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爷听他这么一说,觉得也对。
自己又不会把女儿的聘礼给昧下,反正都要给她带走的,的确谈不上一个“卖”字,倒是叶家把里子面子都赚到了。
徐策又道:“叶东海想着顾家和徐家从前订过亲,怕顾家担心,想着我们徐家会生出嫌隙,所以特意来求我保婚。”笑了笑,“其实是他多心了,不说我们两家从前就是世交,单是为着小兄弟退了婚,我们家就是好生过意不去。”一脸真诚之色,“当然是希望九姑娘嫁的好,我们也能稍稍安心一些。”
四老爷之前的确有这方面的担心,听他这么说,心里踏实安定不少。
徐策还道:“等到成婚的那天,我这个保婚人,会以自己的名义向九姑娘送上一份贺礼,以表之前徐家退亲的歉意。”
四老爷忙道:“不用,不用。”
不免想起突然没了音讯的官媒,——难道是徐家知道了以后,觉得张家不好,从而出面阻止了薛家?然后再自己过来做一门亲事?
估计十有□是这样的。
四老爷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再听徐策说话,也是越听越觉得这门亲事可成,三、五个回合过后,就稀里糊涂的答应下来了。
******
徐二爷保婚,叶家捐官求娶顾府九小姐的消息,简直胜过茶楼里的传奇段子,像是长了翅膀一般飞快传开。
顾莲反而是后知后觉的那一个。
好半天,也没落定一种应对这个消息的心态。
自己对叶东海的印象,仅仅停留在那次去叶家吊祭的时候,匆匆而过的一面。
只记得对方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穿了一身素衣,清秀干净、神色内敛,当时出于男女大防,并没有仔细多看。
彼此更是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后来在徐府的仓促一瞥,自己觉得对方有点面熟,当时尴尬万分,再也没有去看第二眼,——认真说起来,连他的样子都不大记得了。
从叶宜的只言片语之中,得知叶东海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堂兄逝世后,挑起了整个叶家的大梁,是个行事稳重的老成少年——
其他的,根本就是一无所知。
在栖霞寺的时候,自己没有见过他。
在安阳城外,也是一样。
当时段九受叶东海之命救了自己,但是只见段九,不见叶东海,从头到尾连他的影子都没有看见。
自己送了一颗贵重的红宝石过去,作为救命答谢。
原本以为缘分就到此止步,——不曾想,他居然会打算娶自己为妻?而且还找了徐策保婚,可见不是随随便便起的念头。
就是不知道,是以何样巨大的利益打动了徐策?打动了徐家?——
叶家下了天大的本钱,只怕自己不嫁也得嫁。
53明珠(上)
顾莲并不看好这门亲事。
不是说叶东海不好,恰恰相反,而是他太“好”了。
他少年早慧、做事稳重,有支撑起整个叶家的能力,有遇到残兵舍财的魄力,有说服徐策亲自保婚的手段,这个人城府太深。
而自己……,除了一个官宦千金的名头,就再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了。
婚姻从来都是对等的。
叶东海不光救了自己一命,还花了大价钱使得徐策保婚,将来自己该拿什么去还给他?如果顾家的人还在仕途又是一说,眼下父亲和伯父们都在丁忧,正值乱世,万一三年后起复不成呢?
叶家不是一个火坑,但却委实叫人压力山大啊!
唯一让自己感觉稍好一点的是,之前在栖霞寺时,叶东海为自己捐过香油钱,后来又在安阳城外救了自己。
多多少少,……应该有一点喜欢自己吧?
但是顾莲并不认为,凭着自己的几分姿色,往后就能在叶家高枕无忧,——叶家和徐家做了一笔大生意,自己不过是其中的一枚小小棋子。
真是啼笑皆非!
只听说过卖女儿的,没想到……,连前未婚妻都可以拿来待价而沽。
可以想象,如果自己没有起到棋子该起的作用,影响了徐家和叶家的合作,只怕两家人都不会放过自己!
此时此刻,顾莲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这门亲事,不光自己没有丝毫话语权,就连整个顾家都在被人摆弄,——顾家期望将来靠着徐家、薛家起复,卖个女儿算什么?只怕就是割肉做汤,几位老爷都要争前恐后赶上去呢。
顾莲一面在心里嘲讽着顾家的人,一面不停叹气。
李妈妈最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会儿是张家,一会儿又是叶家,让她眼花缭乱回不过神。
见小主人一脸忧心忡忡,小声问道:“小姐是觉得叶家不好么?不是说叶家二爷捐了一个官,虽然谈不上显赫,但好歹是个官老爷走了仕途,也不算辱没小姐。”
这根本不是重点好吧?顾莲有点无奈了。
别的姑娘遇到有难处的时候,至少还能哭哭啼啼回家找娘,自己爹不亲、娘不爱的,乳母更是一个毫无见识的懦弱妇人。
在这个家,连借处使力的地方都没有——
跟别说找人商量合计。
可是这种什么都抓不住的感觉,实在太糟糕了。
顾莲想来想去,在自己的屋子里来回踱步了好几天,总算想到一个不算主意的主意,吩咐李妈妈道:“你去徐家走一趟,找他们的二小姐,就说我想求她帮个忙,看能不能让大石哥重返军营。”
自己又不会把女儿的聘礼给昧下,反正都要给她带走的,的确谈不上一个“卖”字,倒是叶家把里子面子都赚到了。
徐策又道:“叶东海想着顾家和徐家从前订过亲,怕顾家担心,想着我们徐家会生出嫌隙,所以特意来求我保婚。”笑了笑,“其实是他多心了,不说我们两家从前就是世交,单是为着小兄弟退了婚,我们家就是好生过意不去。”一脸真诚之色,“当然是希望九姑娘嫁的好,我们也能稍稍安心一些。”
四老爷之前的确有这方面的担心,听他这么说,心里踏实安定不少。
徐策还道:“等到成婚的那天,我这个保婚人,会以自己的名义向九姑娘送上一份贺礼,以表之前徐家退亲的歉意。”
四老爷忙道:“不用,不用。”
不免想起突然没了音讯的官媒,——难道是徐家知道了以后,觉得张家不好,从而出面阻止了薛家?然后再自己过来做一门亲事?
估计十有□是这样的。
四老爷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再听徐策说话,也是越听越觉得这门亲事可成,三、五个回合过后,就稀里糊涂的答应下来了。
******
徐二爷保婚,叶家捐官求娶顾府九小姐的消息,简直胜过茶楼里的传奇段子,像是长了翅膀一般飞快传开。
顾莲反而是后知后觉的那一个。
好半天,也没落定一种应对这个消息的心态。
自己对叶东海的印象,仅仅停留在那次去叶家吊祭的时候,匆匆而过的一面。
只记得对方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穿了一身素衣,清秀干净、神色内敛,当时出于男女大防,并没有仔细多看。
彼此更是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后来在徐府的仓促一瞥,自己觉得对方有点面熟,当时尴尬万分,再也没有去看第二眼,——认真说起来,连他的样子都不大记得了。
从叶宜的只言片语之中,得知叶东海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堂兄逝世后,挑起了整个叶家的大梁,是个行事稳重的老成少年——
其他的,根本就是一无所知。
在栖霞寺的时候,自己没有见过他。
在安阳城外,也是一样。
当时段九受叶东海之命救了自己,但是只见段九,不见叶东海,从头到尾连他的影子都没有看见。
自己送了一颗贵重的红宝石过去,作为救命答谢。
原本以为缘分就到此止步,——不曾想,他居然会打算娶自己为妻?而且还找了徐策保婚,可见不是随随便便起的念头。
就是不知道,是以何样巨大的利益打动了徐策?打动了徐家?——
叶家下了天大的本钱,只怕自己不嫁也得嫁。
53明珠(上)
顾莲并不看好这门亲事。
不是说叶东海不好,恰恰相反,而是他太“好”了。
他少年早慧、做事稳重,有支撑起整个叶家的能力,有遇到残兵舍财的魄力,有说服徐策亲自保婚的手段,这个人城府太深。
而自己……,除了一个官宦千金的名头,就再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了。
婚姻从来都是对等的。
叶东海不光救了自己一命,还花了大价钱使得徐策保婚,将来自己该拿什么去还给他?如果顾家的人还在仕途又是一说,眼下父亲和伯父们都在丁忧,正值乱世,万一三年后起复不成呢?
叶家不是一个火坑,但却委实叫人压力山大啊!
唯一让自己感觉稍好一点的是,之前在栖霞寺时,叶东海为自己捐过香油钱,后来又在安阳城外救了自己。
多多少少,……应该有一点喜欢自己吧?
但是顾莲并不认为,凭着自己的几分姿色,往后就能在叶家高枕无忧,——叶家和徐家做了一笔大生意,自己不过是其中的一枚小小棋子。
真是啼笑皆非!
只听说过卖女儿的,没想到……,连前未婚妻都可以拿来待价而沽。
可以想象,如果自己没有起到棋子该起的作用,影响了徐家和叶家的合作,只怕两家人都不会放过自己!
此时此刻,顾莲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这门亲事,不光自己没有丝毫话语权,就连整个顾家都在被人摆弄,——顾家期望将来靠着徐家、薛家起复,卖个女儿算什么?只怕就是割肉做汤,几位老爷都要争前恐后赶上去呢。
顾莲一面在心里嘲讽着顾家的人,一面不停叹气。
李妈妈最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会儿是张家,一会儿又是叶家,让她眼花缭乱回不过神。
见小主人一脸忧心忡忡,小声问道:“小姐是觉得叶家不好么?不是说叶家二爷捐了一个官,虽然谈不上显赫,但好歹是个官老爷走了仕途,也不算辱没小姐。”
这根本不是重点好吧?顾莲有点无奈了。
别的姑娘遇到有难处的时候,至少还能哭哭啼啼回家找娘,自己爹不亲、娘不爱的,乳母更是一个毫无见识的懦弱妇人。
在这个家,连借处使力的地方都没有——
跟别说找人商量合计。
可是这种什么都抓不住的感觉,实在太糟糕了。
顾莲想来想去,在自己的屋子里来回踱步了好几天,总算想到一个不算主意的主意,吩咐李妈妈道:“你去徐家走一趟,找他们的二小姐,就说我想求她帮个忙,看能不能让大石哥重返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