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要知道回纥的军队刚憋足了劲和山匪抢粮对战, 即使胜了,也是精疲力尽, 恰是没有任何防备的松懈之时。
而他率领的这五百生力军,却早已知晓今夜计划, 眼看山匪按计划剿灭,恰是热血沸腾之时, 乘胜追击剑影翻飞,满山遍野杀声一片。
能打赢回纥, 自然也不足为奇。
也亏得萧棣年少勇猛,有这样的胆量和魄力, 才能如此果断狠辣行事,一夜之间,瓦解云南的两大心腹大患。
朝廷知晓了此事, 登时如热油下锅一样沸腾起来。
要知道,云南的匪患虽然看似不大,但从前朝至今,一直未能根除。
这次萧棣率五百精骑夜袭山崖,转瞬之间荡涤山匪,堪称有勇有谋。
更别说还顺势铲除了回纥在云南的势力。
要知道此刻的朝廷看似平稳,其实北国势力,回纥势力皆在周遭虎视眈眈,形势紧绷,战事一触即发。
萧棣年少果敢,再加上萧家冤案已明,俨然是冉冉升起的战星。
朝廷下旨表彰,让萧许一行人得胜返京。
*
京城中张灯结彩,处处透露着喜庆之意。
虽然这只是对回纥的一次小胜,但自从萧贺被回纥所啥,中原人对战回纥,还从未得胜过。
这次萧棣得胜,无疑意义重大。
文武官员都迎出了城门,就连京城的道路上都站满了喜上眉梢的百姓,想要看看传说中一夜之间,杀尽山匪和回纥的少年英雄长得究竟是什么模样。
萧棣英姿飒爽,手持马鞭,踏破山阙的铁蹄优雅的扣在石板路上,恣肆风流的模样让沿途的女子悄然红了脸颊。
他在宫门口翻身下马,跪倒在地,丞相笑吟吟的宣读了圣旨:“云南匪患严重,朕心甚忧,萧棣率敢死之士奇袭突围,立下大功,念萧家在建朝时已有功勋,特封萧棣为怀郡王,望不负朕意,锐意杀敌,再建奇功……”
念完圣旨,丞相亲热的将他搀扶起来:“萧棣,从今开始,你就是本朝的怀郡王了。”
萧棣含笑接了旨,进宫谢恩,一出宫门就被人拦下。
丞相一脸喜色的拦住了萧棣,看起来等候多时了:“郡王大喜,王爷有空闲,可随本丞一道去看看你师傅,他知道你退敌的事儿,兴奋的两三夜没睡个好觉了。”
萧棣望着丞相毫不遮掩拉拢自己的模样,轻轻勾起唇角。
燕家一向和丞相来往密切,但萧家的案子查到最后,也只是终结在了燕平荣的头上。
丞相只当无事发生,甚至还笑吟吟的来拉拢。
萧棣打了胜仗,和刘恢这个太学的师傅之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但丞相怎么一说,倒好似是他能从叛贼之子到今日,皆是仰仗着刘恢这个师傅。
若是自己不去,倒显得是个忘恩负义之辈。
萧棣正计划去刘恢处一趟,只不动声色含笑应下,和丞相一同前去刘恢处。
刘恢随萧棣笑谈了几句,便把话转向了正题:“你可曾记得,我向你说过朝中我另有扶持之人,扶持谢荣上位,不过一时之计。”
萧棣抬眸:“师傅愿意告诉我此人是谁了?”
刘恢哈哈一笑:“本也没打算瞒着你,师傅对你还是很坦诚的,如今你长大了,又封了郡王,更能独当一面了,我扶持之人就是方才随你同来的丞相大人,他一直很看好你,就连我去太学,也是丞相的用心良苦啊。”
萧棣做出豁然开朗的模样:“原来是丞相大人,丞相大权在握,大业已成了一半。”
丞相将刘恢安置在太学里,看来的确是早早在布局,让刘恢去和谢荣扯上关系,还不忘将他也拉拢着。
刘恢又道:“就算你前一段帮着三殿下,丞相心里也是不介意的,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你当时的主子,你帮他也是份内之事,而且萧家的冤案澄清,殿下也帮了你不少——”
只听他话锋一转又道:“这么算来,你们也算两不相欠,而且现在你已是郡王,可以自立门户,不必再屈居三殿下之下,任他驱驰了。”
他说着,还看向萧棣的脸色。
萧棣移开目光道:“我知你们的心思在谢荣身上,但是谢清辞做成了京郊耕地一事,以后若有大战,太子只需督运粮草,毫不费力便是大功到手,你们想要挑他的错处,想必也不容易。”
刘恢却笑道:“三殿下这么一做,等到打仗时,太子运粮是不容易出错了,只是……朝廷眼下也不止这一件能邀功之事儿。”
“谢荣最近也没去太学,你可知他去了哪里?他已经奉陛下旨意,下江南勘察大运河了!
“那日三殿下说的南北粮道不通的事儿,丞相回来之后想了半晌,也觉得甚是有道理,既然殿下能借此事立下声名,谢荣为何不可以?若他能将大运河疏通,南北运粮运兵都是手到擒来之事,且功在千秋,陛下本就不喜太子,你说等谢荣有了这份功劳在手,你还会觉得太子的位置稳么?”
萧棣早就发现楚王也不见了踪迹,却没想到竟然已经在暗中奉秘旨下江南去了。
倘若他率领运河疏通,太子的位置的确岌岌可危,太子若是倒了,谢清辞自然也讨不到好去。
萧棣心神一紧,表面却仍淡淡笑道:“太子跟随陛下多年,又是嫡长子,恐怕也不好更易。”
而他率领的这五百生力军,却早已知晓今夜计划, 眼看山匪按计划剿灭,恰是热血沸腾之时, 乘胜追击剑影翻飞,满山遍野杀声一片。
能打赢回纥, 自然也不足为奇。
也亏得萧棣年少勇猛,有这样的胆量和魄力, 才能如此果断狠辣行事,一夜之间,瓦解云南的两大心腹大患。
朝廷知晓了此事, 登时如热油下锅一样沸腾起来。
要知道,云南的匪患虽然看似不大,但从前朝至今,一直未能根除。
这次萧棣率五百精骑夜袭山崖,转瞬之间荡涤山匪,堪称有勇有谋。
更别说还顺势铲除了回纥在云南的势力。
要知道此刻的朝廷看似平稳,其实北国势力,回纥势力皆在周遭虎视眈眈,形势紧绷,战事一触即发。
萧棣年少果敢,再加上萧家冤案已明,俨然是冉冉升起的战星。
朝廷下旨表彰,让萧许一行人得胜返京。
*
京城中张灯结彩,处处透露着喜庆之意。
虽然这只是对回纥的一次小胜,但自从萧贺被回纥所啥,中原人对战回纥,还从未得胜过。
这次萧棣得胜,无疑意义重大。
文武官员都迎出了城门,就连京城的道路上都站满了喜上眉梢的百姓,想要看看传说中一夜之间,杀尽山匪和回纥的少年英雄长得究竟是什么模样。
萧棣英姿飒爽,手持马鞭,踏破山阙的铁蹄优雅的扣在石板路上,恣肆风流的模样让沿途的女子悄然红了脸颊。
他在宫门口翻身下马,跪倒在地,丞相笑吟吟的宣读了圣旨:“云南匪患严重,朕心甚忧,萧棣率敢死之士奇袭突围,立下大功,念萧家在建朝时已有功勋,特封萧棣为怀郡王,望不负朕意,锐意杀敌,再建奇功……”
念完圣旨,丞相亲热的将他搀扶起来:“萧棣,从今开始,你就是本朝的怀郡王了。”
萧棣含笑接了旨,进宫谢恩,一出宫门就被人拦下。
丞相一脸喜色的拦住了萧棣,看起来等候多时了:“郡王大喜,王爷有空闲,可随本丞一道去看看你师傅,他知道你退敌的事儿,兴奋的两三夜没睡个好觉了。”
萧棣望着丞相毫不遮掩拉拢自己的模样,轻轻勾起唇角。
燕家一向和丞相来往密切,但萧家的案子查到最后,也只是终结在了燕平荣的头上。
丞相只当无事发生,甚至还笑吟吟的来拉拢。
萧棣打了胜仗,和刘恢这个太学的师傅之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但丞相怎么一说,倒好似是他能从叛贼之子到今日,皆是仰仗着刘恢这个师傅。
若是自己不去,倒显得是个忘恩负义之辈。
萧棣正计划去刘恢处一趟,只不动声色含笑应下,和丞相一同前去刘恢处。
刘恢随萧棣笑谈了几句,便把话转向了正题:“你可曾记得,我向你说过朝中我另有扶持之人,扶持谢荣上位,不过一时之计。”
萧棣抬眸:“师傅愿意告诉我此人是谁了?”
刘恢哈哈一笑:“本也没打算瞒着你,师傅对你还是很坦诚的,如今你长大了,又封了郡王,更能独当一面了,我扶持之人就是方才随你同来的丞相大人,他一直很看好你,就连我去太学,也是丞相的用心良苦啊。”
萧棣做出豁然开朗的模样:“原来是丞相大人,丞相大权在握,大业已成了一半。”
丞相将刘恢安置在太学里,看来的确是早早在布局,让刘恢去和谢荣扯上关系,还不忘将他也拉拢着。
刘恢又道:“就算你前一段帮着三殿下,丞相心里也是不介意的,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你当时的主子,你帮他也是份内之事,而且萧家的冤案澄清,殿下也帮了你不少——”
只听他话锋一转又道:“这么算来,你们也算两不相欠,而且现在你已是郡王,可以自立门户,不必再屈居三殿下之下,任他驱驰了。”
他说着,还看向萧棣的脸色。
萧棣移开目光道:“我知你们的心思在谢荣身上,但是谢清辞做成了京郊耕地一事,以后若有大战,太子只需督运粮草,毫不费力便是大功到手,你们想要挑他的错处,想必也不容易。”
刘恢却笑道:“三殿下这么一做,等到打仗时,太子运粮是不容易出错了,只是……朝廷眼下也不止这一件能邀功之事儿。”
“谢荣最近也没去太学,你可知他去了哪里?他已经奉陛下旨意,下江南勘察大运河了!
“那日三殿下说的南北粮道不通的事儿,丞相回来之后想了半晌,也觉得甚是有道理,既然殿下能借此事立下声名,谢荣为何不可以?若他能将大运河疏通,南北运粮运兵都是手到擒来之事,且功在千秋,陛下本就不喜太子,你说等谢荣有了这份功劳在手,你还会觉得太子的位置稳么?”
萧棣早就发现楚王也不见了踪迹,却没想到竟然已经在暗中奉秘旨下江南去了。
倘若他率领运河疏通,太子的位置的确岌岌可危,太子若是倒了,谢清辞自然也讨不到好去。
萧棣心神一紧,表面却仍淡淡笑道:“太子跟随陛下多年,又是嫡长子,恐怕也不好更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