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就像此时屋外的秋雨,凉是凉了些,可到底能润泽万物,滋养明年的春泥。
世事飘渺,天意难测,关鹤谣已见过太多奇人奇事。
也许,是因为她的身体发肤受之魏娘子,于是在“写字”这种物理层面的举动上,就也和她有了几分相像?
“这种时候,就要向大王学习。”
关鹤谣低头淡笑,停止去思考这个问题,随口岔开了话头。
“对了,既然要发在小报上,我们就得起个新笔名。”
“用你原来那个不就很好?”
飞鸢客——关鹤谣之前写《天外杂记》时用的名字。
“不行,得把你加进去。”关鹤谣很认真地回应。
不能剥夺了萧屹的署名权不是?她还记得自己要给他个二作呢。
可是,只写个什么“关二”“萧五”也太憨了。
忽头顶灯泡一亮,关鹤谣饶有兴致道:“我们合起个名字好不好?”
萧屹自然答应。
可惜关鹤谣绞尽脑汁想了半天,只毫无新意把两人姓氏一合,吐出一个“关萧”,还被萧屹给否了。
“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和阿箫重名了。”
原来那位关鹤谣一直没能得见的、关筝的双生兄长,正是名为“关箫”。
“你也快想想啊!”
关鹤谣哀叹一声,扭身抱住萧屹耍赖,脑袋烦乱地在他腹上蹭。
笑意带来的轻微震动传到关鹤谣颊上,她不禁抬头去看萧屹。
他今日穿了一身浓绿的袍子,嵌玉的革带箍住窄腰。
关鹤谣没告诉过他,但她很喜欢看萧屹穿绿色,觉得非常适合他,潇洒挺拔如松,让人移不开眼睛。
她看啊看,忽眼睛一弯。
“我想到了!”
提笔写下三个字,关鹤谣满意点点头。
“我们的新笔名。”
第139章 柚子皮糖、卤鲊坊 大娘子还是有些不信……
九月将尽, 马上立冬了,天气渐渐凉下去,关鹤谣却进入了有史以来最火热的忙碌季。
不仅围着新铺子、旧铺子、慈幼局转, 还要偶尔抽空去国公府看望太夫人, 陪府中众人吃吃夕食。
“阿鸢食肆”这个名字,目前已经转移到了新铺子头上。
而旧铺子则按照先前所说,变成了熟食和甜食的专卖店,一块新匾“阿鸢卤鲊坊”挂了上去。
关鹤谣寻个晴朗的好日子,举办了一场试吃会, 就算重新开张了。
门口大锅香飘十里的腾腾蒸汽中,各色卤味被切成小块摆盘,任由行人品尝。
软面的猪肝、劲道的鸡胗、香辣的鸭脖、脆生生的藕片、刚出炉的卤蛋……凡此种种, 花样繁多,有荤有素, 不下十来样。
众人见有免费的试吃,自然不会放过。
“好够劲的卤汁!”
“这鸭肝怎么卖?”
“锅里煮的是什么?什么时候能好?”
关鹤谣和伙计们都笑着一一回答。
之前她们忙着筹备新铺子,这边停业了两天。
如今一重新开张,这家小小的食肆马上展现了府学后大街顶流的风采, 靠着积攒的口碑和四处飘溢的香气吸引无数人驻足。
眼看着卤味盘见底,关鹤谣示意开始毕二下一阶段。
行人们仍在回味口中卤味余香, 却见一个接一个小坛子被店家搬了出来。
桑皮纸一掀, 水产的鲜香和浓郁的酸香同时扑鼻而来。
今日试吃菜品的顺序是设计过的。
卤味之后, 关鹤谣便上了这口味更重的鲊物。
鱼鲊、虾鲊、蟹酢还有几样肉鲊,都是大家一起做的。
与盐腌、糖渍、风干一样,使食材自然发酵的“鲊”也是先民最早发现的保存食物的方法。
想要把鲊物做好,说起来也简单,无非就是上好的材料和干净的器皿, 而这两点本来就是关鹤谣最在意的。
她在选用食材上从不吝啬。
秋天的螃蟹膏满黄肥,青虾则一指多长,和船家定下青鱼、鲈鱼这些应季的鲜鱼,都要最鲜活、最肥美的。
而为了不辜负这些好材料,配料也尽用佳品,好酒好醋、自家炸的花椒油、辣椒油等等搭配得益。
食材本来就好,再加上以现世饮食卫生标准对场地和员工进行要求,关鹤谣她们总共做了四百多坛鲊物,竟然无一腐化变味。
如今一打开,就是勾人口水的浓厚味道。
“好鲜的味道!小娘子这鱼鲊了多久?”
“十五日。”
关鹤谣指着坛子上贴的标签,示意每一坛都标明了食材、口味和制作的日期。
“才十五日味道就这么足啦?怎么卖?”
“藤椒青鱼的一百五十文一坛。您拿回家去,能放好几个月呢。”
一百五十文不算便宜,但是鲊物有一点最好——耐储。越放发酵越充分,滋味也就越足,非常适合寻常人家佐餐,很值得常备。
更别说关鹤谣这鱼鲊口味鲜美,那食客当场就买了一坛。
而若是囊中羞涩也不打紧,还有茭白鲊、茄鲊等便宜的素菜版,都是口味浓重,非常下饭。
这样一边尝,一边卖,食肆外不少人已经是一手卤味油纸包,一手拎着鲊物坛子。
偏偏这时候又上了新的甜食试吃。
红彤彤的山楂糕像是天幕的红霞凝固了,被盛到盘里,再被快刀纵横切开,又变成了晶莹剔透的赤色水晶,一块一块散落。
世事飘渺,天意难测,关鹤谣已见过太多奇人奇事。
也许,是因为她的身体发肤受之魏娘子,于是在“写字”这种物理层面的举动上,就也和她有了几分相像?
“这种时候,就要向大王学习。”
关鹤谣低头淡笑,停止去思考这个问题,随口岔开了话头。
“对了,既然要发在小报上,我们就得起个新笔名。”
“用你原来那个不就很好?”
飞鸢客——关鹤谣之前写《天外杂记》时用的名字。
“不行,得把你加进去。”关鹤谣很认真地回应。
不能剥夺了萧屹的署名权不是?她还记得自己要给他个二作呢。
可是,只写个什么“关二”“萧五”也太憨了。
忽头顶灯泡一亮,关鹤谣饶有兴致道:“我们合起个名字好不好?”
萧屹自然答应。
可惜关鹤谣绞尽脑汁想了半天,只毫无新意把两人姓氏一合,吐出一个“关萧”,还被萧屹给否了。
“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和阿箫重名了。”
原来那位关鹤谣一直没能得见的、关筝的双生兄长,正是名为“关箫”。
“你也快想想啊!”
关鹤谣哀叹一声,扭身抱住萧屹耍赖,脑袋烦乱地在他腹上蹭。
笑意带来的轻微震动传到关鹤谣颊上,她不禁抬头去看萧屹。
他今日穿了一身浓绿的袍子,嵌玉的革带箍住窄腰。
关鹤谣没告诉过他,但她很喜欢看萧屹穿绿色,觉得非常适合他,潇洒挺拔如松,让人移不开眼睛。
她看啊看,忽眼睛一弯。
“我想到了!”
提笔写下三个字,关鹤谣满意点点头。
“我们的新笔名。”
第139章 柚子皮糖、卤鲊坊 大娘子还是有些不信……
九月将尽, 马上立冬了,天气渐渐凉下去,关鹤谣却进入了有史以来最火热的忙碌季。
不仅围着新铺子、旧铺子、慈幼局转, 还要偶尔抽空去国公府看望太夫人, 陪府中众人吃吃夕食。
“阿鸢食肆”这个名字,目前已经转移到了新铺子头上。
而旧铺子则按照先前所说,变成了熟食和甜食的专卖店,一块新匾“阿鸢卤鲊坊”挂了上去。
关鹤谣寻个晴朗的好日子,举办了一场试吃会, 就算重新开张了。
门口大锅香飘十里的腾腾蒸汽中,各色卤味被切成小块摆盘,任由行人品尝。
软面的猪肝、劲道的鸡胗、香辣的鸭脖、脆生生的藕片、刚出炉的卤蛋……凡此种种, 花样繁多,有荤有素, 不下十来样。
众人见有免费的试吃,自然不会放过。
“好够劲的卤汁!”
“这鸭肝怎么卖?”
“锅里煮的是什么?什么时候能好?”
关鹤谣和伙计们都笑着一一回答。
之前她们忙着筹备新铺子,这边停业了两天。
如今一重新开张,这家小小的食肆马上展现了府学后大街顶流的风采, 靠着积攒的口碑和四处飘溢的香气吸引无数人驻足。
眼看着卤味盘见底,关鹤谣示意开始毕二下一阶段。
行人们仍在回味口中卤味余香, 却见一个接一个小坛子被店家搬了出来。
桑皮纸一掀, 水产的鲜香和浓郁的酸香同时扑鼻而来。
今日试吃菜品的顺序是设计过的。
卤味之后, 关鹤谣便上了这口味更重的鲊物。
鱼鲊、虾鲊、蟹酢还有几样肉鲊,都是大家一起做的。
与盐腌、糖渍、风干一样,使食材自然发酵的“鲊”也是先民最早发现的保存食物的方法。
想要把鲊物做好,说起来也简单,无非就是上好的材料和干净的器皿, 而这两点本来就是关鹤谣最在意的。
她在选用食材上从不吝啬。
秋天的螃蟹膏满黄肥,青虾则一指多长,和船家定下青鱼、鲈鱼这些应季的鲜鱼,都要最鲜活、最肥美的。
而为了不辜负这些好材料,配料也尽用佳品,好酒好醋、自家炸的花椒油、辣椒油等等搭配得益。
食材本来就好,再加上以现世饮食卫生标准对场地和员工进行要求,关鹤谣她们总共做了四百多坛鲊物,竟然无一腐化变味。
如今一打开,就是勾人口水的浓厚味道。
“好鲜的味道!小娘子这鱼鲊了多久?”
“十五日。”
关鹤谣指着坛子上贴的标签,示意每一坛都标明了食材、口味和制作的日期。
“才十五日味道就这么足啦?怎么卖?”
“藤椒青鱼的一百五十文一坛。您拿回家去,能放好几个月呢。”
一百五十文不算便宜,但是鲊物有一点最好——耐储。越放发酵越充分,滋味也就越足,非常适合寻常人家佐餐,很值得常备。
更别说关鹤谣这鱼鲊口味鲜美,那食客当场就买了一坛。
而若是囊中羞涩也不打紧,还有茭白鲊、茄鲊等便宜的素菜版,都是口味浓重,非常下饭。
这样一边尝,一边卖,食肆外不少人已经是一手卤味油纸包,一手拎着鲊物坛子。
偏偏这时候又上了新的甜食试吃。
红彤彤的山楂糕像是天幕的红霞凝固了,被盛到盘里,再被快刀纵横切开,又变成了晶莹剔透的赤色水晶,一块一块散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