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李监局掌管果子局,送来的自然都是甜蜜的小家伙:一包麦糕、一包泽州饧糖、一包玛瑙饧糖,都是应着时节的,也不像酥油鲍螺那么金贵,关鹤谣松了一口气。
她把每样留出小半,剩下的都和大家分了。
借花献佛,这她也会。
谁知她收了这份礼,就像开启了什么不得了的开关一样,另外几个司局也纷纷送来了礼物。
香药局送了两包药汤末子,茶酒司送了一坛酒,蜜煎局送了几样蜜煎,就连那位沉默寡言的果蔬局监局吴大官人,都遣人送来一篮子松蕈。
“官人说鹤厨娘拨霞供汤底做得好,整治一手好菌菇。这松蕈送您刚好。”听听!还如此客气!
关鹤谣此时心中有些打鼓。
这老几位送的都不是高价之物,分寸拿捏得极好,可也禁不住他们这么高调啊。她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那篮子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恰好此时,孟监司过来了。
关鹤谣绝望了,收受贿赂,还被自己上司逮个正着。
孟监司看着她案上摆的各种小礼物,在关鹤谣心虚的目光中一拍大腿,“哎呀我忘了!我也有东西要给你!”
关鹤谣:……
她接过孟监司给的一条咸肉,便被对方催着去领月钱。原来府中每月底发月钱,众人晨起已去账房排队领了,关鹤谣却不知道这些,孟监司是特意来告诉她。
到了账房,关鹤谣才知道,孟监司为何让她带上一两个人一起来。
账房拿着单子与她核对,“鹤厨娘上工六日,得月钱一贯。买花钱五十文。另外按例给米三斤、麦三斤、菜油一斤。又有厨料钱、茶酒钱折现两百文。细布衣料半匹、棉花一斤。白炭半秤、白蜡五根。”(3)
蜡烛…蜡烛倒是很有用,可以先拿回去…
关鹤谣已经听懵了,有点精神恍惚,居然有这么多东西!
那账房还在继续,“孟监司说你明日告假,便把寒食的吃食也先给你。”他一边念着,边上小厮儿一边往桌上堆,“枣饼一包、乳饼一包、硬饧糖一包、油焦面一包……”
小厮儿疑惑道:“官人,不是说油焦面还没做好?要明日才发呐。”
关鹤谣忍笑,“这个先不着急。”等我回去监守自盗一下就行。
“哦,对对。”账房不知这油焦面就是她做,歉意一笑,“放心,少不了少不了,等你回来找我拿。上面这些都是鹤厨娘的添支定例,”他又翻出来一个包裹,“太夫人那边却还有赏,嘱咐给你配两身衣衫。”
府中每季发新衣关鹤谣没赶上,万没想到太夫人这么给她体面,可能也是看她那两套破旧衣服来回穿看吐了。
账房甚至有些局促,说这是春苗选了送来的,她说请厨娘且拿成衣凑合一下,也不知选的合不合你心意。
关鹤谣捧着那一尺就要十文的上好松江棉布所制的衣服,呆呆地听着这真诚的致歉,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是自己给自己打工的民营企业家关鹤谣女士,内心嘶吼着:到底还是事业单位有编制好啊!!!
第37章 芥辣瓜儿、鳖炖鸽 这倒霉五哥,怕是还……
据说城西南的清水闸一带, 有一、二百家专门卖甲鱼的鳖铺(1)。
春分至清明时节,甲鱼正鲜肥,府里自买了几只回来养着。可它们不幸被关鹤谣看见了, 她便随机挑选一位幸运甲鱼炖成了汤。
出于人文主义关怀, 怕它黄泉路上孤单,又给它找来一个小伙伴——老鸽一只,并着枸杞、虫草、参须炖得软烂。菜蔬局送的松蕈,她也不敢独吞,挑了几朵放进去, 汤味更鲜灵。
杀甲鱼最费劲,放血、剪指甲不说,还要处理其腹中的内脏、脂肪, 身上的软膜、裙边……
关鹤谣废了一大通功夫,将这汤熬得滋养清甜, 甲鱼炖得Q软嫩滑,太夫人却更喜欢她用下脚料随手拌的芥辣瓜儿。
这口重的老太太,真是无处说理去。
“芥辣瓜儿都用黄瓜,没想到木瓜也很好。”太夫人夹了一筷子木瓜丝赞到。
这道菜开胃爽口, 酸、辣、麻,各种滋味又冲又足, 在口中激情碰撞。
那浅绿色的木瓜丝匀称纤长, 可见厨师的精细刀工。
木瓜泡了一夜, 已没有酸涩味道,只留下别致清香,又浸在芥辣汁、醋、酱油调好的汁子里,撒上青葱和芫荽。脆生生的瓜丝间嵌的芥末籽和芝麻丰富了口感,就着筷子嗦着汁子放入口中。明明辣得人眼泪都要下来, 却也禁不住它的诱惑,一口接一口吃。
辣椒真正传入中国之前,先民吃想吃辛辣味道,无外乎姜、椒、茱萸这“三香”。
“姜”自不用多说,无论是烹饪还是养生,它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
而“椒”是指本土的花椒,或是汉时就传入的胡椒。
胡椒极受欢迎,甚至一度成为硬通货,有时朝廷以其代替饷银发给士兵。否则前朝宰相元载,也不至于别出心裁地屯了六十多吨胡椒,一跃成为世界贪污史的一朵奇葩。
他如何不知这些胡椒八百辈子都吃不完?然而惟愚生贪,贪转生愚,只是占有那椒香就觉得快乐。
而“茱萸辣”,正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那个茱萸。
西汉时,川菜中就有了茱萸。在没有辣椒的漫长黑暗里,茱萸义无反顾地成为川地人民的一丝曙光,承担起为这些注定嗜辣的人提供辣味的历史重担。
她把每样留出小半,剩下的都和大家分了。
借花献佛,这她也会。
谁知她收了这份礼,就像开启了什么不得了的开关一样,另外几个司局也纷纷送来了礼物。
香药局送了两包药汤末子,茶酒司送了一坛酒,蜜煎局送了几样蜜煎,就连那位沉默寡言的果蔬局监局吴大官人,都遣人送来一篮子松蕈。
“官人说鹤厨娘拨霞供汤底做得好,整治一手好菌菇。这松蕈送您刚好。”听听!还如此客气!
关鹤谣此时心中有些打鼓。
这老几位送的都不是高价之物,分寸拿捏得极好,可也禁不住他们这么高调啊。她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那篮子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恰好此时,孟监司过来了。
关鹤谣绝望了,收受贿赂,还被自己上司逮个正着。
孟监司看着她案上摆的各种小礼物,在关鹤谣心虚的目光中一拍大腿,“哎呀我忘了!我也有东西要给你!”
关鹤谣:……
她接过孟监司给的一条咸肉,便被对方催着去领月钱。原来府中每月底发月钱,众人晨起已去账房排队领了,关鹤谣却不知道这些,孟监司是特意来告诉她。
到了账房,关鹤谣才知道,孟监司为何让她带上一两个人一起来。
账房拿着单子与她核对,“鹤厨娘上工六日,得月钱一贯。买花钱五十文。另外按例给米三斤、麦三斤、菜油一斤。又有厨料钱、茶酒钱折现两百文。细布衣料半匹、棉花一斤。白炭半秤、白蜡五根。”(3)
蜡烛…蜡烛倒是很有用,可以先拿回去…
关鹤谣已经听懵了,有点精神恍惚,居然有这么多东西!
那账房还在继续,“孟监司说你明日告假,便把寒食的吃食也先给你。”他一边念着,边上小厮儿一边往桌上堆,“枣饼一包、乳饼一包、硬饧糖一包、油焦面一包……”
小厮儿疑惑道:“官人,不是说油焦面还没做好?要明日才发呐。”
关鹤谣忍笑,“这个先不着急。”等我回去监守自盗一下就行。
“哦,对对。”账房不知这油焦面就是她做,歉意一笑,“放心,少不了少不了,等你回来找我拿。上面这些都是鹤厨娘的添支定例,”他又翻出来一个包裹,“太夫人那边却还有赏,嘱咐给你配两身衣衫。”
府中每季发新衣关鹤谣没赶上,万没想到太夫人这么给她体面,可能也是看她那两套破旧衣服来回穿看吐了。
账房甚至有些局促,说这是春苗选了送来的,她说请厨娘且拿成衣凑合一下,也不知选的合不合你心意。
关鹤谣捧着那一尺就要十文的上好松江棉布所制的衣服,呆呆地听着这真诚的致歉,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是自己给自己打工的民营企业家关鹤谣女士,内心嘶吼着:到底还是事业单位有编制好啊!!!
第37章 芥辣瓜儿、鳖炖鸽 这倒霉五哥,怕是还……
据说城西南的清水闸一带, 有一、二百家专门卖甲鱼的鳖铺(1)。
春分至清明时节,甲鱼正鲜肥,府里自买了几只回来养着。可它们不幸被关鹤谣看见了, 她便随机挑选一位幸运甲鱼炖成了汤。
出于人文主义关怀, 怕它黄泉路上孤单,又给它找来一个小伙伴——老鸽一只,并着枸杞、虫草、参须炖得软烂。菜蔬局送的松蕈,她也不敢独吞,挑了几朵放进去, 汤味更鲜灵。
杀甲鱼最费劲,放血、剪指甲不说,还要处理其腹中的内脏、脂肪, 身上的软膜、裙边……
关鹤谣废了一大通功夫,将这汤熬得滋养清甜, 甲鱼炖得Q软嫩滑,太夫人却更喜欢她用下脚料随手拌的芥辣瓜儿。
这口重的老太太,真是无处说理去。
“芥辣瓜儿都用黄瓜,没想到木瓜也很好。”太夫人夹了一筷子木瓜丝赞到。
这道菜开胃爽口, 酸、辣、麻,各种滋味又冲又足, 在口中激情碰撞。
那浅绿色的木瓜丝匀称纤长, 可见厨师的精细刀工。
木瓜泡了一夜, 已没有酸涩味道,只留下别致清香,又浸在芥辣汁、醋、酱油调好的汁子里,撒上青葱和芫荽。脆生生的瓜丝间嵌的芥末籽和芝麻丰富了口感,就着筷子嗦着汁子放入口中。明明辣得人眼泪都要下来, 却也禁不住它的诱惑,一口接一口吃。
辣椒真正传入中国之前,先民吃想吃辛辣味道,无外乎姜、椒、茱萸这“三香”。
“姜”自不用多说,无论是烹饪还是养生,它的地位始终不可撼动。
而“椒”是指本土的花椒,或是汉时就传入的胡椒。
胡椒极受欢迎,甚至一度成为硬通货,有时朝廷以其代替饷银发给士兵。否则前朝宰相元载,也不至于别出心裁地屯了六十多吨胡椒,一跃成为世界贪污史的一朵奇葩。
他如何不知这些胡椒八百辈子都吃不完?然而惟愚生贪,贪转生愚,只是占有那椒香就觉得快乐。
而“茱萸辣”,正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那个茱萸。
西汉时,川菜中就有了茱萸。在没有辣椒的漫长黑暗里,茱萸义无反顾地成为川地人民的一丝曙光,承担起为这些注定嗜辣的人提供辣味的历史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