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王算是手下留情,三个儿子十分感动,就差抱着亲爹的大腿哭。
    收到这个结果,郅玄啧了一声,虽然不满意,也没有继续抓着不放。随手将旨意丢在一边,就派人去郅地工坊,验收近段时日的成果。
    对东梁国开战宜早不宜迟。
    郅玄手握梁盛留下的城防图,对东梁国边境情况了如指掌。为能进一步掌控优势,他秘密在郅地打造攻城器械,如今已有成品,验收后即可大规模制造,在战争中投入使用。
    考虑到战前安排,郅玄无法在边地久留。实在舍不得美人,又不能把人带走,只能折中一下,分别之前再放纵一回。
    赵颢挑开帐帘,恰好对上郅玄的目光。
    一刹那,令狄戎闻风丧胆的公子颢竟下意识后退半步。
    不怪他做出这般举动,实在是郅玄的目光太亮,牢牢锁定目标,活似要将他吞噬入腹,连一块骨头渣都不剩。
    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别总是来得突然,难免会依依不舍。
    郅玄做好动身的准备,却没想到,赵颢接到北安侯旨意,需要比他更早出发。
    “庸侯被逐。”
    旨意来得突然,骑士从北都城飞驰而来,途中跑废三匹战马,可见事情紧急。
    庸国地处边陲,国土面积不大,战略位置却极其重要,实为四战之地。
    人王分封时,庸国十分强盛,国土面积是今日的五倍。然时移世易,随着周围国家逐渐崛起,庸国国君不思进取,氏族只知享乐,民间怨声载道,国力日渐衰落。沦落到今日,别说昔日比肩的大国,连对漠国都拍马不及。
    漠国地狭民寡,至少有钱。
    漠侯惯会嘤嘤嘤,国内氏族擅长审时度势,很会抱大腿,即使身处北安国东梁国之间,日子也算过得不错。
    庸国是彻底的反例。
    国君氏族没见聪明人,却一个比一个会作。虽然不是大奸大恶,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照样令人发指。
    这样的诸侯国本无法存续太久,不被大国所灭也会被小国挤兑,早就该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怎奈初代庸侯是人王的兄弟,其后有三位国君都同王室联姻,就算子孙不肖,国力日渐衰退,看在血脉的份上,人王也不会坐视庸国被灭。
    简言之,欺负可以,揍死不行。
    即使人王也看庸侯不顺眼,时常恨铁不成钢,庸国真遇到麻烦,也要捏着鼻子出面调停。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个有王室血脉的诸侯国彻底消失。
    当初分封庸国,人王既是对兄弟的厚待,也有牵制周围诸侯国的打算。怎奈兄弟的后代不争气,别说为他排忧解难,连国家都差点没保住。
    两百年前,大概是祖先开光,庸国总算出了一个不是太废的君主。不能说英明神武,好歹不是作死小能手,不只放下姿态和周边国家修复关系,还灵光一闪抱上北安国大腿。
    做附庸国很没面子,好在不用担惊受怕。不用连觉都睡不安稳,唯恐躺下没多久就被兵临城下。
    可惜先辈捅出的篓子实在太多,庸侯拼命修补,日日殚精竭虑熬油费火,也无法彻底扭转局面。重压之下,登位五年就病在榻上,身体彻底垮了下去。
    庸侯膝下没有儿子,仅有的一个女儿也体弱多病,父亲去世没多久也染病去世。
    氏族们商量之后,公推其弟登上君位。
    新君远不如兄长英明,加上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短短几年时间就将修补好的局面打得粉碎。好在氏族们还有聪明人,不管君上怎么作死,坚持抱紧北安国大腿,年年进献珍宝,没将先君余荫全部废掉。
    自那以后,庸国再没出过英明的国君,反倒作死能力不断增强。
    时至今日,没等别国杀进国都,国人先一步暴动,带领庶人冲入国君府,将醉在榻上的国君赶出都城。一同被驱逐的还有多名卿大夫,都是衣衫不整,个别走出城门时连鞋袜都没穿,样子狼狈之极。
    庆幸氏族家臣忠心,驾着马车及时赶到,为众人准备衣物,才没让堂堂国君出尽洋相。
    只是事情瞒不住,隔日就传了出去。一传十十传百,等庸侯和卿大夫们赶到北都城求助,消息已经传遍邻国。
    氏族们吃瓜之余,一点都不感到意外。以庸侯和庸国氏族的作风,国人暴乱是迟早的事情。这次被逐更是自找,为自己享乐竟要加税,加的还是人头税,呱呱落地的孩子都要征税!
    国君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这是脑袋进了多少水,还是被天降神石砸了,竟然想出这样的主意。
    庸侯携群臣逃入北安国,身为宗主国,北安侯不能避而不见。
    等双方见面,听完庸侯哭诉,北安侯都不知该说什么。见过作死的,没见到作死到这般地步的。
    现在撕毁盟约还来不来得及?
    庇护这样一群玩意简直闹心!
    无奈国以信立,北安侯再不想管也不能置之不理。但国人暴动非同小可,他也不能无理出兵。左思右想,北安侯采纳朝中建议,给人王上书,请示中都城该怎么办。
    北安国是宗主国不假,庸侯可是王室血脉,再稀薄也不能当不存在。
    事情闹到今日地步,北安侯想管也无从着手,只能踢皮球,让中都城拿出态度,他照做就是。
    彼时,人王收到郅玄三份奏疏,朝堂上正为西原侯告状扯皮,城内也是流言四起,闹得沸沸扬扬。
    北安侯奏疏送到,无疑是火上浇油。
    事情全都碰在一起。卿大夫们还好说,人王得知庸侯竟被国人赶出都城,登时眼前一黑,火冒三丈,起了满嘴燎泡。
    不能帮忙好歹别添乱,祖宗留下的好牌,翻开竟然连个花色都没有,废得彻彻底底。
    人王气不顺,对庸侯无比失望。可再失望也不能不管。
    正如北安侯之言,庸侯是王室血脉,再稀薄也不能否认。如今落得如此下场,稍不留神就会灭国,人王不能不理。
    慎重思量之后,人王给北安侯下旨,暂将庸侯一行留下,严令其反省。他会尽快派人前往庸国,尽可能安抚国人情绪,使其愿意迎回国君。
    人王旨意来得及时,处置办法也是无可厚非。历史上遇到诸侯国国人暴乱,基本都是采用此法。
    北安侯接到旨意,心中略定,以为中都城愿意派人,自己将庸侯一行安顿好即可。
    万万没想到事情又出波折。
    在众人以为事情差不多能妥善解决时,庸国国人竟要自行灭国,坚持要投奔公子颢,将自己划归赵地属民。
    留在城内的氏族代为执笔,投诚书写好之后就广为散播。生怕消息被压制,还特地组织队伍前往北都城,口口声声不愿做庸人,要做赵人,不答应他们就继续闹。
    “反正日子过不下去,如要迎回昏君,吾等宁死!”
    递送投诚书的是庸国氏族,祖辈曾跟随初代庸侯作战,历代子孙坚守组训,纵然无才也不和其他氏族同流合污。
    庸侯和多数卿大夫被驱逐,这一家留在城内,还为国人执笔,称得上是一股清流。
    庸国人坚持要归入赵地,实是无奈之举。他们既将国君逐走,就不可能再迎回去,否则家族不得保全。若要新立国君,也没有太好的人选。拨拉拨拉庸侯血脉,全都一个德行,想矮子里面拔高个都不可能。
    换氏族登位,想都不要想。庸国能存续至今,最大的仰仗就是庸侯有王室血缘。换一家登位,不说不合规矩,人王第一个不会放过。
    氏族和国人们一同商量,最终做出决定,既然选不出国君,干脆不选。
    “吾等投奔公子颢!”
    迎回国君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也不行。新选国君八成还不如上一个,他们耗费力气就是再找个人给自己添堵,吃饱了撑的?
    既然如此,干脆不要国君,庸国也让它消失,他们集体奔公子颢去做赵人!
    之所以选择赵颢而不是旁人,全因赵颢素有英名。身为北安侯嫡子,赵颢战功彪炳,在朝堂高居卿位,在各国都颇得人心,拥趸极多。
    此外,赵颢和郅玄联姻,背后还站着西原侯,纵然不是国君,实力也是相当强横,非寻常可比。
    投奔公子颢既是投靠北安国,也是同西原国建立联系。有两大诸侯国在,庸侯跑去中都城哭也是投鼠忌器。
    庸国人一心投奔,只要赵颢接纳自己,还会送给对方一份大礼。
    庸侯碌碌,庸人却是勤劳肯干,尤其擅长种粮,否则早被苛捐杂税压死。
    只要赵颢愿意接纳他们,庸人愿意献上培育的新粮种,还会献上旱稻,亩产不亚于粟和麦。另外,他们手中还有一种菜,汁液带有甜味,十分稀有,也愿意献上。
    种种条件列举,诚意十足,绝不是假意利用另有谋算。
    庸国人神来一笔,打了北安侯一个措手不及。
    事情背后象征无尽的麻烦,一旦点头,要面对的很可能就是人王。看到对方提出的条件,北安侯和卿大夫们又十分动心、粮食主动送上门却要瞻前顾后,只能看着流口水,滋味简直太难受。
    朝中商议数日,实在拿不出解决办法,北安侯只能给赵颢送信,将他召回北都城。是不是要收下庸人,让儿子自己拿主意。
    从北安侯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他很想接受对方投诚,对事后的局面也有心理准备。只是朝堂上声音无法统一,部分氏族考虑到庸侯血脉的特殊,心存担忧,很难马上作出决定。
    赵颢接到书信,需要提前动身,自然没有隐瞒郅玄。
    知晓庸国发生之事,郅玄相当吃惊,半天没说出话来。
    他知道时代特殊性,也知晓国人权力,可闻名不如见面,道听途说终不如亲眼所见。国人不愤直接掀翻国君,还要主动灭国投奔他人,简直彪悍到无以复加。各国国君除了吃惊之外并未觉得哪里不妥,甚至还乐得看好戏。
    压下心中震惊,郅玄再看赵颢递来的书信,细思信中内容,对北安国朝堂上的争执有了把握。
    必须承认,庸国人开出的条件实在令人动心。即使没有这些条件,人口数量也值得冒险。只是一些氏族的顾虑也没错,中都城那里总要给个交代,不能蒙混过去。
    郅玄告状就是考虑到人王,否则哪需要费事,直接把儆猴的鸡抓来拧断脖子,多么干脆利落。
    认真看过庸国人提出的条件,郅玄放下竹简,看向坐在对面的赵颢,道:“君意下如何,收不收?”
    “收。”接到北安侯的书信,赵颢很快做出决定,“分一半给君侯,如何?”
    “果真?”郅玄挑眉。
    “我同君侯一体。” 赵颢一改严肃,倾身靠近郅玄,眼角染上绯红,“只是君侯也该有所表示。”
    定定看了赵颢半晌,郅玄忽然笑了,手指擦过赵颢的下巴,道:“我收下,中都城那里,我帮你解决。”
    “谢君侯。”赵颢握住郅玄的手腕,微微侧头,唇落在手腕内侧。未束的长发披在肩头,流瀑一般,赛过顶级绸缎,“我明日启程,今日好生感谢君侯。”
    郅玄停顿两秒,一边咬牙暗道妖精,一边按住美人肩膀,咬一般吻了上去。
    昏君的快乐,他终于懂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郅地
    盛夏时节,农田一片青绿。
    扛着锄头的农人走过田埂,遇到三两个老翁,立即侧身让到路旁。几个孩童跟在老翁身后,全都背着筐子,里面装着喂牛的草料,还有两只肥壮的兔子。
    春耕开始之前,西都城送来大批粮种,整整五十辆大车,足够郅丰凉三地所用。

章节目录

郅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来自远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来自远方并收藏郅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