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薛裳枝指点说,你把夏天的、秋天的、冬天的蔬菜全弄到现在来种不就行了?人家来买大棚蔬菜就是为了买个新鲜有面子,反季节蔬菜够给他们面子了吧。
曾静德被她一语惊醒梦中人,激动道, 那花也可以这么卖?
薛裳枝点播他,自然是,你试试种夏天的荷花, 秋天的菊花,弄些好种的来。若是还不好卖, 那就办一家制衣店,或者举办一场百花成衣比赛,作为裁判方邀请各方贵女携带自家做的百花衣服前来参赛,这样一来, 自然有人捧场来买你的鲜花。
薛裳枝只建议他做后一种,因为相比起别人家中养的绣娘, 民间绣娘手艺自然不如何, 做出的衣服反而可能被嘲笑。
曾静德点头多谢薛裳枝,自己去琢磨开办比赛的事情了。
薛裳枝赶上时间,准备带一篮子花回去做花饼, 路上却碰到一脸怒容的郑娘子, 也不知和谁吵架了,浑身散发着浓重的火药味。
她走去过去喊住她, 郑娘子才好歹收敛了怒气。
薛裳枝笑道,从哪来呢,这么不高兴。
郑娘子是个没什么野心的人,她当初跟着薛裳枝学了做豆皮和豆芽等手艺,心里十分感激薛裳枝,但也没有进一步的想法了,一心守着这个小摊子,每月勤勤恳恳给上缴应给的那笔学费。
但她性格也柔顺,很少和人吵架红脸。
郑娘子怒道,还不是因为文秀莲。
文秀莲就是文娘子的名字。
薛裳枝知道两人一向不和,吵架斗嘴是正常事,没怎么放在心上,安抚了她两句。
郑娘子却不依不饶道,她家里人来了也就罢了,却指着我鼻子骂我抛头露面出去做活不要脸,这是什么道理?难道她文秀莲做臭豆腐就比我卖豆皮高贵些?
薛裳枝此时惊讶起来,她家里人真这么说?
郑娘子眼圈通红,我难道还会骗你。
薛裳枝没来得及惊讶太久,因为她刚和郑娘子道别片刻,得知她消息的文娘子就匆匆赶来了。
话还得扯到今早上文父文母到小昆阳观看女儿的事情上来。
文娘子刚看到自己父母的时候还挺高兴的,她从十几岁离开家乡,后来一直在小昆阳观中学厨艺做厨娘,一年难得有几天能回家,只有逢年过节能够收到父母的几封书信。
虽然在外也新认识了些人,但日子久了总会想念家中父母和兄弟姐妹,还有家乡的生活。
近一两月她赚了好些钱,除了寄回去接济父母,还准备回乡探亲。
没想到她还没来得及回去,文家父母便先到了。文母和文父各提了一兜子干饼来,这是文娘子小时候最爱吃的,那时候家里吃不饱饭,干饼就是难得的美味了。
文娘子拿着母亲亲手做的干饼时十分感动,小声让他们坐下来,还吩咐徒弟拿些吃食进屋。
文母看了文娘子一眼,感慨道,女儿,你真长大了,越长越漂亮了。
她们母女有六七年没见面,文母以为女儿总该有些老相,没想到小昆阳观中风水养人,文娘子不但没像想象中变成一个粗壮蛮横的妇人,反而越发有风情的模样。
文娘子被母亲简单几句话就说得眼泪汪汪。
她虽然在外人面前脾气不好,但面对亲生父母时却乖顺得很,她是家里大女儿,闹饥荒的时候本来该最先被卖出去,她运气好被小昆阳观收留,但也有父母扛着不肯卖她的缘故在里面,因此她一直十分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文娘子把丫鬟拿来的玉酥、胡饼、羊乳等堆在父母面前,催促道,你们快吃。
文家两个老人第一次吃这么好的东西,狼吞虎咽吃了大半,等到快要吃完的时候,文母才恋恋不舍放下勺子说了来意。
文娘子惊讶道,怎么就给我看好人家了?
文母不高兴说,你这是什么话,你难道想要一辈子不嫁人。
文娘子却非常为难,因为文母给她看的这门婚事在乡里,她们乡下离着小昆阳观有几十上百里地,一去一来个来回也麻烦得很,这样还怎么照顾这边生意了。
她刚想拒绝,文母一眼看穿她心思,责备她道,现在趁着你年纪不算大,找个合适的人家嫁了,不然以后哪有人给你摔盆烧香?
文娘子觉得文母说得颇有道理,可是她年轻时就没找到合适的如意郎君,到了这个年纪,恐怕更是不好遇到良人。
她们这些做厨娘的,若是运气好嫁个伙计,运气不好给人家当个小妾,文娘子仗着美貌谁也看不上,如此落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下场,此时便想着说着好听话敷衍过去。
文母却不肯饶过她,非逼着她说个看法出来。
文娘子头痛敷衍道,娘亲,您让我先看看人如何,我这边生意忙碌,实在抽不开身来。
文母恨铁不成钢道,这有什么难的,让你弟弟来跟着你学几天,也好算给你当个下手。
文娘子虽然收了徒弟,可是没有薛裳枝允许,也不能擅自把手艺交给别人,干脆利落拒绝了文母要求。
多年未见的母女二人,就因为这件简单的事情吵了起来,而郑娘子恰好是这时候闯到枪口上的。
曾静德被她一语惊醒梦中人,激动道, 那花也可以这么卖?
薛裳枝点播他,自然是,你试试种夏天的荷花, 秋天的菊花,弄些好种的来。若是还不好卖, 那就办一家制衣店,或者举办一场百花成衣比赛,作为裁判方邀请各方贵女携带自家做的百花衣服前来参赛,这样一来, 自然有人捧场来买你的鲜花。
薛裳枝只建议他做后一种,因为相比起别人家中养的绣娘, 民间绣娘手艺自然不如何, 做出的衣服反而可能被嘲笑。
曾静德点头多谢薛裳枝,自己去琢磨开办比赛的事情了。
薛裳枝赶上时间,准备带一篮子花回去做花饼, 路上却碰到一脸怒容的郑娘子, 也不知和谁吵架了,浑身散发着浓重的火药味。
她走去过去喊住她, 郑娘子才好歹收敛了怒气。
薛裳枝笑道,从哪来呢,这么不高兴。
郑娘子是个没什么野心的人,她当初跟着薛裳枝学了做豆皮和豆芽等手艺,心里十分感激薛裳枝,但也没有进一步的想法了,一心守着这个小摊子,每月勤勤恳恳给上缴应给的那笔学费。
但她性格也柔顺,很少和人吵架红脸。
郑娘子怒道,还不是因为文秀莲。
文秀莲就是文娘子的名字。
薛裳枝知道两人一向不和,吵架斗嘴是正常事,没怎么放在心上,安抚了她两句。
郑娘子却不依不饶道,她家里人来了也就罢了,却指着我鼻子骂我抛头露面出去做活不要脸,这是什么道理?难道她文秀莲做臭豆腐就比我卖豆皮高贵些?
薛裳枝此时惊讶起来,她家里人真这么说?
郑娘子眼圈通红,我难道还会骗你。
薛裳枝没来得及惊讶太久,因为她刚和郑娘子道别片刻,得知她消息的文娘子就匆匆赶来了。
话还得扯到今早上文父文母到小昆阳观看女儿的事情上来。
文娘子刚看到自己父母的时候还挺高兴的,她从十几岁离开家乡,后来一直在小昆阳观中学厨艺做厨娘,一年难得有几天能回家,只有逢年过节能够收到父母的几封书信。
虽然在外也新认识了些人,但日子久了总会想念家中父母和兄弟姐妹,还有家乡的生活。
近一两月她赚了好些钱,除了寄回去接济父母,还准备回乡探亲。
没想到她还没来得及回去,文家父母便先到了。文母和文父各提了一兜子干饼来,这是文娘子小时候最爱吃的,那时候家里吃不饱饭,干饼就是难得的美味了。
文娘子拿着母亲亲手做的干饼时十分感动,小声让他们坐下来,还吩咐徒弟拿些吃食进屋。
文母看了文娘子一眼,感慨道,女儿,你真长大了,越长越漂亮了。
她们母女有六七年没见面,文母以为女儿总该有些老相,没想到小昆阳观中风水养人,文娘子不但没像想象中变成一个粗壮蛮横的妇人,反而越发有风情的模样。
文娘子被母亲简单几句话就说得眼泪汪汪。
她虽然在外人面前脾气不好,但面对亲生父母时却乖顺得很,她是家里大女儿,闹饥荒的时候本来该最先被卖出去,她运气好被小昆阳观收留,但也有父母扛着不肯卖她的缘故在里面,因此她一直十分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文娘子把丫鬟拿来的玉酥、胡饼、羊乳等堆在父母面前,催促道,你们快吃。
文家两个老人第一次吃这么好的东西,狼吞虎咽吃了大半,等到快要吃完的时候,文母才恋恋不舍放下勺子说了来意。
文娘子惊讶道,怎么就给我看好人家了?
文母不高兴说,你这是什么话,你难道想要一辈子不嫁人。
文娘子却非常为难,因为文母给她看的这门婚事在乡里,她们乡下离着小昆阳观有几十上百里地,一去一来个来回也麻烦得很,这样还怎么照顾这边生意了。
她刚想拒绝,文母一眼看穿她心思,责备她道,现在趁着你年纪不算大,找个合适的人家嫁了,不然以后哪有人给你摔盆烧香?
文娘子觉得文母说得颇有道理,可是她年轻时就没找到合适的如意郎君,到了这个年纪,恐怕更是不好遇到良人。
她们这些做厨娘的,若是运气好嫁个伙计,运气不好给人家当个小妾,文娘子仗着美貌谁也看不上,如此落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下场,此时便想着说着好听话敷衍过去。
文母却不肯饶过她,非逼着她说个看法出来。
文娘子头痛敷衍道,娘亲,您让我先看看人如何,我这边生意忙碌,实在抽不开身来。
文母恨铁不成钢道,这有什么难的,让你弟弟来跟着你学几天,也好算给你当个下手。
文娘子虽然收了徒弟,可是没有薛裳枝允许,也不能擅自把手艺交给别人,干脆利落拒绝了文母要求。
多年未见的母女二人,就因为这件简单的事情吵了起来,而郑娘子恰好是这时候闯到枪口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