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姑娘!”青竹抗议。
秦妍书不理她,确定了衣服,随手将衣箱盖上:“行了,赶紧换衣服出门,一会得迟了。”转身往屏风走去。
青竹无奈,只得跟上去,嘴里犹自叨叨:“姑娘你最近怎么总是穿得这么素淡?奴婢记得您最喜欢血牙、海棠红这种来着。”
隔着屏风,秦妍书的话有些小。只听她道:“人总是会变的。”
***
通州是名都,人杰地灵,文人荟萃,曾孕育出不少博古通今的大儒,诗书棋画各有专精的才子更是多不胜数,还有慕名而来的求学之人。
凌氏世代居住在这样的通州大族,诗书传家,哪怕是一个仆人走出去,也会在谈话间引上几句诗文,可谓底蕴深厚。
秦妍书的母亲凌氏正是出自这样的凌家。她学识不浅,大是大非面前非常稳得住,不光能与秦明远谈诗论道,秦家几位嫡出姑娘的启蒙都是由她负责。
故,即便她性子软,也不擅管家理事,在秦家地位不低,连已故的秦成济都对她礼让三分,旁的人自不必说。唐氏虽对她有些许微言,却也不会为难与她。
由凌氏也能看出几分凌家的家风。在凌氏的教导下,秦妍书原本也是温柔娴静之人,奈何……造化弄人。
言归正传。
通州既然以文闻名天下,城里自然少不了各种与文相关的活动。从各大书院到路边茶楼小摊,只要人多了,都会有人兴致而来斗上几句诗文。久而久之,在城里一些较大的地儿,就自发形成了常规性的赛事活动,赛诗会、斗画宴、楚汉局等,不一而论。
秦妍书正是跟着表哥表姐们出门去参加文山书斋每月一次的赛诗会。
说是书斋,其实不过是座茶楼。因着地方宽敞,掌柜的又有几分才识远见,不知道什么时候这赛诗会就被捣鼓了起来。
通州文风盛行,对男女大防反倒不那么拘束。等闲的赛诗会等,男女老少皆宜,兴致来了还能下场。
秦妍书以往也随凌家人见识过几回,但上辈子她早早嫁人,再往前年岁更小,对此种场合并无太大感触,这番再来通州,能再次领会其中意蕴和趣味,也是幸事——倒是托了萧昱那家伙的福。
凌家早早就在文山书斋定了位子。他们表兄妹几人落座不久,“当当”三声锣响,赛诗会开始了。
文山书斋是两层楼的茶楼。一楼中堂宽敞,摆满坐席。二楼中空,环形绕立,坐在二楼可将一楼场景尽收眼底。
一楼中间有个半尺高的台子,上面一张八仙方桌,坐着几名年岁不一的直裰文人。他们身前还摆了张足有丈长的长条案几。
秦妍书知道,这些就是今天的裁判了。
果不其然,锣响之后,这桌其中一名中年人站起来,朝四方各行了个拱手礼:“鄙下不才,被邀请前来给这回的赛诗会出题。”他沉吟片刻,“现已入夏,暑气来袭,今天咱们就以‘暑’为题吧。”
说完,他提笔蘸墨,在案上宣纸写了个大大的暑字。
旁边俩书僮待他写完,快手揭起宣纸,一人一边拉起四角,朝着四面各展示了一遍,然后钉到墙边一面大木板。
众人议论纷纷,各有商议。
秦妍书的四表姐朝上座的二表哥努了努嘴,往下头一指:“二哥,你压中题了,不去试试吗?”
二表哥笑着摇头:“不急。”转头朝秦妍书道,“六妹妹要是有兴趣,可写下来让人递送下去。”
在凌氏这边排辈,秦妍书在她这辈人排行第六。
秦妍书笑着点点头。
适才说话的四表姐打趣道:“妹妹别客气,我们就指着你挫挫二哥的傲气呢,省得他一天天的鼻孔朝天的样儿。”
二表哥无奈:“四妹可别乱说,回头爹得治我一个狂妄自大的罪名,我要是被罚抄书,你也跑不了。”
秦妍书的四表姐吐了吐舌头:“当我没说过。”
秦妍书莞尔,正想说话,楼下大堂就有一年轻人站出来,他们忙望过去。
“不才高州易元泽,抛砖引玉,先来一首。”那年轻人朝众人拱拱手,将桌上刚刚书写下来的笔墨揭下来,开始高声吟诵,“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注1)”
“好!”
“不错。”
那名年轻人面带喜色,朝诸人拱了拱手,将手上诗墨交给书斋里的书僮,由书僮呈到那张丈许长的案桌上。
有人开了头,其他人纷纷踊跃下场。
秦妍书看的津津有味,眼也不眨地盯着下面。半晌转回来,恰好看到二表哥收笔。
她定睛望去,禁不住跟着念了起来:“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注2)”完了她钦佩不已,“二表哥好文采。”
凌二表哥轻笑:“不过是堆砌辞藻,倒让你看笑话了。”
秦妍书将诗句细细咀嚼了遍,摇头:“实在意韵深远,表哥谦虚了。”
凌四表姐插话:“你别搭理他,他分明自得的很,就是惯爱装样儿。”
凌二表哥无奈:“话儿尽给你说完了。”
其余几人都笑了。
秦妍书也笑,笑完不知怎的,想到了在农庄那几天亲见的农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模样。她顿了顿,细声问道:“我可否也写上一首?”
秦妍书不理她,确定了衣服,随手将衣箱盖上:“行了,赶紧换衣服出门,一会得迟了。”转身往屏风走去。
青竹无奈,只得跟上去,嘴里犹自叨叨:“姑娘你最近怎么总是穿得这么素淡?奴婢记得您最喜欢血牙、海棠红这种来着。”
隔着屏风,秦妍书的话有些小。只听她道:“人总是会变的。”
***
通州是名都,人杰地灵,文人荟萃,曾孕育出不少博古通今的大儒,诗书棋画各有专精的才子更是多不胜数,还有慕名而来的求学之人。
凌氏世代居住在这样的通州大族,诗书传家,哪怕是一个仆人走出去,也会在谈话间引上几句诗文,可谓底蕴深厚。
秦妍书的母亲凌氏正是出自这样的凌家。她学识不浅,大是大非面前非常稳得住,不光能与秦明远谈诗论道,秦家几位嫡出姑娘的启蒙都是由她负责。
故,即便她性子软,也不擅管家理事,在秦家地位不低,连已故的秦成济都对她礼让三分,旁的人自不必说。唐氏虽对她有些许微言,却也不会为难与她。
由凌氏也能看出几分凌家的家风。在凌氏的教导下,秦妍书原本也是温柔娴静之人,奈何……造化弄人。
言归正传。
通州既然以文闻名天下,城里自然少不了各种与文相关的活动。从各大书院到路边茶楼小摊,只要人多了,都会有人兴致而来斗上几句诗文。久而久之,在城里一些较大的地儿,就自发形成了常规性的赛事活动,赛诗会、斗画宴、楚汉局等,不一而论。
秦妍书正是跟着表哥表姐们出门去参加文山书斋每月一次的赛诗会。
说是书斋,其实不过是座茶楼。因着地方宽敞,掌柜的又有几分才识远见,不知道什么时候这赛诗会就被捣鼓了起来。
通州文风盛行,对男女大防反倒不那么拘束。等闲的赛诗会等,男女老少皆宜,兴致来了还能下场。
秦妍书以往也随凌家人见识过几回,但上辈子她早早嫁人,再往前年岁更小,对此种场合并无太大感触,这番再来通州,能再次领会其中意蕴和趣味,也是幸事——倒是托了萧昱那家伙的福。
凌家早早就在文山书斋定了位子。他们表兄妹几人落座不久,“当当”三声锣响,赛诗会开始了。
文山书斋是两层楼的茶楼。一楼中堂宽敞,摆满坐席。二楼中空,环形绕立,坐在二楼可将一楼场景尽收眼底。
一楼中间有个半尺高的台子,上面一张八仙方桌,坐着几名年岁不一的直裰文人。他们身前还摆了张足有丈长的长条案几。
秦妍书知道,这些就是今天的裁判了。
果不其然,锣响之后,这桌其中一名中年人站起来,朝四方各行了个拱手礼:“鄙下不才,被邀请前来给这回的赛诗会出题。”他沉吟片刻,“现已入夏,暑气来袭,今天咱们就以‘暑’为题吧。”
说完,他提笔蘸墨,在案上宣纸写了个大大的暑字。
旁边俩书僮待他写完,快手揭起宣纸,一人一边拉起四角,朝着四面各展示了一遍,然后钉到墙边一面大木板。
众人议论纷纷,各有商议。
秦妍书的四表姐朝上座的二表哥努了努嘴,往下头一指:“二哥,你压中题了,不去试试吗?”
二表哥笑着摇头:“不急。”转头朝秦妍书道,“六妹妹要是有兴趣,可写下来让人递送下去。”
在凌氏这边排辈,秦妍书在她这辈人排行第六。
秦妍书笑着点点头。
适才说话的四表姐打趣道:“妹妹别客气,我们就指着你挫挫二哥的傲气呢,省得他一天天的鼻孔朝天的样儿。”
二表哥无奈:“四妹可别乱说,回头爹得治我一个狂妄自大的罪名,我要是被罚抄书,你也跑不了。”
秦妍书的四表姐吐了吐舌头:“当我没说过。”
秦妍书莞尔,正想说话,楼下大堂就有一年轻人站出来,他们忙望过去。
“不才高州易元泽,抛砖引玉,先来一首。”那年轻人朝众人拱拱手,将桌上刚刚书写下来的笔墨揭下来,开始高声吟诵,“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注1)”
“好!”
“不错。”
那名年轻人面带喜色,朝诸人拱了拱手,将手上诗墨交给书斋里的书僮,由书僮呈到那张丈许长的案桌上。
有人开了头,其他人纷纷踊跃下场。
秦妍书看的津津有味,眼也不眨地盯着下面。半晌转回来,恰好看到二表哥收笔。
她定睛望去,禁不住跟着念了起来:“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注2)”完了她钦佩不已,“二表哥好文采。”
凌二表哥轻笑:“不过是堆砌辞藻,倒让你看笑话了。”
秦妍书将诗句细细咀嚼了遍,摇头:“实在意韵深远,表哥谦虚了。”
凌四表姐插话:“你别搭理他,他分明自得的很,就是惯爱装样儿。”
凌二表哥无奈:“话儿尽给你说完了。”
其余几人都笑了。
秦妍书也笑,笑完不知怎的,想到了在农庄那几天亲见的农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模样。她顿了顿,细声问道:“我可否也写上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