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老太师不知王上怎么突然执念如此之深,只能尽力劝慰道:“来日方长,眼下不是最佳的时机,王上你只要好生调理,将病养好。燕国何时都可以打,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怕是我想叫停,别人恐怕也不会应了。”姜胥突然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我我我……承认我水平没到,不该写这种背景这种格局呜呜呜呜,我要多读书多充实自己,不然写出来的东西都看不下去惹dbq
第124章 美人非罪——病危
姜胥说得没错, 从两军的形势转变开始,姜国就不再是掌握主动的那一方了。
吕国那边, 因为燕莘言而有信, 果然在西北平定之后,按照契约盟书上承诺的, 江临以西的城池割让给吕国, 吕君在首次尝到了与燕国结盟的好处之后,自然是以燕国马首是瞻, 以往五国邦交之中, 他总是力求自保, 不参与任何一方的争夺, 如今局势混乱他能背靠大树好乘凉, 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姜国并非没有派使者前往吕国游说, 只是吕君短视, 如今燕吕两国正是关系亲密的当口, 自然不想因为这八竿子打不到边的姜国与燕国反目。更何况,吕君自诩已经看清局势,此时帮助姜国并不是明智之举, 姜国如今受到两个大强国的威胁, 它贸然掺和进去不是自取灭亡吗?
这就算两国加起来也不见得是森林木许国和燕国的对手啊。
殊不知,若是吕国真的同意助力姜国, 这许国会不会作壁上观又是一番计较了。
然而眼下,吕国对于姜国的游说并没有丝毫的动心。
事实上,许国并没有做出任何实际的, 要与燕国合攻姜国的行动,只不过许姜两国早有盟约在前,如今燕姜两国对峙,燕军已经由一开始的守城转而进攻姜国的边境城池,许国却是隔岸观火,静观其变,便可知许国多半是不会帮助燕国的,兴许还会在姜国受到重创之时给它致命一击也未尝不可。
至于姜国的盟友陈国,便又是一番可以说道的了。
姜国在进攻泽城多日无果后,便鸣金收兵不再攻城,然而在姜军退兵不久之后,燕君便以姜国主动撕毁盟约,意欲攻占国土,我军势必雪耻为由,转而进攻姜国边境。
彼时姜胥的身体状况尚可,他时刻关注着前方战况,一边调兵严守各方,一边派人前往陈国,希望陈国可以派兵势压燕境,好让燕国分散兵力。一开始陈国国君满口答应,也真的派出了十万大军大举进攻燕境。
然而这十万陈军不知为何行军极慢,几日的路程走了半月还未达到,中途扎营休息多次。
俗话说:兵贵神速。
陈军如此行军速度,自然给燕君留出了极大的空间。再加上姜国这边派往许国的使臣一直没有得到许国出兵的允诺,吕国又在侧边蠢蠢欲动,对陈国国君心理也是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如今燕姜两国交战,许国坐视不理。他陈国贸然调兵边境,国都兵力便有些空虚不足,燕姜两国若能早早结束这场争战便还好,若长期对峙,许国那边必然会有所行动。
须知许君好战,天下皆知。届时许君是要伐陈还是伐吕,可就不好说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姜胥的病情又开始恶化,连着十日无法上朝,此时在姜国行商的商旅富贾都已经知晓,陈君又怎么会不知?
因此没过多久,姜国朝堂便得知这才到达燕国边境,在城外驻扎的陈军不知因何原因,又撤回了一半,仅仅留下五万人马在营地休息整顿,准备进军燕国。
“这这……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姜国的左相江晖气愤地说道。
这区区五万人马,怎么可能威胁到以兵甲强势威慑各国的燕国,陈国此举无异于临阵退缩,弃姜国于不顾!陈国就没有想过唇亡齿寒的道理?燕国若是进入姜地长驱直入,许国加入瓜分战场,他陈国难道还能在这样列国争雄的时候明哲保身不成?
“陈国只有五万兵马,虽然已经对燕国东南边境发起进攻,但想必不会真的打起来,不过是些小打小闹,做给我们看罢了,燕国驻守在边境的人马想必足以应付。如今之势,要么许国出兵援我,要么唯有与燕国割地求和了。”又一位朝臣沉重地说道。
老太师佝偻着腰,咳嗽两声:“怕是王上不会同意。”
“王上不同意又能如何?燕军自攻破我长渊城之后,又连下两城,气势如此强劲,如今的晗水又是易攻难守之地,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若要强行守城便要调离景都的兵马前去支援。如今许国态度不明朗,若是从东南一线进攻我们孖地,那姜国岂不危矣?”
“如今王上病危,无法处理政事,我看应该可让太子代行政务才是。”那人紧接着又说道。
“不可!此事还须——”刚才一直还低着头不语的兵部尚书突然出声,但他的话未及说完,便已经被打断,一个作士兵模样的人匆匆跑了过来,双手端正地捧着一纸信笺,急切的步伐仿佛背后有利剑在追逐他一般,好几次险些栽倒在众位大臣面前,可见事态之紧急。
在场的几位朝堂重臣脸皮皆是一跳。
“禀大人,前方战报,晗水城破,于将军已经率众将士退守在百里外的易亭,金将军已经派兵加紧防守;目前燕君在晗水修整,尚无继续进攻的迹象。”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脸色大变。
“怕是我想叫停,别人恐怕也不会应了。”姜胥突然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我我我……承认我水平没到,不该写这种背景这种格局呜呜呜呜,我要多读书多充实自己,不然写出来的东西都看不下去惹dbq
第124章 美人非罪——病危
姜胥说得没错, 从两军的形势转变开始,姜国就不再是掌握主动的那一方了。
吕国那边, 因为燕莘言而有信, 果然在西北平定之后,按照契约盟书上承诺的, 江临以西的城池割让给吕国, 吕君在首次尝到了与燕国结盟的好处之后,自然是以燕国马首是瞻, 以往五国邦交之中, 他总是力求自保, 不参与任何一方的争夺, 如今局势混乱他能背靠大树好乘凉, 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姜国并非没有派使者前往吕国游说, 只是吕君短视, 如今燕吕两国正是关系亲密的当口, 自然不想因为这八竿子打不到边的姜国与燕国反目。更何况,吕君自诩已经看清局势,此时帮助姜国并不是明智之举, 姜国如今受到两个大强国的威胁, 它贸然掺和进去不是自取灭亡吗?
这就算两国加起来也不见得是森林木许国和燕国的对手啊。
殊不知,若是吕国真的同意助力姜国, 这许国会不会作壁上观又是一番计较了。
然而眼下,吕国对于姜国的游说并没有丝毫的动心。
事实上,许国并没有做出任何实际的, 要与燕国合攻姜国的行动,只不过许姜两国早有盟约在前,如今燕姜两国对峙,燕军已经由一开始的守城转而进攻姜国的边境城池,许国却是隔岸观火,静观其变,便可知许国多半是不会帮助燕国的,兴许还会在姜国受到重创之时给它致命一击也未尝不可。
至于姜国的盟友陈国,便又是一番可以说道的了。
姜国在进攻泽城多日无果后,便鸣金收兵不再攻城,然而在姜军退兵不久之后,燕君便以姜国主动撕毁盟约,意欲攻占国土,我军势必雪耻为由,转而进攻姜国边境。
彼时姜胥的身体状况尚可,他时刻关注着前方战况,一边调兵严守各方,一边派人前往陈国,希望陈国可以派兵势压燕境,好让燕国分散兵力。一开始陈国国君满口答应,也真的派出了十万大军大举进攻燕境。
然而这十万陈军不知为何行军极慢,几日的路程走了半月还未达到,中途扎营休息多次。
俗话说:兵贵神速。
陈军如此行军速度,自然给燕君留出了极大的空间。再加上姜国这边派往许国的使臣一直没有得到许国出兵的允诺,吕国又在侧边蠢蠢欲动,对陈国国君心理也是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如今燕姜两国交战,许国坐视不理。他陈国贸然调兵边境,国都兵力便有些空虚不足,燕姜两国若能早早结束这场争战便还好,若长期对峙,许国那边必然会有所行动。
须知许君好战,天下皆知。届时许君是要伐陈还是伐吕,可就不好说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姜胥的病情又开始恶化,连着十日无法上朝,此时在姜国行商的商旅富贾都已经知晓,陈君又怎么会不知?
因此没过多久,姜国朝堂便得知这才到达燕国边境,在城外驻扎的陈军不知因何原因,又撤回了一半,仅仅留下五万人马在营地休息整顿,准备进军燕国。
“这这……这简直是岂有此理!”姜国的左相江晖气愤地说道。
这区区五万人马,怎么可能威胁到以兵甲强势威慑各国的燕国,陈国此举无异于临阵退缩,弃姜国于不顾!陈国就没有想过唇亡齿寒的道理?燕国若是进入姜地长驱直入,许国加入瓜分战场,他陈国难道还能在这样列国争雄的时候明哲保身不成?
“陈国只有五万兵马,虽然已经对燕国东南边境发起进攻,但想必不会真的打起来,不过是些小打小闹,做给我们看罢了,燕国驻守在边境的人马想必足以应付。如今之势,要么许国出兵援我,要么唯有与燕国割地求和了。”又一位朝臣沉重地说道。
老太师佝偻着腰,咳嗽两声:“怕是王上不会同意。”
“王上不同意又能如何?燕军自攻破我长渊城之后,又连下两城,气势如此强劲,如今的晗水又是易攻难守之地,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若要强行守城便要调离景都的兵马前去支援。如今许国态度不明朗,若是从东南一线进攻我们孖地,那姜国岂不危矣?”
“如今王上病危,无法处理政事,我看应该可让太子代行政务才是。”那人紧接着又说道。
“不可!此事还须——”刚才一直还低着头不语的兵部尚书突然出声,但他的话未及说完,便已经被打断,一个作士兵模样的人匆匆跑了过来,双手端正地捧着一纸信笺,急切的步伐仿佛背后有利剑在追逐他一般,好几次险些栽倒在众位大臣面前,可见事态之紧急。
在场的几位朝堂重臣脸皮皆是一跳。
“禀大人,前方战报,晗水城破,于将军已经率众将士退守在百里外的易亭,金将军已经派兵加紧防守;目前燕君在晗水修整,尚无继续进攻的迹象。”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脸色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