好指挥罢了,多吼几声还是有人听的,可是他们还乱!
国家一多,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就多,争执就多,不论原本有没有仇,吵着吵着就多出几个仇人了。所以打从联军成立开始,这种乱局就没有消停过,所有的国家都相互敌视,怎么能谈的拢啊!
只要有一个国家提出了建议,那么哪怕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也有其他的国家出面把这个建议搅合黄了,死缠烂打,威逼利诱,简直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怎么出谋划策啊?内部根本就没人愿意听!出多好的主意都没有用,总有人把这个提议按下去。
高昌国王这个统帅当得简直憋屈死了,他出的计谋总是被其他人否了,别人出的计谋他又想否……闹到最后,整个联军竟然没有一条计谋能够通过会议的,所以只能硬着头皮选择正面对抗,直接硬碰硬了。
谁都知道硬碰硬是下下策,绝对不应该这么做,可是无计可施,所有人都谈不拢,可不就只能屈从于下下策了吗……
谋略这方面还不是最头痛的,最麻烦的是排列军阵!
按理说排列军阵应该是步兵同步兵站在一起,骑兵与骑兵站在一起,方便统一指挥,统一作战,如指臂使,这样才能获得胜利。可是高昌国王指挥得动那些大爷们吗?这些小国的国王根本就不肯听他的,不愿意统一排阵,非要把自己国家的军队集合在自己的身边守卫着才能放心。
一个这样,所有人就都这么来了,可是这种做法就直接将军阵打乱了……
十二万的大军,说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可是一眼望过去,东凸西凹,一片混乱,毫不规整,看起来竟然不像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像是一群打了败仗的散兵游勇。武器不同,战马不同,铠甲不同,装束不同,还站得异常混乱,这还像是一支统一的军队吗?
也难怪江源看着就摇头。就这感觉,还不如三藩之战的时候那群被抓来凑数的农夫呢。人家农夫至少知道一切听指挥,而西域这边呢?随便一看就能看得出他们之间互相仇视,看不顺眼的混乱局面。这些国家之间不相互拖后腿就算不错了,还能指望着他们联合一致,协同作战?简直是做梦。
孙利是个能用出绝户计的人,哪怕平日里很是平和,可是领兵的时候,总是喜欢来一些非常规的玩意。所以他这一次只是带了四万军队来对抗十二万西域联军,而且这四万的军队竟然都是步兵,一个骑兵都没有。
西域联军遥遥的虽然看不清楚靖军这边的兵马配备,可是旗帜的数量总能数清楚吧。就这些战旗的数量,怎么看都不超过五万人马,这个人数看得对面的西域联军火冒三丈,以四万抵挡十二万,这是在看不起我们吗?
孙利很想说,大爷就是看不起你们这群废物,你能怎么样?不光看不起你们,简直把你们鄙视到死!
说是这么说,可是当西域大军真的走进了,看清楚靖军的战线的时候却彻底惊呆了,这……这是什么?这是怎么一回事?
有什么让他们惊诧万分的事情发生了吗?问题就出现在战线的防御工事上。在战线之前,孙利竟然竖起了一道半人多高的土墙作为掩体,而且这土墙绵延数里,远远看上去就像大靖北疆著名的长城一样壮观,连绵不绝,一眼看不到尽头。
贴近一看,原来掩体不只是一道土墙,在后面还有好几道同样规模数里长的土墙,甚至在土墙后面还有凹陷的壕沟,虽然不明白是做什么用的,光是看着就觉得新奇。
这不可能?他们长居西域,怎么会不知道这一片的地形呢?壕沟好解决,往下挖就是了,这里都是沙子,随便挖挖就能出现壕沟。可是这里根本就没有土墙啊?至少半个月前是没有这几面墙,这玩意是怎么出现的?现修?怎么可能这么快修建出来?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啊!难道对面的靖军是神仙不成?
孙利微微一笑,不符合常理?是你们太少见多怪了吧。这几面土墙,他和麾下士兵修建出来用时不过三天,哪儿用得着那么费事?
☆、第一百零七章 筑沙墙三天成神迹现武备震惊西域兵
神仙没有,神仙转世这里有两个……
江源坐在那里吐槽。无论他承认不承认,反正这个神灵转世的大帽子已经扣到他头上很久了,不认也没用,所有人都信了,他信不信也就没人管了,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大大方方地认下来呢,就当为了中原百姓的业余娱乐生活做出贡献了。
反正这个传说不是娱乐现在的百姓,就是娱乐后世的子孙,搞不好以后还会有人把他和司徒晟的故事写出一本类似封神演义一样的小说千古传唱下去……
看,他现在看得多开……
为什么对面的西域人会那么惊讶呢?原因就在这沙土筑墙上面。
古代一般人要怎么修建土墙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版筑之法。
在筑墙的时候,要用两块足够厚的木板作为墙体的模板,立于想要筑墙的位置的两侧,两板之间的宽度要比想要做的墙的实际厚度要稍微宽一些,而后用绳子连接固定,防止木板移动。
然后在做好的两块模板之间填上调配好的泥土,捣紧密了,确定不会散掉以后再拆去两侧的夹板,抽出墙体里面的绳子。而后就像这样一下一下地移动木板,将泥土往上面垒。就像砌砖一样一块一块垒好,最后铲下去表面不平的痕迹,就成为一堵结实的土墙了。
有的人认为光用泥土筑墙不够结实,下雨天雨水冲刷之后容易坍塌,所以会在泥土之中加入干草,以草的韧性来拉住容易被水冲走的土块,增加墙体的结实程度。
江源上一世小的时候住在山村之中,就住过这种土墙的房子,做的比加草的那种还要极致。修墙的时候所用的泥土要用黄土、石灰和沙子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还要泥土之中加入糯米米浆,以增添黏性。这还不算完,还要在中央加入“墙骨”。这种墙骨多是用竹子或者以稻草编的粗辫子来做,就像是混凝土之中的钢筋一样,可以加固墙体,保证墙体不受损,百年不坏。
哪怕一些用得起青砖红砖的人家也愿意在砖墙以里再这么做一层土墙,认为这样造墙更加坚固,比水泥弄的还要结实耐用。
这种版筑夯土造墙的方法在公元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史料记载在殷商之时就十分盛行了。孟子就曾经曰过:“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这个傅说是谁?指的就是殷商之时商王武丁朝的丞相,创造了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他曾经做过泥瓦匠,就可以看出这种造墙方法有多古老了。
虽然古老,但这样的土墙修的好了比起现代的一些水泥砖墙都要结实,拆墙的时候用锤子根本就砸不塌,要用锯子来剌,这样才能打断中间的墙骨,将墙体锯断。有一些古老的城墙就是依照这种方法修建的,却可以数百年风雨不动,可见版筑法的厉害了。
可是版筑法筑墙耗时耗力,墙体修建得慢,而且还需要干透了才能有防御力。没有个一两个月是绝对没办法修建出几里长的防线的。
那么不加墙骨,只是用泥土筑墙,能不能快速完成呢?呵呵,就算再怎么缩减程序,也未必能奏效,其原因就在于西域这块地方……
西域防线所在的位置是哪里?是大漠!大漠是什么意思?这一片地方只有沙丘,没有泥土的存在。细砂倒是遍地都是,想要找黄土就需要掘地三尺慢慢搜寻了。运气不好别说三尺了,挖下去几丈也挖不到泥土,只有漫天黄沙而已。在这种地方修建土墙是相当麻烦的,没有黄土,难道只拿沙子建墙吗?那怎么可能?
要知道这年头可没有水泥这种东西,就沙子这种黏性几乎为零的东西,就算加上水也最多只能弄成一堆而已,做个沙堡倒是凑合,但是水一干就得坍塌,根本就不成形,也立不住,怎么能做墙呢?
无论怎么看,在西域防线这里修建土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任务。结果半个月不见,孙利就在这里弄出来这么几道数里长的土墙,当然会吓坏了这些西域人。
这看起来都不像是“奇迹”那么简单了,直接就奔着“神迹”而去了。别说吓坏,吓死人都有可能!比仙术还仙术,比玄幻还玄幻,有的西域之人都联想到鬼神那里去了,怎能不惊讶?
不过这筑墙之术真的不是多么神奇的事情,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只要道理想明白了,筑墙之事就很简单了——现在是什么时节呢?
是冬季!是大雪纷飞,冰冻三尺,冷得要死的冬季!
平时怎么也修建不起来的沙墙,现在只要和上水,浇到版筑之中就能立刻成形,修建起来比一般的土墙成形还要快上好几倍。原因很简单,沙土里面的水分被冻住了,直接变成了冰,就像连接了沙子与沙子的水泥一样,冰也成为了天然的粘合剂,只要有个简单的模子,立刻就冻成你想要的结构了。觉得沙墙不够结实的话还可以再往上面浇一些水,做出来的成品保证刀砍斧剁都别想破坏。
孙利想出来的这个法子很容易实现,正是顺应了此时的时节。
而防线周围就有一条河流经过,因为河水比较深,又常年流动,所以在隆冬时节也没有被完全冻住,只要凿开上层的冰面就可以从河中取水了。就这么以水冻沙墙,连黄土都不用去找,方便又省事,速度更是飞快,果然三天不到就让他完成了整个防御工事的修建,当然会把少见多怪的西域人吓得魂不守舍了。
江源记得上一世的古代,三国时期的曹操也曾用过这一招,把追击而来的马超吓得够呛,还以为天佑曹军,神仙显灵,被吓得立刻撤兵了。可是曹操不过用水结冰的方法修复了土城的墙体而已,孙利却直接造了个几里长的防御工事,光看效果当然是后者的看起来更惊人。数日成墙神马的在这个时候的效果快赶上三国演义里的草船借箭了……
尚未作战,就把敌人吓得士气低落,心志动摇,这个孙利确实很是能干。江源点了点头,这人确实是个可造之材,用好了将会是一名干将。就连一旁观战的司徒晟也提起了精神,打算看看孙利下面打算怎么办,能否对得起他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