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
见了孙梅英,就拉着手说话,脸红扑扑的。孙梅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悄悄塞给孙玉华。这是进军写的,不方便投递,就托她转交。
孙玉华攥着信,心咚咚直跳。
这事儿还没公开,单位里不晓得,就像在做地下工作。
孙梅英当起了联络员,也跟着兴奋起来。
这一阵子,她跟大旺每天去夜校补习,放学了一起回家。
天暖和了,吹着晚风,心情很舒畅。
小苗说:“两口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是很浪漫的事儿。”
浪漫她不懂,可跟大旺的感情加深了。大旺呢,也很少瞪眼了,还跟她说:“梅英,星期天就去拍照。”
幸福是会传递的。
田大旺工作很忙,可开心的事儿不少。
以前顾不上回家,现在一下班就去接梅英,好一起回去做饭。梅英在学织毛衣,还用手掌比着他的肩膀,量了一遍又一遍,说:“大旺,等到秋天,就能穿上新毛衣了。”
赵科长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说几家国营公司做起了外贸生意,第一笔订单已经拿下了,就等着赚美钞呢。
田大旺不得不佩服。赵科长虽然有点小毛病,可经济头脑很厉害,人也很能干。换做是他,累死也完不成这个任务。
徐科长也找到他,说:“上面正在筹备公安部队,要不要转到公安上来?”
他想去公安部门,觉得那样更对口。可工商处人手紧张,缺乏专业人员。他好不容易熟悉了业务,哪能轻易离开啊?
拿何处长的话来说:“和平年代,经济建设很重要,不然,拿啥养活咱们的部队和公职人员?”
田大旺拿不定主意,跟孙梅英透了一点。
孙梅英很担心,说:“大旺,做公安工作太危险了。”田大旺晓得上次受伤把梅英吓坏了,偶尔还会做噩梦,喊着他的名字,满头大汗。
田大旺想了又想,只好收起心。
徐科长很看重他,可公安上并不缺人。从去年部队精简员额开始,一批又一批同志转业了,筹备公安部队,直接改番号即可,有的是后备力量。
可经济方面的同志却很欠缺。
工商局那边大多是留用人员,有专业技能,可思想波动厉害,还有一些不良习气。何处长说:“要靠我们的同志去带动,去监督,不然,啥时候才能转变?”
这个道理,跟公安部门改造旧警察局一样。
沪上刚刚接管时,警察头目们早就逃跑了,剩下的都是基层人员。当时的政策是,凡是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都予以留用。这是出于社会安定考虑,一下子几万人失业了,推到社会上会造成波动,也容易起逆反心理,被特务们利用。
当然,那些犯有严重罪行的,包括杀害进步人士的反动分子、潜伏下来的特务、贪污腐化分子等等,该抓的抓,该坐牢的坐牢,该教育的教育,不在留用之列。
可留用人员成分复杂,改造起来绝非易事。
公安部门下了大力气,通过学习教育转变思想,又加大了筛查力度,发现屡教不改的一律革职。可即便是这样,还是不能保证队伍的纯洁。
这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持久地做下去。
田大旺不想当逃兵,就继续坚持着。
相比起过去,他成熟多了,对工商界有了新的认识。对白奕雄那样的商人也有了办法,尽可能地远离,不给单独说话的机会。对女士们也不苟言笑,别说签名,就是笑一笑都很难。
何处长批评他,让他注意一下态度,可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方法行事。
这是徐科长跟他讲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工作方式,不一定要一个样。他跟赵科长不同,做不来表面功夫,那就干脆不做好了。
这么一来,还真没人敢在他面前耍花招。
白奕雄和白丽雅也没再出现,让他长舒了口气。
去公安部门的事儿,田小苗后来才听说。
心说,大旺同志还不晓得做工商管理工作同样危险,每天跟那些投机分子打交道,不比特务们差多少。
当然,这种危险跟公安工作不同。
那是在生死线上徘徊,相比起来留在工商处也好。
*
进入六月之后,雨水连连。
一下就是半个月,不带停歇的。
田小苗又开始痒痒了。
孙梅英早有准备,熬了一大锅草药汤,让小苗泡澡。还说:“要是在老家,整天不下雨,地里旱得都裂口子了,庄稼也蔫了,上哪里起湿疹啊?”
孙梅英说着,就想起了家乡。
余教员来信了,说县里剿匪,抓了一批,还缴获了武器装备。山区安宁多了,再也不怕土匪打劫了,老乡们都夸人民政府好,交公粮可积极了。
在信里,余教员鼓励梅英好好学习,说在城里,知识用处很大,只有掌握一门技术,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在信的末尾,余教员还透露了一个好消息。她怀孕了,有三个多月了,把文松高兴得不行。
说到怀孕,孙梅英瞅瞅自己的肚子。
好像一直不见动静,给公爹婆婆写信也没了底气。好在,公爹和婆婆为了省钱,几乎不回信,那些埋怨训斥也就听不见了。
田小苗也看了余教员的来信。
孙玉华攥着信,心咚咚直跳。
这事儿还没公开,单位里不晓得,就像在做地下工作。
孙梅英当起了联络员,也跟着兴奋起来。
这一阵子,她跟大旺每天去夜校补习,放学了一起回家。
天暖和了,吹着晚风,心情很舒畅。
小苗说:“两口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是很浪漫的事儿。”
浪漫她不懂,可跟大旺的感情加深了。大旺呢,也很少瞪眼了,还跟她说:“梅英,星期天就去拍照。”
幸福是会传递的。
田大旺工作很忙,可开心的事儿不少。
以前顾不上回家,现在一下班就去接梅英,好一起回去做饭。梅英在学织毛衣,还用手掌比着他的肩膀,量了一遍又一遍,说:“大旺,等到秋天,就能穿上新毛衣了。”
赵科长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说几家国营公司做起了外贸生意,第一笔订单已经拿下了,就等着赚美钞呢。
田大旺不得不佩服。赵科长虽然有点小毛病,可经济头脑很厉害,人也很能干。换做是他,累死也完不成这个任务。
徐科长也找到他,说:“上面正在筹备公安部队,要不要转到公安上来?”
他想去公安部门,觉得那样更对口。可工商处人手紧张,缺乏专业人员。他好不容易熟悉了业务,哪能轻易离开啊?
拿何处长的话来说:“和平年代,经济建设很重要,不然,拿啥养活咱们的部队和公职人员?”
田大旺拿不定主意,跟孙梅英透了一点。
孙梅英很担心,说:“大旺,做公安工作太危险了。”田大旺晓得上次受伤把梅英吓坏了,偶尔还会做噩梦,喊着他的名字,满头大汗。
田大旺想了又想,只好收起心。
徐科长很看重他,可公安上并不缺人。从去年部队精简员额开始,一批又一批同志转业了,筹备公安部队,直接改番号即可,有的是后备力量。
可经济方面的同志却很欠缺。
工商局那边大多是留用人员,有专业技能,可思想波动厉害,还有一些不良习气。何处长说:“要靠我们的同志去带动,去监督,不然,啥时候才能转变?”
这个道理,跟公安部门改造旧警察局一样。
沪上刚刚接管时,警察头目们早就逃跑了,剩下的都是基层人员。当时的政策是,凡是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都予以留用。这是出于社会安定考虑,一下子几万人失业了,推到社会上会造成波动,也容易起逆反心理,被特务们利用。
当然,那些犯有严重罪行的,包括杀害进步人士的反动分子、潜伏下来的特务、贪污腐化分子等等,该抓的抓,该坐牢的坐牢,该教育的教育,不在留用之列。
可留用人员成分复杂,改造起来绝非易事。
公安部门下了大力气,通过学习教育转变思想,又加大了筛查力度,发现屡教不改的一律革职。可即便是这样,还是不能保证队伍的纯洁。
这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持久地做下去。
田大旺不想当逃兵,就继续坚持着。
相比起过去,他成熟多了,对工商界有了新的认识。对白奕雄那样的商人也有了办法,尽可能地远离,不给单独说话的机会。对女士们也不苟言笑,别说签名,就是笑一笑都很难。
何处长批评他,让他注意一下态度,可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方法行事。
这是徐科长跟他讲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工作方式,不一定要一个样。他跟赵科长不同,做不来表面功夫,那就干脆不做好了。
这么一来,还真没人敢在他面前耍花招。
白奕雄和白丽雅也没再出现,让他长舒了口气。
去公安部门的事儿,田小苗后来才听说。
心说,大旺同志还不晓得做工商管理工作同样危险,每天跟那些投机分子打交道,不比特务们差多少。
当然,这种危险跟公安工作不同。
那是在生死线上徘徊,相比起来留在工商处也好。
*
进入六月之后,雨水连连。
一下就是半个月,不带停歇的。
田小苗又开始痒痒了。
孙梅英早有准备,熬了一大锅草药汤,让小苗泡澡。还说:“要是在老家,整天不下雨,地里旱得都裂口子了,庄稼也蔫了,上哪里起湿疹啊?”
孙梅英说着,就想起了家乡。
余教员来信了,说县里剿匪,抓了一批,还缴获了武器装备。山区安宁多了,再也不怕土匪打劫了,老乡们都夸人民政府好,交公粮可积极了。
在信里,余教员鼓励梅英好好学习,说在城里,知识用处很大,只有掌握一门技术,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在信的末尾,余教员还透露了一个好消息。她怀孕了,有三个多月了,把文松高兴得不行。
说到怀孕,孙梅英瞅瞅自己的肚子。
好像一直不见动静,给公爹婆婆写信也没了底气。好在,公爹和婆婆为了省钱,几乎不回信,那些埋怨训斥也就听不见了。
田小苗也看了余教员的来信。