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在方才她系上巾子前就直盯着自己!左三娘浑身一凛,戒备地在人潮里步步后退。
那吞日帮的汉子将左三娘细细打量了一番,眯细的眼里似是闪着险恶的寒芒。他抬起手,将一张揉皱的江湖令展开:“喂,女娃娃。见过上面的人么?”
江湖令上画的正是她的容颜。左三娘浑身一颤,良久,微微地摇头。
“哼,可我看,”那汉子阴恻恻地一笑,忽地身形暴涨,两手如疾电般猛地蹿出,袭向左三娘,“…我倒是见过你!”
他认出了自己,还想掀了自己的巾子!左三娘惊恐万状,猫着腰往人群里一钻。人潮似是掀起了骇浪,数不清的套着步履草鞋的脚纷乱地在眼前迈动,将她席卷、冲撞。
突然间,有人惊叫道:“是江湖令上的那女魔头!”“捉了她!”于是一街人流风起浪涌,高喝粗嚎声迭起,沸沸扬扬地闹成一片。左三娘只觉仿佛被磨盘在身上左右碾了一轮,被密如林木的腿脚碰撞了一遭,像被攫住脖颈似的喘不过气。
她跌撞着逃出了人群,一拐身入了四合头边的小巷,没命似的奔逃。人声仿若乌蝇般在身后紧黏不放,她跑得胃里酸水直泛,一张脸彤红地密密布了汗珠。待在弯巷里七拐八扭地狂奔了许久,四周总算清净了些,左三娘气喘如驴,满耳只听得自己的心跳与隔墙堂屋前搬动台灯、预备着要今夜唱灯戏的窸窣声响。
街上是走不得了,到处都有手里抓着张江湖令寻她的人。
左三娘歇了一阵,有些颓丧地挨着墙慢慢地走。她略一想便心知肚明,这江湖令准是颜九变那舍物布下的,既不用得着候天楼出面,教人起疑,又能借刀杀人,可谓一石二鸟。
蒲公寺边有一片繁密的香樟林,石道蜿蜒而上,没入翠影间。日光从木栾间迎面洒来,像张开千万缕洁白丝线,点点光尘于其间涌动。这几日有招亲会,香客都聚到了武场边,顶多在石道前献几炷香,这儿清净得无人踏足。
三娘拖着疲累的两腿踏上石道。她像丧家犬一般避过了街里逡巡的武人,偷摸着进了寺边的香樟林。只消穿过石道,就能到锁着金乌的那间宅子里去。
树林里静悄悄的,虫鸣声有气无力,起了一片又倒了一片。她踩着落满樟叶的草坡小心地靠近围着宅院的墙,忽地瞥见小青瓦上如栖鸦立着个人影。
左三娘倏地将手指塞进嘴里,方才没在那一刻叫出声。她冷汗涔涔,一颗心像要四分五裂似的狂躁跳动。她一点点地往石道的阑干处蹲下身来,抓紧了自己的臂膀。
那是个黑衣刺客,脸上盖着修利鬼面,鳍耳豹面,森冷得吓人。刺客蹲在宅子的房檐上左睃右望,冷冽地环视着四周。他的手里端着把火铳,若是被他瞧见身影,定会被铳中铁弹打得身首分离、血肉模糊。
这处也行不通。绝望感如藤蔓般缠上左三娘的心头。她想过宅子确该有刺客们守着,凭她一个全无武功、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孩儿,又如何能敌得过这群精装良铠的恶鬼?
她喘着气,小心地在石道上挪着步子,一步一挨地退出了香樟林。左三娘蹲在茸耏石狮前,苦恼而绝望地揪起了发丝。哪儿都是死路,她入不了宅子。哪怕取得了还丹,也送不到金乌手里。
心里焦灼似的发疼,左三娘失魂落魄地往蒲公寺走去,步子一挪一顿。她还有甚么法子呢?谁能替她将刺客们赶开,把药送到金乌手里?他每回毒发的时候都那般凄惨,也不知此时是不是还活着,她离开的这段时日里他一定很难受。撕心裂肺的痛若是受过一回,谁都不愿再受,可他每夜都会如此。
寺边零零碎碎地传来一阵脚步声。左三娘撇了个脑袋去看,先吃了一惊。来的人是一众白袍雪绦的道士,正在鼎前奉香。寺里除了他们外并无其他香客,这群道士倒也清静,奉香时抿着嘴不出声,只听得衣袍簌簌作响。他们背上、腰间挂着剑,剑柄上系着一串玉珠,在风里微曳时叮当作响。
——是天山门的人。
左三娘忽地提起神来,愉快得从石阶上腾地跳起来。
她想到进宅子的法子了,世人皆道天山门与候天楼势不两立,天山门又多古道热肠之人,只要托这群道士将宅子边的刺客引开,她便能带金乌这病秧子逃出来。她怎么就没想到呢?天府这段时日临近武盟大会,各路英杰汇聚于此,天山门自然也不会例外。
道士们在香鼎前奉完香,齐整地进了佛殿。左三娘瞧见有一人远远地在后面踅过来,头上戴个白纱斗笠,面容朦胧地隐没在纱幕后,腰间缚着柄雪白长刀,看着一副闲散的模样。此人不是那玉求瑕还是谁?
三娘以往是见过玉白刀客模样的,如今一见便舌桥不下,忙从石道边蹿起来跑过去道:
“喂,喂!王小元,你怎么在这儿,又怎么穿成这副模样啦?”
那人顿了脚步,微微侧身看向她。左三娘见他不说话,愈觉得他是个胆小如鼷的人,越发气不打一处来。她还盼着王小元想起过往后能去帮金乌一把呢,没想到竟是一声不吭地溜回了天山门,丢金乌一人在冷冰冰的宅子里。
左三娘气道:“你为何不说话?是不是怕我问你少爷在哪儿?你这蠢家伙,脑袋好了也不同我说一声,自个儿同竹老翁前辈晃悠去啦!”
那吞日帮的汉子将左三娘细细打量了一番,眯细的眼里似是闪着险恶的寒芒。他抬起手,将一张揉皱的江湖令展开:“喂,女娃娃。见过上面的人么?”
江湖令上画的正是她的容颜。左三娘浑身一颤,良久,微微地摇头。
“哼,可我看,”那汉子阴恻恻地一笑,忽地身形暴涨,两手如疾电般猛地蹿出,袭向左三娘,“…我倒是见过你!”
他认出了自己,还想掀了自己的巾子!左三娘惊恐万状,猫着腰往人群里一钻。人潮似是掀起了骇浪,数不清的套着步履草鞋的脚纷乱地在眼前迈动,将她席卷、冲撞。
突然间,有人惊叫道:“是江湖令上的那女魔头!”“捉了她!”于是一街人流风起浪涌,高喝粗嚎声迭起,沸沸扬扬地闹成一片。左三娘只觉仿佛被磨盘在身上左右碾了一轮,被密如林木的腿脚碰撞了一遭,像被攫住脖颈似的喘不过气。
她跌撞着逃出了人群,一拐身入了四合头边的小巷,没命似的奔逃。人声仿若乌蝇般在身后紧黏不放,她跑得胃里酸水直泛,一张脸彤红地密密布了汗珠。待在弯巷里七拐八扭地狂奔了许久,四周总算清净了些,左三娘气喘如驴,满耳只听得自己的心跳与隔墙堂屋前搬动台灯、预备着要今夜唱灯戏的窸窣声响。
街上是走不得了,到处都有手里抓着张江湖令寻她的人。
左三娘歇了一阵,有些颓丧地挨着墙慢慢地走。她略一想便心知肚明,这江湖令准是颜九变那舍物布下的,既不用得着候天楼出面,教人起疑,又能借刀杀人,可谓一石二鸟。
蒲公寺边有一片繁密的香樟林,石道蜿蜒而上,没入翠影间。日光从木栾间迎面洒来,像张开千万缕洁白丝线,点点光尘于其间涌动。这几日有招亲会,香客都聚到了武场边,顶多在石道前献几炷香,这儿清净得无人踏足。
三娘拖着疲累的两腿踏上石道。她像丧家犬一般避过了街里逡巡的武人,偷摸着进了寺边的香樟林。只消穿过石道,就能到锁着金乌的那间宅子里去。
树林里静悄悄的,虫鸣声有气无力,起了一片又倒了一片。她踩着落满樟叶的草坡小心地靠近围着宅院的墙,忽地瞥见小青瓦上如栖鸦立着个人影。
左三娘倏地将手指塞进嘴里,方才没在那一刻叫出声。她冷汗涔涔,一颗心像要四分五裂似的狂躁跳动。她一点点地往石道的阑干处蹲下身来,抓紧了自己的臂膀。
那是个黑衣刺客,脸上盖着修利鬼面,鳍耳豹面,森冷得吓人。刺客蹲在宅子的房檐上左睃右望,冷冽地环视着四周。他的手里端着把火铳,若是被他瞧见身影,定会被铳中铁弹打得身首分离、血肉模糊。
这处也行不通。绝望感如藤蔓般缠上左三娘的心头。她想过宅子确该有刺客们守着,凭她一个全无武功、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孩儿,又如何能敌得过这群精装良铠的恶鬼?
她喘着气,小心地在石道上挪着步子,一步一挨地退出了香樟林。左三娘蹲在茸耏石狮前,苦恼而绝望地揪起了发丝。哪儿都是死路,她入不了宅子。哪怕取得了还丹,也送不到金乌手里。
心里焦灼似的发疼,左三娘失魂落魄地往蒲公寺走去,步子一挪一顿。她还有甚么法子呢?谁能替她将刺客们赶开,把药送到金乌手里?他每回毒发的时候都那般凄惨,也不知此时是不是还活着,她离开的这段时日里他一定很难受。撕心裂肺的痛若是受过一回,谁都不愿再受,可他每夜都会如此。
寺边零零碎碎地传来一阵脚步声。左三娘撇了个脑袋去看,先吃了一惊。来的人是一众白袍雪绦的道士,正在鼎前奉香。寺里除了他们外并无其他香客,这群道士倒也清静,奉香时抿着嘴不出声,只听得衣袍簌簌作响。他们背上、腰间挂着剑,剑柄上系着一串玉珠,在风里微曳时叮当作响。
——是天山门的人。
左三娘忽地提起神来,愉快得从石阶上腾地跳起来。
她想到进宅子的法子了,世人皆道天山门与候天楼势不两立,天山门又多古道热肠之人,只要托这群道士将宅子边的刺客引开,她便能带金乌这病秧子逃出来。她怎么就没想到呢?天府这段时日临近武盟大会,各路英杰汇聚于此,天山门自然也不会例外。
道士们在香鼎前奉完香,齐整地进了佛殿。左三娘瞧见有一人远远地在后面踅过来,头上戴个白纱斗笠,面容朦胧地隐没在纱幕后,腰间缚着柄雪白长刀,看着一副闲散的模样。此人不是那玉求瑕还是谁?
三娘以往是见过玉白刀客模样的,如今一见便舌桥不下,忙从石道边蹿起来跑过去道:
“喂,喂!王小元,你怎么在这儿,又怎么穿成这副模样啦?”
那人顿了脚步,微微侧身看向她。左三娘见他不说话,愈觉得他是个胆小如鼷的人,越发气不打一处来。她还盼着王小元想起过往后能去帮金乌一把呢,没想到竟是一声不吭地溜回了天山门,丢金乌一人在冷冰冰的宅子里。
左三娘气道:“你为何不说话?是不是怕我问你少爷在哪儿?你这蠢家伙,脑袋好了也不同我说一声,自个儿同竹老翁前辈晃悠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